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淞滬會戰 文章列表
#
淞滬會戰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蔣介石該不該打「淞滬會戰」?─贊成篇
歷史無法假設,所以無須辯論;但歷史卻有結論,因此無從狡辯。
廖念漢
2023-08-07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蔣介石該不該打「淞滬會戰」?─反對篇
歷史無法假設,所以無須辯論;但歷史卻有結論,因此無從狡辯。
廖念漢
2023-08-06 05: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國民政府≠國民黨≠蔣介石 齊錫生:黨政軍分崩離析打贏抗戰却耗盡民心
香港科技大學創始人之一齊錫生教授新作《分崩離析的陣營:抗戰中的國民政府》出版,21日與《重探抗戰史》編者郭岱君座談「烽火中的國家與民族:重探現代中國的關鍵年代」,齊錫生從黨、政、軍三條線追索抗戰時期,直指當年的國民政府、國民黨、和蔣介石三者不能畫上等號,即使軍隊也是地方軍不令中央軍之命的狀態,可以說,抗戰八年就註定國民黨敗逃台灣的命運,因為國民政府兩大失誤的政策─徵兵徵糧,耗盡了僅存的民眾支持;而益形僵化的國民黨,則完全喪失扭轉中國政治格局的動能。
夏珍
2023-05-22 17:48
風生活
風歷史
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揭英雄們的悲慘結局:團長遭暗殺、士兵四散淪南洋苦力
中國電影《八佰》欲參加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卻因「技術問題」而取消,引發各界熱議。這部電影是翻拍八年抗戰時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役最為人知的莫過於被稱作八百壯士的國軍竭力死守,拖住日軍的猛烈攻勢,一舉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蔡佳妘
2023-02-16 01:48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黃埔生在這一戰要打光了!」血肉磨坊之「淞滬會戰」
胡宗南的第一軍是蔣介石起家的部隊,奔赴到上海後來後立刻和日軍展開了衝殺,寸土必爭,第一軍幾乎全部打殘,營以下軍官的傷亡率超過百分之八十,胡宗南後來看著傷亡的數字說:「黃埔生在這一戰要打光了。」
廖念漢
2022-12-25 14: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水清木華66載
猶記往日在校時光,非但用功不足還時常從課堂消失,這不是值得嘉許的年少輕狂,校園內遍植的綠樹與3個湖畔加上荷花池就提供自己許多可以發呆的好地方,只可惜沒佳人在旁,空有美景只能徒呼負負,用水清木華形容吾校再恰當不過。
單永信
2022-04-10 13:4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能留下漂亮下台的身影並不容易
美軍在阿富汗進行了撤離行動,本來只是將部隊從這個國家順利撤出的單純行動演變成大崩潰,手把手訓練了20年的前政府軍,好歹也應該能抵擋塔利班遊擊隊至少到美軍地全部安全撤離阿富汗為止。
單永信
2021-09-01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委員長最後的「天之驕子」─隱居基隆的「八佰」傳人
今年8月於中國大陸上映的抗戰大片《八佰》,雖然無緣來到台灣與大家見面,不過仍在兩岸激起激烈的討論。由於親身經歷過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老兵,無論在台灣還是大陸都已經凋零殆盡,筆者沒有辦法親自詢問他們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不過這部電影所基本圍繞的,還是抗戰期間中央軍與地方軍的矛盾,尤其是88師師長孫元良將軍的歷史定位。
許劍虹
2020-12-13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連勝文PO軍人遺骸:兩岸必須了解和平得來不易
近來兩岸情勢緊張,共機更不時侵擾我方空域,引發國人關注。明(25)日為台灣光復節,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在臉書貼出一張軍人遺骸照片緬懷戰爭犧牲,同時他也強調,兩岸有志之士必須了解和平得來不易,「必須全力避免中華民族再次陷入戰爭的浩劫」。
羅立邦
2020-10-25 08:3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再談「淞滬會戰」與「抗戰軸線翻轉」之戰略布局
「……確定了持久戰策略,首先必須轉換日軍作戰軸線。法肯豪森、蔣百里、陳誠等就地形研判,中國北高南低、西高東低,華北多平原,江南多山丘河流,一旦大戰爆發,日軍必迅速封鎖海岸線,同時從華北向南採取攻勢。在華北作戰對中國不利,因為日本機械兵團在華北平原暢行無阻,將輕易過黃河、取武漢,把中國一切為半,中國最精華的地區盡入日本之手,如此,『於敵有百利,於我有百害。』
賈忠偉
2020-09-13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管中閔專文:龍城飛將,萬古雲霄─這是我們的歷史
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距離引發抗戰的七七盧溝橋事變則已78年。對多數人而言,抗戰是極為遙遠的過去,勉強記得的可能只是課本上的幾行記載,簡單而又零碎。許多人甚至已無法理解為什麼當年在華北的一場地方性衝突,竟然會引發中日兩國八年大戰,最終造成了數百萬軍人死傷,數千萬人民流離失所,以及難以計數的人民傷亡與財產損失。
管中閔
2015-08-25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