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內政部統計,2021年全台灣0至3歲(未滿3歲)的嬰幼兒共計488,495,若以每人每天使用7片尿布,光是台灣一年就製造12億多的用過即丟尿布,這還不包括⻑照機構、月子中心及醫療院所的能量。而這些尿布在焚燒或掩埋的過程中,對於環境的傷害可想而知。尿布在台灣,為一般廢棄物,許多家戶、機構等用途都是使用後即丟,再透過環保局或清運業者,清送至焚化爐或掩埋場。焚燒過程產生的空污,以及尿布因為乾濕不一,造成焚化爐熱值問題,影響焚化爐的壽命與正常運作;然而透過掩埋,則因為尿布中的塑膠,恐需400年才能分解,在土地中,隨著雨水沖刷等影響,讓土壤、河流等充滿塑膠微粒,進而影響到海洋(海洋柔珠現象),整個食物鏈生態,都受到塑化影響,對地球、對人類而言,無疑是自掘墳墓。益鈞環保科技,透過獨家專利技術,將尿布進行回收機制,還原出高度純化的「紙纖、塑膠及高吸水聚合物(SAP)」,且透過經濟部工業局NG尿布回收再利用計畫中顯示,資源回收再利用率高達99.4%。無獨有偶,在行政院環保署⺠眾廢棄尿布回收再利用計畫當中,消費後廢棄物資源回收再利用率亦高達93.8%。再者,整個尿布處理廢水當中,透過專利技術,來達到近乎100%的廢水循環利用,對整個水資源生態極度友善。根據益鈞環保科技統計指出,台灣處理廢棄尿布數量,全台每日至少有384噸待處理的事業廢棄尿布(未包含工廠NG尿布13噸/日、家庭廢棄尿布900噸/日),強調尿布回收再生利用一事,已經是刻不容緩。總經理秦錫鈞表示,將尿布掩埋分解需耗時400的時間,縮短至1小時(高效能);產出的7萬5千噸絨毛漿,將減少砍伐86萬4千棵樹(低碳排);使用對的方式處理資源回收,讓生態循環再生利用(降低污染),是益鈞環科致力為地球多存活一天而努力。益鈞環科更指出,透過認證的再生塑粒,若以混合塑膠料形式呈現,可用於混合塑膠用途(例:塑木、棧板),純化分離後可應用於吹膜相關產品(例:包裝袋);再生紙漿的應用,可取代白紙漿用途,在現行規範中,可衍生出各類非親膚性消費用紙(例:紙箱);再生SAP原生型態,因吸水性特色,則可用於其它工業用途(例:止水帶、螯合劑)使用。益鈞環保科技*-新(6912),自2020年建置示範廠,2022年登錄興櫃戰略新板,是台灣首家從事對廢棄尿布,與工廠製造之瑕疵尿布回收與再利用,並且以還原高價值原物料技術領先全球。在全球ESG浪潮不可逆之下,循環經濟與綠能科技的結合,或許將是帶動台灣下一個經濟盛世,也是全球環境議題解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