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生兒 文章列表
#
新生兒
約 19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每位新生兒發16萬?川普本人支持大灑幣,要刺激生育和幫忙實現美國夢
美國近年來整體生育率下降,年出生率已接近歷史新低,這項趨勢將對美國的長期前景帶來影響,也引起川普(DonaldTrump)政府的關注。為了解決這個棘手難題,華府似乎有意仿效亞太諸國,引入生育補貼的概念,藉此刺激生育率,而這個想法也獲得總統本人公開支持。
李靖棠
2025-04-26 11:50
地方新聞
花蓮
花蓮縣首創「坐月子到宅全額補助」!180小時暖心照護,打造安心育兒環境
花蓮縣政府今(15)日宣布一項領先全國的婦幼福利政策——「花蓮縣坐月子到宅服務」,將提供符合資格的產婦最多180小時的全額補助到宅產後照護,讓產後媽媽們在溫馨的家中即可獲得專業且貼心的照料,落實花蓮縣政府「勇敢生•暖心養」的承諾,全力打造安心友善的育兒環境。
溫佳身
2025-04-16 14:24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別為買保險延後新生兒篩檢!去年逾3000名異常個案 近9成是蠶豆症
近來有相關報導,部分保險業務員為招攬保險,建議家長延後新生兒出生48小時應進行的新生兒篩檢,導致民眾拒檢而延誤診斷。事實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早在2012年就曾發函,並於今年(2025)3月再次周告各保險公會,重申保險業辦理新生兒投保業務時,應明訂衛福部公告之遺傳性疾病之新生兒篩檢項目之相關疾病排除等待期規範;新生兒篩檢非健康檢查,以要保書通知事項為準,不得另行製作問卷詢問保戶,如獲知篩檢結果為陽性者,仍應視個別狀況適當處理,不宜逕行拒保。
黃天如
2025-04-10 23:27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又一位幼童染腸病毒逝世 已3童亡創近年新高 疾管署: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疾管署今(2)日公布國內再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死亡案例,個案為南部1歲多男童,經檢驗審查確定為今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根據疾管署監測,近期國內整體腸病毒疫情處在低點,惟今年2到3月已累計4例嬰幼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且其中3例不幸死亡,為近5年同期新高,籲請家長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黃天如
2025-04-02 19:35
風生活
即時
新生兒數跌破新低!全台超過6成根本不想生 1關鍵讓為人父母心願破滅
台灣少子化問題持續惡化,2024年新生兒人數僅13.4萬人,不僅連續第9年出現負成長,更創下歷史新低紀錄,儘管,中央與地方政府陸續提高「育兒津貼」、「生育補助」,試圖鼓勵民眾生育,但調查顯示,高達87.9%的上班族坦承「不會因此」,而選擇生或多生一個小孩。
黃卓霖
2025-04-02 16:57
風生活
2025菜市場名大公開,網列「22字」超多人用!沒找命名老師,為何自己取的也撞名?
一名網友在Threads好奇詢問,「為什麼這代的兒童名字那麼多『沐』呀?」貼文引起網友熱議,還有人整理最常見的22字,「沐、宸、晨、宥、妤、霏、睿、晴、妍、祐、樂、承、澄、品、丞、彤、宇、語、恩、以、希、熙」,直呼「新一代的小孩子名字就是這些字在排列組合而已」。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31 14:38
風生活
理財
保險
媽媽們還不領錢虧大了!符合資格「一次發39000元現金」,錯過申請就沒了
媽媽們注意!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今(27)日發放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符合資格者可領取3萬9522元,提醒民眾及早申請,避免超過5年期限導致款項被充公。此外,根據勞保局行事曆顯示,31日前還有10筆款項陸續發放,記得留意撥款時間,準備刷存摺!
王若桐
2025-03-27 12:08
風生活
即時
招牌寫「沒健保也可以」!恐怖婦產科專收逃工…她為產子自首「嬰兒卻6hrs猝死」
專門鎖定這群人?30歲的越南籍黃姓女子來台工作多年,原本滿心期待迎接新生命,沒想到新生兒出生僅7小時後猝逝,更遭診所倉促安排火化,讓她痛失孩子的同時,險些連查明死因的機會都被剝奪。對此,經警方調查,這間「婦產科」診所疑似專為逃逸移工提供醫療服務,不僅名片與招牌上大喇喇印著越南文的「內外科、處理意外懷孕、割包皮、陰道美容」,甚至直接標註「沒健保也可以」。
黃卓霖
2025-03-19 15:41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突然天旋地轉別輕忽 國際研究發現:這種眩暈症最會找上年輕人
聽力障礙是新生兒常見的先天性缺陷之一,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700到800位小寶寶被診斷是聽損兒。至於眩暈發作起則是天旋地轉,也是耳鼻喉科門診很常見的主訴。為提供聽損、眩暈更好的臨床治療,國泰綜合醫院日前舉辦耳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美國、土耳其及台灣3國頂尖耳神經科學領域專家與會,盼為耳神經疾病帶來新的治療前景。
黃天如
2025-02-26 23:03
地方新聞
台東
臺東育兒再加碼!新生兒禮物全面升級,打造更友善育兒環境
在臺灣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降的背景下,臺東縣113年新生兒人數逆勢成長,相較前一年增加了91位寶寶,成為全國唯一連續三年新生兒人數呈現正成長的縣市。為了持續打造幸福育兒環境,臺東縣政府於13日舉辦育兒生日禮改版記者會,宣布新生兒禮物全面升級,由縣長饒慶鈴親自開箱分享升級亮點。
溫佳身
2025-02-14 15:13
新聞
政治
赴美產子難拿綠卡了!川普簽署超嚴行政令 這「2種寶寶」恐成無國籍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示就職,首日就簽署一連串的行政命令,其中一項就是要廢除「出生公民權」,讓美國不再是「身分屬地主義」,凡是非美國籍者在美國出生的小孩將不再自動獲得美國身分,行政令在公布後30天生效,而「2種寶寶」恐無法擁有美國籍,這對特別飛往美國生產想獲得綠卡的外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壞消息。
張庭維
2025-01-22 11:46
地方新聞
雲林
雲林催生有成 「萬寶龍」計畫迎來第7000位新生兒
雲林縣政府為因應少子化趨勢,推出「兩年六億催生增產-雲林萬寶龍」計畫,並提供育齡女性凍卵補助,希望能提升生育率。近日,該計畫迎來喜訊,第7000位新生兒在斗六市誕生!
夏和宣
2025-01-13 14:47
新聞
國內
想拖到滿月納保!家長延遲新生兒篩檢27天 男嬰龐貝氏症發病險喪命
台中王小弟出生27天後出現呼吸困難症狀,緊急就醫,發現心臟肥大、肌張力低、肌肉酵素高,被高度懷疑是罕見疾病龐貝氏症,隨即北上轉送台北榮總,一度甚至需要插管治療。為什麼拖延就醫?原來家長為了購買保險,想要拖到孩子滿月納保後再進行自費新生兒篩檢,沒想到就此拖延了王小弟及時篩檢出龐貝氏症的時間。
黃天如
2024-12-09 17:27
新聞
兩岸
財經
經濟
「以前不准生,現在逼你生!」中國網民抱怨:拜託政府可以學學台灣嗎?
《慕尼黑信使報》線上版(merkur.de)周六(11月23日)發表文章「催生手段有爭議手段:中國向女性施壓以提高生育率」。文章引言寫道,中國政府希望女性生育更多孩子,為此採取了一些頗為離奇的方法。然而,專家認為,這些措施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德國之聲
2024-11-26 15:20
新聞
國內
財經
商業
AI
「站穩AI基本功,讓國際看到!」長庚醫療體系總執行長潘延健,推動AI為醫療轉型
長庚醫療體系創立近半個世紀,是台灣最重要的醫療院所之一。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當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AI也飛快進展,長庚醫療體系是如何應用AI,在這場技術革命裡跟上時代腳步?《風傳媒》專訪長庚醫療體系總執行長潘延健,他以這句話做為開場白:「我想除了效率之外,我們還追求服務更完善,而且治療更精準」。
周岐原
2024-11-20 10:20
地方新聞
台北
領先全球 馬偕採新生兒腳跟血揪4A型黏多醣症 精準掌握黃金治療期
馬偕兒童醫院14日公布領先全球最新研究成果,透過26萬名新生兒的大規模篩檢,成功找出9例黏多醣症4A型病例,進行早期酵素替代療法,掌握患者治療的黃金時間。該成果於2024年12月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醫學遺傳學》(GeneticsinMedicine)。
何長澤
2024-11-15 15:16
新聞
國際
兩岸
「工資非常、非常、非常離譜地低!」中國新生兒越來越少,婦產科醫師有多慘
在2020年初開始,程醫生在醫院產科工作,如今定崗在河南一家市級婦幼醫院。在過去短短幾年裡,隨著新生兒數量逐漸減少,她見證了中國產科隨著新生兒數量減少緩步進入寒冬的過程。
BBC News 中文
2024-11-09 13:10
新聞
國內
疫情超反常!腸病毒就診創近10年新高 「出生未滿月」成重症病例
時序入冬,但今年腸病毒疫情反常,至今仍在流行期高峰,上周還新增了1例重症。該重症病例是南部出生未滿1個月的早產兒,出生尚未離院就出現發燒、呼吸急促、心肌炎、肝炎及血小板下降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B4併發重症,目前仍收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所幸經治療後目前症狀已改善,生命徵象穩定。
黃天如
2024-11-05 21:00
新聞
國內
養小孩不如養毛小孩?少子化加劇 去年貓狗登記數量比新生兒多10萬
台灣少子化嚴重,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今天表示,台灣毛小孩登記飼養量已超過每年新生兒,2023年貓狗登記數量更高出新生兒近10萬。
中央社
2024-10-16 18:59
新聞
政治
北市第3副市長落空?人口數最快9月底跌破250萬 蔣萬安回應了
台北市人口數今年起逐月下降,至8月剩下250.2萬人,恐再度跌破250萬人。台北市長蔣萬安說,已擬定相對應政策,且新生兒人數不斷成長,人口結構不再「生不如死」。
中央社
2024-09-19 15:21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