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生態保育 文章列表
#
生態保育
約 1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台中豐樂公園斑龜產卵 建設局擬設「烏龜友善產房」營造友善棲地
台中市南屯區豐樂雕塑公園的戲沙池近日有民眾意外發現一窩烏龜蛋,經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判定,確認為本土種斑龜所產,顯示母龜會離開水域尋找合適的產卵地點。為保護原生種棲地,避免烏龜因缺乏適合產卵場所而離開公園、面臨潛在危害,市府建設局目前正規劃設置「烏龜友善產房」,預計6月完成,將提供安全產卵空間,同時減少烏龜誤入戲沙池的情形。建設局長陳大田15日上午親自前往......
王秀禾
2025-05-16 17:10
地方新聞
台中
提升動物保護與生態保育意識 中市水利局推出「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
為提升市民對遊蕩犬貓與野生動物衝突議題的認識,並強調動物福利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特別策劃「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展覽於3月15日至5月31日在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展出,展覽為免費入場,誠摯邀請市民朋友一同關注動物適得其所的議題,攜手推動更友善的生態環境。
王秀禾
2025-03-21 14:21
地方新聞
台中
守護筏子溪生態保育綠色網絡 中市農業局公私合作簽署MOU
建構大肚台地至筏子溪生態廊道網絡,關注保育類物種、受脅植物及棲地復育工作,台中巿政府農業局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及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台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MOU)」,保護筏子溪棲地生態。
王秀禾
2025-03-13 16:04
地方新聞
桃園
蘇俊賓分享外交秘密武器 與日本出水市長交流保育經驗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近日在臉書發文,分享了他與日本出水市市長椎木伸一的一次特別交流。出水市以白枕鶴聞名,蘇俊賓特別準備贈親手繪製的桃園特色候鳥杯墊,展現別具巧思的城市外交「秘密武器」。蘇俊賓強調,這份特別的禮品承載著桃園對生態保育與城市友誼的深厚心意。椎木市長見到後驚喜不已,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彷彿遇到了知音
王維傑
2025-02-23 13:27
地方新聞
環境
桃園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室!協會助大湳公園復育有成 蘇俊賓親贈手繪生態卡片表感謝
曾經戒備森嚴的軍事基地,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生態教育的樂園!桃園市八德區的大湳森林公園,其園區內的彈藥庫經由市府與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轉型為全台首座自然生態教育基地,於今日(12)正式揭牌。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活動時表示,這是全台的創舉,期許未來能將桃園豐富的生態環境介紹給更多民眾,提升大眾的環保意識。
王維傑
2025-01-12 16:09
地方新聞
台北
「未完的旅程」上市熱賣 作者前進校園重現百萬小學堂
「如果568沒有死,台灣對於生態保育的防範,會比568死了之後好嗎?」由資深記者蔡惠萍耗費長達1年撰寫而成「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一書,上市後不久已火速4刷,在低迷書市中開出亮麗成績。
楊艾喬
2025-01-08 1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為什麼我們還要踐踏珍貴的濕地?
臺灣雖然因為外交上的不利因素無法成為國際拉姆薩濕地公約(RamsarConvention)組織的成員國,但卻以濕地的豐富聞名於世,例如黑面琵鷺的度冬棲息就是一例,而拉姆薩公約其實就是為了保育水禽棲息地而倡議的公約組織,該公約成立的目的旨在保護濕地,並希望透過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
余如晦
2025-01-05 06:00
地方新聞
桃園
大南方新矽谷方案啟動! 蘇俊賓提四大建言 兼顧產業文化與生態保育
行政院於今(2)日院會中討論「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計畫串聯南部半導體S廊帶,範圍涵蓋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期望建構完整的大南方產業生態系。
王維傑
2025-01-02 17:39
地方新聞
健康
旅遊
環境
花蓮
文化
花蓮美崙溪水環境整治有成 生態保育與城市發展 共創永續
花蓮縣政府致力於美崙溪水環境治理,兼顧生態保育和城市永續發展,成果斐然。近日發布的影片「綠色脈動:美崙溪與花蓮城市永續發展」,記錄了縣府與志工夥伴們的努力,展現花蓮在水環境治理上的卓越成效。
溫佳身
2024-11-14 18:44
新聞
國內
黑熊生態與傳統狩獵的衝突有解嗎?龍應台基金會周四邀專家對談
「放下對立、互相尊重的和解,只限於人跟人之間嗎?對於同為生命的動物,我們的態度是什麼呢?」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預計在11月14日(周四)晚間,邀請《聯合報》副總編輯蔡惠萍,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進行對談,探討當黑熊的生態與人類的狩獵傳統產生衝突時,是否存在和解之道。
何宇軒
2024-11-13 08:40
地方新聞
台北
「大湖生態走讀之旅」成功啟程 體驗自然與社區的和諧共生
長堤機構響應10/06世界健行日,舉行「大湖生態走讀之旅」於上週末成功落幕。此次活動的主題為「家」,參加者透過實地走訪龜山大湖重劃區,深入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故事,讓大家對「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嚮往。
楊艾喬
2024-10-11 14:16
風生活
即時
職場
台東
政府開新職缺「月薪最高近5萬」!只要高中學歷、會騎車就能上 「2地點上班」還能加薪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招考13名森林護管員,薪資3萬2000餘元起,過去必須相關科系才能報考,這次不限科系,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即可,原住民如有相關經驗只要國中學歷。
中央社
2024-09-07 11:08
品味生活
發揮永續影響力 支持海洋生態保育 中信金控董事前進澎湖港子社區投入海草床復育行動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積極關注永續議題,支持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簡稱「澎湖中心」)建置潮間帶海草復育種原庫,今(3)日由中國信託金控企業永續委員會召集人劉長春與獨立董事楊聲勇、許文彥、季崇慧,以及中信金控幕僚長暨發言人高麗雪前進澎湖港子海草復育區,與當地社區民眾一同種下1,500株卵葉鹽草、單脈二藥草及甘草,並流放5萬尾遠海梭子蟹苗,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
唐可欣
2024-07-03 19:15
地方新聞
新北
一探會飛的「潛水艇」 小鸊鷉現大漢溪人工濕地 可愛「萌樣」超好拍!
新北市大漢溪人工濕地生態環境豐富,走在濕地的步道中,常能聽到從水塘傳來一陣急促由高而低的鳴叫聲,時而伴隨著水面水鳥追逐的畫面,牠們就是小鸊鷉。現在來大漢溪河畔,就可一探小鸊鷉在水面上飛翔嬉戲的逗趣畫面喔。
李梅瑛
2024-01-25 19:54
新聞
國際
文化
阻止土地侵佔和雨林濫伐:亞馬遜原住民讓河川跟「人」一樣,也能擁有法律權利
本週南美洲八國的代表在巴西聚會,討論如何保育亞馬遜雨林減緩氣候變遷,以及如何保護生活其中的原住民。亞馬遜地區一座城市通過新法案,授予原住民保留地的河川「人格地位」與相應的權利,希望可以遏止土地侵佔和雨林濫伐的問題。
劉俞妗
2023-08-09 13:35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秋紅谷生態保育有成 黑天鵝家族再添喜訊
台中市秋紅谷景觀生態公園的黑天鵝家族再次傳來喜訊!今年2月孵化的五隻黑天鵝寶寶引起廣泛的關注,近期黑天鵝再度下蛋,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表示,目前已產下4顆蛋,為秋紅谷黑天鵝家族帶來新的生命。
王秀禾
2023-05-24 02:42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與生態攝影大師齊聚支持生態電影「山椒魚來了」 市長侯友宜邀大家關心、重視台灣生態保育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7)日到板橋秀泰影城,以行動支持臺灣生態電影「山椒魚來了」,導演麥覺明、「守護黑面琵鷺」導演梁皆得及「消失的紫斑蝶」導演詹家龍,三位生態電影大師齊聚一堂共襄盛舉,現場還有許多新北生態保育志工們一起觀賞電影,以實際行動支持山椒魚等野生動物保育,市長侯友宜表示,透過電影觀賞,邀請大家一同關心、重視台灣的生態保育。
李梅瑛
2023-04-08 03:10
新聞
地方新聞
桃園
桃園藻礁海岸生態漸佳 台灣中油:持續推動藻礁生態保育工作
桃園市沿岸藻礁區近來滸苔、石蓴等藻類大量生長,宛如覆蓋一層綠地毯,引起各界關注,台灣中油公司表示,除了氣候因素,當地環境生態變好也是重要原因,這是當地社區居民和政府共同努力守護環境的成果;但提醒前往欣賞海岸風光的民眾,必須注意安全外,更要避免進入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棲地範圍,以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台灣中油也將持續推動藻礁生態保育工作,展現守護藻礁的決心。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自108年開始施工,台灣中油除了依環評承諾避開藻礁外,更與桃園市政府、在地社區合作,推動海岸環境維護工作,迄今已清理超過180公噸各式海洋垃圾,並運用科技執法,取締非法排放汙染物,藻礁海岸環境已有明顯的改善。近日桃園沿岸藻礁上滸苔、石蓴大量生長,有如「老梅石槽」般的綠色地毯覆蓋在藻礁上,十分美麗,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欣賞,桃園市保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經贈表示,滸苔、石蓴為泛暖溫帶性海藻,廣泛分布於台灣沿岸潮間帶,春天為繁盛期,是藻礁潮間帶常見物種,已經多年沒有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今年還有居民在藻礁潮間帶抓到午仔魚,顯見環境越來越好,這是政府和民間共同守護的成果。台灣中油表示,從近4年的生態監測資料的確可以看出藻礁區整體生態越來越好,柴山多杯孔珊瑚族群數從75群株增加至140群株以上,並陸續發現有新生群株生長;殼狀珊瑚藻藻種數從21種增加至25種以上;大型藻類也從14種增加至21種以上,台灣中油並與桃園市政府及桃園市野鳥學會共同合作,讓桃園海岸小燕鷗的繁殖成功率從原本不到三成大幅提升至七成以上,顯現生態保育的確有很大的進展。台灣中油除提醒民眾前往賞景時務必注意安全,避免進入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棲地範圍外,未來也會持續履行環評承諾,同時與各界繼續合作維護觀塘藻礁週邊環境及生態。
陳逸群
2023-03-31 06:36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建立離岸風電人才庫創造在地青年發展舞台 綠能教育紮根在地社區共榮發展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2022年進入高速成長期,除風場與基礎設施陸續到位,在人才培育方面,開發商亦結合產官學界資源,以種子教師培訓、校內課程與實習生計畫等不同方式,培育跨領域的風電人才陸續進入產業,也透過繪本或工作坊等,進入各縣市小學進行風電教育的宣導紮根。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
2022-11-24 20:3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台灣中油與觀塘生態保育執委會 共同發表觀塘生態保育成果
台灣中油公司與觀塘工業區(港)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以下稱觀塘執委會),今(7)日於中油大樓一樓大廳舉辦「藻回初衷聚礁未來」觀塘生態保育成果發表會,展現台灣中油與觀塘執委會四年來推動觀塘生態保育工作的成果,並再度宣示全力守護藻礁的決心。
陳逸群
2022-11-08 01:24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