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特考 文章列表
#
特考
約 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警增添生力軍 警專特考班結業生今分發報到!
警界生力軍報到!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今(10)日辦理112年特考班結業生分發作業,本次該局增補基層193名警力報到,派補人數為全國之冠,將助力新北治安工作量能。
李梅瑛
2025-01-10 20:49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經濟
在野法潮》當律師不再是金飯碗─什麼原因讓律師淪為詐騙集團共犯?
〈16律師涉洩密詐騙集團遭起訴〉、〈律師當「詐團」軍師削千萬騙全台〉、……今年5月,新聞版面上揭露著年輕律師涉嫌成為詐騙集團共犯被起訴的新聞,不僅令民眾嘩然,也大大打擊法律界的士氣。
梁雯晶
2024-11-20 06:0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消防特考「結訓測驗」傳舞弊!3000公尺跑步「刪減實際秒數」驚見小隊長的孩子也涉入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訓練中心驚傳「結訓測驗」集體舞弊事件!涉案學員在跑步測驗項目中,刻意減少實際秒數以求過關,消訓中心經調查後,已查出多達10人涉嫌違規。
周育信
2023-11-22 09:26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高碩泰專文:初生之犢入公門─ 「蔣介石政權」被逐出聯合國
1971年10月25日在紐約的第26屆聯合國大會就「排我納匪案」表決的前一刻,中華民國代表團眼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於是由外交部長周書楷最後一次發言,聲明退出聯合國,與常任代表劉鍇大使率團離開議場。支持中共入會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代表團群起鼓譟,現場唯一趨前陪同劉氏步出這個由中華民國在1945年參與創立的國際組織,則是美國常任代表老布希(GeorgeH.W.Bush)。
高碩泰
2023-05-17 13:50
即時
風生活
公務員不夯了?地方特考放榜「53類科招嘸人」 內行揭原因:「這點」看不到外僱勞工車尾燈
沒人要考公務員了?111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今(8日)放榜,但這次報考總到考率約60%,還有網友發現,這次放榜有許多類科未招滿員,甚至有多達53個類科無人錄取。相關討論釣出另一名網友發文分析背後原因。
吳哲宜
2023-03-08 20:00
《我的身體,你的商品》:靠裸露賺錢等於物化女性嗎?好萊塢性感尤物這麼說
「我所獲得的一切影響力和地位都只是因為我能夠吸引男性而獲得。」
艾蜜莉・瑞特考斯基(Emily Ratajkowski)
2023-03-08 17:00
風生活
110年地方特考錄取排行榜出爐!前三名國立大學包辦,私立大學唯有這1所擠進前10
考選部今(14)日公布110年地方特考錄取人數前十大排行學校,總排名前3名為政大、成大、台大;至於交大、中國科大及元智大學雖未入榜高普考前十大學校,在110年地方特考都有亮眼表現。
中央社
2022-12-14 22:39
風生活
職場
文組生新鮮人如何找到37K以上的工作?過來人推2職缺,非本科系起薪也有46K
文組新鮮人起薪多少才算不錯?日前,一名網友分享,找工作時發現文組的工作起薪普遍都是40K以下,有時後進到面試階段才知道是32K起跳。對此,她因為收到人力銀行的職缺推薦起薪有37K的理財業務專員培訓計畫感到猶豫,並好奇詢問「文組3萬7的工作,大家推嗎?」,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回應。
黃子瑄
2022-12-01 23:36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Netflix《少年法庭》改編自真實事件!劇中4細節反映韓國真實社會問題,台灣也曾發生過
最近看完Netflix《少年法庭》(JuvenileJustice),這是關於少年犯罪的韓劇,全劇主要有六大案件,多數是從真人真事獲得靈感改編。這些近幾年發生在韓國的案子,台灣也發生過類似案件,像在台北捷運車廂無差別殺人的鄭捷、警察特考舞弊、台大化學系期中考集體作弊等。韓劇擅長正面、對比衝突描述,透過戲劇化改編更具張力。
方格子 Vocus
2022-03-17 00:43
新聞
國際
當一個待處決的死囚染上新冠肺炎,該怎麼辦?新加坡的嚴刑峻法面臨奇特考驗
世紀瘟疫新冠肺炎人人聞之色變,但對某(些)人而言卻可能有救命之恩。在全世界防治毒品最嚴酷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一名馬來西亞籍毒品罪死囚納加恩德蘭,原本10日要被執行死刑(絞刑),但卻在前一天被下令暫緩執行。原因不是司法程序有什麼問題,而是他的身體出了狀況:確診新冠肺炎。
閻紀宇
2021-11-13 11:00
新聞
國內
警察薪水優渥又穩定?過來人揭血淚史:給我10萬都不回去
大學生畢業後的求職問題一向受到關注,其中不少人會選擇考取警察。不過,一名曾考上警察的女網友,表示自己擔任數年警察後選擇辭職,他談到儘管警察月薪55K、且薪資穩定,但回首這段「血淚史」,讓她直言即使給他10萬元他也不回去,她也在網路上分享不願推薦他人擔任警察的6大原因。
陳煜
2020-11-30 08:40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黃介正觀點:沒在臺灣長大的外交官
據媒體報導,我駐美代表處政治組日前傳回外交部的電報內容全為英文,引發內部議論,經外交部正式澄清,外館往來電報仍以中文為主。另有傳聞,外交部向考試院爭取在原特考名額之外,另增設高階英文能力的分組名額,開放外交特考專業科目以「英文」作答,為海外僑民第二代,提供報考應試的路徑。
黃介正
2020-10-27 06:50
新聞
國內
下班經濟學
喜歡看飛機?這工作月薪7萬、一年14.5個月!但你的英文程度要能聽能說!
桃園國際機場新塔台年底將啟用,因高度比舊塔台高,視野更佳,對飛航管制員來說是好消息。在台灣要成為航管員須通過民航特考,工作挑戰大,待遇也優於一般公務員。
中央社
2019-11-15 09:11
新聞
國際
國內
要能用當地模式與人溝通!外交人員應該「接地氣」 數位外交助建立人脈網
外交領事人員特考(外交特考)每年錄取率均不到10%,堪稱是我國最難考取的國家考試之一,不過科技時代的外交已非傳統模式,曾在外交部與國外智庫工作的范姜(化名)直言,我國與其光喊著要「參與國際」,不如以實際行動培養年輕世代成為國際組織正式職員,而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認為,新世代外交人員應具備文化敏感度,「建立關係」不應只是國家建交,而是建立整個人脈網。
簡恒宇
2019-06-30 09:30
新聞
國際
國內
「只會檢討新進同仁,而非認真淘汰冗員」內部體制僵化 如何留住外交人才成首要課題
「應該讓外交回歸專業,不屬於外交核心的業務就應逐步剔除,讓外交團隊可以成為精英部隊......否則現在的外交部是一支甚麼都要做,甚麼都要會的雜牌軍。」問及我國外交體制需要改革的部分,大部分受訪的年輕世代外交人員認為,部內作業缺乏效率,且職場文化讓人變得壓抑,而部內並不缺人才,問題在於如何留住人才,並讓人才有發揮能力的空間。
廖綉玉
2019-06-30 09:10
風生活
風歷史
一般人最少要爬15年,他們卻開後門輕鬆當高官…原來這些人都曾靠甲等特考一步登天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公務員想從薦任官晉升為簡任官,都要通過簡任訓,並擊敗眾多競爭者,才能順利佔缺升等。不過曾經有段期間,政府會針對特殊條件者舉辦甲等特考,讓應考人直接具備簡任官資格,阻斷公平升官的機會。
想想論壇
2019-01-23 12:34
新聞
政治
看衰口譯哥將成「史上最短命」駐美政治組長 蔡正元:因為2020總統不會是蔡英文
「口譯哥」趙怡翔赴美擔任政治組組長引起爭議,前總統馬英九還稱他和口譯哥最大的不同在於自己是「甲等特考行政組第一名」。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表示,甲等特考沒有筆試,只有論文審查跟口試。他指出馬英九當年用國際法論文,卻不去爭取法制組或外交組,還被批評是「因人占缺」。但他也強調,「當年馬英九是真的很優秀」,並預言口譯哥會是史上任期最短的駐美政治組長。
朱冠諭
2019-01-18 17:16
風生活
風歷史
馬英九自豪考第一名的「甲等特考」究竟是什麼?揭台灣國考制度最不堪回首的黑幕…
被人稱為「口譯哥」的趙怡翔將到駐美代表處接任政治組長,由於年紀輕輕一下子就從8職等空降而任12職等職務,引發許多人批評,甚至不少人質疑他資歷不足。而與趙怡翔一樣,同為政治任命,且32歲從美國讀書回台不久變高升的前總統馬英九,因兩人政治路乍看之下有些類似,近來同樣也受到許多人的討論。
陳毅龍
2019-01-17 17:31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警界老兵給全國學弟妹的一封信-----
請各位學弟妹先看看以下這篇報導:「國道實習員警黃冠鈞11月23日執勤遭後方車輛追撞,於11月27日宣告腦死,家屬捐贈黃員器官遺愛人間。」
江永田
2018-12-19 05: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調查
台鐵還有救嗎?想推台鐵「公司化」,政府得先解決逾千億虧損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形容台鐵是「最被干預、最可憐、最惡性的行政機關」,馬政府時代的交通部長葉匡時日前也在臉書上強調,「前瞻計畫的推動,只會大幅增加台鐵的維運、財務等負擔,對沉痾嚴重的台鐵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負責台鐵總體檢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更形容,台鐵每年乘載2億人次乘客的機構,竟欠缺安全管理系統,「嚇死人了!安全管理落伍得不可思議」。百年歷史的台鐵,最近因普悠瑪事故暴露出嚴重疲態,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問題是,台鐵千億元的累積虧損,由誰來背?
林上祚
2018-11-06 08: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