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戰略清晰 文章列表
#
戰略清晰
約 1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華郵》獨家批露:五角大廈機密備忘錄—唯一迫近威脅就是中國,印太最大危機就是台灣淪陷
《華盛頓郵報》30日獨家報導,一份五角大廈內參的機密指導備忘錄顯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已經重新調整美國軍事的核心戰略目標,側重「嚇阻北京奪取台灣」與「強化美國本土防衛」,至於歐洲與其他地區則需「承擔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備忘錄幾乎照抄了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Foundation)去年的報告,部分段落更是一字不差。
國際中心
2025-03-30 17:14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川普的對台政策,連美國媒體都看不透!Axios:這是川普的「台灣之謎」
川普在爭取到台積電赴美投資逾3兆新台幣後,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改口「佩服」、都是前朝總統的錯,但美國媒體Axios仍然指出,川普瓦解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秩序,為中國入侵台灣的時間表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但這可能也迎來新契機。
國際中心
2025-03-09 10:15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積電落入中國手中也沒關係?美國再掀「棄台論」:不為台而戰,更為台灣淪陷預作布局
隨著川普2.0開始顛覆原有的國際秩序,白宮究竟會如何處理兩岸問題,已經成為台灣關注的國際焦點。最新一期《外交事務》刊出近似「棄台論」的專文〈台灣情結:美國戰略不該寄託在一場無法獲勝的戰爭〉,呼籲華府不要把台灣當成是亞洲戰略的核心、不要過度高估台灣的重要性,更要為台灣的可能淪陷預作佈局,盡可能降低中國統一台灣對美國的衝擊。
李忠謙
2025-02-28 12:48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川普2.0」會不會承認「台灣獨立」?余茂春:這取決於中國怎麼做,還有美國的民意
曾任「川普1.0」國務院首席中國政策顧問的余茂春指出,美國的「戰略模糊」策略只會增加台海衝突風險,如果中國真的對台灣宣戰,美國政府應該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
李忠謙
2024-12-26 09:58
新聞
國際
軍事
再次拒絕承諾「協防台灣」,川普:三天前我才跟習近平通話,我沒跟他提這件事
美國後任總統川普當選後首次接受電視節目完整專訪,他對NBC主持人的提問「如果中國入侵台灣,是否會承諾保衛台灣」表示,「我永遠不會說」(Ineversay)。當主持人繼續追問,川普說「因為我總得進行談判,對吧?但我更希望他們不要這麼做」。他也再次強調「我跟習主席的關係很好,我們一直保持溝通」。
國際中心
2024-12-11 08:58
新聞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中國海關查扣台灣教科書「問題地圖」違一中原則 學者:政府走向「戰略清晰」後果
中國海關近日以內容含有「問題地圖」、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為由,查扣一批透過中華郵政寄到中國的中學教科書,這次瞄準的是中學教科書且透過影片公開,可能影響大陸台商子女學校的教學需求,相關消息引起兩岸台商圈的廣泛議論。
兩岸中心
2024-11-26 08:55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專訪》川普、賀錦麗沒承諾協防台灣 蘭德專家:台灣該做的是強大自己
美國總統大選到了倒數衝刺階段,不論是川普、賀錦麗都未曾承諾「協防台灣」,再加上川普各項劍指台積電、台灣該交保護費的說詞,「疑美論」也不斷衍生。美國智庫「蘭德」專家向《風傳媒》表示,「不論面對中國、美國,台灣該做的就是強大自己,才有利提高各項談判籌碼。」
王秋燕
2024-11-05 08:29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國大選》拜登的戰略清晰路線不再?無論川普或賀錦麗,均未承諾「協防台灣」
美中戰略競爭格局持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共和黨川普都視中國為主要對手,但政策不同。川普交易性格強,不可預測性高;賀錦麗大致延續拜登路線,重務實。兩人對協防台灣尚無承諾。
中央社
2024-11-04 08:44
新聞
國際
「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德國智庫:應對中國威脅,柏林需要明確立場
德國軍艦睽違22年穿越台灣海峽,柏林外交智庫發布印太安全戰略報告,認為德國正藉此向美中與其區域盟友傳遞「德國不受中國威脅」信號,並建議德國更積極改變過去在台海議題上相對模糊的立場。
中央社
2024-09-22 17:00
新聞
國際
AIT前主席薄瑞光:川普較不熱衷結盟,不利美國對台政策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11日在一場線上論壇說,美國與亞洲盟友結盟是其處理台灣議題的關鍵要點之一,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對此較不熱衷,若這一政策重點弱化,對美國的台灣政策是不利的。
中央社
2024-09-12 10:15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拜登對台灣的清晰防衛承諾,賀錦麗或川普會持續下去嗎?葛來儀:恐怕沒辦法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Glaser)5日指出,無論美國總統大選的獲勝者是誰,隨著美中兩國在所有領域以及意識形態競爭的加劇,雙方關係依然讓人擔憂。至於拜登對防衛台灣採取的「戰略清晰」態度,無論川普或賀錦麗當選,恐怕也不會持續下去。
國際中心
2024-09-06 09:05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軍專家如此建言—不要全力保衛台灣,否則害了美國自己
如果在大學裡上過幾堂邏輯或者是哲學概論,對於「謬誤」(Fallacy)二字大概不會陌生。「謬誤」談的是思考或推理上的紕漏,西方哲學通常再細分為「形式謬誤」(論證形式本身就不成立)與「非形式謬誤」(泛指非關邏輯結構問題的似是而非)。前者最有名的例子可能是「肯定後件」(用「若P則Q」與「Q」的前提推導出「P」的結論),後者則族繁不及備載,像是「訴諸權威」、「訴諸同情」、「訴諸群眾」等等。
李忠謙
2024-08-13 06: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拜登第五度表態「派兵護台」!《時代》專訪唱衰中國:沒人願接習近平爛攤,中國經濟已瀕臨崩潰
美國《時代雜誌》(Time)4日刊出拜登專訪,他強調與習近平共處的時間比世界上任何領導人都多,兩人的關係也非常坦誠。不過拜登對中國與習近平並沒有什麼好話,他強調沒人想接習近平的爛攤,因為中國經濟根本已經瀕臨崩潰。對於「美軍會保護台灣」的公開承諾是什麼意思?拜登不排除實際派兵,但也說實際怎麼做「還要看情況」。
國際中心
2024-06-05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戰略模糊嚇阻力不足 川普潛在副手拉馬斯瓦米:應對台採取戰略清晰
曾爭取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的美國企業家拉馬斯瓦米告訴媒體,美國對於中國可能侵略台灣應該採「戰略清晰」立場,並「表明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會保衛台灣」。
中央社
2024-05-25 09: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對台政策體檢:華府該放棄「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嗎?
台灣是美中關係最危險的潛在衝突熱點。美國總統拜登曾四度公開宣稱,一旦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隨著中國軍事能力增強和台海局勢升級,對於衝突爆發的擔憂也日益加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否應該改變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和「一個中國」政策?哪些政策工具最能有效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蔡娪嫣
2024-04-24 09:2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科技
經濟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不只台灣有「疑美論」,美國也有「疑台論」
在哲學史上,懷疑論大概是知識與真理最重要的敵人與朋友。因為懷疑論挑戰的對象就是知識與真理,但懷疑論一定程度也催生了更堅實的知識與真理。在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場域,「疑美論」則是一個讓人頭痛的主張,雖說「無事不可疑」,但面對強鄰中國的威脅,台美關係又不容挑撥,即便AIT處長孫曉雅曾大度表示「對美國政策有疑問,就盡量去問去質疑」,執政黨的一貫態度仍是「不容疑美」。
李忠謙
2024-04-02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戴維森窗口」逼近,華府智庫警告:台灣軍隊戰力衰退,美國送武器給台灣恐怕沒人會用
中國軍隊近來在台灣週邊海、空域的活動已成為台灣人必鬚麵對的生活日常,不過多位美國專家呼籲台灣軍方不要將台灣有限資源消耗在這種灰色地帶手段的侵擾,而是要面對自己最終可能必須與中國一戰的現實,認真建構台灣急迫需要的不對稱防衛能力。他們說,這是因為被稱為「戴維森窗口」(DavidsonWindow)的中國可能侵台時間表正在滴答作響地進入快速倒數階段。
美國之音
2024-03-20 1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金門快艇與戰略清晰─臺灣應該重構負責任的金門政策
在「灰色地帶戰略」的整體框架下,中國藉口14日的漁船翻覆,操弄法律戰和海警執法,劍指美國的戰略模糊。事件揭露後,部分論者主張,中國基於美中緩和的大方針,並不會針對該事件過分行動。也有輿論認為,這次事件是中國針對賴清德當選的膝跳反應,代表中國正逐漸升高對臺壓力。也有輿論質疑,泛綠陣營平時對中國強硬,但關鍵時候卻退退縮縮,不敢同樣強硬回擊。
陳冠智
2024-02-26 06: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川普重返白宮有利中國對台計畫?前美官員:他不在乎台灣是「公開的秘密」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代表共和黨參選、重返白宮的可能性增加,各界正在評估川普第二任期將如何影響美中台關係,或改變北京對台灣的算計。《日經亞洲》30日引述專家和前美國官員的分析,指出拜登對台灣的承諾對北京有強大威懾作用;相較之下,「川普不在意台灣」是華盛頓「最公開的秘密」,屆時中國可能利用台灣社會的緊張與不安全感。
蔡娪嫣
2024-01-31 09:01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台美「情境式戀愛關係」無法長久 《彭博》專欄作家談重新評估戰略模糊
美國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依據《台灣關係法》和我國保持關係至今,而關注亞洲政治的《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撰文指出,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對台灣均採取「戰略模糊」,但外交政策圈有些建議重新評估此模糊關係的聲音,直言這種「情境式戀愛關係」雖然方便,最終無法永久維持。
簡恒宇
2024-01-30 15:54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