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發電量 文章列表
#
發電量
約 5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電核三廠2號機解聯 17日晚間10時許發電量歸零
台電核三廠2號機40年運轉執照今天到期,中午過後機組逐步降載,並於晚間解聯、安全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根據核能安全委員會官網,截至今天晚間10時許,核三廠2號機發電量歸零。
中央社
2025-05-17 23:17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未來買房置產注意了!新建築符合2條件「須設置這1物」 違規恐拿不到建照、沒得住
立法院會2023年三讀通過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增訂符合一定條件的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應在屋頂設置一定裝置容量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後續由經濟部與內政部共同研商相關子法規範。對此,內政部近日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共10條。
中央社
2025-02-23 16:49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軍事
發電量是三峽大壩的3倍多!中國批准全球最大水力發電廠,下游的印度與孟加拉好擔心
中國政府近日核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完工後的年發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足足是三峽大壩發電量(882億千瓦時)的3倍有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壩與水力發電設施。但此舉已經引來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印度與孟加拉的擔憂,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JanataParty)直言:我們不相信我們的鄰居,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做什麼。
國際中心
2024-12-29 11:43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中國成為核電第一大國:核電機組含在建達102座,2030年佔全國發電量10%
中國正加快核電廠建設,包括商轉與核准在建的核電機組已達102台、裝機1.13億千瓦,中國央視稱「已成為世界第一核電大國」。15日登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更指出,為達「雙碳」(2030年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未來10年更將延續核電高成長的態勢。
國際中心
2024-12-16 09:30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裝置地遍布中、印、越製造基地 鴻海太陽能光電發電量拚7億度
鴻海積極布局再生能源,集團環保長洪榮聰今天表示,鴻海計劃在2025年前,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設置容量提升至500MW以上,預計屆時年發電量將超過7億度。
中央社
2024-12-05 11:26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這能源「節碳99%、發電量20倍」投資開始了!恐引1天災成風險
AI技術如ChatGPT和Gemini等需要大量的數位資訊處理,導致資料中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專家警告,隨著AI技術的發展,對能源的消耗也將持續增加,而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難以應對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為此META與地熱能源新創公司SageGeosystems合作,開發以地熱能源為主的「綠色資料中心」,希望以此減少碳足跡。
蔡華洲
2024-09-11 17:43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經濟
即時
綠能將佔全球一半發電量!「工業電氣化」成新解方 台灣卻因1理由跟不上
麥肯錫(McKinsey)於上個月所提出的報告中預測,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力。由於可再生能源的長期成本較低,電價預期將會下降,將會推動電動產品,如汽車和各類電化設備的需求大幅增長。同時輔以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未來將促使企業使用綠能電力所供應的工業生產系統,推動生產過程更為環保的「工業電氣化」模式發展。然而台灣的發電碳排量卻高於歐盟數據達兩倍之多,台灣恐難以充分實現環保效益。
蔡華洲
2024-08-01 14:24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風力發電單日破220萬瓩!相當核三發電量
強烈颱風凱米逼近台灣,在強勁風速加持下,台電表示,24日風力發電維持200萬瓩,一度突破220萬瓩,占整體發電比例為7.4%,優於傳統夏季表現,發電量相當於核三廠。台電指出,若風速過強,葉片也會啟動保護機制,避免機組受損。
中央社
2024-07-25 10: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烏克蘭大缺電!全國發電量只剩四分之一:核能、風力、火力、太陽能,哪種能源更具戰場韌性
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迄今仍未停歇,城市平房不必提,烏克蘭境內橋梁、醫院等基礎設施皆遭砲火破壞,今年3月以來,俄羅斯更向烏克蘭發電廠發動一連串攻擊,使該國的發電量銳減至戰前的四分之一。《經濟學人》(TheEconomist)實地採訪一處遭破壞的發電廠,這座蘇聯時代建立的燃煤發電廠空間寬廣,牆壁被燃燒逾24小時的烈火燒得焦黑,屋頂、窗戶碎裂,與器械管道的殘骸散落四處,舉目所及都是瓦礫、扭曲的金屬支架、剝落的鋼纜和電線,發電廠修復、重新運作絕對是浩大工程。
劉俞妗
2024-07-17 10:00
新聞
政治
跟民進黨吃頓飯就改口「不考慮核電」 郭智輝:目前基載發電量已滿足需求
經濟部長郭智輝5日在立法院備詢時,曾說修法若通過,核二、核三廠可延役20、30年,不過日前與民進黨團餐敘後又改口稱「沒有考慮核電」;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今(11)日在立院質詢郭智輝,質疑他「吃了一頓飯就改口」,郭智輝則回應,目前以基載發電容量已經可以滿足客戶需求,不能現在就把核電當作考慮對象。
張大任
2024-06-11 14:04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翁華志觀點:外媒呼籲重思非核家園,台灣聽得進去嗎?
台灣電力供給脆弱已經是「進行式」好一段時間了。不管當下停電的那一霎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小動物、金手指、饋線跳脫,如果影響到的不是鄰近的小範圍而是導致大規模的補給下限的話,這就是我們英文說的“PowerCrunch”。你的電,算得剛剛好,沒有足夠的充裕可以克服電網上下大大小小的意外,也可能需要跟民間用戶緊急調度。
翁華志
2024-04-24 06:50
地方新聞
新北
全台最大地熱潛能區「硫磺子坪地熱示範區」動土! 2025年商轉發電量達2560萬度 年供6392戶用電
中央地方齊心共推新北地熱示範區!全台最大地熱潛能區「金山區硫磺子坪地熱發電廠」今(20)日盛大舉行動土典禮,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將捷集團林長勲總裁等貴賓皆到場,為我國地熱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象徵地熱開發邁向新的里程碑。
李梅瑛
2023-11-20 19:27
新聞
政治
宜蘭仁澤地熱發電廠今啟用 年發電量470萬度
宜蘭仁澤地熱發電今(24)日啟用,年發電量470萬度的綠電,代表台灣地熱發電國家隊交出首張成績單,經濟部表示,在2025年地熱發電20MW的目標,應該可以如期達標,未來會持續引進國際的鑽探技術,並結合在地民間投資,提升地熱發展。
馮建棨
2023-10-24 11:24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失能的再生能源政策
依據媒體所載,3+1總統競逐者的能源政策,真的只能搖頭嘆息。真不知他們是真的是老白、還是小白?
許鴻鐘
2023-08-21 06:00
國際
歷史
科技
經濟
走到核能十字路口的歐洲:德國實現「非核家園」隔天,芬蘭啟用歐洲發電量最大的核反應爐
剛加入北約的芬蘭16日宣布奧爾基洛托核電廠3號反應爐正式商轉,可望在俄羅斯切斷天然氣與電力供應之際,有效強化該國的能源安全、並且穩定電價。
李忠謙
2023-04-17 21:15
新聞
政治
綠電能補核電缺口?經濟部估今年綠電發電量可達核能三廠75%
台灣持續往2050淨零轉型目標邁進,2022年台灣綠電占比已達8.3%。經濟部預估今年綠電占比可拉高至10%,相當年發電約300億度,為過去核一、核二、核三廠加總發電量的75%。
中央社
2023-03-19 07:05
風生活
環境
為何努力發展再生能源,電力排碳係數卻不降反升?專家揭2原因給答案
前一陣子有個新聞說「2021年我國電力排碳係數不降反升」,進而歸咎能源轉型不力,拖累國家碳中和進度。這則新聞效應在企業界持續發酵,因為最近大中小型企業都在做碳盤查、學碳盤查、評估碳盤查,當大家開始把台電的電費單拿出來,仔細地切割月份,把當月用電量乘以電力排碳係數,算出好大一個排放量之後,紛紛舉牌抗議,
綠學院
2022-12-13 23:42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中火燃煤機組「除役不拆除」主張 中市府說市民恐受害更深非最佳國安規劃
有關外界部分人士主張中火燃煤機組「除役不拆除」。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強調,「無法認同也不支持!」若除役不拆除,極有可能造成「燃煤」加「燃氣」雙火力全開,讓台中市民受害更深,呼籲中央加速分散能源風險,不要將發電的重擔都放在台中,未來2部燃氣機組上線後,全國有16%的發電量都集中在台中,絕不是最佳的國安規劃,一旦電廠發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今年3月限電事件重演,反而導致產業甚至一般民眾用電需求皆受影響。
王秀禾
2022-11-17 03:59
風影音
國際
經濟
能源危機》歐盟力抗俄羅斯的能源勒索: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量雙破紀錄
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至今戰事尚未停歇,俄羅斯更以減供、切斷天然氣回擊歐盟國家的經濟制裁,使得歐洲能源成本飆升。歐盟提的可再生能源計畫在入冬前取得階段性成效:多國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破了紀錄,政府也儲備足夠的天然氣,並發表補助方案。但專家也提醒,能源價格會持續走高,政府無法長久提供民眾能源補助,且再生能源的潛力不僅於此。
劉俞妗
2022-10-19 19:00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16處公有市場屋頂種電拚能源轉型 年發電量達299萬度
高雄市長陳其邁為落實配合中央能源轉型政策,109年上任後即指示市府跨局處成立「高雄市綠電推動專案小組」,明確訂定推展漁電共生、光電屋頂等五大任務及6年設置1.25GW太陽光電裝置目標。經發局今(18)日指出,繼去年完成8處轄管公有市場屋頂太陽能光電設置,加上原本旗后觀光市場已於100年設置,今年預計再完成7處,16處市場年總發電量將達299萬度。
徐炳文
2022-08-19 03:2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