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民粹政治 文章列表
#
民粹政治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川普反移民反稅反全球化反菁英,每個元素都有票:《國之荒原》選摘(3)
從位於曼哈頓的豪宅往外看,唐諾.川普眼中的美國是個永遠擺脫不了受害者身分的國家。一九八七年,他才四十一歲就以房地產大亨的豐厚身家初次問鼎總統大位,當時他前往新罕布夏州的一場造勢大會上對群眾說,美國被日本、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盟友「欺負得很慘」,他還說:「我已經受夠華府那些不會做事的爛好人。」
歐逸文
2024-10-30 05: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嚴震生觀點:民粹政治下的民主疫苗
目前贈送台灣疫苗的國家為美國、日本、及歐洲的立陶宛,蔡英文政府或許要為北京有意捐贈疫苗超前部署,因此特別強調這些國家的民主背景,它們所贈送的就成為「民主疫苗」。根據蔡英文的說法,這些「民主國家的朋友,基於共同價值、互助互惠,為台灣帶來及時雨」;它們願意協助臺灣,提供「民主疫苗」,讓台灣人相信「民主制度可以克服疫情挑戰」。
嚴震生
2021-07-02 06:50
新聞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新新聞
福山為川普現象開出什麼藥方?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所帶來的民粹強人現象影響全世界,各方專家解讀宛若雨後春筍,日裔美籍政治學家福山(FrancisFukuyama)在《身分政治》一書也提出他的見解,更開出藥方。
林庭瑤
2020-12-29 17:00
新聞
國際
藝文
「他在虛無的空話中,添加很多夢想與希望」日本高人氣社會學家岩本茂樹解析民粹政治、世代分裂
「任何學問都有價值,社會學是研究人跟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學問,與你本身最近的問題,像是人際、愛情、政治、流行,都與社會學相關,」日本社會學家岩本茂樹近日來台灣宣傳新書《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接受《風傳媒》專訪時,他表示日常生活的疑難雜症都能夠透過社會學,找到新的詮釋,「學習社會學的時候,你可以藉此反思自己生命經歷中難解的部分。」
蔡娪嫣
2019-11-18 09:00
評論
政治
新新聞
專欄
蔡宏政專欄:台灣民粹政治的根源與挑戰
台灣出現的民粹政治現象固然有政治人物的操弄,但建制菁英在過去二十年來處理台灣重大社會經濟轉型議題上的治理失能,才是民粹政治的真正溫床。
新新聞
2019-07-27 06: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政治凌駕專業,民粹凌駕政治
回顧歷史,在1951年至1988年間,台灣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7%,1988年至2008年間為6.1%,2008年至2015年間為2.8%。
黃玄超
2019-07-16 05:40
風影音
國際
歐洲民粹政治退燒?希臘大選結果揭曉,民眾用選票「下架」激進左翼執政黨
「希臘是第一個經歷民粹主義高峰的國家,但現在這股浪潮已經開始下挫。」希臘7日舉行「後紓困時代」首場國會選舉,選民重新投入傳統政黨懷抱,立場中間偏右的保守派「新民主黨」輕鬆擊敗總理齊普拉斯領導的極左翼政黨「激進左翼聯盟」,拿下過半席次,順利重返執政,黨魁米佐塔基斯將於8日宣誓就任希臘總理。
鍾巧庭
2019-07-08 15:00
風影音
政治
兩岸
台灣民粹政治崛起 德國之聲:明年總統大選恐失焦
隨著台灣的2020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台灣內部關於兩岸統一以及所謂「亡國感」的討論也隨著增加。周二台灣臉書上瘋傳一段中國女子與冰店老板爭執的影片,再度於台灣網路引發與兩岸統一跟台灣主權相關的熱烈討論。
德國之聲
2019-04-25 16:29
風影音
國際
喜劇演員做總統?!從哲連斯基的參選之路,看今年烏克蘭大選的民粹風潮與假新聞
5年一度的烏克蘭總統大選將於3月31日舉行,因此選舉結果將在4月1日愚人節當天公布。這場大選的結果將愚弄誰尚未可知,但這樣的時間點對於其中一位候選人來說,卻可說是恰到好處—長年以諷刺政治為業,目前位居民調之首的喜劇演員哲連斯基。這名自稱小丑的候選人投入今年大選,為詭譎的戰局再添不少變數,哲連斯基也信心滿滿地的表示:「愚人節這天根本超適合宣布我勝選!」
張玉馨
2019-03-25 12:28
新聞
國際
歷史
民粹浪潮撲向「東歐明珠」!「捷克川普」成為總理 捷克的民主會面臨危機嗎?
近年來,民粹主義的政黨與運動在世界各國興起,歐洲大陸尤其顯著。英國《衛報》近日的專文指出,東歐的捷克共和國也受到影響,民粹政黨「不滿公民行動」在去年大選成為捷克國會第一大黨,該黨黨魁、被稱為「捷克川普」的億萬富豪巴比什成為捷克總理。
廖綉玉
2018-11-22 09:50
新聞
國際
歷史
這個時代的關鍵字──民粹主義》如何在崇尚自由民主的西方崛起?「許多人心中都有民粹主義的種子」
民粹主義在整片歐洲大陸甚至於全球遍地開花,儼然是這個時代的熱門關鍵字。以《衛報》為例,1998年該媒體只刊出約300篇含有「民粹」字眼的文章,但2015年暴增到約1000篇,直到川普當選、英國脫歐的2016年又翻倍增加到2000篇。
蔡娪嫣
2018-11-22 09:30
評論
政治
專欄
孔令信觀點:從「拔管」的灰燼中撥出火星子,想燒誰呢?
當英系監委要約談管中閔時,從約談日程(10/5)來看,就是要呼應教育部長葉俊榮要求台大重新遴選校長的最後期限(10/3),雙管齊下顯示的是在大選之前就是要讓「拔管」做成事實。別忘了在行政法庭的管道上已經先駁回三位台大學生的聲請假處分案,換言之,所有管中閔所能運用的救濟管道全部要堵上,以免管爺反撲成功,讓他順利當上台大校長。可以說為了不讓管當上台大校長,執政黨已經到了無不用其極的地步了!
孔令信
2018-10-03 07:00
新聞
國際
財經
不用重選了!義大利政治僵局暫解,西歐第一個民粹政府可望成功組閣
義大利組閣大戲近來牽動國際金融市場,如今又有最新發展。在總統馬塔雷拉與民粹政黨「五星運動黨」、反移民的「聯盟黨」各退一步之下,5月31日再度推舉政治素人孔蒂出面組閣,義大利國會可望不必再重選,避免上演義大利脫離歐元區的危機。
蔡亦寧
2018-06-01 14:10
新聞
國際
財經
西歐大國第一個「民粹政權」即將出現!義大利「政治素人」孔蒂獲提名總理,歐盟嚴陣以待
義大利今年3月4日舉行國會大選,儘管疑歐派的民粹政黨「5星運動黨」與反移民的「聯盟黨」(原為北方聯盟)所領導的右翼聯盟,分別成為國會前2大勢力,但兩派組閣談判一度破局,歷經長達80多天的談判後,總算提名曾任法學教授,連義大利人都不認識的政治素人孔蒂接掌義大利總理,然而孔蒂才剛要上台,就爆出履歷造假的醜聞,讓他的執政之路出師不利。
蔡亦寧
2018-05-24 20:10
評論
政治
觀點
陳立誠觀點:國民黨的民粹公投─兼論各候選人的能源政見
今年年底將舉辦九合一選舉,上週國民黨中常會通過「護健康、顧未來」反核食與反空污兩公投案。個人對國民黨總有辦法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功力,實在嘆為觀止。
陳立誠
2018-03-10 06:30
評論
政治
專欄
劉性仁觀點:新公投法對2018年選舉的衝擊,比你想得嚴重
2018年九合一選舉如火如荼展開,2017年公投法修法後的成效即將產生,其影響漸漸發酵。公投常常在台灣政治發展中及選舉政治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其他國家或地區常常將其運用在公共政策議題上,而台灣從過去的經驗卻常常用於重大且敏感之政治議題上,而核四議題,係屬於重大公共政策議題,若在必要時,可有公投之必要。公投門檻降低必然使公投綁大選,再度成為大選催出投票率的動因,公投門檻降低使公投更易成為選舉的工具,再度喚起人民過去的記憶;利用公共議題如核四等每每與重要選舉掛勾,讓人既感氣憤又感無奈,政治選舉剝奪了公投的民主性與神聖性。
劉性仁
2018-02-02 07: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德國「鐵娘子」梅克爾達陣有望!社民黨同意展開組閣談判 最快4月前組成新政府
德國中間偏左的社民黨21日在西部古城波昂召開特別黨代會,表決是否與梅克爾領導的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及其巴伐利亞邦友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展開組閣談判,最後以362票贊成、279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然而,雖然梅克爾離組成新政府更進一步,德國懸宕已久的政治僵局可能有解,但是正式談判後的最終版協議仍需經過社民黨黨員同意,因此仍可能出現變數。
廖綉玉
2018-01-22 19:29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朱雲鵬觀點:從民主到民粹
民主國家治理問題的核心,在於「盲目民粹」的盛行。如何形容「民粹」這兩個字?很多人曾經給了不同的詮釋,其中一位美籍印度裔經濟學家普拉納布.巴丹(PranabK.Bardhan),在其所著《覺醒的泥足巨人》(AwakeningGiants,FeetofClay,2012)一書中的描繪,引人深省。在該書的最後一章,他指出了印度民主制度的12個盲點:
朱雲鵬
2017-10-12 07:00
風生活
世界
民主可能成為現代最大噩夢…大前研一舉這些國家的例子,連日本都可能出現川普啊
民主若像委內瑞拉和希臘那樣,被花言巧語的民粹主義拖離正軌,終將招致眾愚政治。要避免眾愚政治的關鍵,就是切勿染上「以我為優先」的思維。
大前研一
2017-07-27 11:36
新聞
國際
2017年世界人權報告:川普現象反映各地民粹政治高漲 全球面臨進入黑暗時代的風險
傳統上聚焦低開發國家虐待問題的「人權觀察」年度報告,今年卻針對美國和歐洲民粹政治人物氣焰高張提出措辭嚴厲警告,認為這不但威脅當代人權運動,甚至恐威脅西方民主。
中央社
2017-01-13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