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待機耗電 文章列表
#
待機耗電
約 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不只洗衣機、冷氣!能源署曝9大家電「沒開機也耗電狂燒錢」,從來不知道要關
你知道嗎?家裡的電器即使在關機狀態下,有些依然在「偷偷用電」。很多人以為,只要按下電源關閉鍵就能省電,實際上,若沒有拔掉插頭,還是會有一筆隱形的電費悄悄上升。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2 11:31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不只冷氣、洗衣機!經濟部曝9大家電「沒開機也狂耗電燒錢」,1招省下大筆電費
家中各種電器運轉會耗費許多電力,我們常常認為只要關掉開關就能達到省電效果,但其實離省電還差一個小步驟。經濟部指出,家中電器在沒有運轉時其實都有「待機電力」,許多家用電器在未使用時仍然插著插頭,這樣會造成隱形的電力消耗,一年下來每個電器可能多出近百元的電費。因此建議在使用完電器後,務必拔掉插頭,以降低不必要的電費開支。
梁珈瑄
2024-10-15 11:53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新知
不是冷氣、電熱水器!家中9樣常見隱藏版吃電怪獸,待機就在默默燒錢「完全不知道要關」
相信有不少人都聽過,只要把待機的電器插頭拔掉就可以更省錢,是否真的有用?事實上,並非每種電器都需要拔插頭才可以省電,經濟部能源署指出,只有會消耗「待機電力」的電器,才需要在不使用時拔插頭節電。因為非待機電力家電在使用後/關閉時就算沒有拔掉插頭,也不會消耗電量。以下整理了9樣家中常見隱藏版吃電怪獸,待機就在默默耗電燒錢。
香港01
2024-08-22 10:07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都沒開冷氣「電費一個月6千多」!內行揭耗電原因,經濟部認證9種家電待機就燒錢
炎炎夏日,在家不免開啟冷氣消暑,但有很多小資族怕會使電費暴增,就有網友表示自己住出租套房,累進電費都用最高的算,因此平時不敢開冷氣,但近期收到電費單卻超傻眼,竟然高達6千多元,不禁哀嚎根本繳不起,貼文引起熱議,許多人都覺得太誇張,並推測可能的耗電原因。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8-13 10:21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沒用的電器拔插頭就能省電?能源署曝耗電關鍵,9種家電沒開機也狂燒錢
台電數據指出,非夏月期間全台每戶平均月用電339度,依非夏季電費計算,每月電費約682元;夏月期間則增加至428度,依夏季電價,每月電費約1078元,兩者電費相差約396元。台灣進入夏季的用電高峰,不少國人為了省電,會將沒使用的電器拔掉插頭,但真的有用嗎?經濟部能源局表示,關鍵在「待機電力」。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8-10 14:11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家中6常用家電竟是「隱形吃電怪獸」!沒使用也狂耗電,台電教3招省大筆電費
科技日新月異,不少智慧家電的出現,使生活更加便利,不過,台電卻指出6家電其實是「吃電怪獸」,包含電鍋、電熱水瓶、儲熱式電熱水器、電視機上盒、音響,及噴墨印表機,由於長時間保溫恐大量吃電,和待機電力不易察覺等原因,因此使用上要特別留意,並分享了3個省電小撇步。
吳欣蓉
2023-12-30 17:13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知
家中必備1家電,竟是吃電怪獸!待機「有關等於沒關」,台電:會不知不覺耗電
如果想看有線電視,少不了使用「數位機上盒」,但它其實是「隱藏吃電怪獸」,就算在待機時也一樣耗電,消耗的電量居然和開機時相差不大。台電過去曾提醒民眾,在看完電視後不僅要關閉螢幕和機上盒,最好也要將機上盒的插頭先拔除,避免機上盒在待機時間造成的大量耗電。
曾筠庭
2023-11-28 13:42
風生活
新知
夏天晚上不開冷氣,又不想被熱醒?內行人揭「電風扇降溫神招」:一覺到天亮
進入夏季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近日不少地區的氣溫更飆升至35°C,晚上睡覺如果不開冷氣,簡直熱到無法入眠,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冷氣房的環境,因此有網友上網求助,希望能找到只吹電扇卻不被熱醒的方法。(延伸閱讀:小心夏天電費狂飆!台電籲4大NG用電習慣快改掉)
劉潔謙
2022-07-21 23:42
風生活
新知
明明沒開冷氣電費卻暴增!經濟部一圖揭11大隱藏耗電怪獸,台電教3招省下千元帳單
隨著夏天的到來,民眾的用電量也越來越大,不少民眾想要省電,卻發現不論怎麼省,能減少的電費都很有限。對此,經濟部能源局整理出電器用品待機用電表,能發現其中除了冰箱、冷氣,其實還有其他電器是隱藏版的吃電怪獸,有的光是待機,一年電費就破千元。
阮永綺
2022-07-01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