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犯罪學 文章列表
#
犯罪學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教育
職場
大學生最後悔唸的科系是它!最新研究調查千名畢業生,這系87%慘列冠軍
畢業季過後,社會新鮮人陸陸續續開始找到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不過,有不少人面臨學歷貶值,出社會領不到好薪水的問題。美國喬治城大學一份報告指出,高達44%大學學歷求職者後悔自己選讀的科系,更有求職網站研究最令大學畢業生後悔的科系,其中排行前三大科系分別為新聞系、社會學系、人文通識。
蘇淳閔
2022-12-06 23:51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好萊塢審訊情節是真的!測謊專家教你識破謊言,看完冷汗直冒:還是講真話比較實在
說謊者意識到交感神經的反應後,會進入到認知反應階段,並從心理與生理兩方面產生因應對策,目的在於隱藏說謊線索。
商周出版
2022-04-24 17:1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這種謊言破綻,美國總統也曾露餡:對方說「我不會說謊」,言外之意就是會說謊
一般來說,人們說謊時會避免使用縮寫字,例如平常回答「沒啊」,說謊者可能會說「我沒有」,而騙子可能會說「我不記得」——因為試圖讓自己說的話更具說服力,讓答案聽起來更具肯定性。
商周出版
2022-04-15 00:10
新聞
國內
「有如類自殺作為!」學者籲即刻停止「口罩臨檢站」:別讓員警成烈士
「請內政部與警政署不要讓員警成為烈士、演員與小丑!」對於近日警察被要求站崗「汽機車口罩臨檢站」、以「迅速重奬」績效誘警協尋移工與八大行業人士篩檢等警政系統作為,22日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數名教授與台灣人權促進會發布佈聯合聲明,提醒在基層員警有充足防護設備、充份公衛知識前,高相互感染風險的「汽機車口罩臨檢站」無疑「類似自殺式作為」。
謝孟穎
2021-05-22 15:30
新聞
國際
大隔離時代的意外好處?犯罪學家:2020年美國大規模槍擊案「只有2起」創14年新低
2020年3月下旬以來,美國飽受新冠疫情苦惱,數度「大封鎖」更重創了經濟。但封鎖措施未必只有壞處。美國犯罪學家發現,今年也是14年來大規模槍擊案最少的一年,堪稱一片愁雲慘霧中少數令人稍感安慰的改變。
王穎芝
2021-01-02 08:00
新聞
兩岸
國內
口罩也擋不住的「資訊戰」 犯罪學教授:最該小心中國在台灣的「代理人」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自中國蔓延至全球,然而當疫情延燒、人人追著肺炎新聞之際,卻有另一場危機在檯面下打得火熱:中國的「資訊戰」。28日於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講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多次在臉書提醒中國網軍來襲的沈伯洋,即以「戴口罩也防不住的疫情:資訊戰」為題,提醒台灣人更需擔心的危機。
謝孟穎
2020-03-30 08:50
風影音
下班經濟學
明天頭條》劇情超展開:研究跨國販毒的犯罪學教授,私底下竟然是洗錢大戶!
你應該很少看到這麼像電影情節的國際新聞。彭博今日點閱率最高的報導指出,專精國際販毒、暴力組織研究的邁阿密大學教授貝利(BruceBagley),18日被當地檢方以洗錢罪起訴,事件震驚校方與當地社會。
周岐原
2019-11-19 21:48
風生活
心理
犯罪心理》為何二戰後,連續殺人犯橫行美國?犯罪學家道出驚人原因…
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北美地區接連發生連環凶殺案,到了80年代數目更達高峰。當時光在美國,已發生至少200多宗謀殺案。往後20年,才出現下降趨勢。多名犯罪學家分析,在20世紀的最後30年,政治、社會及文化出現劇變,讓這些冷血犯人較易得逞。加拿大歷史學家PeterVronsky卻大膽推測,罪孽的根源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場殘酷的戰爭催生了一批殘酷的凶手。
*CUP
2018-09-07 11:31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書房
監獄成犯罪學校?馬來西亞用這三招找回受刑人的第二人生:《航向藍海》選摘(1)
當今各國的監獄似乎都未能達到它的功能,犯罪率居高不下、受刑人再犯率過高。對此,馬來西亞政府透過藍海策略,正式改寫監獄意義。
金偉燦(W. Chan Kim)
2018-08-07 05: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徐國勇「起乩」,警察倒楣!
犯罪學的理論自涂爾幹以降,學者輩出,發展蓬勃,但表面上看是百家爭鳴,各領一時風騷,實際上錯漏、謬誤不少,只是因為新人輩出,推陳出新,不太有人去檢討這些錯誤。
林金生
2018-08-01 05:40
新聞
國際
不是只有窮人跟男人才會家暴! 美國犯罪學家指出五個家暴迷思
美國白宮秘書波特與幕僚索倫森年初先後遭到前妻指控家暴,兩位受過良好教育,備受長官青睞的政治人物,在家中居然是施暴者,令外界驚愕不已。曾訓練專業人員接聽家暴防治專線的美國犯罪學專家派斯納日前投書《華盛頓郵報》,指出在2001年到2002年間,遭現任或前任男性伴侶殺害的女性,比當年在阿富汗戰爭中戰死的軍人多了45%。家暴案件頻仍,但人們對這類犯罪卻充滿迷思。
楊舒晴
2018-03-01 12:00
風生活
心理
到處張貼通緝犯的照片,抓得到人嗎?日本教授用這個研究,道出令人意外的答案
以下也是前面提過的巴頓教授所做的研究。請各位參照下圖的照片。事實上,這個以英國人為對象的實驗,只是把當今最紅的名人臉孔,排列出來而已。只要會用電腦,大家都可以輕鬆的做這個實驗。
大是文化
2018-02-07 11:17
風生活
為何台灣民眾那麼讚揚鞭刑?他:人性嗜血的表現
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近來有民眾提案針對酒駕累犯、性侵犯及幼童傷害者施行鞭刑,如今該提案已有高達26,892名民眾附議。為什麼民眾對此提案迴響熱烈呢?以下為筆者的看法。
想想論壇
2017-11-29 16:44
新聞
國際
犯人願意結紮就可以減刑?!美國田納西州「絕育換減刑」計畫惹議
美國田納西州推出「絕育換減刑」計劃,只要受刑人願意接受絕育或避孕手術就可減刑30天,法官認為這是幫助受刑人減輕負擔的「雙贏」方案,但反對聲音認為,這種半強迫半利誘的醫療計劃不僅違憲,更帶有嚴重歧視的優生學意味。
王穎芝
2017-08-23 09:38
風生活
心理
為何情人劈腿,我總是最後知道的?99%劈腿慣犯都在用的心理,輕鬆把另一半當白痴耍
孩子從小(五歲左右)就透過學習獲得知識,藉此操弄他人的想法;換句話說,他們早就會說謊了。儘管孩子從小就具備說謊能力,但他們通常是天真的說謊者,很容易被大人識破。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各種為自己或為他人所說的謊言不斷出現,騙人的技術也愈加成熟。接受經常說謊的事實後(通常是出於善意),我們是否也善於辨識謊言呢?
大衛.克雷格
2017-06-16 11:29
新聞
國際
BBC觀察:港台老人縱火 凸顯文明社會弊端?
香港地鐵縱火案,60歲的嫌犯因家庭失和犯案。台灣犯罪學學者認為,嫌犯的反社會人格,正是高度文明社會弊病。
鄭仲嵐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2017-02-14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