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李登輝 文章列表
#
李登輝
約 1,24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台獨運動的幸與不幸
1970年代我在綠島政治犯監獄,和一批台獨難友關在一起,我當時正潛心研究左派理論,深深被馬克思理論的嚴謹邏輯分析所折服,而反觀周圍的台獨難友,理論水平不高,分析能力也有限,當時我就斷定左派最終將在台灣取得勝利。不過出獄後,和我當年想像的相反,台獨勢力不斷地發展壯大,終至打倒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取得執政地位。
吳俊宏
2025-05-18 07:1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評論
兩岸
財經
軍事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政治
林庭瑤專欄:自負的總統,虎口的台灣
談判,向來講求「GiveandTake」,既是博弈也是妥協,亦是談判學的基本知識。國際談判亦復如此。面對國際局勢的波詭雲譎,總統賴清德居然對此顯得極度無知,不但幻想要跟美國川普大帝玩「雙贏」遊戲,現在又異想天開地說「不犧牲(國內)任何行業」。
林庭瑤
2025-05-03 06:50
新聞
政治
「台獨領導人一代不如一代」 蘇起批賴清德不夠聰明:只會關門打自己小孩
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29日出席「連胡會和平之旅二十周年」座談會,致詞時,他表示,台獨領導人是一代不如一代,更批評總統賴清德不僅缺乏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的國際素養,也沒有國安經驗與堅強班底,因此行事明目張膽、毫不掩飾,「就是不夠聰明」。
李孟恩
2025-04-29 22:45
新聞
政治
「陳水扁比賴清德高明很多」 黃揚明憶阿扁20年前一高招:兩人高下立判
藍營罷團爆出大量死人連署等弊情,「高雄雙罷劫」負責人徐尚賢19日因此涉偽造文書等罪羈押禁見,不過前總統陳水扁也於19日公開演講,其中提到「清算不是對付在野的好方法」,引發外界聯想。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網路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總統賴清德連自己黨內團結都做不到,還總提出「台灣要團結」,他是用清算、恐怖的方式強迫「假團結」,對方僅是擔心會遭清算,而非真正心悅誠服。
周幸容
2025-04-20 20:57
新聞
政治
台灣軍工業輸南韓誰之過?謝金河提馬英九停產IDF挨批刪文 網問:偷臭李登輝?
2022年,台灣人均GDP在疫情中逆勢成長,是20年來首次逆轉並超越韓國,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談及南韓軍工產業的異軍突起,並以韓華航太的崛起,是因台灣漢翔公司在時任總統馬英九決定停產經國號戰機(IDF)後,導致團隊被挖走。但有網友質疑,經國號早在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期就已關閉產業,謝金河對此解釋是引用2015年的報導,並將文中的字句刪除。
李瑋萱
2025-03-21 10:08
風生活
即時
台中
歷任哪一任總統最滿意?「年輕人民調」封他零負評,蔡英文獲最高票
YouTube頻道《街頭有派對》在台中一中商圈進行了一場街頭民調,詢問年輕人對於歷任總統的滿意度,結果顯示,前總統蔡英文獲得最高滿意度,高達2票,只有3票不滿意,已故總統蔣經國則獲得9票滿意,且沒有任何負評。
凌婧綸
2025-03-16 14:09
新聞
政治
國際
「這攸關台灣人權與尊嚴」!日本戶籍正名台灣 日議員公開幕後推動祕辛
日本法務省修改省令(行政命令),今年5月起,戶籍的國籍欄將允許標記「台灣」。日本國會議員跨黨派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今(26)日在日本眾議院議員第二會館召開說明會,說明此事及推動修正的進展,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指出,該聯盟低調推動相關政策,目前該問題修正已進入最後階段。
黃信維
2025-02-27 08:2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35年前的元宵節 台北政壇的電話大戰開啟「二月政爭」序幕
元宵節是吃元宵、提燈籠,一家團聚的好日子,但35年前的台北政壇,政治人物卻是個個緊張,不是打電話,就是等電話。這場電話大戰,是後來被稱為「二月政爭」的序幕。
新新聞編輯部
2025-02-12 08:50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灣政治人物誰最早開始發紅包?「開山始祖」是他 200元總統紅包成絕響
每到新春過年,政治人物都會全台趴趴走發紅包、春聯,不僅藉此機會和民眾多互動、沾沾春節喜氣,一同享受新春氣氛,也爭取多一點曝光版面,不過台灣政治人物發紅包的文化到底是從何開始的?若追溯回去,農曆春節返鄉發放「總統紅包」的始祖是這人,而當時政治人物發放的紅包金額也比現在「更大包」。
張庭維
2025-01-29 11: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文忠、江炘杓觀點:凍結潛艦預算可能的風險
《潛艦國造案》原型艦海鯤號下水典禮後,進入港測→海測階段,目前港測有十幾項缺點,通過後才會進行海測,接著正式進入後續艦籌建,後續艦7艦總預算2840億餘元,預計至2038年即14年完成建案。國防部及海軍採取十分嚴謹審慎的態度,今年僅編列約20億,部長也公開承諾,只要海測沒過關,所編列相關預算不予動支。
李文忠
2025-01-22 06:40
VIP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蔣經國病逝時的台灣人當下想什麼 1988年蔣經國過世當周民調
今年是蔣經國逝世30周年,台灣檯面上主要的政治勢力,也只有國民黨在黨主席朱立倫的帶領下,前往大溪陵寢謁陵。畢竟執政的民進黨雖然近來強調「在野勢力是台灣亂源」、「藍白是中共同路人」抵抗台灣持續民主化的說法,和蔣經國晚年的國民黨有87%相似,算是間接向蔣經國道歉,但基於過去給蔣經國民主罪人、給自己對抗威權英雄的人設,還是不能明目張膽紀念蔣經國。
花逸文
2025-01-15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VIP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庭瑤專欄:大膽柯總召,打臉賴總統?
綁著「民主已死」布條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頑強地以少數推翻多數,也推翻昔日民進黨主張的國會改革法案,還真讓人認為台灣民主已壽終正寢。從青鳥衝立院、大法官人事案到罷免韓國瑜,近日柯建銘跟總統賴清德已上演三度「民主內戰」,一次比一次矛盾詭譎。
林庭瑤
2025-01-04 06:50
新聞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6年年末宋楚瑜送辭呈大禮,讓李登輝的1997年元旦日氣氛詭譎
1997年元旦,原來應該是李登輝和他的執政團隊志得意滿的一個元旦日,畢竟前一年他才剛成為台灣史上(甚至是華語文化圈)第一個直接民選總統。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那年元旦的升旗典禮,所有的國民黨黨政高層、甚至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在等一個人,但那個人卻始終沒有出現。
吳耕野
2025-01-01 08:40
新聞
國際
安倍昭惠赴「李登輝之友會」演講:日本人應該珍惜台灣這個國家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22日接受日本李登輝之友會之邀在東京演講時,談及台日關係、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她表示,日本人應該珍惜台灣這個國家。她還說,川普是一個不想戰爭的人。
中央社
2024-12-23 09:59
新聞
政治
川普作風獨特讓人焦慮?陳儀深新書談台美關係:基於共同價值維持友誼
國史館長陳儀深今天在「戰後台美關係」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表示,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因風格獨特,可能讓人產生難以預測的焦慮,但相信台美關係有不會改變的重要部分,雙方基於共同的價值、利益,都能維持著不變的合作友誼。
中央社
2024-12-14 23:41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行政院長李煥悲愴告白:《暗潮─二月風暴》選摘(6)
五月二日,又是星期三,又到國民黨中常會。這天一大早,郝柏村提前到了中央黨部,等著給李登輝回話。沒多久,李登輝也到了,兩人就在主席辦公室,短暫密談。郝柏村說,他願意當行政院長,李登輝聞之大悅,喜孜孜道:「太好了,太好了,你答應了,我心中一百斤重的石頭,現在可以放下了。」
王駿
2024-12-14 05: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悲前途吳伯雄兩度哽咽:《暗潮─二月風暴》選摘(5)
那邊廂,李登輝都已經透過蔣彥士,與郝柏村搭上了線,下任行政院長都進了籠屜,擺在熱鍋上,過個幾天,就要蒸熟問世了﹔這邊廂,立法院一堆二楞子傻立委,還在汗流浹背猛推磨,替李煥打造留任安全島。起先是增額立委卯足了勁幹,繼而萬年終生職資深老立委也起了爐灶。
王駿
2024-12-13 05:10
新聞
政治
李登輝訪康乃爾,柯林頓政府曾威脅報復?國史館新書揭密
故總統李登輝1995年訪美並回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國史館新書解密美方文件披露,美方當時要求李登輝自己公開表態不訪美,要向台灣傳達「更嚴厲的信息」,並談及「威脅的報復條件」。但嚴厲信息與報復條件內容,美方未解密。
中央社
2024-12-12 22:42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聯大2758號決議不涉台」是空話?林孝庭揭美曾數度變卦:台灣只是政治籌碼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在今天成為美、中與兩岸政治博弈的新戰場。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回應,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當時處理的是中國代表權,而非台灣問題;2758號決議案如今成為爭議,就像「台灣地位未定論」一樣,變成美國政府根據自身利益變動時,而出來運用的籌碼。
張鈞凱
2024-12-12 08: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