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共和通訊 文章列表
#
新共和通訊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顧長空觀點:國民黨可以從川普身上學到什麼?
原本預計將延宕數日到數週的美國大選,在一片驚嘆聲中,僅僅一晚就分出高下,由代表共和黨的美國第45任總統川普回鍋擔任第47任總統。一週之後,共和黨確定拿下聯邦參、眾議院的多數席位,實現完全執政,更暌違20年贏得全美總統普選票,締造堪稱創紀錄的「大滿貫」勝利。
顧長空
2024-11-23 06:40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長空觀點:2024大縱橫─為台灣「非綠陣營」整合獻策
隨著國民黨全代會在7月23日落幕,確定提名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該黨參選總統後,2024年總統大選又邁入了下一個階段。雖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全代會上提出在野勢力共組「執政大聯盟」的構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相應提出「藍白合應是價值理念的討論,而不是權位的分配」的說法作為回應,但目前非綠陣營的整合仍停留在初步概念的層次,亟待有識之士集思廣益,將概念進一步形成架構,才能讓「執政大聯盟」成為可能的現實。
顧長空
2023-08-19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周義鳴觀點:歐洲人看「小中國的大麻煩」—國家認同不應模糊帶過
國家認同的變遷,確實需要長時間積累社會共識。不過外界給予中華民國/臺灣多少時間說清楚我們的國家認同?我們希望外界怎麼看待我們?隨著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統一」進程的步步進逼,模糊的說詞恐怕只能流於國內,而在國際越來越不管用。
周義鳴
2022-10-23 15:00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長空觀點:朱立倫訪美,帶領國民黨重返戰略高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訪美之行在近期劃下句點,過程中的重點是拜會美國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及聯邦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等5位聯邦眾議員,以及在國務院台灣協調處長白丹利見證下,主持國民黨駐美代表處的揭牌儀式。
顧長空
2022-06-18 14: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顧長空觀點:台灣生死存亡時刻的抉擇—台海開戰四大要素探討
筆者在去(2021)年6月,曾發表以「美中台戰略競合架構重組的力、時與勢—兼論台灣圖存的近程策略」為題的長文(以下簡稱「近」文),提出「中共可能在未來3-5年內武力犯台」的假說。當時曾私下獲悉部分人士的評論,認為筆者恐有「杞人憂天」之虞。但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本(2022)年2月底決定攻打烏克蘭,似乎從另一個角度驗證筆者當時的假設並非無的放矢,更顯得台海情勢迫切而危險。
顧長空
2022-03-10 15: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和謙觀點:兩岸冷而回穩?新年前習蔡互動的解析
新年前後,一次默契和關於當前意向的交換,或許已經完成。
徐和謙
2022-01-10 15: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和謙觀點:國民黨主席選舉的世代交替、路線之爭、北京觀點與台灣賽局
9月25日落幕的黨主席之爭,是一場國民黨在較孱弱時期(社會支持度僅在20%至27%上下徘徊)打的仗。但卻也是2001年國民黨直選黨主席以來,競爭最激烈、且沒有特別明顯「風向」的一仗。
徐和謙
2021-09-28 06:40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中共建黨百年》19屆六中全會:習近平邁向第三任期的最後一哩路
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持續橫掃全球,中國卻因景氣復甦迅速而未拖遲「強國議程」。疫情肆虐的國際格局,反而成為中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國在國際權力結構的調整中發展新的可能性,最受矚目如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即將邁向第三任期。
施漢陽
2021-08-08 07:10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中共建黨百年》胡適難題解決了嗎?
1926年,中共建黨方五年。胡適受邀於國外進行一場英語演講,題目為TheRenaissanceinChina(〈中國的文藝復興〉),談五四,談國民黨,更重要的是談為何五四後中國的知識份子轉向了「布爾什維克主義」。胡適一演講完,在場的評論人便認為「我們現在能明白為什麼中國人為何傾心布爾什維克了。」
鄭紹鈺
2021-08-01 07:10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長空觀點:上蔡總統《治安疏》
公元1565年(明嘉靖44年),時任戶部主事的著名清官海瑞上疏明世宗朱厚熜,痛陳世宗之荒誕與惡政,並提出各項改革建議。明世宗閱後大怒,擲疏於地,原欲殺之,又再三拾回閱覽,終未加刑於海瑞。時人以該疏論及國家長治久安,故名之為《治安疏》,又稱其為《天下第一疏》。
顧長空
2021-06-26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徐和謙觀點:台灣1979年後受邀出席美總統就職典禮,誰是第一次?
1979年之後,台灣方面首次被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籌委會邀請,到底是哪一年?
徐和謙
2021-01-23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徐和謙觀點:從國際戰爭與人道法,看吳怡農提案陷台灣全民於戰鬥風險
馮世寬的一聲「渣男」其來有自。不是口不擇言,而是給逼急的。
徐和謙
2020-10-19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長空觀點:世界變局下的六四、香港與台灣
今(2020)年是「天安門事件」31週年,由於30年整數的紀念,甫在去年此時於香港「反送中」事件的風暴中渡過,且當前舉世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震撼危疑間擺盪,故今年的「六四」紀念本來應該是在各方行禮如儀、各自表述下渡過,但卻因中共當局強推香港「國安法」,實質扼殺「一國兩制」,又指使港府禁絕維園紀念活動,而使今年的「六四」張力更勝以往。
顧長空
2020-06-06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長空觀點:總統的收件匣—密件洩漏的四個台灣民主危機
這一廂,蔡英文總統領導的民進黨政府,挾著817萬票的絕對優勢,準備在520就職後再展新局;那一廂,憑藉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一席「把頭剁給你」的豪言,666罷韓行動鼓起「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氣勢,打算將總統敗選後一蹶不振的「韓流」徹底殲滅在高雄。
顧長空
2020-05-21 07:10
評論
政治
專欄
新共和通訊》最年輕的國民黨主席,超越窠臼還是不斷地踏步?
最年輕的黨主席,以及有歷經年任期的立法委員,江作為領導人,究竟會把國民黨帶往何處,本文認為必須由其過去的經歷、以及實際作為分析,以破除種種猜測的迷霧與錯誤認知。
陳賀煦
2020-03-22 06:3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張若彤觀點:張七郎之死新探-新檔案揭露的台灣史與二二八真相。
大約十年前,中研院台史所入手了一批228的新史料,主要是情治機關的文書檔案,這些資料在當時曾開記者會公布,後來在整理過後,加上註解出版了。
張若彤
2019-07-14 07:10
評論
政治
專欄
顧長空觀點:國民黨與中間理性選民,如何面對「台灣最危險的男人」?
長期享受高人氣的新任高雄市長韓國瑜,和掌控國民黨中央的建制派,終於還是免不了「火車對撞」的結局。
顧長空
2019-06-22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顧長空觀點:國民黨對戰蔡英文的致勝之道─親美用中
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訴求「拼經濟」與「滅東廠」,贏得15席縣市長的空前勝利,即有藍營人士主張2020年總統大選「依樣畫葫蘆」,用「經濟牌」對決「主權牌」。但這種論點不符合過去歷屆總統大選的規律,也無視地方選舉與國家領導人選舉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更未充分考量美中臺三角關係的最新動態。
顧長空
2019-06-16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顧長空觀點:不辱國命或君命?外交部受政治干預的三個問題
今(2019)年是《臺灣關係法》(TaiwanRelationsAct,TRA)立法四十週年紀念,我國外交部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均陸續辦理一系列紀念活動,既要彰顯該法對促進雙方實質關係的功效,也期盼藉由這些活動,帶起臺美關係繼續成長的動能。
顧長空
2019-06-11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張若彤觀點:「誰偷了台灣的米?」二二八事件以前的台灣史真相
煤、糖之後,我們來談一談米,前二二八時期的米荒問題(以下稱「米荒問題」)。如果你生活在戰後的台灣,具體來說是1945年的8月15日以後,你會怎麼看待當時的米荒?我們從一個台灣人很可愛的小故事開始鋪陳這一段歷史:十三公司。
張若彤
2019-05-19 07: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