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病毒共存 文章列表
#
病毒共存
約 2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如何判斷是感冒、流感還是確診新冠?醫師曝光最大差異,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foodNEXT
2023-11-24 10:3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林韋地專文:市場經濟向左走─新加坡醫療體系與管治模式
新加坡在對抗Covid疫情期間展現驚人的韌性和典型的務實主義風格,從初期的嚴控清零,到以最快速率完成高疫苗接種覆蓋,轉為與病毒共存模式,成為亞洲最快與西方接軌開放邊境和放寬防疫措施的經濟體,同時維持非常低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
林韋地
2023-06-25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放棄清零後首談疫情 習近平:新冠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中國驟然放棄「清零」政策後,「親自部署、親自指揮」該政策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26日首度針對疫情發聲。他指,中國當前「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並對「愛國衛生運動」做出了重要指示。
德國之聲
2022-12-28 0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邁向「與病毒共存」!入境者無需檢測、感染者不再隔離 「新冠肺炎」改稱「新冠感染」
儘管本土疫情攀高峰,中國政府12月26日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將取消入境人員的核酸檢測及集中隔離,對國內新冠感染者也不再進行隔離,並將替「新冠肺炎」更名,降低管制層級。
德國之聲
2022-12-27 21:57
新聞
國內
果然選舉完就解口罩令?室內「1規定」超怪 醫:確實該全面取消
指揮中心宣布12月起解除戶外口罩令,室內6大情形也免戴口罩。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在臉書發文提及此事時,有網友說室內口罩令「超怪」,室內用餐等傳播風險最高的狀況不用戴口罩,反而是嘴巴閉著的時候被強制戴口罩,「整個取消不就好了?」對此,陳昶宇斷言,確實應該全面取消口罩令。
陳煜
2022-11-30 18:29
新聞
政治
口罩禁令解除來真的?王必勝證實「最快11月底」:至少分二階段解封
國內疫情已明顯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著手討論口罩鬆綁政策。對此,指揮官王必勝今(17)日證實,最快11月底、12月初就會實施第一階段,將以戶外口罩鬆綁為主;未來還將進一步討論第二階段鬆綁,有望改為「正面列表場所才需戴口罩」,亦即沒有規定得戴口罩的場所、就是不用戴口罩。
陳煜
2022-11-17 20:04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公布20多項防疫新政,但仍堅持「清零總方針」 學者:清零政策可能永久化
中國政府本週五公佈逾20項防疫措施,包括對入境人士由集中隔離7天改為5+3,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繼續強調「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有學者說,中國動態清零政策將與病毒共存,外界不要幻想解封。目前中國單日感染人數超過一萬。
自由亞洲電台
2022-11-12 03:00
新聞
國內
婚宴尾牙逐桌敬酒快開放了?指揮中心:有望與口罩鬆綁同步討論
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在立法院提到,研擬12月開放婚宴尾牙逐桌敬酒。指揮中心表示,現階段開放逐桌敬酒可能和口罩鬆綁同步討論,初步評估兩項新制有可能不同時執行。
中央社
2022-11-11 03:20
新聞
國內
社交距離APP還有用嗎?指揮中心:將轉型納入更多實用功能
11月7日起將鬆綁多項防疫措施,台灣社交距離App去留受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除提供與確診者接觸資訊,也結合數位疫苗證明供出國用,將轉型納入更多功能。
中央社
2022-11-03 02:20
新聞
政治
國境解封二階段正式上路 蘇貞昌:隨時檢討入境旅遊相關指引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7)日表示,本月13日進入國境解封的第二階段,開放觀光團出、入境,請指揮中心與交通部與業者持續宣導及溝通,確實落實並隨時檢討精進入境團體旅遊之相關指引,以降低國際間人群流動所增加疫情變化的風險。
黃信維
2022-10-17 19:26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經濟
「動態清零」二十大開完就鬆綁?中共黨媒連日表態「堅持清零、不能躺平」,中國經濟成長蒙陰影
一些中國觀察人士曾期待,在本周末召開的中共二十大結束後,中國嚴厲的防疫政策會告一段落。但北京近日接連釋放信號,暗示新冠病毒「清零」政策不會在短期內改變。
BBC News 中文
2022-10-14 01:30
新聞
政治
解除防疫鎖國政策首日 衛福部:密切監測變化,做好國境解封配套工作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13)日在行政院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開放準備」,衛福部表示,全球疫情持平,惟仍顯嚴峻;本土疫情仍處於高點,連假後可能再上升,應持續密切監測疫情變化,維持醫療量能,保護脆弱族群,並做好邊境管制措施放寬後相關應變及配套工作。
黃信維
2022-10-13 20:32
新聞
政治
學者疾呼「低確診數的共存」再增管制?王必勝駁斥:防疫不走回頭路!
台灣將於13日開放邊境,實行「0+7」入境新制,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強調,在疫情可控制狀況下,盼與病毒共存達到保護脆弱族群等5大目標,承諾台灣防疫不走回老路。
中央社
2022-10-12 03:10
新聞
國內
中央沒控制疫情就共存?詹長權驚:新冠恐成「2022台灣第五大死因」
針對全球疫情,各國大多已邁向共存,我國也將邊境解封。不過,公衛學者詹長權今(10)日發文,指出2022年新冠肺炎可能是台灣第五大死因,並痛批中央防疫指揮系統和防疫措施,並未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的「可控制狀況下的與病毒共存目標」,強調防疫新方向一定是萬餘新冠死亡者親友、近700萬曾染疫過的國人,在國慶日最想聽到的總統國慶演說內容。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10-10 18:49
新聞
政治
國門確定解封了!衛福部正式宣布:10月13日起入境「0+7」上路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29)日在行政院會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開放準備」報告。衛福部表示,全球疫情持續趨緩,惟仍顯嚴峻,本土疫情則處於高原期,BA.5已佔上周所有定序個案的80%以上,應持續密切關注重症高風險族群,加強保護幼兒、長者及原住民等弱勢及脆弱族群,積極落實相關防疫及應變工作。
黃信維
2022-09-29 19:34
新聞
國內
全台「實質解封」急診塞爆 醫急喊:我錯了!現在已經開始還債了
隨著新冠威脅受到控制,我國跟上全球腳步,逐步解封各項防疫措施,包括下月將大幅放寬防疫鎖國,口罩令也傳出有望鬆綁。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日前曾預言「今年冬天的兒童急診應該不好過」,因為各種感染症狀可能在冬天齊發,然而27日他改口稱自己錯了,「不用等到冬天,現在秋天的兒童急診已經開始人滿為患」,直言已經開始「還債」了。
陳煜
2022-09-28 22:39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中國堅持清零,為何香港能率先「與病毒共存」?專家:經濟模式不同
香港及澳門近日公布恢復經濟措施,香港大幅鬆綁經機場入境檢疫,澳門則獲北京中央政府批准恢復赴澳旅行團。有專家表示,相信中國大陸因應港澳不同經濟模式而調控防疫政策。
中央社
2022-09-26 20:4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口罩規定將解除!王必勝曝初步規劃:大部分地方都不用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在廣播節目中表示,入境「0+7」新制最晚10月中旬前上路,至於國內口罩令,擬分階段解除,0+7上路後捷運等密閉空間仍要戴。
中央社
2022-09-22 18:10
新聞
國內
確診累計破600萬「完全沒人在意」!台大醫曝現實:一堆人沒通報
指揮中心昨(20)日公布新增4萬4500例本土個案,累計突破600萬例。對此,台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正喆發文直言「沒什麼人在意」,對照運動場、餐廳、電影院、醫院、百貨公司人滿為患的真實世界,這個數值已經「脫離現實太遠了」,建議政府應該改變作法、制定更符合現實的公衛政策。
陳煜
2022-09-21 18:34
新聞
政治
日韓大規模鬆綁邊境,台灣解封原地踏步!知情官員辯:考量醫療量能
隨著全球邊境逐漸鬆綁,台灣的邊境開放速度相對緩慢,僑界近期也發聲,希望對於邊境開放可以有近一步的檢討。有一知情官員指出,台灣開放邊境速度較慢、較晚,其實與台灣疫情的發生、往上期間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晚有關,並稱新一波疫情無論國內外都在上升,強調要「考量台灣的整體醫療量能」,包括有確診的病患居家隔離、有到醫院需求的人都要照顧到全面,雖然新型變異株致死率、重症率都較低,仍要預防醫療量能不足等問題。
黃信維
2022-09-04 21: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