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燃料棒 文章列表
#
燃料棒
約 5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首次將用過核燃料棒移出燃料池 核一乾貯啟動測試
台電核一廠今(23)日開始進行乾貯設施用過核燃料運貯測試,是台灣首次進行用過燃料棒移出反應爐的程序,台電表示,只要相關規範都合乎標準,就能陸續把存放在反應爐中及冷卻水池中的用過燃料棒取出,後續才能推動核一廠除役工作。
馮建棨
2024-10-23 21:23
新聞
政治
國內
核一燃料棒拚年底移出 台電:核二、三廠設備暫不拆除
台電核能電廠機組使用執照陸續到期,目前僅剩核三廠2號機還在使用,其餘國內5部核能機組都已停機。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9)日表示,依照除役規劃,核一廠燃料棒最快今年底前可以移出反應爐,經過處理後,放置乾式儲存設備,至於核二核三廠乾儲,則還需要取得相關許可,同時會保留電廠內的設備,看未來國家能源政策走向。
馮建棨
2024-08-09 21:56
VIP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重拾核電有可能?賴清德政府除了「神主牌」還有法規、環評、美國等難題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發表台灣應該要重新思考能源配比,尤其是核能可以重新考慮,引發各界討論。但台灣是否要讓核電重回,還是台灣還有選擇的餘地?
馮建棨
2024-05-16 09: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民進黨的雙標─凍漲電價VS.外送燃料棒
日前立法院通過提案,要求行政院檢討能源政策並凍漲電價。行政院表示電價調整乃依法完成審議,政府必須執行。許多官員與學者更進一步指出立法院決議屬於「建議性質」,對行政機關沒有約束力,基於行政、立法分立,行政部門有決定電價的權責。
陳立誠
2024-05-04 06:40
新聞
政治
北部險大限電?王伯輝拋燃料棒存放解方 喊話延役核二、核三導正能源歪路
受0403地震影響,花蓮和平電廠受損機組待修,加上中火2部機組破管,15日晚間尖峰備轉容量一度僅剩2.8%,轉為警戒橘燈,險些造成北台灣限電。對此,前核四廠長王伯輝表示,台灣的能源政策已走歪太久,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應重新考慮延役核二和核三廠,才能帶來穩定的能源。
文及均
2024-04-17 13:44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獨家》核一除役3年燃料棒仍無家可歸 台電悄將92束反應爐內燃料棒送美拆解
四項公投即將於18日舉行,重啟核四公投案聚焦在核能安全與核廢料爭議,引發朝野唇槍舌劍,檢視台灣已運轉核電廠,即使除役,核安及核廢料問題仍未解,《新新聞》獨家掌握,台電為降低安全風險,去年底已祕密抽出核一廠一號機反應爐內的92束燃料棒,連同未拆封的20束共112束燃料棒,以海運方式運回美國奇異(GE)原廠,是國內將已放入反應爐的燃料棒退出運往他國拆解的首例。(核廢難題系列2之1)
洪敏隆
2021-12-14 1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科技
江仁台觀點:龍門核四商轉公投對民主的檢測
美國、俄國、日本三國都發生過嚴重的核電廠災難,但這三國都繼續使用核電。台灣使用核電超過40年,從未發生過核電廠嚴重事故,但在反核團體與反核政黨藉福島核災、誇大核災損害大力政治操弄下,2013年3月藉福島核災兩週年與大眾因對核電廠安全不瞭解產生的恐懼,發動大規模上街頭的反核示威遊行,造成20多萬人上街的盛況,對當時的國民黨馬政府產生很大的壓力,於是先進的龍門核四廠ㄧ號機雖在順利測試後,卻被迫封存。
江仁台
2021-12-14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中國台山核電廠燃料棒破損!美媒揭露之後被迫停機檢修
中國廣核集團宣布,廣東台山核電廠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破損」,經中法雙方技術人員溝通,決定停機檢修。此前,美媒有關該核電廠核洩漏的報導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德國之聲
2021-08-01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中國台山核電站燃料棒破損!法國電力集團:如果發生在法國,一定暫停運作
台山核電站的燃料棒有破損情況,該廠技術負責方法國電力集團認為,這種情況發生在法國的話,會叫停電廠運作。
德國之聲
2021-07-24 15: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核四燃料外送—荒腔走板的政治秀
核四廠最後一批120束燃料於3月27日運送至美國,媒體以「重啟無望」為標題做報導。核四廠共1774束燃料,分九批外送,第一批是在2018年六月「以核養綠」公投投票前起運的。民進黨的伎倆是藉由核四燃料的外送,宣示它已廢除核四,向支持者邀功,騙取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選票。套句「核四商轉」公投領銜人黃士修的話,「汽油被抽走了,不代表整臺車就要報廢,只要把汽油加回來,或是買新的汽油即可,這是基本常識。」
李敏
2021-04-10 07:0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因應公投的「木已成舟法」─燃料棒事件
在8月重啟核四公投前夕,政府把核四最後一批燃料棒送走─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前送走第一批燃料棒,這次又在公投前送走最後一批,蔡政府堪稱是「有始有終」,就是用這招「木已成舟」法來因應公投。
主筆室
2021-03-31 07:20
新聞
國內
下班經濟學
搶在公投前運出燃料棒,正式封殺核四重啟?台電點出關鍵
核四最後一批120束燃料棒28日已外運送至美國,外界解讀核四重啟無望。台電29日表示,燃料已過保固期,無論未來是否使用,都需運回原廠,無關核四重啟公投結果。
中央社
2021-03-29 17:57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核四大勢已定!燃料棒已全運出 網嗆:民進黨賠全民3000億
核四爭議延燒20餘年,直到蔡政府時期推動非核家園,如今確定核四重啟無望,核四廠最後一批約6個貨櫃120束燃料棒28日凌晨從廠區運出,將運至美國,相關運送過程十分低調,沿途更有層層警力戒護,引起網友熱議。
陳煜
2021-03-28 10:36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低調運出燃料棒,就是荒謬能源政策的證明
關心能源議題的朋友,應該都已經發現了核四廠燃料棒運往美國的事情。10月15日,媒體報導剩下的燃料棒將在年底前運出、相關單位表示可能會採用空運的方式;17日,公民團體赴核四廠外,希望喚起大眾注意,也有相關媒體報導;20至22日,媒體陸續報導燃料棒將由海運運出,提及運抵港口或啟航的時間則分佈在21、22日不等。究竟燃料棒將採用海運還是空運、何時運出,相關單位行徑低調、身為小老百姓無從得知,但這一連串的報導已經凸顯了目前能源政策荒謬之處。
江肇元
2020-10-26 06: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沒核四也沒缺電!」陳水扁:國民黨執意重建是世紀大騙局
民進黨上任後力拚能源轉型,喊出2025年「非核家園」的口號;而核四廠爭議從20年前延續至今,直到22日傳出最後一批燃料棒運往美國,核四不再重啟似已塵埃落定。前總統陳水扁今(2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國民黨執意興建核四不過是世紀大騙局罷了」,表示自己任內停建核四的決定是正確的超前部署。
潘京婕
2020-10-24 14:07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核四結局已定!燃料棒已全數運出 網轟:還我3000億
核四爭議延燒20餘年,2014年時任閣揆江宜樺進行封存,2018年起台電開始逐批將燃料棒運回美國,由原廠異地保存。有媒體報導,最後一批核四燃料棒於22日凌晨運離廠區,正式宣告核四確定不再重啟,對此有網友認為,核四興建、違約金等費用至少3000億元,「這政府國家也太有錢了吧!」
陳煜
2020-10-22 08: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王伯輝觀點:台灣能源悲歌─核四燃料近日內「將」全數送出
2018年7月4日凌晨,核四廠的第一批燃料,運回美國原廠,美其名為異地儲存!2020年10月,核四廠將再運出最後一批燃料,那麼,核四廠就是一個沒有核燃料,不必受原子能總署管制的核能電廠!這在核能界是個前無案例的怪現象!
王伯輝
2020-10-05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下班經濟學
王伯輝觀點:一個被遺忘的3000億資產─龍門核四廠!
在這疫情當頭的時期,來談能源的配置,似乎真的是『狗吠火車』!誰也不會理你,這是王太太說的。但有一位醫生朋友,倒是持不同的意見,他說『疫情總有平緩的一天,疫情彷彿動物跳到熱水中,大家急急忙忙的自保,防止燙傷甚至於燙死!』『但能源配置的錯誤,就如同溫水煮青蛙,怎麼死的都不自知!』二個人,說的都有道理,身為一個台灣人,也曾親自帶著一批離鄉背井的工程人員在那裡打拚,為了台灣這個龐大的資產,我不得不提醒社會大眾及政府⋯『那是一個3000億的資産,就這樣要糟蹋它嗎?』
王伯輝
2020-04-07 07: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宗洸觀點:燃料外運是意識形態作祟下的祭品
媒體報導台電公司29日凌晨將核四廠第4批燃料棒共240束,裝船外運至美國進行異地貯存,這項從去年中開始的外運作業預計於明年底完成;目前廠區內剩餘的燃料棒數量尚足以提供一號機進行起動測試所需,外運作業僅增加未來二號機重啟的難度。不過,難度縱然提升,倒也不致於無法可解。
葉宗洸
2019-09-03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燃料棒外運從來不是關鍵」 台電:重啟核四有多重困難
外界指燃料棒外運跟核四重啟與否有關。台電今(2)日表示,重啟核四面臨多重困難,燃料棒外運從來不是關鍵,且燃料棒已超過保固期,不論核四是否重啟,都要將燃料棒送回原廠。
中央社
2019-09-02 22:0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