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激進組織 文章列表
#
激進組織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敘利亞內戰再起:伊斯蘭叛軍連佔2大城劍指首都,高喊推翻阿塞德獨裁政權
伊斯蘭激進組織「解放沙姆陣線」(HayatTahriral-Sham,HTS)主導的叛軍,近日突然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府,發起一連串的城市攻擊,再次開啟敘利亞內戰序幕。繼叛軍5日再打下北部城市哈馬(Hama),這是第二座落入叛軍手中的重要城市,下一個目標將是敘利亞第三大城市霍姆斯(Homs),聽聞叛軍動向、數以萬計的居民因害怕再被捲入戰爭而迅速逃離。
李靖棠
2024-12-06 21:11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世界
好多平民屍體!以色列人夫看綁架影片「才知妻子已被俘虜」…女兵遺體慘遭武裝份子吐口水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槍殺人民和士兵,更發射火箭彈擊中民宅、政府與民間機關,造成以色列至少250人死亡、1500人受傷。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以色列士兵和平民被俘虜,甚至有死者的遺體遭到哈瑪斯武裝人員褻瀆。
侯詠晴
2023-10-08 15:10
風影音
國際
斯里蘭卡復活節恐攻》支援當地激進組織發動攻擊 伊斯蘭國宣稱犯案
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21日復活節當天發生連續爆炸案,目前已知死亡人數超過350人,另有約500人受傷,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23日宣稱犯案,並列出7名犯案成員的化名,但該組織旗下媒體「阿瑪克通訊社」發布的警告影片中,卻有8個人,對此《亞洲時報》稱,疑似2人化名相同,才會出現名單和實際人數不符狀態。另外,調查人員認為,犯案者可能全部都是斯里蘭卡人。
簡恒宇
2019-04-24 17:39
新聞
國際
斯里蘭卡復活節恐攻》報復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恐攻 伊斯蘭激進組織涉嫌重大
印度洋島國、觀光勝地斯里蘭卡21日發生恐怖攻擊,3家豪華飯店與3座天主教堂同時爆炸,釀成310人死亡、約500人受傷的悲劇。斯國政府懷疑凶手是激進伊斯蘭組織「全國認主獨一會」,動機是為報復今年3月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恐攻,可能獲得外國激進武裝組織的協助。
廖綉玉
2019-04-23 16:34
新聞
國際
領導換人當!「務實派」哈尼葉接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
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Hamas)的媒體6日宣布,曾擔任加薩走廊哈瑪斯領導人的哈尼葉(IsmailHaniya)已繼承馬夏艾(KhaledMeahaal),獲選為整個哈瑪斯的領導人。
中央社
2017-05-07 16:00
新聞
國際
不再堅持摧毀以色列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重新出發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將於本月3日造訪美國華府,會見川普總統。波斯灣國家的消息人士指出,向來極度敵視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於1日發布新的政策文件,不再主張摧毀以色列。哈瑪斯並撇清與埃及激進組織「穆斯林兄弟會」的關係,2013年,埃及政府將穆斯林兄弟會列為恐怖組織。哈瑪斯此舉似乎旨在改善它與波斯灣國家、埃及、西方國家的關係。
廖綉玉
2017-05-01 22:28
新聞
國際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領袖哈馬德被美國列為「全球恐怖分子」 哈馬德:我很自豪能激怒美國
美國國務院(StateDepartment)16日發布聲明,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的領袖哈馬德(FathiHammad)列入「特定全球恐怖分子」(speciallydesignatedglobalterrorists)名單。55歲的哈馬德17日表示他不知道為何美國將他列入名單,但他不但很高興、甚至為此自豪。
廖綉玉
2016-09-21 06:36
新聞
國際
黎巴嫩激進組織「真主黨」頭號戰將 巴德瑞丁命喪敘利亞戰場
長期介入敘利亞內戰並協助政府軍作戰的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日前遭遇重大損失,其軍事指揮官巴德瑞丁(MustafaBadreddine)在大馬士革國際機場砲擊戰中陣亡。真主黨並誓言會在敘利亞奮戰到底。
閻紀宇
2016-05-14 17:54
新聞
國際
穆斯林激進組織扎根比利時 流竄巴黎發動恐攻
法國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兩地的「聖戰」組織關係密切,這次巴黎恐襲的多名涉案人就住在比利時。
亞洲週刊
2015-11-22 22:30
新聞
兩岸
香港「本地激進組織」涉制炸彈 各方反應不一
香港政改方案表決前夕,警方在西貢檢獲爆炸物,共拘捕十名疑犯,引起各方極大反應。
BBC News 中文
2015-06-16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