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政治目的 文章列表
#
政治目的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王世堅槓上柯建銘,背後布局2026台北市長?作家曝他背後「政治目的」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近期頻頻與自家人槓上,影射立委王世堅在民進黨中常會錄音,傳給特定媒體,對王世堅的忠誠百分之百懷疑,王世堅後續也回擊「如果叛黨、錄音,那很簡單,我立刻退出政治」,引發政壇高度關注。針對民進黨起內鬨,作家何穎怡觀察後解讀,王世堅要選台北市長,他深信先前放話給媒體,斬斷苗博雅市長之路的就是王世堅。
李孟恩
2025-03-06 15:18
新聞
政治
鏡週刊爆黃珊珊「怨昌簡訊」 他問與柯文哲案情何干:還說辦案沒政治目的?
對於《鏡週刊》今(18)日揭露她曾向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抱怨「國昌收不回來」,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質疑,報導表面上是透過翻找柯文哲手機通訊寫成「調查報導」,實則從中做文章蓄意挑撥;且根據週刊說法,這是她與柯文哲間的對話,為何需要被拉出來寫成報導?對此,媒體人樊啓明直呼,「你跟我說司法昭公信?」
李瑋萱
2025-02-18 20:48
新聞
政治
「郭正亮認祖歸宗後抓狂了!」游盈隆揭一奇怪之處:問你在演哪齣很嚴重嗎?
前立委郭正亮14日赴中國福建省漳州市祭祖,進行「認祖歸宗」儀式,對於外界質疑,他反問所謂「為血緣什麼都可拋?」的說法扯太遠,且現場互動更跟與前總統陳水扁、前副總統呂秀蓮、前駐日代表謝長廷等類似。對此,曾直呼「阿亮現在是演哪一齣?」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郭正亮事後越講越氣,和對他的抗議及氣急敗壞,令他感到意外。
李瑋萱
2024-12-19 10:40
地方新聞
新北
怒!新北:團隊全力推展市政不懈、籲綠營勿為政治目的抹煞公務員付出
針對民進黨新北市議會黨團25日再就侯市長請假一事借題發揮,甚至將今年9月23日至明年1月13日間公務機關70餘個工作天,刻意魚目混珠塑造成要請113天假的假象,新北市政府表示,侯友宜市長根據《行政中立法》、《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依法辦理休假,市府團隊全力推展各項市政建設毫不懈怠,市政工作持續如常運轉,綠營民代為了打擊侯友宜刻意帶風向,極盡混淆視聽之能事,惡意抹煞市府團隊不分晝夜為市政打拚的努力付出,喪失問政應有的理性與專業,令人遺憾。
李梅瑛
2023-09-25 20:33
地方新聞
新北
綠批失能 侯友宜:勿為政治目的造成孩子、家長和幼教體系二度傷害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6)日主持私立幼兒園司法案件說明記者會,說明,關於汐止幼童尿檢案,部立台北醫院已公布檢驗為陰性,呼籲外界尊重醫療專業勿臆測發布不實言論,關於汐止幼童尿檢案,教育局於15日接獲訊息,立即與當事幼生家長聯繫,同時指派專案專業輔導員,主動提供家長相關諮詢與聯繫。
李梅瑛
2023-06-16 17:09
新聞
政治
強調夏立言訪中沒有政治目的 朱立倫:盼交流代替交惡、對話取代對抗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中,連日來引發綠營強力抨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8)日下午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表示,出訪秉持為民眾解決問題、顧民生的立場,國民黨的定位很清楚,沒有一絲一毫的政治目的;相對於民進黨的交惡對抗,國民黨是以交流代替交惡、對話取代對抗。
晏明強
2023-02-09 00:17
新聞
政治
俄國不費一兵一卒達成政治目的?郭正亮揭現實面:烏克蘭和歐洲倒大楣
烏克蘭與俄羅斯情勢緊張,引起國際關注。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分析,在這次衝突中,美國因軍購在經濟上獲利,俄羅斯則是因牽制北約而在政治上獲利,而倒大楣的就是烏克蘭和歐洲,賠了夫人又折兵。
羅立邦
2022-02-19 16:40
新聞
國際
國內
「盼不分黨派支持人道援助」 國民黨批幫高端賣疫苗 外交部遺憾遭政治目的惡意指控
中國國民黨27、28日接連2天抨擊,外交部要把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研發的疫苗送給邦交國,「淪為高端國際行銷部」,外交部28日強調,為回應部分友邦關切我國疫苗研發進展,才請駐館了解進口規定,且援外作業均依據《國際合作發展法》,呼籲不分黨派支持我國疫苗援助邦交國的人道行動。
簡恒宇
2021-07-28 20:35
新聞
政治
財經
籲國安勿單押台積電 AIT副處長示警:中國會為政治目的放棄經濟利益
我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讓台股出現震盪,「護國神山」台積電都只能在收盤前稍稍煞住跌勢。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RaymondGreene)談到這座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直言不應把它當作唯一的安全靠山,因為中共是願意為政治目的而放棄經濟利益的。
郭怜妤
2021-05-23 09: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聲援黃捷 彩虹平權大平台譴責罷捷團體:消費同志以達成政治目的
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將於2月6日投票,彩虹平權大平台22日發出聲明,指責罷捷團體的動員手法充滿個人攻擊與歧視,不只攻擊黃捷的性傾向,還反對高雄成為一個對同志更友善的城市,彩虹平權大平台除了譴責罷捷團體透過消費同志來達成其政治目的,也期許台灣社會能夠持續針對公共事務進行更有品質的討論。
陳芷晴
2021-01-22 19:43
新聞
政治
批李進勇向蔡政府表忠 趙少康:為政治目的,連防疫都不顧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近日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表示若借不到投票所「他頭砍下來」,遭質疑違反中立立場。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怒批李進勇,為了向蔡政府表示忠誠,早已將中選會應保持超然中立的態度拋到九霄雲外。
朱冠諭
2020-05-06 20:35
新聞
政治
批反滲透法自由心證 宋楚瑜:中國「收買」農產品有沒有政治目的?
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1日下午到松山慈惠堂參拜,再談到《反滲透法》時,宋楚瑜表示,12月31日通過的《反滲透法》是倉促、暴衝的立法,它帶來的這些嚴重後果,將包含台商、宗教,甚至是賣農產品時,要如何認定是對方「收買」還是有政治目的?自己如何去證明?會變得由「新的警備總部」、由新的特殊政治思考做決定。
潘維庭
2020-01-01 1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經濟
網路廢文這麼多,可能是中國發的?澳洲學者:這樣操縱人心很便宜,而且非常有效...
澳洲研究發現,外國「網路白目」(Onlinetrolls)操縱輿論的手法,除了在選舉時針對候選人發布假消息外,更會圍繞氣候變遷甚至籃球比賽等非政治議題大做文章。
中央社
2019-12-07 15:45
新聞
國際
兩岸
六四30年》中國藉孔子學院滲透海外 西班牙社運人士:利用西方對中國的模糊認知達成政治目的
1989年6月4日,中共派軍鎮壓訴求改革的示威學生,造成震驚全球的天安門事件,而時隔30年,中國民主運動面臨極大挑戰,來台灣參與六四事件30周年研討會的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副教授游倫特和「終止孔子學院公民平台」共同創辦人羅密歐20日均指出,中國不僅單是砸錢,還滲入媒體、娛樂、體育領域,藉此強化中共欲達成的政治意圖。
簡恒宇
2019-05-20 12:31
新聞
政治
訪美受高規格接待,2020「蔡鄭配」有譜?鄭文燦:未帶政治目的訪美交流
桃園市長鄭文燦訪美受到高規格接待,外傳此行具有政治目的。鄭文燦昨(6)日結束行程受訪時,被問到2020年「蔡鄭配」的可能性,鄭強調「交流就是交流」,並未帶著政治目的訪美交流,他的角色是為台美加分、為台灣加分,讓雙方交流更常態化。
陳煜
2019-03-07 11:37
風影音
兩岸
「李明哲在獄中吃腐食、沒有禦寒衣物!」國台辦:李凈瑜背後政治目的不可告人,才會一派胡言
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去年3月在中國被捕,同年11月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判處5年徒刑,被送往湖南赤山監獄「服刑改造」。他的妻子李凈瑜日前探監後,返台表示李明哲遭受「非人待遇」,要求對岸立刻放人。國台辦26日對此回應:李凈瑜言行惡劣不實,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國際中心
2018-12-26 17:21
評論
政治
專欄
張斯綱觀點:藏不住的政治目的,騙不了的選舉手段
明朝有東廠、西廠、內廠三個直屬皇帝的特務機關;三廠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替皇帝剷除異己,箝制朝中文武百官。回到現在的台灣,蔡政府也創造了三廠,先後成立了黨產會、促轉會,再加上本來應該中立的中選會,讓蔡女皇掌握了三個能替她清算、鬥爭、打擊政敵的得力幫手。
張斯綱
2018-09-14 06:40
新聞
政治
國內
扁爆陳菊為總統府祕書長一職犧牲劉世芳 段宜康轟:造謠、有其政治目的
前總統陳水扁再度透過「新勇哥物語」爆料,指府院高層去年底已談妥高雄市長陳菊北上接任總統秘書長,顯示立民進黨新系立委劉世芳在高雄市長初選過關機會不大,「隨時可以被犧牲」。此說引發新系要角、立委段宜康不滿,直批「造謠」、「有他們的政治目的。」
周思宇
2018-03-31 10:39
新聞
政治
兩岸
中國惠台政策「以經逼政」賴揆:如有政治目的,國人須留意
中國國台辦日前公布31項惠台措施,被視為有意「以經逼政」。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在施政總質詢表示,他已責成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成立小組,研究中國惠台政策相較於台灣各項政策,「該檢討就檢討,該加強就加強」;他也提醒,我人才赴中發展,若是自然經濟現象是好事,但如有政治目的,國人必須特別留意。
周思宇
2018-03-02 12:16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文化
觀點投書:以文白之爭遂行政治目的,犧牲的是教育
前一陣子,文言文課綱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從文學燃燒到政治,作為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大一生,我有以下看法。
陳奕璋
2017-12-06 05: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