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整宅 文章列表
#
整宅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北市老舊整宅都更大利多!二階門檻降至8成,加速重建、提升居住安全
北市老舊整建住宅都更再添利多!為加速推動整宅重建,臺北市政府宣布調降公辦都更第二階段意願門檻至8成,展現市府協助整宅住戶提升居住安全和生活品質的決心。
陳逸群
2025-01-15 19:41
地方新聞
台北
南機場整宅通過7599第一階段 北市府啟動公辦都更
南機場整宅單元四(一期4、5棟)、五(一期6、7棟)住戶自行整合第一階段意願逾75%,經更新處檢核通過受理門檻,北市政府將立即啟動公辦都更程序。
陳逸群
2024-05-22 20:32
地方新聞
台北
加速南機場整宅震後重建 更新處辦理說明會整合住戶意見
花蓮大地震在全台各地釀成災情,臺北市屋齡逾50年的南機場整宅也受到影響,為住戶居住安全,北市府9日辦理都更說明會,協助住戶了解公辦都更程序及整建住宅專案容積獎勵內容,以提高住戶都更意願,並積極與住戶溝通、協調中繼安置地點,加速實踐南機場整宅住戶耐災安全的安居願景。
陳逸群
2024-04-10 15:04
新聞
政治
都更卡關多年!南機場整宅震成紅單危樓 蔣萬安提3作為: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
北市中正區南機場公寓在花蓮強震後遭判定有公安疑慮,北市府當天貼出紅單疏散居民,並加設臨時性緊急支撐,三大技師公會日前勘查複評改為黃單,但居民仍對建物安全存疑,對返家心有餘悸。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8)日下午受訪時說明,南機場公寓原先會列紅單是為了安全做預防性疏散,隔天拆開柱子看內部結構,認為四處補強即安全無虞,因此在施作完後已讓住戶返家。
鍾秉哲
2024-04-08 16:43
新聞
政治
南機場整宅震成危樓!王鴻薇曝北市都「卡關處」:法規和執行要更強硬
4月3日一早,台灣迎來25年以來最強地震,縣已造成12死、超過1100人受傷,仍有人受困和失聯。其中傷亡最慘重的花蓮,多處建物倒塌、損壞,這也引發民眾對危老建物的關注。國民黨北市立委王鴻薇提到,如南機場案都更案等,北市在法規和執行上,必須更加強硬。
李瑋萱
2024-04-05 18:13
地方新聞
台北
南機場整宅因強震受損 北市府將整合意見並重建
花蓮地震於全臺各地造成災情,南機場整宅亦受到影響,受損建物屬南機場整宅一期四棟(單元四),一樓梁柱受損,經過公會技師專業評估,北市府第一時間啟動撤離安置,並預計於4月9日召開都市更新說明會,協助住戶瞭解公辦都更程序,並希望透過溝通了解住戶意見,加速都更整合。
陳逸群
2024-04-04 23:15
地方新聞
台北
公私協力打造跨堤水岸新社區 水源二三期整宅公辦都更案簽約
水源二三期整宅公辦都市更新案於14日舉行簽約典禮,由臺北市副市長暨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董事長李四川與本案招商最優申請人「華鼎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周志明董事長共同出席,華鼎事業公司預計投資金額超過76億,承諾打造跨堤天橋,推動串聯水岸生態系統的永續樂活新社區,最快114年即可核定,實現「共享城市」的美好願景。
陳逸群
2023-08-16 11:08
新聞
政治
台北
自發製播「台北都更故事」挺黃珊珊 水源整宅住戶:她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首都之戰倒數1個月,各陣營台北市長候選人分別推出政見吸引選民支持,卻罕見有民眾主動表達訴求。近期水源二、三期住戶自發性製播發布「黃珊珊台北都更故事(水源二三期)」影片,述說近60年的水源二、三期建物雖老舊,卻因難以通過都更門檻遲遲無法動工,幸好在前副市長黃珊珊努力推動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啟動公辦都更程序,與住戶共同克服難關,打造「都更奇蹟」。
溫佳身
2022-10-28 00:16
新聞
政治
訪視信維整宅 陳時中重申都更政策:對居民的痛苦感同身受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今(15)日受邀出席信維大樓第8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並在大樓管委會主委廖廣志、政策小組總召集人管碧玲等人的陪同下,走訪各樓層了解內部現況,並聽取居民意見、回應提問。陳時中表示,他對居民的痛苦能感同身受,也了解改建的必要性,未來如何解決問題,是他當市長要努力的事。
蔡宜彣
2022-10-16 03:56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南機場整宅公共環境美化換新粧
「整宅」全名「整建住宅」,是民國44-64年間北市府為安置因公共工程拆遷戶而興建,全市共列管22處整宅,總戶數達一萬九百餘戶,迄今逾50年,因公共空間長期缺乏維護管理,造成環境及設備逐漸老化損壞。因此,近年北市府正積極推動整宅之公辦都市更新重建,例如全國首例斯文里三期整宅公辦都更重建案「斯文首善」,111年1月完工並於5月起陸續入住。
陳逸群
2022-09-04 05:36
新聞
政治
優先介入危險宅!陳時中談都更政策不忘批柯文哲:8年僅1處整宅公辦都更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今(18)日公布都市更新政策,將優先介入處理台北市17處整建住宅、84處海砂屋、110處危險建築,並承諾若當選市長,會在4年內推動完成2成核定、8年核定5成。陳時中表示,除現有住都中心等編制擴大化,也將設立都更特戰隊,由市長、副市長擔任指揮中樞。
黃信維
2022-08-18 21:00
新聞
政治
談斯文里三期整宅案 柯文哲:現在不會投票、不交政治獻金就沒人理
全國首件由政府擔任實施者的公辦都更案、北市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整建住宅日前落成。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解決它要耐心,裡面人很多,派一個團隊進去搞好多年,今年已經搬進去了。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7-18 16:10
新聞
國際
藝文
那些年,我們失去的公共空間》新加坡當代藝術家韓雪梅 打破空間與社會的僵固想像
台北車站黑白分明的大廳地板上,等待的人群或坐或站,吃東西、聊天、滑手機,相當愜意。但你曾想過,躺在大廳地板睡上一場香甜午覺嗎?來自新加坡的年輕藝術家韓雪梅,就在北車迸出一個奇妙想法:既然能久坐,那為何不能睡覺?
王穎芝
2019-08-22 09:10
新聞
政治
柯P酸宗痛!出席活動被拱「很快會把辦公室遷到總統府」柯文哲急打斷:麥擱共啊!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6)早參加水源整宅都更駐地工作站開牌儀式時,被負責推動水源二、三期整宅都更的理事長范秀華高喊「酸宗痛(台語:選總統)」,還稱柯的辦公室很快就會遷到總統府,滔滔不絕到主持人都無法打岔,讓柯文哲一度哭笑不得,撇頭喊「麥擱共啊(台語:別再說了)」。
黃婉婷
2018-09-16 15:53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北市蘭州、斯文里整宅都更最快明年3月動工,柯文哲:對其他都更是一大鼓勵
台北市推動公辦都市更新,第1波就瞄準大同區內的蘭州國宅、斯文里和中正區的南機場整宅,這兩地的民宅都已經落成超過50年,柯文哲今(18)日在臉書貼文表示,目前已經有96%的居民完成權力變更,最快2018年3月就可以動土,希望提供當地住戶一個更安全、便利、乾淨的居住環境。
施孝衡
2017-10-18 16:38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斯文里公辦都更》打破公宅污名 里長帶領民眾認識整宅
台北市欲大興土木蓋公共住宅,日前卻有議員提案要經過周遭居民同意才可以規劃,雖然後來提案流標,卻也顯示出部分市民因不了解公共住宅而產生不少誤會。北市都更中心今(29)日選定未來可能設有公共住宅的斯文里整宅舉辦「公宅好厝邊」活動,並舉辦導覽活動,由當地里長帶著市民進入整宅參觀、並與當地居民互動,希望藉此化解外界對公宅與其中住宅的污名印象。
尹俞歡
2016-07-30 20:49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南機場公辦都更》北市府:業者參與興趣高 將引進外部資金
南機場整宅公辦都更案有解?南機場整宅都更先前傳出因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與當地里長、社造組織有磨擦而停擺,副市長林欽榮30日赴蘭州斯文里整宅說明都更進度時,被問及南機場整宅都更進度,表示北市府已不再考慮把忠義國小當作中繼宅,接下來將引進業者承接都更事業計畫及營造工程,市府則將把關住戶權益、不讓業者賺取暴利。
尹俞歡
2016-07-30 20:35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採訪筆記》弱勢不住台北市 關我什麼事?
在編輯會議上,同事聽完這次弱勢居住題目的題綱,小心翼翼的問我:「我知道照顧弱勢很重要,但是,這個議題和我做為一個台北市民有什麼關係?」
尹俞歡
2016-06-13 08:5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風數據》金字塔底層的悲鳴 公辦都更搶走他們的家
台北市府推動公辦都更,打頭陣的是大同區的蘭州國宅、斯文里整建住宅,以及中正區的南機場整宅,加起來共有3300戶。這兩處住宅落成至今已超過半世紀,曾經光鮮的屋舍如今不僅看來狹小,久經滄桑的外觀更顯得破敗,市長柯文哲希望藉由公辦都更活化都市機能、落實居住正義,但居住在此地的住戶經濟上相對弱勢,其中還有半數以上是無產權的租戶,一旦都更動工,他們將何去何從?公辦都更,究竟是幫居民打造更安穩的生活,還是摧毀他們世代蝸居的家?
尹俞歡
2016-06-13 16:5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公辦都更卡關 只因北市府做錯兩件事
台北市政府4月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布8+2公辦都更旗艦計畫,其中戶數高達2108戶的南機場整宅,市長柯文哲更「放話」要在4年任期內動工。然而,日前卻傳出在南機場整宅一案和市府合作的都市專業者改革組織(OURs)決定不再繼續參與,為南機場都更平添變數。從OURs和市府的分歧,可發現目前公辦都更的難關,主要卡在市府和在地社區互信不足,以及都更條件過早公布。
尹俞歡
2016-06-13 08:4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