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族群認同 文章列表
#
族群認同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說「我愛祖國」被記過,若說「我愛台獨」會被記功嗎?
最近發生桃園中壢警分局警備隊葉姓警員在抖音以「凌雲小當歸」之名說:「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等內容,桃園市警察局督察室18日公布懲處記過一次。同時,陸配網紅亞亞在台灣被移民署認定鼓吹武統言論,成為史上第一人,被廢止「在台灣的依親居留許可」,10天內必須離境,引起社會議論。今天在台灣說「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會被政府記過與批判;若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愛台獨」就會被記功與表揚嗎?
謝國榮
2025-03-23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賴清德「二二八」─台灣需要的癒合而非災難性的撕裂
西元2025年2月28日,是台灣解除「戒嚴」後的第37年,系台灣開放「總統」直選後的第29年,亦系台灣發生首度和平之權力轉移後的第25年,其以最小尺度來衡量,也是人之一生從弱冠到知天命的歷程。按理而言,台灣經歷政治轉型後業已歷如此時光,和平的理念、寬容的理念、憲政的理念當深入人心,成為此社會不容侵犯的內核信仰之一,但就在此日,賴的宣言以民粹式的族群動員,再度喚醒了本應該治癒淡化的、遠在七十八年前的恐懼,以及其間催生的仇恨。
李林杰
2025-03-15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正理觀點:台灣重返聯合國的時候到了
美國國務院在幾天前(2月13日)更新其官網,刪除原先「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文字,並表示期待兩岸分歧能透過「自由而非脅迫、讓海峽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一年半前(2023年7月)美國眾議院也曾通過一項決議,其中稱聯合國大會在1971年通過的2758號決議只是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不涉及台灣的代表權。對台灣而言,這兩件都是大事,並且緊密關連,有必要詳細討論,但我想先從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開始談起。
呂正理
2025-02-21 06:3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大國博弈
林庭瑤專欄:顧立雄不會拆蔣介石銅像?
才剛上任的國防部長顧立雄,迫不及待射出七支箭:取消刺槍術、官兵出國可自由行、廢除官兵休假回報、陸官校慶免踢正步、全軍留值恢復常態等規定,引發網上論戰。前立委郭正亮還質疑,顧立雄要搞軍中轉型教育,那麼軍中的三、四百座蔣介石銅像,不會拆掉嗎?
林庭瑤
2024-06-08 06:50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藝文
歷史
新新聞
歷史誰說了算?捨傀儡花劇名仍陷爭議 《斯卡羅》撕開島國族群認同難題
8月的最後一周,由文化部國際影音平台「TaiwanPlus」,在爭嚷中終於上線,要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向世界傳達台灣的聲音。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說,「我們的故事當然要由台灣人民來述說。」
吳尚軒
2021-09-06 09:00
評論
兩岸
專欄
張冬凝觀點:中國人?中國人!
住在越南堤岸的時候,原籍福建的房東葉太太,有一次問我:「張先生,你是哪裡人呢?」我告訴她說,我的祖籍是浙江紹興,可是自從我的曾祖的時候就落籍北京了,我在四川重慶的歌樂山出生,在台灣生長,可是一生中,住在佛羅里達最久……..。也許葉太太受到文化水平以及生活環境的限制吧,葉太太回嘴說,「你是黑白講(閩南語就是胡說的意思)你說不出來你到底是什麼哪裡人?」我想,她簡單的頭腦硬體,沒有置放我複雜答案的空間。
張冬凝
2021-04-03 0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台灣認同直到去年才成軍公教主流
台灣的政黨認同與族群認同高度相關,族群認同是台灣主要的選舉動員模式。外省人比例高的軍公教群體經常被視為國民黨基本盤,國民黨長期依恃外省籍的榮民、眷村居民與軍公教人員,透過黨國一體的機制,掌握他們的生活資源與工作機會,發展出扎實的選票基礎。
李佳穎
2020-06-19 10:30
風生活
不講華語,就沒資格當台灣人?他用超犀利的問題,揭穿「福佬沙文主義」的真相
關於台灣本土語言,很多人的心態還沒解嚴,表面接受多元,實際充滿禁忌,走投無路還是只好「大家說國語」。繞了一大圈,跟威權時代禁「方言」沒有太大差別。如今在學校裡,老師不命令孩子們互相糾舉了;但在社會上,成人們自願這樣做。
想想論壇
2017-12-10 08:30
評論
政治
國內
朱駿觀點:坦誠面對「族群問題」,做出進步抉擇
在任何一個國家中有地域的分別以致產生人民的地域觀念是必然的常態,本不值得一談,但在今日之台灣,這類問題越來越有不可收拾的傾向,由於這種傾向又涉及兩岸關係乃至台灣前途的發展,在今天兩岸關係大冷卻,未來走向不明的情況下,這個所謂的「族群問題」愈發顯得嚴重而且關係重大。
朱駿
2016-06-14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中華民國」統治下,身於台灣的我們,到底是不是「中國」人?
去年九月,好像是在里斯本的機場,我在免稅櫃檯附近看到一位婦人東西掉了,便撿起來並追上她。她微笑著向我道謝,順口問了一句:「AreyouChinese?」我下意識地回答:「No,i'mTaiwanese.」她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慌忙地向我道歉,說台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她很喜歡。她一副唯恐冒犯我的神情反倒讓我嚇了一跳。
王苡禎
2016-01-21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日久他鄉即故鄉─外省族群的國族認同處境
自從2014年反服貿學運之後,國民黨領導階層一連串的舉措--馬王政爭、黑箱課綱、防王挺柱、連戰北京閱兵當朝無力阻攔,讓國民黨選情一路低盪。一些名嘴甚至預言,2016大選蔡英文簡直可以躺著選。藍營在這一兩年所暴露出的左支右絀,加上經濟情勢持續低迷,除了可能使國民黨再次丟掉政權,更深層的影響是,殘酷的選情將逼使國民黨內的外省精英必須更現實的面對台灣的處境與他們內蘊於衷的大中國國家認同。
潘啟生
2015-09-20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