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張其強 文章列表
#
張其強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張其強新職務公布! 國民黨副秘書長
國民黨今(20)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聘任新北市前副秘書長張其強為國民黨副秘書長。希望借重張其強公共行政經驗以及新聞媒體專業,連結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團隊,共同團結努力、迎向2024勝利成功。
李梅瑛
2023-06-20 18:30
VIP
政治
新新聞
人選之人1》2024總統大選背後造浪者 「羅馬」出江湖助賴清德,侯友宜陣營誰運籌帷幄?
Netflix近期先後上架韓劇《造后者》、台灣政治幕僚職人劇《人選之人》引發劇迷熱烈討論政治幕僚工作角色。而剛好台灣正值2024年總統大選藍綠兩黨提名候選人階段,外界好奇隱身在藍綠白背後的「金牌造浪者」是誰?他們要如何將候選人聲勢推向高峰?
唐筱恬
2023-05-19 09:10
新聞
政治
侯友宜學歷疑雲》綠營批警大聲明造假 侯辦聲明:出自警大百分百正確
新北市長侯友宜警察大學博士學歷,近日遭綠營質疑學士畢業為何就能讀博士?侯友宜競選舉辦公室則引用警大聲明澄清,又被新北市民進黨議員何博文指控造假,侯友宜今(25)日上午出席新北市太極拳挺侯友宜後援會活動時僅表示,「選辦已經說明非常清楚了」;侯辦也強調,警大聲明經查證是真實的,「聲明內容百分之百正確」。
晏明強
2022-09-25 19:34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HOU HOU辦公室」品咖啡、客廳會、打屁聊天 執行長張其強:26日後辦公室任務就結束了!
侯友宜選舉辦公室「HOUHOU 辦公室」今(7)日入厝,公共空間採新北職籃主場色系金黃、黑、藍等色調,象徵辦公室就是「市民的主場」,並利用可移動的隔間和階梯式座位,打造大小不一的包廂形式,將不定期舉辦客廳會,聆聽市民及青年世代心聲,給年輕人一個發揮的舞台和機會,「與民眾一起,逗陣讓新北更好!」
李梅瑛
2022-09-07 23:00
新聞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名人真心話
張其強:讓觀光客像候鳥,季節到來,就入境停留
後疫情時代,出國旅遊不易,在地旅行成為主流。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其強認為,台灣應該把握這個淬鍊升級的時機,打造國內旅遊的2.0版,連結、再生、引資、創生,讓觀光客像候鳥,只要季節到來,就入境停留。
王學呈
2021-04-27 15:27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觀旅局長張其強調任副秘書長 前主播張愛晶接任局長
新北市政府7日發布人事調整,觀光旅遊局局長張其強調任副秘書長職務,所遺局長職缺由前新聞主播張愛晶接任,人事命令將於9日生效。
李梅瑛
2021-04-07 20:57
地方新聞
新北
碧潭水上裝置藝術「向月亮許願」28日開始展到年底
2020年的碧潭水上裝置藝術「向月亮許願」,是幾米以他的繪本「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為概念,為新北市全新創作的一個地景裝置,將在中秋節前對外公開。直徑15公尺的大蛋糕,以及左右各一,上面各有一隻幾米可愛繪本人物,晚上配合燈光投射超暖心
李梅瑛
2020-09-22 13:03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觀旅局赴國軍赤土崎軍事坑道實地會勘 八里纜車案工程費需9億
觀光旅遊局局長張其強在前(19)日市政會議上專案報告「觀光旅遊局2030願景」,市長侯友宜指示在不影響環境與生態的前提下,將啟動八里空中纜車、九份台車的兩項評估案,預計2024年完工的淡江大橋,未來可以施放煙火或水舞演出,可取代台北市101大樓,或媲美澳洲雪梨大橋煙火秀,成為全台灣的新地標,促進地方觀光產業。
李梅瑛
2020-08-21 14:42
地方新聞
新北
2030新北打造「清、薄、短、小」 安心遊 侯友宜:歡迎年輕人返鄉創業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局長張其強今(19)日在市政會議發表「2030新北旅遊圈」,觀光發展願景從「線」進程到「面」! 過去2年,推動了包括中角灣衝浪基地在內的青春山海線、淡蘭古道、微笑山線,現在疫情期間,這些戶外活動地點、郊外步道和休閒農場,已成了大家的假日首選! 接下來,新北市政府將朝向「2030新北旅遊圈」來努力,要把這些新景點、新路線串連成一個面,結合在地人、年輕人,給民眾「空氣清新、薄利多銷、短旅程、小團體」,清薄短小安心旅遊的最佳選擇,張其強強調,不管誰擋在前面,新北市都會全力衝下去!
李梅瑛
2020-08-19 13:50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觀光局推出小鎮旅遊 帶動在地經濟起飛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長張其強今(30)日在市政會議提出警訊表示,受到全球大環境的影響,面對不景氣,首當其衝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這時候,觀光旅遊很可能就是減少開銷的選項之一。他指出,新北市觀光局已經積極準備,將以推動小鎮旅遊,鼓勵在地經濟,讓景點當地居民,更能享受到觀光帶來的正面價值,進而提供更好的旅遊服務,來面對可能的衝擊。
李梅瑛
2019-01-30 22:08
新聞
政治
國內
深澳議題再交火!新北市新聞局:朱立倫要求速審的是「通霄電廠」不是深澳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停建深澳電廠,卻隔空槓上新北市長朱立倫。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今(15)日表示,朱立倫在2010年擔任行政院副院長任內負責節能減碳委員會,要求經建會速審的是「通霄電廠案」,而非賴清德指稱的「深澳電廠案」;張其強並呼籲行政院公布所有資料,以昭公信。
羅暐智
2018-10-15 11:18
風影音
公共政策
國內
賴清德指稱深澳電廠是朱立倫拍板 新北市府拿公文狠打臉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5)日晚上接受電視專訪表示,深澳電廠成為選舉議題令人意外,這是新北市長朱立倫過去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拍板,他只是執行者。對此,新北市環保局今(16)日發布新聞稿澄清,深澳電廠在2006年12月由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核定,呼籲賴清德的幕僚一定要提供給他正確資訊,以免發言有誤損及威望。
謝珮琪
2018-08-16 16:03
新聞
政治
國內
蘇貞昌狂打A7合宜宅污水問題 新北市府反擊:沒有誰24天就解決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期追打A7合宜宅污水問題,新北市政府發言人張其強今(7)日反擊說,行政院駁斥新北市政府的「延宕」說,並強調各單位都「加速趕辦」,等於證實「沒有誰(指蘇貞昌)24天就解決」的狀況。
羅暐智
2018-06-07 14:50
新聞
國內
新北市府出示公文回擊A7合宜住宅污水爭議 蘇營反批:朱侯態度消極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近日主打A7合宜住宅污水問題,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5日出示公文回擊,指市府早已發現污水問題,且兩年前已提醒行政院。對此,蘇貞昌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黃韋鈞今(6)表示,新北市政府出示的公文只是2年前的會議記錄,請問這2年來,新北市長朱立倫、侯友宜擔任正副市長的期間,奔走了什麼?
周思宇
2018-06-06 10:27
新聞
政治
蘇貞昌猛打A7合宜宅汙水 新北市府拿出2年前公文:行政院曾保證不會汙染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近來主打A7合宜宅汙水問題,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5日指出,新北市政府2年前已經提醒行政院,當時的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允諾不會增加新北市的污染,也允諾全額補助污水處理的經費,但事實卻是污水照排,遲遲不肯改善,指行政院不守承諾還延宕2年。
羅暐智
2018-06-05 17:22
新聞
政治
蘇貞昌指新北預算是過去的2倍 新北市府反擊:到底誰在亂講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稱,新北市預算比升格前的台北縣多2倍多,新北市政府發言人張其強23日說,在蘇貞昌擔任台北縣長任內,每年平均預算1170億元,若乘上2倍多,至少也有2340億元,「請問老縣長,新北市預算什麼時候有過2340億?」張其強反擊說:「到底誰再亂講,又一直亂講。」
羅暐智
2018-05-23 13:33
新聞
政治
國內
陳菊指新北機車最多 新北市新聞局長駁:高雄市每千人722輛最高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指稱,「新北機車最多,製造污染超過深澳電廠。」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16日反駁說,若以每千人機車數來看,新北每千人有548輛機車,高雄市有722輛最高。
羅暐智
2018-05-16 16:00
新聞
政治
蘇貞昌批朱立倫用市府資源助侯友宜 新北新聞局:不要因選舉就刻意忽視市府的努力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5)日接受廣播專訪指出,新北市長朱立倫用新北市府資源幫助他的對手侯友宜。新北市府新聞局長張其強表示,市府回應向來只針對市政建設,當市政建設遭刻意視而不見或惡意扭曲,相信當過縣長的蘇貞昌也一定無法接受,「不要因為選舉,就刻意忽視了所有市府同仁的努力!」
羅暐智
2018-05-15 12:14
新聞
國內
新北市批詹順貴角色混淆 環保局籲環保署回歸環評精神
深澳燃煤電廠將在瑞芳保育區內新增防波堤引發爭議,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瑞芳保育區未禁止開發,只禁止特定季節及特定水產生物的採集。新北市環保局長劉和然今(11)日表示,應出面說明的台電公司沒出面,反倒是詹順貴抨擊新北市「應先把公告看清楚」,劉和然呼籲環保署應回歸環評精神,重新審視環評程序及內容。
吳秉蕙
2018-04-11 21:44
新聞
政治
陳景峻批朱立倫舉債 新北市府:請「台北市陳副市長」搞清楚狀況
地方政府舉債問題近來屢引發首長互轟。有意參選2018新北市長選舉的台北市副市長陳景峻,4日便在臉書表示,新北市4年來舉債竟高達564億餘元,「關於縣市舉債問題,最該罵的是朱立倫!」而對此,新北市府副發言人葉元之今(5)日透過臉書回應,希望「台北市陳副市長」,多做功課,搞清楚狀況後,再來批評。
朱冠諭
2017-11-05 15:3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