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林全上週才大張旗鼓的宣示「空汙防制策略」,開出十四帖良方向空汙宣戰。其中一個戰場就是要在三年內以一百七十五億元淘汰國內二行程機車100萬輛、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8萬台、三期柴油大貨車加裝濾煙器3.8萬台,3項管制預計3年內可減少PM2.5排放達6095公噸。但相對於目前監理站全國掛牌數共一千四百萬輛機車,加上小英政府承諾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受到再生能源發展的限制,未來勢必增加對燃煤或其他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這也大為提高反空汙的難度;再加上台灣是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每平方公里將近600輛機車,以全台將近1400萬機車觀之,每年銷售汽油機車70-80萬輛觀之,除了汰除二行程機車外,民眾如果還是選擇油車情況下,空汙問題依然存在。環保署李應元署長說,2015年12月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作為地球村一員,台灣不能袖手旁觀必須拿出對策,但是台灣是世界上少數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納入法律目標的國家之一,並且在去年7月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台灣2050年的溫室氣體減放量目標為2005年的一半以下,但進度與成果為何只有環保署心知肚明。此外,林全政府設「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統籌國家能源政策、能源轉型及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整合跨部會協調合作,建立中央與地方的夥伴關係,但除了補助外,也端不出其他菜色來落實減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