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思沙龍 文章列表
#
思沙龍
約 2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為水也能開戰?氣候變遷成戰爭導火線 趙恭岳19日開講解析台灣挑戰
全球極端天候加劇,資源短缺引發衝突,從中東的水戰爭、孟加拉的國土危機,到湄公河的水權之爭,氣候變遷正成為爆發戰爭與動盪的隱形催化劑。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表示,我們必須警覺氣候變遷不再只是環保問題,而是國家安全與全球穩定的核心挑戰。
張大任
2025-04-01 09:00
新聞
政治
「沒有和平,民主會怎樣?」吳玉山從川普變局探討和平 論壇周日開講
美國新政打翻了維繫戰後80年的國際秩序,台灣處在火山口上,要如何理解一個前所未有的危局,又如何翻新對「和平」的認知?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於3月16日下午主講「沒有和平,民主會怎樣」講座,由作家龍應台主持。
張大任
2025-03-11 08:00
新聞
政治
「沒有和平,民主會怎樣?」思沙龍舉辦2場重磅論壇 吳玉山、龍應台打頭陣
世界局勢動盪,有些區域停戰又開火,有些區域則一觸即發,和平,表面上人人所願,但又往往被視為天真幻想或是掠奪兼併的掩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於2024年提出「和平推」觀念,亦即除「兵推」之外,為「和平與永續」做推演更是保家護國的必要行動,並在今年主辦「思沙龍。不尋常對話」論壇。
張大任
2025-03-04 08:10
新聞
國內
思沙龍》從保育罪犯變生態英雄 學者揭原民光明正大重拾狩獵的心路歷程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4日晚間,舉辦「不尋常對話」講座,以「人還是熊?——跨越藩籬尋找和解」為題,邀請《聯合報》副總編輯蔡惠萍,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進行對談,探討當黑熊的生態與人類的狩獵傳統產生衝突時,是否存在和解之道。在人與熊、都市與山村,以及原住民族與政府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何宇軒
2024-11-15 09:20
新聞
國內
思沙龍》黑熊之死曝保育與文化的衝突 蔡惠萍:獵人哭聲是森林裡迴盪的詩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4日晚間,舉辦「不尋常對話」講座,以「人還是熊?——跨越藩籬尋找和解」為題,邀請《聯合報》副總編輯蔡惠萍,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進行對談。蔡惠萍特別談到她寫作《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這本書的經過,以及當初如何被紀錄片《一隻台灣黑熊之死——711/568的人間記事》所啟發,而促成寫這本書。
何宇軒
2024-11-15 09:1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俄烏戰、氣候變遷,吳怡農對談王智明 去冷戰世代如何迎接巨變關口?
龍應台基金會即將於28日晚間7時30分舉辦「走向2049:台灣中壯世代的爐邊對話」Live直播,邀請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與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王智明進行對談,分享他們對於家國歷史、公民意識以及兩岸現狀的想法,展開對於時局和未來的思考。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4-03-25 09:1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新加坡不願被稱做華人國家」 媒體人曝面對中國崛起最大挑戰
龍應台基金會舉辦「思沙龍」論壇,11月30日舉辦壓軸場「不尋常對話」,以「前瞻危機:新加坡的科技未雨綢繆」為題,邀請曾任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北京及香港特派記者的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與談,MOMOTV董事長李四端擔任主持人,分享新加坡在缺水、缺糧等不利條件下如何未雨綢繆,以及未來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駱肇樑
2023-12-01 08:5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怕死」的國家如何面對危機?媒體人揭新加坡兼顧長期規劃和選票秘訣
龍應台基金會舉辦「思沙龍」論壇11月30日舉辦壓軸場「不尋常對話」,以「前瞻危機:新加坡的科技未雨綢繆」為題,邀請曾任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北京及香港特派記者的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與談,MOMOTV董事長李四端主持,分享新加坡如何透過科技,應對缺水缺電缺糧又有戰爭危機的可能未來。
駱肇樑
2023-12-01 08:40
新聞
國際
國內
思沙龍》面對糧食、戰爭危機的可能未來 新加坡如何用科技未雨綢繆?
龍應台基金會即將於30日晚間7時30分舉辦「前瞻危機:新加坡的科技未雨綢繆」Live直播,邀請到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與談,主持人則是MOMOTV董事長李四端,分享新加坡如何透過科技,應對缺水缺電缺糧又有戰爭危機的可能未來。
王德蓉
2023-11-23 08:5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聯美抗中?阿古智子強調政權平等:日本不是所有問題都要和美國合作
中共近年軍事擴張快速,頻侵擾「中線」,兩岸情勢升溫,曾為軍國主義國家的日本,對台海局勢的態度備受國際關注。對此,龍應台基金會於10日以「哪個社會不分裂—從烏俄戰爭到台海戰雲看日本的難題」為題舉辦思沙龍論壇,邀請科技力智庫執行長烏凌翔擔任主持人,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阿古智子作為嘉賓,暢談日本作為台海前線的國家應如何避免戰爭。
許詠晴
2023-08-11 11:4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日人對台海情勢無感?阿古智子2原因分析:麻生太郎應注意發言
台海局勢高度緊張,日本作為東亞國家最前線,對中態度備受各國矚目。對此,龍應台基金會於今(10)日舉辦「哪個社會不分裂—從烏俄戰爭到台海戰雲看日本的難題」思沙龍論壇,由科技力智庫執行長烏凌翔作為主持人,邀請到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阿古智子,暢談日本國民對於台海局勢、中共政權的看法。
許詠晴
2023-08-11 10:20
新聞
國際
政治
思沙龍》俄烏戰爭牽動台海局勢 日本強國環伺「戰爭成一道難題」
龍應台基金會即將於27日晚間舉辦Live直播「思沙龍」,主題為「哪個社會不分裂—從烏俄戰爭到台海戰雲看日本的難題」,此次邀請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阿古智子來進行討論,分析日本在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會有什麼改變?
王德蓉
2023-08-07 09:0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軍事合理化浪潮恐衝擊台海?學者曝解方:歐盟可從「這點」下手
台海局勢近年逐漸升溫,中國軍機艦擾台數量屢次增加,俄烏戰爭也引發不少人對台海局勢的擔憂。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名譽教授魏格林28日受邀出席龍應台基金會舉辦的「思沙龍」論壇,以俄烏戰爭來看談台海局勢。魏格林指出,國際間近年將軍事行動合理化才是最大問題,而目前台灣地區軍事活動頻繁隨時都有引起戰爭的可能性,歐盟應該要插手拉開美中之間的聚力。
許詠晴
2023-07-29 10:39
新聞
政治
思沙龍》俄烏戰爭選邊站 魏格林揭德國向美靠攏的背後原因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餘1年時間,戰事遲未停歇,造成不少戰區百姓流離失所,於歐洲掀起難民潮,引起國際矚目。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名譽教授魏格林與作家龍應台今(28)日受邀出席龍應台基金會舉辦的「思沙龍」論壇,分析歐洲各國對於俄烏戰爭的態度,並且以戰爭危機借鑒台海局勢。
許詠晴
2023-07-29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思沙龍》俄烏戰爭如何影響台海情勢?資深漢學家魏格林分析對兩岸衝突觀察
龍應台基金會即將於27日晚間舉辦Live直播「思沙龍」,主題是探討俄烏戰爭如何影響台海情勢,此次邀請到資深漢學家魏格林,來分析歐洲人對戰爭態度的轉變,以及對兩岸衝突的觀察,又給台海帶來什麼啟示?
王德蓉
2023-07-21 08:40
新聞
國內
「AI需要什麼人文素養?」AI科學家李飛飛將與龍應台直播對談
隨著ChatGPT爆紅,讓AI成為最近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然而,用AI的無人駕駛車輛如何在一剎那間做一個孰輕孰重的判斷?ChatGPT在回答一個10歲孩子的人生困惑時,它怎麼知道自己給的答案不會造成傷害?AI震撼了世界,開啟了一個思索人類未來的潘朵拉盒子「我們如何有效利用AI而不被反噬?」3月22日(三)晚上,知名AI科學家李飛飛與作家龍應台將以「AI需要什麼人文素養」為題,進行首場直播對談。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3-03-19 17:40
新聞
政治
兩岸
思沙龍》中國如何說服民眾「動態清零」?媒體人曝全靠「人權」這2字
自去年開始,中國啟動「動態清零」強力防疫,今年上海市強硬的封城狀況,也引起國際關注。作家張潔平指出,在防疫的官方論述上,中國官方強調了「人權」作為正當性來源,官方會說強力防疫是為了不讓老年及農村人口染疫,這樣許多人都願意忍受一時的不適。
羅立邦
2022-10-16 16:40
新聞
兩岸
國內
思沙龍》躺平族、小粉紅從何而來?張潔平曝「生活所逼」:菁英開始撤出中國
龍應台基金會15日舉辦中國細微觀察系列最後一場思沙龍「平行宇宙與穿越時刻—不同世代的中國青年思潮與選擇」,由MattersLab平台創辦人、作家張潔平主講。張潔平說,近幾年因防疫等社會問題,中國青年開始興起「躺平」、「「潤學」」等消極主義,許多人都無法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意義」,因此許多在民族主義中追求意義的「小粉紅」就由此出現,而對許多中國青年而言,「留下來已經不再是一條路」。
羅立邦
2022-10-16 16:30
新聞
政治
思沙龍》中國年輕人為何不再狼性?媒體人分析青年「躺平族」思潮
台灣與中國都相繼出現所謂「躺平族」,而所謂的躺平主義是什麼?如何理解中國年輕人?不同世代受社會脈絡的影響到底有多大?10年間,狼性一代是怎麼變成躺平一族?上海封城引爆的「潤學」潮流又反映了什麼?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10-12 17:00
新聞
國內
科技
思沙龍》從黑洞觀測談台灣基礎科學優勢 陳明堂:成為關鍵少數比攀比重要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7日舉辦「星空仰望共此時—從黑洞研究看兩岸的科學投入」,邀請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明堂發表演說。陳明堂以過去黑洞觀測的國際合作經驗指出,台灣不需要和大國互相比較,重要的是成為「關鍵少數」,發揮靈巧特性並培育有遠見的人才,才能提前為未知的未來做好準備。
羅立邦
2022-09-18 17: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