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環評委員 文章列表
#
環評委員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四接環評,失職的環境部與不適任的環評委員
2月26日協和四接環評大會,之所以爆發衝突,主要是環團拿到一份台電內部的「土壤污染調查報告」,多個測點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最高達54倍。而台電卻隱匿未寫進環說書裏,要求環境部調查完成前,暫停環評審查。
朱淑娟
2025-03-04 05:50
地方新聞
新竹
「綠能你不能」雙標又一樁!?高虹安續聘前朝環評委員,竟被黑為建商關係人
針對特定名嘴、民代參選人質疑新竹市寡婦樓都更案環評委員解鴻年為建商關係人,新竹市府今(21)日嚴正聲明,環評委員之聘任皆按照市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及「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作業要點」,聘請具有環境影響評估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擔任,而且林智堅前市府即聘任解鴻年為環評委員,市長高虹安上任後僅係繼續聘用,市府對於近期影射造謠等言論深表遺憾,並呼籲有心人士勿將政治操作凌駕於專業,抹煞公務同仁及學者專家的努力。
方詠騰
2023-09-21 17:35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重量級風電開發商把環評委員當塑膠?
在離岸風電開發的第二期的選商中,沃旭能源的「大彰化東北風場」日前以裝置容量570MW總容量通過相關的環境評估流程。結果近來沃旭能源竟然提出以「環差評估」進行變更的要求,想要讓風場總容量達到1000MW的發電量。
張銘淪
2023-08-14 05:30
新聞
地方新聞
環保署第15屆環評委員遴選開跑 公開接受各界推薦
環保署第14屆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委員即將於112年7月31日任期屆滿,為銜接第15屆環評委員會任務,環保署自即日起至112年6月7日止公開接受法人、機關、大專院校(含學院、系所)、學術研究機構、團體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第15屆環評委員會委員。
溫佳身
2023-05-25 03:26
新聞
政治
現任環評委員2個月後將換血 四接環評「跨屆審查」恐增添變數
近年來各項開發行為是否會對環境造成衝擊,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扮演了重要的把關角色。環保署今(24)日表示,第14屆環評委員會的委員即將於今年7月31日任期屆滿,接下來的第15屆環評委員即日起至6月7日接受各界推薦。針對外界關切的台電協和電廠改建案「四接」環評,環保署預計明天召開初審會議,預估四接環評案將橫跨第14屆及第15屆環委「跨屆審查」添增變數。
許麗珍
2023-05-24 20:55
新聞
國內
農地光電免環評 環評委員要求研修認定標準
環評委員今天在環評大會中提案,現在太陽光電開發僅有在重要濕地才需進入環評,希望修改認定標準;環署表示,會再與縣市政府、農委會、經濟部等部會討論,今年啟動研修作業。
中央社
2023-03-16 05:13
新聞
地方新聞
桃園
環評委員認同三接外推 中油:儘速補件再審
環保署12日就三接外推案舉行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要求台灣中油公司於三月底前補件再審。中油表示,感謝多位環評委員認同三接外推案對藻礁的影響更小,已經釐清多數議題,至於會議決議針對海流漂沙及淤沙的模擬、開發面積變化、生物物種變化、取排水管線方案等等的細部議題,要求補充資料或調整呈現方式,中油皆已有完整調查與模擬資料,將依據會議決議,儘速整理提交給環保署、依循程序補件再審。
陳逸群
2022-01-13 18:23
新聞
政治
蔡英文稱三接外推創雙贏 國民黨:10月被所有環評委員退回補正再審
總統蔡英文25日視察桃園三接工程,並婉拒護藻礁公投案領銜人潘忠政陪同,針對蔡英文宣稱三接外推創造雙贏,桃園市府表示,「大潭藻礁並無因三接工程變差」,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質疑,蔡英文忽略三接外推方案10月中,才被所有環評委員退回建議「補正再審」的事實,蔡英文與中油一再提到的經濟利益,又如何能與台灣珍貴自然生態遭到破壞、不可回復的損失相比?
晏明強
2021-11-25 14:27
地方新聞
高雄
高雄輕軌環境影響差異差分析報告 環評委員會審查通過
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昨(7)日經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通過,捷運工程局表示將加速辦理施工前置等作業,朝2023年輕軌成圓目標邁進。
徐炳文
2021-04-08 14:09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到底該把環評怎麼辦?
環境新聞在台灣處於邊陲地帶,當然也不會是政治人物的選舉承諾,因為算準了選民根本不在乎。偶爾能登上重要版面的不是重大汙染、就是環評,但最後都以「環境與經濟孰輕孰重?」落幕。新國會成立又有立委提議修環評法,但環評的問題不在修法,而是人心及政治,改變環評就要從這兩件事做起。
朱淑娟
2020-02-04 07:00
地方新聞
新北
淡北道路第三次環評 侯友宜:盼環評委員讓淡水人有個安全回家的路
今日(15)淡北道路環評將要進入第三次,侯友宜受訪表示,淡北道路是一個救命的道路,也是一個淡水人進出的最重要的一條路線。每一次到淡水去,塞車都非常的擁擠,雖然我們已經規劃有淡江大橋要直接到八里,畢竟到2024年,也只能疏散部分的車潮和人潮。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淡北道路的開發,因為,光這條救命的道路,幾乎我們每年最少最少有719人次的救護車的往來,都會碰上瓶頸和困難。
李梅瑛
2020-01-15 13:49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說真話就撤換,民進黨召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環保署上周宣布新任環評委員,其中符合續任資格的7位學者,6位即使表達留任意願還是被全數換掉。而這6位在經常聽環評的記者心中,卻是史上最敢言、認真、把關到寸土不讓的好委員。也就是這樣,讓民進黨要的案子,不然就過得很難看、不然就想過卻過不了,剛好趁換屆把這些討厭的石頭搬開,順便召告天下,想當委員的請切記,民進黨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朱淑娟
2019-08-06 06:30
新聞
國內
不乖被換掉?新環評委員名單出爐 中油觀塘案退席4人皆未留任
環保署環評大會是各項重大開發案必經關卡,守門的環評委員可以說肩負了許多關心環境、生態和永續發展之民眾的期待,新環評委員將從明(1)日起正式上任,環保署今晚公布名單,先前在沸沸揚揚的中油觀塘案中退席的4名委員全都沒有被留任。一名未被留任的環評委員直言「很驚訝」,自嘲可能就是不夠乖、講真話,才沒能留下。
廖羿雯
2019-07-31 22:07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自覺理虧的人才會恐嚇環評委員
環保署上周發出新聞稿指出,有支持淡北道路開發民眾,因不滿環評審查未過,用Emai、電話恐嚇、威脅、甚至人格攻擊環評委員,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以維護環委審查空間。聽到這個真令人生氣,因為這些人正在破壞許多人努力建構的理性討論平台,而自覺理虧的人才會做出這種事,應該被嚴正譴責。
朱淑娟
2019-03-26 06: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環評修法再轉彎?環保署長張子敬首度表態:《環評法》暫時不修了!
去年環評委員會歷經中油觀塘案、深澳電廠案兩大挑戰,兩爭議性案件都在多數官派委員的支持下表決通過,環評制度公信力受到極大傷害,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多年在民間為環境訴訟打拚,上任目標之一就是要修訂《環評法》,不過詹順貴下台後,環保署人事接連更迭,修法方向更曾傳出大轉彎,今(25)天環保署署長張子敬赴立法院備詢,首度明確表態,暫時不會再提環評修法。
廖羿雯
2019-03-25 17: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籲請淡北道路環評委員尊重淡水在地民意與需求!
3月13日經過3小時討論,環評會最後仍退回淡北道路審查案,並要求新北市4月30日前補件重審。這結果讓殷殷期盼淡北道路的民眾非常失望,尤其環評會的結論以及環評委員的意見,讓民眾難以接受,氣憤不平!原因有以下幾點:
陳偉杰
2019-03-22 05: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觀塘環評過關 國民黨批政治考量:蔡英文政府親手埋葬了環委的尊嚴
在官派支持下,桃園觀塘工業區開發案8日環評過關,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表示,從之前深澳電廠環評平手後,現已提出辭呈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票力挺過關,到現在為救選情而讓觀塘三接案過關,背後都代表的是政治凌駕專業。
羅暐智
2018-10-08 17:44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不滿成行政院籌碼!觀塘案環評委員劉小如下午拒絕出席
今(8)日下午環保署預定召開第340次環評大會,中油觀塘案審查在即,繼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公開辭職聲明,環評委員劉小如亦發出公開信,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喊話,針對賴清德上週在立法院備詢時的「交換說」,質問是否深澳案與觀塘案都只是行政院的籌碼,拒不出席今天的觀塘案審查。
廖羿雯
2018-10-08 13:25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學者風骨當如是─向五位觀塘案退席環評委員致敬
台灣環評史上出現兩次環委集體抗議行政介入環評,第一次是2006年3月27日中科三期,9位環委發聲名抗議。第二次是9月12日觀塘工業港(區),5位環委退席抗議。兩次的抗議對象,一是總統蔡英文、二是行政院長賴清德,聲稱改革的民進黨卻接力演出黑手介入環評戲碼。如果這五位委員當天不退席抗議,可能重演深澳電廠的投票醜聞,他們的退席抗議已經史上留名。
朱淑娟
2018-09-18 06: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5環評委員集體退席 中油三接站審查流會擇日再戰
中油觀塘港三接站環現差案未審先吵,最終5名環評委員退席抗議,更罕見看到環評會上有許多部會高層出席。賴清德上周才在媒體上喊話「力拼9月通過環評」,許多民間環委直言「深澳陰影」還在,怕此案最後也會投票強行通過,希望大會先承諾「今天不做決議」的前提,但官派委員始終堅持今天必須實質審查此案,最後5名民間委員集體離席、環評大會因人數不足散會做結。
廖羿雯
2018-09-12 20:1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