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病毒量 文章列表
#
病毒量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新冠肺炎》確診後幾天才會失去傳染力?醫師揭關鍵時間點,這天起幾乎測不到病毒量
在當時密切接觸者隔離「3+4」的防疫政策上路後,不少民眾好奇,為何密切接觸者只需要隔離3天?只隔離3天真的夠嗎?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新冠Omicron病毒株傳染力最高的時期,多是在症狀發生後的2到3天內,且確診者發病第3天後幾乎檢測不到病毒量,因此可作為密切接觸者隔離3天的參考。
潘京婕
2023-08-14 08:25
風生活
今日新增26095例本土、16例死亡!打過加強劑還是會確診BA.5,醫師揭美國研究5大重要發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有本土確診26095例,境外移入287例,總共26382例確診(包含16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5258例,臺北市3189例,臺中市3038例,桃園市2673例,高雄市2179例,臺南市1650例,彰化縣1132例,苗栗縣762例,新竹縣711例,屏東縣692例,雲林縣666例,新竹市659例,宜蘭縣647例,花蓮縣503例,南投縣464例,嘉義縣439例,基隆市424例,臺東縣319例,嘉義市307例,金門縣199例,澎湖縣161例,連江縣23例。
潘京婕
2022-08-23 22:03
新聞
國內
今增89死、2萬7597本土 40歲女睡夢中沒呼吸 送醫竟驗出高病毒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14日新增2萬7597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新北市4718例、台中市3639例、高雄市2943例,另新增8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7-14 22:46
風生活
新冠肺炎》快篩陰性不代表沒確診!重症醫揭「陰轉陽」4大關鍵,這時候測病毒量多最準
本土疫情爆發,隨著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增加,民眾對於快篩的需求量也大增,不過,快篩陰性就代表安全了嗎?確診者又要篩多少次陰性才代表痊癒呢?對此,重症科醫師黃軒列出4點,詳細解釋快篩結果所代表的意義。
李紹瑜
2022-05-31 17:45
新聞
國內
「CT值15竟6次快篩都陰性!」台大醫:鼻子喉嚨分開挖,敏感度近9成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於臉書發文提醒,快篩受限於敏感度,容易錯過給藥黃金期。然據加拿大1所大學1月發表研究,如果用2隻棉棒鼻子喉嚨分開挖,做2個快篩,敏感度可以從68.4%進步到88.1%。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5-30 06:03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U=U了 然後呢】愛滋講座探討感染者多面議題 HIV感染者可以與病毒和平共處
日前「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與「台灣感染誌協會」聯手合辦【U=U了 然後呢】講座,並邀請到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崧溪醫師、權促會秘書長林宜慧以及我們都有病社團共同創辦人謝采倪,從多方觀點分析當今HIV治療與環境現況,並探討U=U之後,感染者與社會大眾仍需要持續關注的健康、人權與愛滋發聲等議題。透過文字報導,紀錄活動現場講者精彩的演講內容。
黃睿筌
2022-04-11 17:10
新聞
國內
晚銀行員工2天去西堤也染疫!前醫師曝可能感染源:當天「病毒量最高」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染疫的桃園聯邦銀行行員曾於7日在桃園西堤餐廳聚餐,然而16日新增本土確診者中,有6人是9日才到西堤用餐的顧客,也被傳染新冠肺炎。對此,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如同衛福部長陳時中所說,廁所門把、人與人接觸、空氣飛沫或食物都可能傳染,但機率上應該還是案17774工讀生受感染後,人傳人比較可能。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1-17 01:02
風生活
Delta才是最可怕的大魔王!醫師一張圖曝最新研究,病毒量竟然比原始高1260倍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儘管是接種率極高的國家,都開始出現本土感染「DeltaPlus」變種病毒株的病例。近日,據美國CDC在《死亡率和發病率週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在麻州城鎮發生的COVID-19群體感染中,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依然受到感染。針對Delta變異株,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則在臉書表示,Delta變種病毒每天都在表現出「它比我們更聰明」。
趙貞妮
2021-09-08 15:33
新聞
國內
病毒量大增!長榮染疫機師Ct值30降到18 羅一鈞:初判是最近感染
長榮航空接連出現3名機師突破性感染,其中2位機師(案16119、案16120)第2次採檢結果於今(4)日出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6120的Ct值一樣維持在28;案16119則從30下降成18,病毒量明顯增加,初判是最近感染。
蔡佩珈
2021-09-04 16:02
風生活
新增1例本土確診!全台開學恐成防疫破口?國外研究:學校用「這1招」病毒量可大減93%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宣布本土確診1例,境外移入5例,總共6例確診,另外有死亡1例。陳時中表示,確診人數當中,台北市1例。
楊明允
2021-09-01 14:04
風生活
接種完疫苗出現「突破性感染」,染疫患者體內病毒量偏高!專家點出2大仍必打原因
美國研究發現,完整接種疫苗者若染Delta變異株,體內病毒量仍高,但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昨(18)日表示,接種疫苗不僅能減少傳播,重症、住院率也雙降,顯示接種疫苗仍有幫助。
中央社
2021-08-19 10:05
風生活
有沒有打疫苗「Delta病毒量」都一樣多!重症醫揭2大關鍵差異,親授預防傳染最佳方法
雖然台灣本土疫情逐漸趨緩,但仍有不少學者擔心,台灣若是像國外一樣遭受Delta病毒的入侵可能會無法招架,也有部分民眾對於目前施打的疫苗是否對Delta病毒有足夠抵抗力有疑慮。對此,重症醫療醫師黃軒日前在臉書上解釋,其實有打疫苗與沒打疫苗,Delta病毒量都是一樣多的、疫苗並不代表能完全消滅病毒。
楊明允
2021-08-11 14:37
風生活
新冠肺炎》環南市場41確診多為無症狀!指揮中心:其中29人病毒量偏高、傳染力較強
台北市環南市場41人確診武漢肺炎,指揮中心初步掌握,多數個案都無症狀,但其中29人Ct值低於30,代表病毒量偏高,傳染力也較強,將持續調查,盼儘速釐清感染源。
中央社
2021-07-02 15:38
風生活
雲林女性工作者驚傳染愛滋,病毒量破百萬傳染力強!衛生局籲:無套客快去篩檢
雲林縣一名女性工作者上月腸胃不適到醫院治療,進而發現愛滋病成陽性反應,雲林縣衛生局今(9)日呼籲過去半年曾與性工作者發生無套性行為的尋芳客,應主動儘快接受愛滋篩檢。
中央社
2020-12-09 16:42
風生活
無症狀感染者病毒量有比較少嗎!韓國研究結果揭曉
韓國一項新研究報告提到,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人,無論是否出現症狀,存留在他們喉嚨、鼻子、肺部的病原體程度相差無幾。
中央社
2020-08-07 17:10
新聞
國際
中港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潛伏期就有傳染力,發病前一天排出病毒量最多
《自然醫學》(NatureMedicine)期刊15日刊登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與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共同研究成果,稱「新冠肺炎患者在出現初始症狀的兩三天前便開始排出病毒,在症狀出現前的0.7天達到峰值」。不過文章作者劉浩然(EricH.Y.Lau)也指出,患者回憶症狀的初發時間可能有誤差,因此這項研究仍存在進一步修正之處。
國際中心
2020-04-21 17:20
新聞
國內
新冠肺炎神藥是它?台大教授證實:服用10天鼻咽病毒量有效下降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0日召開第11周COVID-19說明會,內容提及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治療藥物如奎寧、瑞德西韋等,針對國外研究結果進行剖析,以便作為未來台灣投藥的參考。台大藥學專業學院副教授林淑文指出,上述2種的藥物的副作用都還未知,仍需更大型的研究支持才行。
黃婉婷
2020-04-21 08:40
新聞
國際
國內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研究指「新冠肺炎發病後這天傳染力最強!」張上淳:符合台灣臨床經驗
台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日益增加,民眾人心惶惶,深怕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根據權威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發病後第5天傳染力會達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6日也證實,目前台灣臨床經驗與該篇報告大致相符,確實有發現個案剛發病時病毒量非常高,大概會持續1個周左右,而後持續遞減。
林綺薇
2020-04-07 08:20
新聞
國內
新冠肺炎》無症狀患者會傳染嗎?張上淳指出2關鍵數據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截至5日台灣確診病例累積達363例,其中有15例為無症狀個案,不少人擔心無症狀感染者恐成防疫破口。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病毒量與飛沫的多寡是影響傳染率的關鍵。
吳茉荻
2020-04-06 08:30
新聞
國內
高達1成感染者無症狀 醫師提醒:病毒量、傳染力一樣高
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截至今(26)日為止,國內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來到32人,其中第31例為家庭群聚感染的11歲孩童,為國內最年輕感染者,引發社會關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今日受訪時指出,兒童可能因免疫反應對抗病毒時,比較不會無過度反應,所以相對成人較無症狀;但他也提醒,無症狀者的病毒量跟有症狀者是差不多的,傳染力並不會比較低。
許玲瑄
2020-02-27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