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環境正義 文章列表
#
環境正義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核廢水排放,沒有所謂「可接受風險」
取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背書後,日本從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過核廢水,依據模擬,核廢水將在1到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雖然日本跟IAEA都說排放計畫符合國際標準,但符合標準不等於安全,這批不只含氚、還含有至少60種以上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留給未來許多不可知的風險。
朱淑娟
2023-08-29 05:50
風生活
環境
世界
COP27是什麼?爭錢、爭糧、爭地盤!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3重點一次看
聽說最近綠學院廣招天下勇士前往官網註冊,這件事恐怕比11月(2022)甫於埃及落幕的COP27更得到國內關注,一個大家都不太會發音的主決議文件「夏姆錫克實踐計畫」(Sharmel-SheikhImplementationPlan),受到忽視是很容易預期的。
綠學院
2022-12-28 01:19
國際
兩岸
軍事
對台灣「灰色地帶」戰爭的一部分!學者籲注意中國在馬祖海域盜採砂石行為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第2艘4000噸級巡防艦「新竹艦」,已於4月完成交船,加入海巡署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執法行列。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布羅撰文直言,新竹艦的首要任務就是打擊中國在我國馬祖海域盜採海砂行為,更稱中國此舉是「灰色地帶」戰爭一部分。
簡恒宇
2022-07-13 00: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郭瓊瑩觀點:台中燃氣機組建照,用特例挑戰環境正義
日前經濟部透過內政部營建署之審查認定台電台中燃氣新機組不需都審,逕由行政院頒予「特種建照」。台中市府不服,認為市府係依法且依去年邀集行政院、經濟部、台電、環保署協商同意依《建築法》第98條視為「特種建築」,但有關土地使用、都市設計、消防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衛生管理及公共藝術等事項仍應確實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郭瓊瑩
2021-07-12 07: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環境正義不只是「反核」
自從小英2016宣佈非核家園開始,能源轉型的進程風風火火的一路展開,從完全依賴核能、火力發電等傳統基載發電方式,轉型到太陽能、風電等等的再生能源等等多元的發電方式,雖然路途驚險遇到幾度缺電的危機,卻總能化險為夷的確是台灣能源轉型的驕傲,但這段轉型過程,卻也讓台灣的環境付出不少代價。
劉書旋
2020-08-09 06: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歷史
觀點投書:能源政策的公平面─以土地開發為例
但聞行政院公告《國土計畫法》修正草案,民進黨在立法院動用表決將行政院版草案付委審查,引發甚多爭議。後傳民進黨團擬將「國家重大建設」限縮在新能源、文化與農業所需。敝人藉此機會簡單介紹何謂環境正義,並由土地開發的角度,試論能源政策的公平(正義)面。
蔡穎杰
2020-03-25 05:40
新聞
國際
對「洋垃圾」說不!東南亞國家拒當西方世界垃圾場 杜特蒂:不把垃圾帶走,我直接倒回你家領海裡!
自2018年開始,中國為保護自家環境,幾乎向所有「洋垃圾」關閉大門,禁止外國廢棄物進口,歐美回收業者因此大舉轉向法規管制較鬆散的東南亞,卻造成當地嚴重的環境問題。英國《衛報》28日報導,現有重量以萬噸計的垃圾貨櫃,堆疊在菲律賓、印尼及越南的港口,來自歐美國家的有毒塑膠廢料也積聚在馬來西亞各地。對此,東南亞各國政府拒絕成為歐美國家的垃圾場,在加大力道落實法規之餘,日前更發動「垃圾戰」要求西方各國運回自家廢棄物,
須予謙
2019-05-28 18:30
新聞
國際
國內
殺海豚誘捕鯊魚、砍海龜尾做藥材、漁工遭暴力對待 國際組織再揭台灣漁船海上惡行
由於台灣對「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捕魚行為制裁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管控政策,遭歐盟祭出黃牌警告已近3年,而在歐盟評估解除黃牌警告之際,總部位於英國的非政府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日前發布報告,揭露5艘台灣漁船違反禁止鯊魚「割鰭棄身」規定,甚至故意捕抓海豚,殺害牠們當成吸引鯊魚的誘餌,對此我國漁業署回應,若經查證屬實,會對違法漁船、業者予以處分。
簡恒宇
2018-12-09 17:51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杜宇觀點:漁政官員不見棺材不掉淚?
歐盟官方遲遲未解除對台灣遠洋漁船的黃牌警告,讓台灣漁政機關備感壓力。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台灣籍漁船福甡11號成為國際第一艘因違反聯合國公約遭扣留的漁船,對此漁業署雖於7月發佈聲明表示,我漁船並非違反漁業工作公約遭扣留係適航性問題遭南非留置改善,也沒有虐待漁工的問題。
杜宇
2018-09-23 06:40
新聞
國際
國內
食物爬滿蟑螂、每天僅睡3小時、天天被毆打!國際調查員揭台灣「地獄漁船」真面目
為何台灣漁船淪為「國恥」、「地獄」?2018年5月,台灣籍漁船福甡11號成為國際第一艘因為違反聯合國公約遭扣留的漁船,雖漁業署於7月發佈聲明表示係因設備問題遭扣留,然而在印尼籍漁工被送回母國後,國際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JusticeFoundation,EJF)遠赴印尼訪談其中5名漁工,於昨日發佈調查報告與影片,揭開血汗真面目。
謝孟穎
2018-09-14 13:49
新聞
公共政策
高雄拆遷與開發爭議》學界、公民團體連署要求陳菊「堅守人權與環境正義」
針對高雄市近年連串的拆遷案件以及開發爭議,110多位學者與公民團體行動者發起共同連署,對於日漸升高的衝突對立表示憂心,呼籲高雄市政府應該做為民主政治都市治理的表率,暫停強勢執行,回歸民主程序,實踐人權保障與環境永續之原則。
風傳媒報導
2016-09-04 21: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朱淑娟專欄:正義不遠,陳菊馬上可以在大林蒲實現
高雄市長陳菊不斷向中央喊話要許多正義,其實高雄最急迫、也是她馬上可以做的是環境正義。長期以來,高雄承受重工業污染以成就經濟,直到現在還是全國唯一有兩項污染物(臭氧、懸浮微粒)超過管制標準的縣市。
朱淑娟
2016-04-12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