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平埔族 文章列表
#
平埔族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大船怎麼入港?《望基隆: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選摘
基隆是個貿易海港,樣式繁多的船舶,是港邊不容錯過的一抹風景。在輪船尚未發明前,仰賴風力的帆船是航海的主要工具,像是平埔族使用「艋舺」進行海上貿易;17世紀西班牙人乘大帆船來到基隆;漢人則善用中式帆船戎克船。20世紀日本人建立了現代化港口後,船隻不僅變大,也變得更快,基隆港就隨著船隻的改變,而更迭它的未來。
林炫辰
2024-12-27 05:10
地方新聞
台中
2024浮現祭民俗舞與搖滾樂激盪新火花 2/24、25在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運動公園登場
當平埔族傳統舞蹈與熱門搖滾音樂相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台中市政府協辦多年的在地知名音樂祭「浮現祭」,24、25兩日在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運動公園登場,集結台、港、日、泰、韓、馬等多個國家地區的樂團藝人,在台中海線地區同歡搖滾慶典。文化局指出,特別的是,平埔族拍瀑拉過新年節慶時,由婦女表演娛賓的「牽田舞」,也將在「浮現祭」牛罵頭舞台演出,展現屬於在地的搖滾精神。
王秀禾
2024-02-23 15:48
風生活
文化
台灣「鬼月」原本有兩個月?好兄弟習俗與平埔族有關?一篇文揭鬼月鮮為人知的民俗由來
最近台灣的疫情好像有點趨緩了,看來我們都有機會真的放暑假了呢!不過說到八月,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點毛骨悚然呢?
方格子 Vocus
2023-08-16 10:12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歷史課本稱清領時期「有唐山公,沒唐山嬤」其實是錯的!專家破解真相:根本是誤會
「有唐山公,沒唐山嬤」,這幾年常在臺灣聽到的這句話,其實有雙重誤會。
時報出版
2022-03-20 17:30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台灣第一位女軍師是她!通曉方術、統領萬名反清勇士…揭歷史課本不提的抗清女英雄
聽到林爽文事件,很多人都會直接地想到「林爽文」、「天地會」等關鍵詞彙。殊不知,在歷史上的林爽文陣營(臺灣天地會)裡有位重要的「軍師」。而且這位軍事人家可是女森喔,是一位「女軍師」,只是有關她的紀錄非常少,只能從清代臺灣有限的史籍──《臺案彙錄甲集》、《欽定平定臺灣紀略》、《鳳山縣采訪冊》找尋,在這些資料都是以「下淡水番婦」、「仙姑」等辭彙來描繪。這位傳奇人物,名叫金娘。那麼,她究竟是誰呢?
方格子 Vocus
2021-08-31 11:46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賴祥蔚觀點:「沒唐山嬤」被三大證據翻案
「有唐山公,沒唐山嬤」,很多人對這句諺語都琅琅上口,也認為這反映了清朝來台灣的漢人移民以男子為主,所以只好跟平埔族女性通婚以繁衍下一代,進而推論現在的台灣人多有平埔族血統。
賴祥蔚
2021-08-13 05:50
新聞
國內
平埔族納入原住民爭議》原民會:保障平埔認同權利,原民既有權益不受影響。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4)日審議「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審查結論有關平埔身分認定之條文保留協商,其他均按照行政院提案意旨通過。原住民族委員會發出聲明表示:「此次提案修正原住民身分法,是為回應平埔族群20年來追求正名的訴求,並同時兼顧保障原住民族既有權益不受影響,期望立法院能儘速審議通過。」
林上祚
2018-12-24 19: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古老的傳說,有趣的習俗:《有溫度的台灣史》選摘(1)
宜蘭有一項農特產:三星蔥。宜蘭人拿它做蔥油餅、餃子、炒肉絲、炒蝦仁等料理。
楊渡
2018-07-16 05:10
新聞
政治
政府修法承認平埔各族人的原住民身分,蔡英文:歷史正義的展現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下午舉行第三次會議,針對平埔族身分回復議題,與會者達成共識,支持在修改《原住民身分法》時,新增平埔族身分類別,不過,對平埔族是否得享考試加分、選出公職等權力,多數委員多持保留意見,蔡英文總統也指示,待修法讓平埔族得回復身分,有新的人口數統計之後,再來研議。
顏振凱
2017-09-29 19:05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觀點
李芳儒觀點:原住民族和平埔族群,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一樣
現今所謂的原住民族是在幾千幾百年前就堅持自己文化,奮力抗爭保衛自己傳統和文化的一群人,在明清時期被稱為所謂的「化番」、「生番」、「番界之外」的一群人,這一群人到現在還堅持固守自己文化傳統的人。
李芳儒
2017-08-24 05:50
新聞
國內
「註記平埔族人數可能超過55萬人」原民會:民眾可向戶政機關調閱祖父輩戶口名簿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原住民身份法》草案,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根據日治時代的人口統計,當時被註記為「生番」與「熟番」的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在日治時期人數為3萬3千多人,具「平埔」註記的人口則高達4萬6千人,以目前台灣原住民族人口55萬人推估,未來新法通過後,平埔族的身份確認必須經戶政機關登記,如果平埔族人的自我認同很強,未來註記為平埔族的人數,有可能超過55萬人。
林上祚
2017-08-17 20:40
地方新聞
平埔族正名訴求現成果 行政院通過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 增列平埔原住民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8-17 1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政院通過原住民身分法草案,平埔族將正名
行政院今日院會通過「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並送請立法院審議。林全院長表示,本次修正原住民身分法,主要為實踐總統原住民族政策主張以及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所揭櫫之「自我認同原則」,同時也回應平埔族群二十餘年來正名之訴求。
林上祚
2017-08-17 14:25
新聞
政治
國內
關係到立委席次保障 ,平埔族正名陷爭議
行政院即將提出《原住民身份法修正草案》,將以增列「平埔原住民族」身份的方式,落實總統蔡英文承諾讓平埔族群得到應有的身份與權利的政策。不過,主張平埔族應納入「平地原住民」的「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執行長KaisananAhuan今(1)日指出,這個版本「不是平埔族的多數意見」,他們反對成為國家的「次等原住民」,希望蔡英文不要當讓平埔族稱為次等原住民的罪人。
石秀娟
2017-08-01 20:57
地方新聞
萬大線9座站名出爐 萬華古地名「加蚋站」源於平埔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7-11 14:30
地方新聞
300年前荷蘭人引進首批121頭耕牛 教平埔族牛耕技術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5-01 16:30
地方新聞
番無年歲 平埔族人看木棉花開就過年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4-06 16: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一條溪,見證平埔族與漢人的互動!
屏東境內有一條溪,稱隘寮溪,很有歷史味道。筆者進一步整理隘寮溪的資料,這條溪的歷史似可看成在屏東平原上,漢人移民與平埔族互動的見證。
蘇穩中
2017-02-18 06:10
風生活
風歷史
清朝時的台灣,「漢番通婚」是正常現象嗎?這3點告訴你,通婚的一定是少數啦
1684年施琅滅台灣鄭氏王朝後,正式進入臺灣清治時期。台灣入清版圖後,漢人與番女通婚(本文稱番女、平埔熟番等皆是歷史用詞,無任何現代意義),見於史書記載。例如1764年出版的重修鳳山縣志提到「漢人牽番女,儀節較繁。」由此可知台灣入清版圖已超過一甲子的乾隆朝,漢番通婚確實存在,而漢移民特別是男性與番女之婚嫁,也有複雜的儀式。不過,漢人與番女通婚在清治時期是否已經是普遍性的存在,卻值得存疑。
想想論壇
2017-02-07 16:49
地方新聞
台南
平埔族正名運動 盼成為台灣第17個原住民族
記者梁家豪/台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10-20 12: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