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戒嚴時期 文章列表
#
戒嚴時期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南韓的戒嚴是怎麼回事:尹錫悅一個人說了算?誰能解除戒嚴令?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突然指責反對黨是「親朝勢力」,企圖「癱瘓政府」、「顛覆憲政秩序」,因此決定宣布國家進入緊急戒嚴狀態。大韓民國(南韓)的戒嚴法源規定在《韓國憲法》第77條,該條第1項指出「遭遇戰爭、事變或類似國家緊急狀態,需要動用兵力應付軍事需要或維護公共秩序時,總統可依法宣佈戒嚴」,但該條第5項也規定「由半數以上本屆國會議員通過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應解除戒嚴」。
李忠謙
2024-12-03 23:04
風生活
藝文
風歷史
娛樂
《母親三十歲》影評/男孩童年目睹「母親出軌」從此厭女!在戒嚴時代揭開已婚女子禁忌情慾,最後結局令人唏噓
華語電影中,總是不乏對親情的描寫,家庭倫理片已成為重要的電影類型。看似在宣揚孝道倫理,1973年上映的《母親三十歲》卻是一部難以定義的奇片。片頭男孩在巷弄跟蹤母親,撞見母親與陌生男子裸身偷歡的畫面,在現今看來仍然非常大膽。今(2024)年「金馬影展」重映修復版《母親三十歲》,電影以受盡世人唾棄女性的一生,去訴說母職角色的艱難。
陳乃慈
2024-11-16 13:00
新聞
政治
「北檢想替民進黨毀掉柯文哲?」陳文茜觀察檢方辦案「沒常識」:還以為在戒嚴時期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容積獎勵爭議,檢方對北院的無保請回裁定提出抗告後,高院今(4)日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裁。對此,媒體人陳文茜於節目《文茜的世界周報》中分析,柯市府在京華城案中顯然有問題,但北檢證據都沒搜索齊全,就急著抓柯文哲,「檢方為何變的這麼沒常識?」,此案要重點觀察檢方是否符合司法正義,還是要替民進黨毀掉柯文哲。
許詠晴
2024-09-05 08:50
風生活
風歷史
《流麻溝十五號》影評/原本只有1人被判死刑,又追加13位…台灣最黑暗的歷史,你我都不能忘
「睡不著、很害怕,會想說哪個房間被叫出去槍斃。」上句來自幾年前看到白色恐怖期間的冤獄受難者—張常美的訪談所述,對解嚴後出生的人恐怕難以想像過往那黑暗的時代。曾有一批人「思想犯」被集中到綠島上接受感訓,除了被迫認罪、無辜受刑等對待,當時的黨政府還要更進一步採取思想的再教育。
方格子 Vocus
2022-11-14 22:28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歷史
新新聞
回望受難者1》無法送達的遺書 接起了被威權斬斷的情緣
隨著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的檔案逐步公開、遺書在近10年陸續返還,過去只被當作「人權受害者」或「烈士英雄」看待的政治犯,在死前的理想與牽掛,終於能攤開展露在生者手上。(系列2之1)
李佳穎
2022-07-22 09: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類戒嚴時期?還我言論自由
藝人郭彥均日前於其臉書粉專提到「很多孩子都走了」,隨即引發綠營側翼出征,迫使其將臉書貼文下架並道歉,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更下令查辦是否有不實謠言。
蔡佳澄
2022-06-01 14:00
新聞
政治
促轉會稱施明德未申請查閱檔案 陳嘉君曝至少向葉虹靈訴求3次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表示,促轉會至今仍不准他查閱自己的檔案,但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22日指出,施明德並沒有申請。對此,施明德妻子陳嘉君今(23)日表示,施明德自2003年起,就不斷在媒體、各大報及電視上要求查閱檔案,並直言對國家「兒戲般」的處理轉型正義感到難過。
鍾秉哲
2021-10-23 16:39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簡錫堦觀點:建立中心思想,莫陷入不知為何而戰
我國黃姓退役陸軍中將,以「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理事長」身分,向中國共產黨發表黨慶賀詞,其內容淪為北京統戰樣板,造成國人對退將的誤解,傷及國軍與榮民的情感,退輔會深感遺憾而發文譴責。重現5年前32名退將出席中國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大會,在台下聆聽習近平演講,其忠誠度被質疑的情景。
簡錫堦
2021-07-28 06: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為何台灣電影被迫落後30年?拍攝霧社事件竟被控「有損邦交」 揭密最荒謬電影審查制度
「那時候國民黨不准你有『色』──你如果拍紅的、共產的,有3條老命也不夠死;拍黑的,雖然那時候流行,但流氓崇拜主義也不行;黃的也不准,電檢人員不能過就是不能過,只能拍『透明』的戲──就手巾拿起來哭不停那種,偏偏哭得越兇觀眾越愛看,要不然就是做那種『空空肖肖』的戲。實在說,拍台語片的人難道真的有那麼差?」-導演林摶秋
謝孟穎
2021-04-09 09: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戒嚴時期最強大人性!曾被電線穿牙慘虐、19歲遭判無期 獄友一席話卻讓他誓言「活著出來幹到底」
「三更半夜把人消失掉、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那『恐怖』才嚴重……他們告訴我,你現在要開始準備,不管坐牢多久,你隨時、每天都要想,當那扇門打開、讓你走出去,你要幹什麼?--最後我就一直朝這方向,出去要怎麼做怎麼做心裡都做好計畫,就你門打開!」
謝孟穎
2021-01-28 09:3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陳朝平觀點:你們的轉型正義,我們也感到無比噁心!
蔣萬安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主張政府應返還兩蔣威權統治時期不當沒收的人民財產。
陳朝平
2021-01-15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瀚興觀點:蔣萬安修法成一快─大義滅親?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明定人民在威權統治時期,被不當沒收財產的返還辦法。蔣萬安稱面對歷史,還原真相,台灣才能邁向和解。筆者以為,恐有大謬,且不利於兩蔣、國黨、與蔣家遺族、更不利於蔣委員,試申述之。
王瀚興
2021-01-15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蔣萬安回復誰的權利?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差點沒成了豬八戒,對提案持保留態度的藍營人士認為他有競選台北市長的「私心」;深綠人士不領情更痛駡,「花國家的錢洗白自己」、「用受難者的血墊高自己」;網路聲量分析公司則直指是怕強打也是台北市長人選的陳時中,損及中間及淺綠選票;所有的批評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他的身份。
夏珍
2021-01-15 06:2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逝世20周年 蔡英文:喚起戒嚴時期的記憶
本月15日即為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逝世20周年,民進黨中常會9日由政大台灣史研究所長薛化元發表「江鵬堅主席和他的時代」專案報告。總統蔡英文除引用報告內「勿忘初衷」盼民進黨人謹記在心,更期許所有從政民進黨員同志要秉持清廉、勤政、愛鄉土的精神,持續為鞏固民主、深化人權、壯大台灣努力。
顏振凱
2020-12-09 18:18
新聞
國內
學者揭白色恐怖知名「虐囚監獄」真面目:毆打到接連吐血4天,蔣經國主導「文字獄」奪16命
被剝奪「用水權」近乎渴死的囚犯必須用盡肺活量從「水龍頭」把水吸出、被手腳反綁加石塊吊在山區樹上、遭棍擊一連吐血4天──在如今民主化的台灣,實難想像一群知識份子會有著這樣的日常,然而,這卻是真實存在於1950年代著名「虐囚監獄」新店軍監的種種。
謝孟穎
2020-02-10 09: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文化
王拓遺作:鄉土文學論戰─沒有人性哪來文學?
每天早晨,我習慣陪淑貞帶著兩個孩子出門。先送兒子去幼稚園,再陪她走大約十幾分鐘的路,把女兒送去保母周太太家。那天我們剛準備好出門時,客廳的電話突然響了。母親接起電話「喂」了一兩聲,就大聲叫我,「講外省仔話,我聽嘸了,你來聽。」我趕緊從陽台踅回客廳,接過電話筒,「我是陳宏,請問,……」電話那邊傳來屈中和大哥的聲音,「《聯合報》副刊今天登了高歌一篇文章,公開點名批判陳宏、屈中和、石永真,今天登的是上,還有中下,連續三天。你先把今天的部分讀完,先不要衝動,也不要緊張,等他全部登完後,我們再來討論。」
王拓
2019-12-13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廖元豪觀點:回到動員戡亂時期的「反滲透法」
近日來,許多人滿口「保衛臺灣民主」,但卻推出來荒腔走板,打著民主反民主的措施。從國安五法,到中共代理人法草案,都充斥著威權時期白色恐怖的風味。而民進黨黨團推出的「反滲透法」草案,則更是讓解嚴三十多年的臺灣,一下子似乎又回到了動員戡亂時期!
廖元豪
2019-12-10 06:5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共諜案之際推反滲透法?周錫瑋:民進黨「兩顆子彈」翻版,比戒嚴時期恐怖1萬倍
近日共諜案持續延燒,而民進黨團推行的《反滲透法》也在25日公布,對此,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競選辦公室副總幹事周錫瑋26日表示,綠營現在就是要製造恐慌,引發社會恐共氛圍,並抹紅韓國瑜團隊,這些都是「兩顆子彈」的新版本之一,且韓國瑜策略小組早有預期,未來的局勢演變,韓陣營也正在進行沙盤推演。
王品力
2019-11-26 18:07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抗日勇將竟成白色恐怖階下囚!頭號匪諜「密使一號」獻圖讓共軍直渡長江 少將蒙冤70年終獲平反
昔日抗日將軍為何淪為白色恐怖階下囚?今(18)日上午監察院通過受昔日頭號匪諜「密使一號」吳石牽連之「吳鶴予冤案」調查報告。監察委員高鳳仙指出,當年中共頭號情報員吳石洩露軍事機密確實造成國民黨於國共內戰大敗、使共軍直渡長江,然而受吳石案牽連之吳鶴予、方克華、江愛訓、王正均、林志森、王濟甫等人高度有冤,而吳鶴予之子吳復嵩陳情時也沉痛表示:「這10年的冤獄如同人生的大悲劇,對吳家來說是很大的創傷……」
謝孟穎
2019-04-18 20: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投票是糾正過去的錯誤!」陳芳明:不支持戒嚴時期統治者的幫兇
大選倒數不到1天,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今(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的投票原則很簡單,只要誰在戒嚴時期「逼人於死地、做過統治者的幫兇」,他絕對不會支持。
朱冠諭
2018-11-23 15:4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