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癌症預防 文章列表
#
癌症預防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男性攝護腺健康不容忽視 50歲起就該定期檢測
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攝護腺健康問題成為男性不可忽視的隱藏危機。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自105~109年,攝護腺癌連續5年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四,近期每年新增病例數超過6,000例。且攝護腺問題不僅限於癌症,50歲以上男性約五成有良性攝護腺增生(BPH,俗稱攝護腺肥大)問題,其比例隨年齡增長顯著提升。
唐可欣
2024-11-15 13:37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健康
汪建民、鳳飛飛罹肺腺癌察覺已晚! 台大權威:「一項檢查」可提高90%存活,5大症狀是關鍵!
資深藝人鳳飛飛、汪建民皆因肺腺癌病逝,察覺有異時都已經為時已晚,凸顯了肺腺癌初期症狀隱匿的特性。台大醫院肺癌手術權威陳晉興醫師《下班經濟學》中分享,肺癌已連續19年蟬聯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每年幾乎有一萬人因此病逝。他強調,早期發現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根據統計,如果能早期發現,第1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第2期肺癌也有60%以上,甚至都仍有機會痊癒,可一旦若是第3期、第4期才被發現,通常拖不過2年。
下班經濟學
2024-10-15 10:5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健康
政院拍板「百億癌藥基金」 金源問題擬開徵「酒品健康捐」來補
行政院會通過「提升癌症新藥可及性暨百億癌症新藥基金規劃」,宣布將增加癌症篩檢預算以提升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強化早期篩檢率。許多民間病友團體對此政策表示肯定,不過同時也有輿論對政策落實的問題提出疑慮。
蔡華洲
2024-07-15 11:05
風生活
健康
有症狀大多已中晚期!醫曝「癌王」胰臟癌3大前兆:血糖上升就要小心
國民健康署本(11)月10日公布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胰臟癌以年增3,190人前進2個名次到第10名,首度擠進10大癌症。醫師提醒,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正在上升且年輕化,若出現「糖尿病」、「腹脹」、「體重減輕」等3大症狀時,就需特別注意,因為很有可能是胰臟癌前兆。
王若桐
2023-11-23 15:18
風生活
健康
30歲癌症患者差點拿掉子宮,多吃1類蔬菜,半年後癌細胞全消失!名醫揭5種必吃防癌聖品
衛福部公布的1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惡性腫瘤)已連續40年成為第一名,去年更奪走台灣人5萬餘條生命。癌症雖已不算絕症,但在過程中需面臨的治療時間與其併發症,仍舊是重要的健康課題。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在謝哲青、路怡珍主持的《下班經濟學》中,揭開防癌的飲食習慣,一起來看看!
胡冠廷
2023-04-10 14:50
風生活
健康
「爺孫戀」李坤城大腸癌發病7個月猝逝!3大QA看懂大腸癌前兆、如何預防,醫揭3類人是高風險族群
資深音樂人李坤城與妻子林靖恩曾因相差40歲的「爺孫戀」廣受熱議,近日卻傳出李坤城於8日病逝的消息,享壽67歲。林靖恩證實,李坤城生前受大腸癌所苦,最後因癌細胞轉移肝與骨頭病逝。大腸直腸科醫師黃郁純分享罹患大腸癌會出現的7大徵兆,有3類人更要特別注意,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
蔡惠芯
2023-04-10 11:35
風生活
健康
乳癌常是女生自己吃出來的!醫師曝2大NG食物千萬別碰,出現12大關鍵前兆立刻就醫
乳癌雖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但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保乳房健康並不難。中醫師也提醒,有6招助遠離乳癌的威脅,包括採取高纖飲食等;而做2個動作能預防乳腺發炎、暢通淋巴。
華人健康網
2023-03-07 17:45
風生活
健康
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專家示警:看到4種大便型態要小心
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蔡英傑教授表示,腸癌被稱為「安靜的致命殺手」,沒有明顯症狀,被發現時經常已轉移,導致其五年存活率降到10%以下,但其實腸癌是可以預防並且早日發現治療的,甚至可以透過大便觀察,要是日常如廁時出現4大狀況,就必須提高警覺。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2-23 18:33
風生活
健康
63歲女停經後陰道出血,健檢竟發現1癌症找上門!醫師曝9種人要小心,晚期存活率僅20%
63歲林小姐在步入更年期那年,擔心老化加速,緩解不適,而開始補充女性荷爾蒙,今年年初陰道常微微出血,她還以為回春,日前接受健康檢查,骨盆腔磁振造影(MRI)發現,子宮內膜出現1.5公分病灶,已侵犯至子宮肌層,後續確認為子宮內膜癌。
NOW健康
2022-12-03 16:30
風生活
健康
一天可以喝幾杯咖啡?醫師揭「每日最佳飲用數量」,4種人千萬要少喝
早晨來一杯咖啡已經成了許多人的習慣,不過也有人會在一天之中喝上好幾杯,希望達到提神效果,但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於臉書專頁提醒,咖啡適量飲用有助預防癌症、心臟病等,但如果喝過量,恐怕會影響健康。
劉潔謙
2022-10-27 18:15
風生活
健康
癌症常是自己養出來的!10個日常習慣,竟是造成心肌梗塞、大腸癌的元凶
民眾日常注重養生,但往往忽略身邊更需注意的「不良習慣」。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日常常見的10大不良習慣,提醒養生之道也包括了避免相關風險。
今健康
2022-10-27 17:59
風生活
健康
不只抽菸會得肺癌,便當裡常見的3類食物也會致癌!醫開「防癌菜單」,全聯就買的到
「疾病是吃出來的」,對於抵抗肺癌,也要注意防癌飲食,尤其天然最好!很多人會問:「要怎麼吃、吃些什麼,才能預防肺癌?」的確,日常飮食影響力不輸環境致肺癌的因子,但是卻容易被忽略。許多天然營養素與植化素,像是茄紅素、β-胡蘿蔔素等,都具有強大的防護功效,能幫助預防基因變異,或是增強防禦力,以避免細胞病變。
華人健康網
2022-10-12 19:20
風生活
健康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容易察覺,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醫師示警6大NG致癌食物沒事別碰
大腸癌連續14年蟬聯國人罹患癌症榜首,內科醫師傅裕翔在臉書發文指出,大腸癌不容易被發現,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通常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治療效果不佳,因此他呼籲大眾多注重飲食健康,並少吃6類食物才能預防大腸癌。
張雅筑
2022-09-26 19:50
風生活
健康
大腸癌其實是自己吃出來的!專家曝每天喝1杯健康飲品,罹癌風險大降26%
余苑綺日前罹患直腸癌逝世,享年39歲,消息一出震驚外界。腸癌一直是國人的頭號大敵,在10大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癌已經連續14年蟬聯第一,成為「癌王」,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個人罹患大腸癌。對此,毒理學家招名威表示,大腸癌其實是「吃出來」的疾病,只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降低罹癌風險。
潘京婕
2022-08-23 20:09
風生活
健康
余苑綺不敵病魔離世!營養師建議必吃「6類食物」,有效預防大腸癌
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抗直腸癌8年,在昨(21)日不敵病魔,於北榮離世,享年39歲。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為發生人數最多之癌症,民眾關心若想要預防大腸癌,日常飲食有哪些需要注意?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曾分享「6大類食物」可以預防大腸癌。
王祉茜
2022-08-22 23:10
風生活
健康
「在空汙中慢跑、騎車不戴口罩」恐與自殺無異!4個致癌惡習,不注意小心肺癌找上門
每個人都需要呼吸,而我們的肺就像是「海綿」及「濾網」,吸收、過濾我們所吸進來的每口空氣,在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一方面將氧氣輸送至全身細胞,提供養分,同時也將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在空氣進入肺臟之前,只有鼻腔裡的鼻毛可以幫忙阻擋一部分的灰塵或病原體進入肺部,但仍有許多擋不住的細微塵粒、病菌或致癌物可能「長驅直入」,從氣管、支氣管一路直達肺泡,沉積在肺部深處,甚至滲入肺部微血管,造成病變。
天下文化
2022-08-02 00:10
風生活
健康
豆漿6大神奇功效可防癌、降血糖,蛋白質還大勝牛奶,如此營養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
「早餐要吃的像皇帝」!所以許多人會喝豆漿,搭配雞蛋一起吃,認為是最佳黃金拍檔!豆漿的營養價值豐富,比起牛奶毫不遜色,因此又有「綠色牛奶」的美名。喝豆漿的好處超乎你的想像,除了能養顏美膚,還能保護心腦血管、降低膽固醇、血糖,以及具有抗癌等效果。但是,有一些族群卻要注意不適合喝豆漿喔!
華人健康網
2022-06-27 19:00
風生活
健康
起床鼻塞以為只是過敏?醫師曝出現5症狀恐罹癌,最後一種最可怕
你是否每天每天早上起床都需要擤鼻涕,或者鼻塞、感覺吸不到空氣呢?外科醫師江坤俊指出,若是長期出現這種情況,要小心可能是鼻咽癌!至於如何分辨一般鼻塞和腫瘤,可以靠5大徵兆來判別。
潘京婕
2021-09-14 11:28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癌症預防有人在管嗎?只防疫不防癌的衛福部!
新冠病毒從2020年初爆發以來,迅速席捲全球,特別是交通發達的中國,美國,歐洲特別嚴重,雖近期有疫苗陸續問世,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疑似傳染力更強,死亡率較低的變種病毒又再出現,2021年仍是未定之年,該病毒除了嚴重影響各國旅遊業,航空業與餐飲業的經營外也奪取了百萬人的性命。
詹智瑩
2021-02-13 06:10
風生活
健康
30年內戰勝3癌!名醫陳衛華分享抗癌心路歷程:這些生活習慣讓我養成癌症體質
是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心臟內科名醫的陳衛華,在30年間罹患了三種癌症: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抗癌至今,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且聽他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成功戰勝癌症。
今周刊
2019-11-16 08: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