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惠台政策 文章列表
#
惠台政策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幕後》兩岸冰凍!海峽論壇大拜拜 王滬寧丟出了「大禮包」?
一年一度的兩岸交流盛事「海峽論壇」主論壇,即將於6月15日在廈門登場,主抓對台工作的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將出席,屆時會否展現「軟的更軟」一手,再獻惠台「大禮包」,備受關注。大陸國台辦表示本屆論壇邀請台灣各界約7千人參加,許多媒體也用「擴大舉行」來形容。到底這次王滬寧丟出了什麼「胡蘿蔔」?
張鈞凱
2024-06-14 16: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百萬富翁背棄祖國,青年返家當「全職兒女」—中國經濟率退的跡象
據英國投資移民顧問公司-亨利諮詢公司,在日前發布的最新私人財富遷移報告中指出,中國今年預計將有1.35萬富人移民,數量為全球之最,且富人外流數量將超過2019年的紀錄,而高淨值人士之定義係為擁有超過一百萬可投資資產的富人,這富人外流趨勢將使中國失去數以千計美元的資本,勢必使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之情況更加惡化。
曼琳
2023-06-23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胡又天專欄:老調重彈就是最佳唯一解─評郭台銘的金門和平宣言
郭台銘和平宣言,總路線上回歸了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這解答了一個問題,一個可以用幾種說法來表述的問題:「一個已經被認為破產的概念,如何重新管用起來?」、「已經覺醒的人,如何再睡下去?」、「已被開了七竅的混沌,如何再關起來、活下去?」
胡又天
2023-05-17 14:50
新聞
政治
親身經歷「惠台政策沒說的事」 赴中任教博士身心受損:學弟妹去前三思
近年中國政府以各種「惠台政策」吸引台灣各領域人才西進,但民團「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今(1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中國治安環境與不盡理想的法治文化,讓國人人身安全、自由缺乏保障,輕則霸凌,重則遭拘禁、「被消失」,欠缺實質有效的申訴管道與救濟制度,呼籲政府應建立保障聯繫機制。
潘維庭
2022-07-15 02:20
新聞
政治
兩岸
朱江決戰藍黨魁,再談兩岸「沒用」?蔡正元認了:這件事更急
國民黨主席將於9月25日進行改選,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表示,主席選舉開始有人談兩岸問題,認為這是黨主席要肩負的重責大任;但他直言,這種觀點太不現實,國民黨畢竟不是執政黨,「拿不到執政權講啥都沒用」。
郭怜妤
2021-08-16 08:30
新聞
政治
中資偽裝台企挖我半導體人才 國安局:掌握相關企業數字
上任月餘,國安局長陳明通今(18)日赴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報告並備質詢。對於中資偽裝台灣企業挖角我人才,但我方卻只能針對中資或外資加以審查,陳明通表示,已成立專案小組,加強查緝中國對台從事的竊密和挖角行為,「有掌握相關數字。」
蘇仲泓
2021-03-18 12:37
新聞
政治
兩岸
鳳梨禁令微不足道?胡錫進放話:中國要搞台灣經濟多得是辦法
日前中國國台辦宣布,部分台灣銷往中國的鳳梨有檢出介殼蟲,因此將從3月1日起暫緩進口。由於中國是台灣農產品的重要市場,擔心衝擊經濟與農民生計,此事受到密切關注。對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昨(27)晚在微博發文強調,禁令是出於檢出有害生物、防範植物疫情風險的原因,並稱中國若真要搞台灣經濟的話,辦法多的是,「可以搞得台灣滿地找牙。」
郭怜妤
2021-02-28 15:39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海峽有邊,回頭是岸的新蔡政府!
就在五二0的前夕,大陸國台辦十五日發表支持台商十一條政策措施,這是繼二0一八年與二0一九年分別拋出「對台三一條」和「對台廿六條」的另一惠台措施,並聲稱「不論民進黨當局如何設置障礙,大陸對台大政方針不會變,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方向明確」。可見大陸當局仍以「和平統一」為最佳方案,符合「上兵伐謀,其下攻城」的戰略指導原則。
楊鴻光
2020-05-24 0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痛批《反滲透法》製造綠色恐怖,中國國台辦:煽動兩岸敵意、限縮兩岸交流
自稱中國間諜王立強案疑雲之際,民進黨立法黨團11月底急推《反滲透法》草案逕付二讀,立法院本會期不必經過委員會審查,只要經過一次朝野協商就能通過。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12月11日)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民進黨當局通過修法等手段不斷進行政治操弄、煽動兩岸敵意、限縮打壓兩岸正常交流交往,實際上已經造成台灣民眾,特別是台商台生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新新聞林庭瑤
2019-12-11 12:18
新聞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林庭瑤專欄:習大懷柔二十六條 小英如何接招
總統及立委選戰倒數時刻,在敏感時機中國國台辦等部委提出對台「二十六條措施」,可視為「對台政策二.○加強版」、「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行動版。中共選前祭出殺手鐧,滿藏懷柔攻勢,不再寄希望於國民黨和韓國瑜,正面迎戰民進黨和蔡英文。
林庭瑤
2019-11-06 15:00
新聞
政治
兩岸
2020選前中國再推「26條惠台措施」 總統府批:就是「一國兩制」行動方案
2020台灣大選僅剩近2個月,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今(4)日推出26條促進兩岸交流「惠台措施」。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表示,兩岸應正向交流、對等互惠,而不應名為惠台,實為鎖台,「26條措施」實際上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行動方案,中國意圖以此框架台灣,也損害台灣人民實質利益。
林瑋豐
2019-11-04 15:49
評論
兩岸
專欄
多維觀點》居住證的真相─藉融合之名,行統一之實
自2018年8月中國大陸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再到9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台灣方面對於居住證的政治效應相當警惕。
李虎門
2018-10-07 06:30
新聞
兩岸
國內
「我去大陸工作,不代表我不愛台灣」中國惠台政策是否見成效?
中國大陸國台辦8月初宣佈,台灣居民到大陸工作,不需要再辦理專門的「台港澳人員就業證」,簡化了台灣人到大陸工作的程序,被視為大陸拉攏台灣人的最新舉措。
BBC News 中文
2018-08-13 10:4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世界
赴中經商賠到脫褲,流落街頭十數年…他以自身慘痛教訓,道出傻傻相信「惠台政策」的下場
前台商張清交90年代赴陸設廠,數年後工廠破產被迫流落各省市,2017年遭強制遣送回台。他日前受訪時不斷感謝海基會居中協助,讓他能再度面對家人,與家人團聚。
中央社
2018-06-28 06:30
新聞
兩岸
財經
新新聞
每月補助1萬1000元吸引台灣青年!「廈門60條」恐將產生強力磁吸效應
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近日舉辦第十屆海峽論壇,本屆海論恰逢中國惠台政策力道逐步加強,海論也在8日及9日接連舉辦「台灣人才就業創業既實習見習政策說明會」及媒合職缺的「對接會」。其中廈門補貼赴廈實習台生每月2480元人民幣(下同;合新台幣11496元),再搭配廈企積極釋出實習職缺,台灣當局應正視可能造成的強力磁吸效應。
新新聞張家豪
2018-06-10 15:10
新聞
政治
兩岸
廈門祭60項惠台措施 鄭麗君:想搶人卻加深審批打壓,做法矛盾
繼中國在今年2月祭出惠台31項政策後,廈門也推出60項配套措施。對此,文化部長鄭麗君今(12)日表示,中國希望吸引台灣人才,但卻加深審批打壓,做法矛盾,呼籲中國應尊重創意工作者的表意自由。
謝珮琪
2018-04-12 13:4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賴祥蔚觀點:台灣影視業者面對大陸惠台政策的策略分析
被稱為惠台政策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2月28日公布以來,引起了廣泛討論。31項政策分成兩部分,一是對於台資企業,二是對於台灣民眾,提供了「等同」國民的待遇,也就是一般人常講的準國民待遇。其中有一些是新的優惠,但是也有不少是原本承諾過或是正在提供的優惠。
賴祥蔚
2018-03-19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風評:36日,31條,中國對台灣的吸星大法發功中!
任何不相信中國公布的「惠台31條」政策可落實、會有效果的人,都可以看看這個案例:鴻海子公司申請在上海A股掛牌,短短36天就通過,創下多項紀錄。對岸如果能以這種「不顧一切的效率」落實那「惠台31條」,不必懷疑,那是對台灣的企業、人才施加最強大的吸星大法,台灣得無懼乎?
主筆室
2018-03-10 07: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台灣正在被和平統一」 學者:惠台政策代表「中國已準備統治台灣」
針對中國惠台措施,中央警察大學助理教授王智盛今(9)指出,惠台措施應被定義成「吸台」、「虛台」,將台灣高教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資金吸引至中國,對於台灣本身其實是一個「被虛化」、「空洞化」的過程。
周思宇
2018-03-09 11:30
新聞
政治
中國惠台政策拉攏台灣影視產業 鄭麗君憂心:恐致批審「潛規則」在台灣內化
中國日前釋出惠台政策,包括台灣影視產業、文化輸入等優惠措施。對此,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說,從趨勢上來看,中國期待台灣創意人才、作品輸入中國,但相對而言卻加強「批審」力道;她憂心,從民間的角度,當然希望人才可至每一個市場發揮,從政府角度,則希望創意的自由可以受到尊重,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表意自由」,因此惠台政策對台灣具有潛藏風險,恐使批審的「潛規則」、「審查制度」在台灣內化,「我們希望分享『如真』的台灣文化,而不是把審查制度從中國分享到台灣來。」
周思宇
2018-03-07 18: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