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病人自主權利法 文章列表
#
病人自主權利法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娛樂
「我不想聽天由命、慢慢枯萎凋零」!瓊瑤輕生帶出「尊嚴善終」議題…台灣安樂死為何未合法化?
知名作家瓊瑤寫出《庭院深深》、《煙雨濛濛》、《一簾幽夢》等知名作品,其中《還珠格格》還被改編成經典影劇,至今仍深受許多劇迷喜愛,未料瓊瑤今(4)日被發現陳屍在淡水住家、享壽86歲,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不過,瓊瑤的好友事後也透過臉書公開了瓊瑤昨(3)日寫好的最後發言,只見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她想尊嚴善終的心情,再度引起了台灣輿論對於「安樂死的討論」。
古靜兒
2024-12-04 17:26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DIY斷食善終可能觸犯刑法?病主團體呼籲民眾勿隨便仿傚
復健科醫師畢柳鶯伴母斷食善終,引發不少重症家庭仿傚。其中有些案例雖有可能與畢母往生的過程一樣圓滿,卻也不乏因病人已無法言語,甚至已失去意識,本人意願不明,引發「被斷食」的爭議。多位有法律背景的專家學者都提醒,若未經專科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家屬便擅自為其拔管或停止灌食,確有觸法疑慮。病主團體也呼籲,即使病人意識清楚的選擇自主停止飲食,也應事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千萬不要隨便自己DIY斷食。
黃天如
2023-10-26 09:3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為何他們這麼絕望?百例模仿醫師陪伴罕病母在宅斷食善終
醫療科技讓現代人平均壽命大幅延長,但對很多病人來說,過度醫療介入,反不利其善終。國人平均餘命約80歲,平均不健康餘命卻也近8年,與此現象難脫關係。惟國內安樂死尚未合法,現有安寧緩和及病人自主相關法令仍有諸多條件限制。因此有醫師陪伴罕病末期母親,以漸進斷食方式在自宅往生,並且出書分享過程,不但獲得各界廣泛討論,迄今引發的「模仿效應」更已累計至100例。
黃天如
2023-10-26 09: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外籍看護工早供不應求 放寬巴氏量表也難解的長照問題不只是缺工
政府日前宣布擴大免評巴氏量表得直接申請聘僱外籍看護族群,並宣稱相關政策將於1個月內上路,令許多失能家庭喜出望外。然而在人口老化、少子化與疫情衝擊下,移工人力早就供不應求,如今可以請外籍看護工的人驟然爆增,對於有需求的家庭看起來是好事;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增加的人力究竟要從哪裡來?政府卻未清楚交代。更別提屆時因疾病嚴重程度高而相對難照顧的病人,請不到外籍看護的困境,恐怕只會更嚴重。
黃天如
2023-09-22 09: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失智者預立醫療決定 能與不能之間的法律與醫療問題
「老爸生前因帕金森氏症導致失智,末期非常痛苦,但因我的不捨,讓他延長了受苦的時間,我非常後悔。」失智者家屬小瑛(化名)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為病人自主開啟了全新的里程碑。尤其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保守估計失智人口已突破30萬,其透過《病主法》尋求善終的需求不言而喻。然而失智者最大的困境便是認知與表達能力的下降乃至於喪失,這意味患者若欲依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以及預立醫療決定,為自己作出生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決定,就須與時間賽跑。
黃天如
2023-05-22 17:10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尊嚴善終法》是長照悲歌的正確解答嗎?除了安樂死,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 醫:預立醫囑、配套處理
隨著平均壽命的增長,安樂死議題在世界各地掀起廣泛討論。近日在台灣傅達仁之子傅俊豪赴立院喊話,希望能加速推動《尊嚴善終法》修法,去年12月法國則召開了關於安樂死的公民大會,但,安樂死真的是長照問題的解法嗎?
羅上鈞
2023-03-21 21:45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上路4周年不到4.5萬人簽署 病主法從簽署到執行還卡卡
《病主法》上路滿4周年,至今全台有近4.5萬人簽署,在成年人口中占比非常低。意在讓民眾自主選擇醫療方式已達到善終的《病主法》,從簽署到執行還有什麼問題?
李佳穎
2023-01-18 17:1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政策推手》她促成全亞洲首部「自然死」法律 楊玉欣要讓《病主法》被更多人用到
提到人稱「罕病天使」的前立委楊玉欣,就讓人不禁聯想到她在立委任內一手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實施甫屆滿3年,目前也已有3萬名國人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的簽署,但在楊玉欣心中,《病主法》尚有許多未臻完美之處,國人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生命價值思辨,乃至於集體社會對於老弱病殘的尊重與照護,也都還在初始階段。
黃天如
2022-02-05 17: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文化
孫效智觀點:柔和的軛抑或難以負荷的重擔?─回應天主教主教團之病人自主權利法聲明
天主教主教團在5月24日針對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發出了一份聲明,其內容簡單地說包含三點:1)主教團反對一切形式的安樂死,包含主動與被動安樂死。在主教團看來,病主法既然允許被動安樂死,因此是主教團所反對的。2)天主教徒不得依病主法選擇被動安樂死。3)天主教醫院亦不得執行被動安樂死。這意味著,無論是否是教友,所有病人在天主教醫院都不得尋求被動安樂死。病人若堅持這麼做,大概只能轉院,而醫院會提供轉院協助。
孫效智
2020-05-27 06:30
風生活
國內
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就可以不插管嗎?最常見的兩大誤解,提早釐清才能做好準備!
在新聞、電影或影集上,我們常可以看見這樣的畫面:走到醫療末期的病患,陷入昏迷、身上插著極度不適的呼吸管或鼻胃管,雖然還留著一線生命,但康復的希望渺茫,家屬在極度哀傷之中持續照顧著病患,也許一照護就是數年時間。一方面,病患在忍受著漫長又辛苦的維生過程,另一方面,家屬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也被影響著。
艾立克
2019-11-19 02:47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孫效智觀點:從善終大旗背後的倫理爭議論「尊嚴善終法」草案
安樂死與協助自殺是複雜的倫理議題,一篇文章的篇幅大概很難進行完整的討論。本文主要目的是針對日前立法院一讀通過的《尊嚴善終法》草案提出不同觀點。該草案有兩大類問題,其一是提出時機;其二則是草案的立法說明。茲簡述如下:
孫效智
2019-11-11 07:10
風生活
健康
癌末夫臨終送急救,她來不及說「我愛你」遺憾自責12年…直到爸爸過世,才體悟善終的真意
周怡芬的先生壯年罹癌,離世前在加護病房搶救,身旁沒家人陪伴。來不及跟先生說「我愛你」是她10多年來最大的遺憾,「先生走後的每天晚上,我都反覆對他說這三個字」。
中央社
2019-04-09 12:40
風生活
健康
親人臨終到底該不該插管?她伴失智父彌留7天「不吃也不插管」清爽離世…道出最深刻體悟
長輩嚴重失智,要不要插鼻胃管餵食常令家屬掙扎。周貞利照顧失智父親多年,體認唯有認識疾病才能適時放下,父親彌留7天幾無進食也不插管,離世表情祥和,送別父親不留遺憾。
中央社
2019-04-08 15:20
新聞
國內
調查
鏡頭下談生與死的一念之間!醫師痛訴世界第一的健保,如何釀成無解的「無效醫療」
呼吸器的聲響拖得很長,在安靜的病房內,拉出更加沉默的氛圍。躺在床上已過了7年,少年成了青年,青春卻在並病榻過大半時光,「如果可以,我還是想走了算了,我不想拖累別人。」
吳尚軒
2019-03-31 09: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觀點
廖宗聖觀點:殘缺、矛盾的病人自主權利法
2019年1月「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正式開始施行,其主要以病人為中心,肯定病人就醫療事項有知情及就醫療決策有自主決定的權利。但是若以兒童醫療自主權利角度觀之,則不難發現病人自主權利法第4條、第5條及第6條內容存在彼此矛盾及對兒童醫療自主權利規範不足的缺點。
廖宗聖
2018-12-29 06:5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最怕「天邊孝子」?《病主法》明年上路,預立醫囑讓病患自己「決定臨終」、減少家族糾紛
作家瓊瑤為了夫婿平鑫濤是否進行插管治療,和繼子與繼女媒體互嗆,類似的家族齟齬,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初上路後,或許能夠避免發生。衛生福利部醫事司簡任技正劉越萍表示,病患家屬針對病人該不該接受鼻餵管、營養針等維生醫療,很多時候的癥結點,並不在病患生命本身,主要問題是出在「錢」;《病主法》讓民眾可以在罹病以前預立醫囑,自我決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放棄維生醫療,將有助於解決病患臨終的家族糾紛。
林上祚
2018-10-09 08: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同性伴侶有沒有「善終權」?《病主法》將上路,醫療委任代理和財產繼承卻只能二選一!
攸關國人「善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1月即將正式上路,連同行政院最近通過《民法》「意定監護」制度,都是希望國人在生命走向盡頭以前,能夠有基本的尊嚴;不過尷尬的是,該法當初立法時,並沒有預想到同婚的可能性。為了避免醫療委任代理與財產繼承的利益衝突,《病主法》在「醫療委任代理人」的選定上,明文排除了包括同性伴侶在內的「受遺贈人」,異性戀配偶與子女等「法定繼承人」則沒有相同規定,換言之,同性伴侶在同婚立法以前,必須在財產權與醫療委任代理人之間「二選一」。
林上祚
2018-10-09 08:10
評論
國內
專欄
鄧湘全觀點:傅達仁先生的安樂死與加工自殺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引發不少法律、哲學、社會學、宗教等面向諸多討論。台灣的法律不容許積極協助他人終結生命,傅先生才會選擇至瑞士結束病痛纏身的餘生。不過,卻有法律人提出質疑,即便傅先生執行安樂死的地點在瑞士,但協助其前往瑞士的家屬們,仍有刑法第275條加工自殺罪(幫助他人使之自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適用之可能。這樣的質疑,令家屬情何以堪?
鄧湘全
2018-06-11 06:20
風生活
健康
到瑞士安樂死,究竟會如何結束生命?只要把「這杯」喝下去,就會在睡夢中一路歸西…
人的出生,無法自己決定,但是,人的死亡,現在已經可以到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像是瑞士,選擇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台灣有民眾因為罹癌末期也將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以此有尊嚴的方式「善終」。根據了解,在瑞士進行合法安樂死的人,最後將喝下一杯「戊巴比妥鈉」(Pentobarbita)鎮靜劑,現在就讓醫師為您揭開該藥物的神秘面紗,並提供正確安全的用藥須知。
華人健康網
2018-06-05 16:03
新聞
國內
平鑫濤插管爭議!瓊瑤臉書辦民調 9成網友不願插鼻胃管
知名作家瓊瑤因為丈夫平鑫濤是否要插鼻胃管而與兒女意見相左,都在彼此的臉書上發出聲明稿,瓊瑤甚至在臉書上開啟模擬民調,「假設自己失智失能,只能臥床靠鼻胃管維生,自己願不願意插鼻胃管?」在投票後約1小時就有約600名網友參加投票,其中約9成都投「不同意」。
施孝衡
2017-05-05 14:5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