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林獻堂 文章列表
#
林獻堂
約 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炎黃世胄」獵殺「中國人」,歷史顛倒造就精神錯亂
巴黎奧運落幕,但台灣內部獵殺「中國人」的民粹激情,卻愈演愈烈。日前「麟洋配」二度奪金,寫下奧運歷史,立委翁曉玲在微信上稱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結果引來輿論群起攻之,還有人去她清大的研究室門口貼「中國人教授」紙條。在各種綠營掌握話語霸權的場域中,翁曉玲更是被挖出祖宗18代,還有名嘴批評她「連自己阿公都抹紅」。
張鈞凱
2024-08-12 06:10
地方新聞
台中
發揚林獻堂精神 明台高中76週年校慶鄭副市長肯定校方育才無數
台中市明台高中76週年校慶17日盛大舉行,明台高中戰鼓舞獅迎賓揭開序幕後,榮獲臺灣盃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嘻哈團體組」的表演技術科學生緊接登場,旗舞飄揚熱情演出。副市長鄭照新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祝賀,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特別到場,肯定校方傳承林獻堂精神用心辦學,培育許多傑出師生貢獻社會。
王秀禾
2024-05-17 18:16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本田善彥觀點:前中華民國總統能否歸類「中國」的歷史人物?
日本集英社出版的《亞洲人物史》系列套書中,將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歸類為「中國」歷史人物。該套書是針對從古代到21世紀的亞洲人物做解說,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被列在第12卷「邁向亞洲的世紀」當中,以地區或國家的區分被歸納在「中國」這一項,與鄧小平、李小龍、達賴喇嘛14世一同被介紹,與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同屬於臺籍的林獻堂也歸類至「中國」。
本田善彥
2023-11-13 06:2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第二座私立博物館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通過認證
台中市再添一座博物館,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AsiaUniversityMuseumofModernArt)今年10月通過私立博物館認證,成為繼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之後,第二座通過博物館法認證的台中市私立博物館,更是台灣首座大學附屬美術館,為台中文化城在藝文推展上立下新的里程碑。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文教,文化局積極輔導私立文化場館,朝專業博物館發展。
王秀禾
2022-10-20 02:01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周芬伶小說選:《隱形古物商》之花磚之屋
古厝沒浴室,只在轉角處搭一個鐵棚,用可挪移的木門虛掩著,洗澡時小孩泡在大鉛桶中,大人怎麼洗不得而知,沒有浴室讓洗澡成為陰暗之事,為什麼沒浴室呢?更早以前在正廳後面有個水泥澡池,一次可容納幾個小孩,廚房改為儲藥間與餐室後,大灶移到廊簷澡池處,已無處洗澡,可能那時一般家庭獨立浴室設備還不普遍,人們通常在房間、房門口洗澡,只有少數人的家擁有專用浴間。
周芬伶
2022-07-19 13:2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高師大 策略聯盟形成教育產業鏈
台中市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7月1日攜手簽訂策略聯盟備忘錄,宣示串聯在地國中小、明台高中、優質大學與產官學合作的教育大聯盟,在跨領域STEAM教育課程研發與教育紮根、整合地方創生能量,強化台中人文博物館特色、結合雙語、推動教育進修與接軌管道的共識下,成為課程研發學習、地方人文創生、多元雙語升學的教育夥伴。
王秀禾
2022-07-02 00:21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復刻霧峰林家百年音樂風華 林獻堂環球遊記音樂會3/26舉行
霧峰林家萊園以往就是林家人欣賞戲曲演出的場所,3月26日下午舉辦的「林獻堂環球遊記音樂會」將復刻以前萊園音樂會的盛況,其中包含林獻堂先生喜歡的多首西方古典樂曲以及李香蘭小姐當時在萊園演出的多首成名曲跟百年櫟社詩歌吟詠,大家再次品味近百年前的人文藝術風華。
王秀禾
2022-03-04 02:55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黃惠君專文:兩個時代的掙扎─光復聲未遠揚而黯影已然籠罩
引言:《二二八反抗運動》於2017年出版,2022年增訂。由於我的關懷始終聚焦於遭密裁(暗殺)的受難者,所以進一步研究了「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而有第3章「民主奏鳴曲」的增補。此一研究,更確立二二八事件為大規模的爭普選運動。一份密裁名單,透露二二八事件民主運動的訊息,更道出他們受難的原因,這一切研究,只有一個心意,希望二二八受難者重返榮耀。
黃惠君
2022-02-27 15: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改朝換代的機會─臺灣商人的對外活動:《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選摘
1945年9月22日,盟軍總司令部以指令第三號,對日本的貿易進行全面性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戰後臺灣、朝鮮、樺太等地區不再屬於日本的領土,瓦解戰前日本帝國經濟圈的供需結構。直到1950年9月由撤退來臺的中華民國政府,以維繫島內所需物資及外匯來源為考量,與管轄日本的盟軍總部簽署「中日貿易協定」後,臺日間的貿易往來才告恢復。
洪紹洋
2022-01-21 13: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歷史
觀點投書:向游錫堃院長請教民主價值與臺灣歷史常識
立法院長游錫堃去年12月31日在宜蘭說,一百年前透過林獻堂及蔣渭水等先賢的努力,日本人終於在1935年在台灣舉辦選舉,因此他要提醒大家「選舉並非國民政府帶過來的」。游院長這句話讓人思之駭然,他不但誤解了民主價值的選舉,也記不清楚中華民國憲法對選舉的定義,更美化了殖民者殖民50年只辦了兩次的「鳥籠選舉」。
陳起疆
2022-01-05 13:4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0周年─統獨對立的歷史根源
今年不只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同時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100周年,這個組織過去在我們的記憶裡面是非武裝抗日的代表,其實卻比我們想的還要複雜。
許劍虹
2021-10-17 07:20
地方新聞
嘉義
「劇在嘉義.吟遊諸羅」臺灣文化日傳遞民主精神
為讓民眾體驗地方文化風情,嘉義縣政府2021年規劃「劇在藝起.吟遊諸羅」臺灣文化日,集結縣內地方文化館呈現各自產業、歷史及地方特色,以展覽、戲劇方式深入介紹在地文化,傳遞臺灣民主精神。
陳逸群
2021-10-06 17:41
VIP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邱坤良專欄:林獻堂與莎劇演員哈拔忒黎
1927年初,擾攘多時的台灣文化協會左右兩派終告分裂,而後的幾年文協由左翼把持(新文協),當年創會的要角林獻堂與蔣渭水等人出走,另組新政團,幾經挫折,方得於當年7月10日創立民眾黨。不過,此時的林獻堂已由長子攀龍、次子猶龍偕同,進行他的環球遊歷。林獻堂於1927年5月15日從基隆出發,前後走過歐美十個國家,直至1928年5月25日返抵橫濱,回到台灣已是11月8日,雖然勞苦,卻也完成他多年來的宿願。
邱坤良
2021-05-30 13: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廖忠俊觀點:霧峰林家與台中一中
日本統領台灣初期20年(1895-1915),都不肯為台灣人專設中學。明治41年(1908)設立台北中學校(今建國中學);大正3年(1914),總督府又設立台南中學校;南北兩校皆專為日人而設,台人子弟不得入其内。
廖忠俊
2021-04-01 06: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在遺忘之後─記天外天劇場的消逝
「現實的精華就是匱乏,一種普遍而永恆的欠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不夠人們受用,食物不夠,愛不夠,正義不夠,時間永遠不夠。」~讓.保羅.沙特
慕紫芳芳
2021-02-22 05: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政經解密
百年台灣民主對抗中共百年大外宣
武漢(新冠)肺炎從去年延宕至今沒有止歇,還出現新型變種病毒,搞得全世界人心惶惶,甚至也開始對防疫優等生的台灣產生若干影響。
賴怡忠
2021-02-05 18:40
風生活
風歷史
已買好伴手禮、出售在日本的房子,為何林獻堂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不回台灣?揭露背後秘辛!
一本介紹台灣民主運動先驅林獻堂的新書,披露林獻堂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搭救時任台灣省財政處長嚴家淦細節,並指林獻堂後來寓居日本,前總統蔣介石曾致函請他返台未果。
中央社
2021-02-02 12:52
風生活
文化
她九歲決心皈依佛門、立誓終生不婚,成為名滿文壇的才女!澎湖第一位女漢學先生蔡旨禪
生成五彩大文章,僻島何來此石良?疑是女禍曾煉過,補天剩棄水中央。堪誇島嶼若崑岡,特產無殊璞玉良。大器一經琢磨就,好同瑚璉共爭光。—〈澎湖文石〉
林屏汝
2019-12-13 17:23
風生活
風歷史
協助攻打太平天國、平定戴潮春的霧峰林家,族長為何被官府謀殺?原來背後有這段恩怨
嘉慶十五年(1810年),臺灣的彰化縣來了一位新知縣。
故事
2018-02-06 16:52
評論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廖振富專文:從「富家公子」到「啟蒙先鋒」─蔡惠如
蔡惠如真正崛起於臺灣民族運動之陣營,並扮演舉足輕重之領導者角色,應該是以1920年在東京先後倡組「新民會」為發端。根據當時共同奮鬥的同志知識青年的回憶,蔡惠如有感於留日臺灣知識青年空有理想而缺乏有力組織,1920年1月於是在他東京澀谷的寓所,籌組「新民會」,並決議創辦雜誌以作為宣傳刊物。後來更慨然贊助1500圓,使雜誌能順利出刊發行,這就是在臺灣民族運動史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臺灣青年》的由來。至於該組織的活動路線,經過多次討論,決定從原先的「六三法撤廢運動」轉變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廖振富
2017-11-21 05: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