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張安平 文章列表
#
張安平
約 4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泥成立歐洲規模最大充電站 有什麼厲害之處讓外資大買?
台股昨(7)日暴跌2,065點創史上最大跌點,投信在連續8天買超台泥(1101)後,也在昨日出手大砍3,948張,但外資逆勢買超34279張,引發市場關注。今(8)日台泥旗下子公司Atlante宣布與歐洲3大充電服務龍頭,共同成立SparkAlliance(星火聯盟),成目前歐洲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EV充電站聯盟,涵蓋歐洲主要25個國家、超過1,700座充電站與11,000個高功率充電點,且全數由再生能源供電。
劉芯衣
2025-04-08 23:32
風生活
即時
月薪8萬元起跳!台灣企業龍頭徵才「不限學歷、科系、年資」保底14個月 多個職缺一次看
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今(8)日席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他強調,台泥成立至今超過70年,有很豐富的大數據可供AI運算,正式宣佈台泥今(2025)年將開始招募數位智能領航師,也顯示對年輕AI世代重視,「我們不拘學歷,只要具備能力,願意學習,並能夠有效運用AI技術,都會給予機會」。
中央社
2025-03-08 17:18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理財
AI
台泥派出「AI張安平」招募數位智能領航師,力拚集團雙軸轉型、打入全球決策核心
在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加劇的背景下,數位化與綠色雙軸轉型已經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戰略。獲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500大永續企業的台泥今(7)日宣布啟動數位智能領航師(DigitalIntelligenceNavigators,DIN)計畫,直屬企業團總執行長張安平辦公室,尋找數位與AI領域的頂尖人才。
林彥呈
2025-03-07 12:27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證券投資
理財
台灣建材業首例!台泥入選道瓊世界及新興市場雙指數成分股,ESG表現全球第二
台灣建材業邁向新里程碑!台泥TCCGROUPHOLDINGS入選道瓊世界及新興市場雙指數成分股,創下台灣建材行業首例,也是大中華與東北亞第一家水泥產業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企業。
林彥呈
2024-12-18 14:03
新聞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台泥法說會》張安平扛著40公斤水泥出場:靠這一袋一袋,台灣經濟才有今日成果
台泥今(22)日舉辦第三季法說會,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特別扛著40公斤的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出場。他說,今年是台泥公營轉民營70週年,也是轉型國際化的第一年,表面上看似新鮮光亮,其實是由一袋一袋水泥堆積而成,包括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發展,也是靠這一袋一袋水泥做好基礎建設,才有今天的經濟環境。
林彥呈
2024-11-22 15:56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這會把產業搞掉,死得很難看!」張安平呼籲碳費必須配套台版CBAM
環境部預定在年底前公告碳費制度,卻未將台版CBAM納入配套,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此語重心長地說:「這會把產業搞掉!」而且綠色轉型是跨國界的,如果自己不生產、全靠國外,台灣基礎重工業會死得很難看。
林彥呈
2024-10-04 17:15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證券投資
理財
台泥宣布轉型控股公司!張安平舉Motorola下場,「永續經營必須緊盯世界變化」
台泥今(21)日召開股東會修正公司章程,正式宣示這家擁有78年歷史的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歷經7年積極低碳轉型面向國際,將蛻變為控股公司,英文名稱從「TaiwanCementCorporation」改為「TCCGroupHoldings」,總共跨足11種產業布局、全球13個跨國市場,未來不再偏重兩岸水泥,收入多元「四足鼎立」。
林彥呈
2024-05-21 10:46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經濟
台灣碳有價時代來臨,卻面臨「碳洩漏」危機!張安平點出關鍵,呼籲政府做這件事
環境部明(15)日將首次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預定在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台灣正式迎來碳有價時代。身為排碳大戶之一,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台泥支持碳有價,但也呼籲政府應該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且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的企業錯估可以免除碳成本,藉此健全產業公平競爭環境。
林彥呈
2024-03-14 19:27
新聞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商業
證券投資
富邦、忠泰之後,又有6家指標建商採用台泥低碳混凝土,1坪多賣2000元
台泥10月底發布TotalClimate系列低碳產品,其中包括全台最低碳混凝土「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當時即獲富邦建設、忠泰建設青睞,如今又有北、中、南6家指標建商與營造商響應,決定旗下建案主要結構都將改用台泥低碳建材,根據業者透露,未來建案每坪售價可以增加2000元。
林彥呈
2023-12-05 11:40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經濟
證券投資
保障用力減碳的企業!張安平向政府喊話,進口水泥、鋼鐵、石化也要繳碳關稅
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今(29)日指出,碳議題對於企業的影響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台泥支持收取碳費,但也希望政府針對進口水泥、鋼鐵、石化等國外高碳排產品徵收跨國界碳關稅,這才符合公平性,更能保障國內用力減碳的企業權益,否則將對國內產業造成不公平的競爭。
林彥呈
2023-11-29 18:37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證券投資
全球第一座!台泥豪砸255億元,在加拿大打造「100%綠電」低碳高動力電芯廠
台泥今(15)日宣布,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於台灣時間15日清晨4時宣布,加拿大政府將出資新台幣近48億元支持台泥企業團旗下能元科技Molicel,在溫哥華打造加拿大最大的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這將成為全球第一座「使用100%綠電」的低碳高動力電芯廠,預計2024年動土,2028年投產,產能2.8GWh,每年生產1.35億顆圓柱型三元鋰電池。
林彥呈
2023-11-15 11:25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經濟
證券投資
「根本沒在減碳!」張安平疾呼重視氣候變遷影響,別讓自己淪為最後一代
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與日俱增,大家嘴上高喊著節能減碳的口號,實際上真的做到了嗎?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直言「根本沒在減碳」,這幾年來工業生產的排碳有增無減,但這不只是政府、企業的責任,每個人都要有所覺悟、改變生活型態,「我們是第一代了解自身所作所為其實會影響氣候的人,但不要淪為最後一代……。」
林彥呈
2023-11-08 07:1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能源不可以有不確定性!」張安平親自揭幕的EnergyArk,如何化解儲能疑慮?
台泥企業團近年積極布局綠色能源產業鏈,今(18)日首度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示全球第一個結合低碳建材與新能源、獲得專利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儲能櫃EnergyArk」。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使用能源絕對不可以有不確定性,EnergyArk就是能源的方舟,讓使用者擁有最安全、最穩定、最有效率及最經濟的電力。
林彥呈
2023-10-18 16:29
新聞
國內
財經
歐盟碳邊境稅即將試行 台泥董座張安平預估美中跟進時程
台灣日前宣布將規劃設置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台灣碳權交易所」協助企業做碳權交易。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今(27)日出席「台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研討會」時表示,碳稅資金的流動不應成為最低碳排放國家的橫財,而應有助移跨國境邊界的移動,碳稅不應只是區域規範,須制定成國際規範,建立一視同仁的全球碳交易制度,且對製造污染者問責,用這些方法執行碳邊境稅。
許麗珍
2023-04-28 05:14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發1度電,賠3度電」還是要做!台泥張安平:能源是經濟利基,技術應留台灣發展
台泥集團所屬台泥儲能(NHOA.TCC)的大直台北樂群充電站今天啟用,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希望儲能科技盡量在國內發展,因為能源是未來經濟的利基,若無自有技術,而是被國際掌控,「並不是個好事情」。
中央社
2022-07-27 22:56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從電價調整看企業家的高度與格局
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危機,歐洲各國電價大幅上漲;相形之下,台灣電價長期偏低,工業電價比住宅電價還低,而且低於成本,明顯不合理。面對電價調整聲浪,有企業界負責人認為這是國際趨勢,表示支持;也有工業大老稱,如果調漲工業用電,製造業一定會出走。企業界對電價調漲的反應兩極,也反映出企業家的高度、格局與視野,大不同。
謝錦芳
2022-06-26 14:4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儲能對台灣很重要!」台泥張安平談大停電:每一家公司都該準備好應變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今天現身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號召想為社會、地球做一些事的年輕人加入台泥共同為理想打拚,並呼籲,台灣如發展綠能必須要有20%儲能來搭配,否則無法平衡。(延伸閱讀:砸45億元收購歐洲EngieEPS儲能廠!台泥張安平切入電動車市場的背後盤算是什麼?)
中央社
2022-03-06 20:10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經濟
水泥業龍頭蓋電池廠為哪樁? 張安平親揭台泥「不得不」的藍圖
身為國內水泥業龍頭,台泥跑去發展綠能、蓋電池廠,讓外界一度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事實上,台泥此舉並非跟風電動車趨勢,而是把目光放在水泥業更遠的未來。
徐珍翔
2021-10-25 17:17
風生活
國內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台泥要做超跑電池,高雄鋰電池工廠動工!張安平:贊成實施碳稅,但不該齊頭式平等
台泥布局能源事業跨大步,高雄小港鋰電池工廠今天動工,初期斥資新台幣120億元,廠房預計2023年啟用,屆時將生產鎳三元電池,並瞄準國際高端客群。
中央社
2021-10-25 14:19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謝錦芳專欄:張安平的兩本護照
新冠肺炎與失控的碳排放有如大洪水來臨,為人類帶來毀滅,也帶來機會。展望未來的世界局勢,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未來有兩本護照很重要,第一本是疫苗護照,沒有疫苗護照,出不了國;另一本是碳排放護照,必須詳細記載碳足跡,才能做生意。
謝錦芳
2021-10-03 06: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