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景美人權園區 文章列表
#
景美人權園區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天光照亮高牆!景美人權園區「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啟航 用藝術點亮人權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於今(23)日正式揭開序幕!本屆藝術節以「天光照壁」為主題,由資深文史工作者商毓芳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各界優秀藝術家,帶來涵蓋音樂、舞蹈、戲劇、攝影等多元形式的精彩展演,帶領觀眾一同回顧歷史,省思人權議題。
陳逸群
2024-11-23 20:5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內幕》不惜延遲抵韓!裴洛西堅會3在台民運人士 我外交單位事先不知情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來台有個敏感行程,即參訪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會見監察院長陳菊,及在台中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及其太太李凈瑜。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是裴洛西特別要求美國在台協會(AIT)安排的私人行程,我方外交單位並不知情也未參與安排,因為裴洛西要力挺台灣民主人權,同時表達對中國反人權的強烈抗議,如同赴北京天安門拉布條守護人權價值。
林庭瑤
2022-08-04 16:3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世界兒童日》出生68天成「全台年紀最小政治犯」、《返校》劇情真實上演,兒少也是白色恐怖時期受害者!
2019年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我國也在2014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不過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去年播出後得到熱烈迴響,卻也反映出「兒童權利」的概念,在台灣社會中依然是陌生字眼。而在白色恐怖時期,許多未滿18歲的學生在青春年華入獄甚至被處決,政治犯子女也如同住在隱形牢籠中,顯見威權體制下對人權的侵犯,即便是兒童也無法倖免於外。
鍾巧庭
2019-11-21 08: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國家人權館導覽組專訪下篇》學生問「為什麼保留不好的記憶?」、帶陸客團能不能說「匪諜」?當訪客給他們帶來衝擊…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六都春秋》執行編輯林艾本次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5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林艾
2019-06-18 13:35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國家人權館導覽組專訪上篇》仍在對故事感到不捨中摸索 當「菜鳥」導覽員偶然遇上了受難者家屬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六都春秋電子報》執行編輯林艾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5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林艾
2019-06-16 09:2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白色恐怖受難者再凋零!吃頓飯成階下囚、出獄一度淪街友 陳新吉凌晨終平靜離世
又一白色恐怖受難者凋零!今(17)日凌晨1時許,於1963年因為一頓飯局捲入江炳興等台獨案的陳新吉以78歲高齡過世,過去這場冤獄讓陳母終生精神失常,也讓陳新吉出獄後租房找工作都被趕、一度淪為街友想尋死,直到70歲退休後陳新吉回到當年被關押的傷心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擔任導覽志工,陳新吉終於得到內心平靜,撰有《馬鞍藤的春天》一書寫下這段經歷,也於個人臉書持續書寫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盼台灣人莫忘那年代的苦難。
謝孟穎
2019-05-17 13:40
評論
政治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朱宥勳觀點:穿越的其實是鏡面——《寶島夜船》的宣傳與政治
1965年,《寶島夜船》裡的八位主角從浙江老家出海,偷渡來到臺灣。他們在十二月抵臺,以「反共義士」的名義,被媒體大肆報導、被政府派往各地宣講「中共的暴行」。然而,三個月後,排行老六的陳松卻因為在家鄉的經歷,而被指控為匪諜,判了六年徒刑。親眼見到國民黨政府如何羅織罪行、槍殺無辜的陳松事後在紀錄片裡說:「國民黨比共產黨還狠。」
朱宥勳
2018-08-04 05:50
新聞
政治
鄭南榕協助發行,被列為「禁書」卻價值連城 政治受難者許曹德出版回憶錄
一生追求台灣獨立,在台灣解嚴前後,將「台灣應該獨立」寫入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章程、卻被捕入獄的政治受難者許曹德,30日於景美人權園區發表《許曹德一生傳》(分上、下冊),書寫下自己80年來的生命歷程,盼能紀錄下台灣人的心聲。
趙宥寧
2018-06-30 17:3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笑蜀專欄:我的台灣轉型正義之旅
兩蔣時代的國家暴力,以及國家暴力製造的種種苦難,於今天的臺灣人來說,可能只是故事而已。但從我們大陸人的眼光來看,決不只是故事。仇恨,仇恨引發的邪惡,尤其仇恨引發的國家暴力,這些問題到底如何面對,在臺灣可能不是坎,但在大陸,將來一定是坎。
笑蜀
2018-06-17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揭牌》「現在有一個把轉型正義做好的機會」蔡英文提2項期許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7)在綠島園區舉行揭牌儀式,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人權館是「國家級」的人權基地,「掛牌」就是新工作的開始。她亦提出兩項期許,其一,盼人權館強化人權教育能量,除了面向社會,更應協助政府機關;其二,以人權做外交、拓展國際交流。
周思宇
2018-05-17 13:13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台灣是亞洲第一個以國家之力在威權遺址上建立人權館的 鄭麗君:展示反省歷史的勇氣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7)在綠島園區舉行揭牌儀式,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時拋出5項工作,待人權館成立後,將配合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推動包括復原綠島及景美園區、串聯不義遺址、成立典藏嚴重檔案中心、協助推動人權教育以及人權國際交流等。
周思宇
2018-05-17 12:12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對兩蔣的轉型正義,能交在仇恨兩蔣的人手中?
民進黨前幾天通過了促轉條例,文化部也要轉型中正紀念堂及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文化部長及教育部長因此到立法院接受質詢。當被問到兩蔣對台灣的貢獻時,兩位部長都避不回答。文化部長鄭麗君更說,還原歷史不該要求社會重新「歌功頌德」或是功過並陳。
陳明
2017-12-17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寇延丁專欄:在這個美好的時刻 讓我們談談恐懼
告別台東前的最後一站,是去均一中學,有一個分享。
寇延丁
2017-02-26 06:35
新聞
政治
轉型正義研討會》真相可能帶來撕裂 社會不該遺忘似地一片和諧
在實施轉型正義之前,討論轉型正義的方向以及規範時,「歷史真相」固然重要,然而在釐清歷史真相之後,需面臨的困境,勢必比還原歷史真相要來得困難。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系助理教授陳俐甫表示,一旦面對真相,隨之可能帶來更撕裂的傷痕,然而,陳俐甫卻認為,這是轉型正義逃避不了的途徑。
羅意瑾
2016-04-23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