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政治文化 文章列表
#
政治文化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罵人「臭俗辣」還扯《史記》?拜託別教歹囡仔大細
最近看新聞差點以為我走錯片場,以為立法院改名叫「國語文競賽大賽」。林淑芬委員罵人「臭俗辣」,結果不是向大眾道歉,竟還搬出《史記》說這是有典故的!《史記·項羽本紀》的「豎子不足與謀」,翻成台語就是……「臭俗辣」?真的有夠會轉!
黃花麗
2025-05-10 05:30
風生活
國際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南韓與臺灣》兩種民主進程的對照
根據《華爾街日報》12月27日的報導,南韓通過彈劾代理總統韓德洙的新聞,引發了許多人的疑問:為何臺灣即使面臨內外壓力,卻能避免走向南韓式的極端?答案其實隱藏在兩國政治結構、社會文化與經濟基礎的差異之中。
季凡
2024-12-31 14:00
新聞
政治
政績被蔣萬安撿走不後悔 柯文哲喊話建立新政治文化:該做的就要去做
民眾黨8日在台北市榮星花園舉行民眾開講活動,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表示,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做了許多長期建設的規劃,雖然被現任台北市長蔣萬安撿走,但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做,該做的還是要做。
呂品萱
2023-12-08 23: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藍白攜手讓「下架民進黨」成改變政治文化社運首戰
藍白合在前總統馬英九的挺身號召「全民調」下,化解了藍白對撞的危機,也讓逾六成的焦慮民眾的心境得到平復!然而,選戰還未結束,藍白合只是因應多數民意而希望推出最強的一組人選,來和民進黨競逐正副總統大位。「下架民進黨」才是當前最重要的藍白合之後,需要全力以赴的具體戰鬥目標!換言之,真正的選戰從這一天才真正的開始,藍白整合的相關細節更需要協商密合,以利於在剩下的不到60天選戰中相互協調,發揮最大的戰力,讓「下架民進黨」變成事實。
孔令信
2023-11-18 06:40
新聞
政治
不忍見為政治互相攻擊?賴佩霞上《下班瀚你聊》哽咽吐心聲:相信台灣多年前是這樣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找來藝人賴佩霞任副手投入2024總統大選,而賴佩霞在宣布成為副手的當天致詞,回憶自己多年前拍戲遇到一位剛從歐洲念完碩士回來的年輕女導演,對方當年因為熱衷於太陽花運動跟父親起了嚴重的口角,父親給了她一記耳光,一家人幾十年的幸福就此拆散。賴佩霞上《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談到此話題一度哽咽,指出她的邏輯是「我們愛這塊土地,更要愛土地上的每一個人」,大家為什麼現在一定要互相攻擊?
王德蓉
2023-10-08 20: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信任是朝野溝通的本質,尊重是政治文化的價值
在臺灣的政治環境中最不缺的就是相互的批判文,尤其是因為意識形態下所引起的對立性言論,更容易激起立場上的針鋒相對。而在這樣的態勢下,許多的問題就會被扭曲,甚至因此失去討論的客觀性與時效性,整體來看這對於我們政治環境的發展是不利的,畢竟信任是朝野溝通的本質,而尊重是政治文化的價值。
李坤隆
2023-04-14 13:30
新聞
政治
「正直誠信的正確選擇!」黃珊珊宣布加入民眾黨:柯文哲改變了政治文化
2024總統暨立委大選在即,民眾黨日前公布選決會名單,其中,以「社會賢達」身份名列其中的台北市前副市長黃珊珊,外傳將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美前申請加入黨。黃珊珊今(6)日於臉書宣布,已正式加入民眾黨,盼與能夠擺脫統獨意識形態對立、擺脫藍綠在地方與黑金共治的好朋友們,共同承擔改變政治文化的重責大任。
鍾秉哲
2023-04-06 19:44
新聞
政治
財經
臺日政治文化大不同:論文風波與世襲問題如何影響政局?
臺灣政壇近來掀起論文風波,政治家接連被爆出涉嫌抄襲、盜用等不當行為,進而對選情造成傷害也是常有之事。儘管是敵對勢力處心積慮揭發論文弊端,但是政壇論文抄襲過於氾濫,為社會帶來的衝擊不斷地擴大。另一方面,在壓倒性以「世襲」居多的日本,政治家的學位不太受到重視,鮮少會發生論文抄襲事件。在學歷問題上顯現出的臺日政治文化差異,或可歸因於臺灣與日本在實踐民主主義上的方式不同。
nippon.com
2023-01-22 16:50
新聞
政治
柯文哲合體鍾東錦 民進黨諷:就這是民眾黨宣稱的「新政治文化」?
針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20)日與無黨籍苗栗縣長參選人鍾東錦同台,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表示,柯文哲號稱「白色力量」,卻和自爆有殺人未遂罪等前科累累,而被判刑坐牢的鍾東錦同台「交流」,請問柯文哲是要跟鍾東錦交流什麼內容?
黃信維
2022-10-21 02:21
新聞
政治
柯文哲贈「一日雙塔」單車象徵交棒 黃珊珊淚:努力爭取支持延續政治文化
台灣民眾黨6日舉辦創黨3周年紀念活動,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出席表示,她是在3年前被邀請加入北市府團隊,和民眾黨一樣都是「3歲的孩子」,她很感謝市長柯文哲給她機會,當時交辦的2項任務:學習治理台北市、延續柯文哲創造的政治文化,她認為自己經做到。演說結束,柯文哲上台將象徵「一日雙塔」艱鉅任務的腳踏車交給黃珊珊,期望她繼續向前。
郭怜妤
2022-08-07 02:22
新聞
政治
民眾黨恐重蹈台聯泡沫化老路?柯文哲自信:最大區別在政治文化的實踐
台灣民眾黨自2019年成立至今,即將首度面對地方選舉。黨主席柯文哲26日表示,台灣民眾黨以台灣為名、以民眾為本,開宗明義把台灣兩個字掛在前面,這就是台灣主體性,藍綠兩黨也都沒有讓台灣兩字入黨名,「所以我每次開玩笑說,民進黨沒有台灣,中國國民黨只有中國。」
羅立邦
2022-03-27 16: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議員不開會只跑攤,是什麼樣的政治文化?
自太陽花運動後,立法院受到全台灣人民高度的關注,2016年的第九屆立委以來,出席率高、質詢率高已經成為常態,立法委員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我們也更能看出,哪些委員頗具專業,哪些政黨徒有席次。
黃柏翔
2021-04-20 05:40
新聞
政治
吳敦義自列不分區 他獨排眾議讚:勇於打破「偽善政治文化」
國民黨預計在下周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排序,近日因而爭議不斷,尤其針對主席吳敦義是否列入安全名單,雙方爭論不休。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7)日在臉書直言,政黨不分區立委提名制度演變至今,就看誰是政黨的老大(Boss)而定;而吳敦義將自己列入不分區安全名單,其實是勇於打破民國兩大黨「偽善政治文化」的表現。
許玲瑄
2019-11-07 15:47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
觀點投書:改變惡質政治文化,從你我開始
隨著2020總統大選腳步的接近,可預判的是這場選舉的各種攻訐聲浪即將到達顛峰,從針鋒相對、無中生有到抹黑造謠等政治惡鬥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選賢與能」早已成為了口號,在實際面上,經過有心人士、政治民嘴的操弄,人民所選的只是一個「沒那麼差」的候選人而已,可悲至極!
黃正元
2019-10-25 05: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柯P要做好原子彈,關鍵在國彈國造
柯P終於在邁入八月之際籌組政黨,可見柯P也曉得他這顆核彈頭需要一個能長遠搭載這股能量的載具,幫助他能自己控制要打擊什麼目標(要登總統大位還是要進攻國會)、要在什麼樣適當的時機引爆這股能量(要孤注一擲2020還是要長遠規劃2024)。
托特
2019-08-07 05:40
新聞
政治
國家長期內耗空轉 柯文哲:組黨要扛起改變政治文化的責任
台北市長、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6日出席台灣民眾黨創黨成立大會,會上也發表談話。柯文哲說,台灣自解嚴至今,30年的民主發展已經是華人世界的成功典範,但因意識形態引發的政黨惡鬥及政治利益導向的政黨政治,造成台灣長期內耗空轉,此刻正面臨台灣國家發展的困境,今天組黨就是要扛起改變政治文化的責任,希望這個新政黨的成立,可以在藍綠之外,讓台灣人民有另外一個選擇的機會。
方炳超
2019-08-06 13:53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以「科學精神」提升教育及政治文化品質
最近的韓流與柯潮民粹亂象,是因為台灣在民主轉型過程中,仍以傳統的背誦式教育為主,導致人民理盲,用「感覺」而非「治理能力」評斷政治人物,被韓、柯的煽情語言及看似真誠的假象吸引所致。
林正二
2019-05-14 05:30
評論
政治
專欄
孫慶餘專欄:台灣民主政治文化的倒退危機
國民兩黨本屆總統初選都出現亂局。國民黨是多組人馬角逐,黨內菁英卻屬意韓國瑜被動納入初選及出線。民進黨是只有兩人角逐,黨內派系卻要沒收初選或作掉賴清德。全世界民主政黨從無「被動納入初選」之反智決議,全世界民主政黨也從無明目張膽「沒收初選」(以拖待變偏袒某方或以民調技術作掉另一方,亦算變相沒收初選)之専斷決定。國民兩黨這樣做,只顯示民主政治文化倒退。
孫慶餘
2019-05-06 07:10
新聞
政治
批各派系推卓榮泰選黨魁「扭扭捏捏」 游盈隆:民進黨政治文化已「質變」
民進黨主席選舉今截止,但因中生代無人願承擔,黨內各派系13日晚間共推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接任黨主席。對此,已登記參選黨主席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14)批評,人選推了半天、扭扭捏捏才推出來,有必要這樣嗎?他強調,他參選是為了改變民進黨已經「質變」的政治文化,「這(黨主席)不應該是派系『喬』出來的。」
周思宇
2018-12-14 12:16
評論
政治
財經
專欄
蘇南觀點:由選舉看台灣的政治文化及經濟改革契機
為何本次選舉結果會「綠地變藍天」呢?國民黨搶到15位縣市長,得票48.79%;原執政13縣市的民進黨,卻僅剩下6個縣市,得票39.16%。政治版圖的大變動,除了候選人政見、施政績效、能源議題、兩岸政策、年金改革、勞工失業、菜(果)價下跌等是關鍵因素外,政策訴求與人民荷包縮水是關鍵!
蘇南
2018-11-26 06:4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