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石木欽 文章列表
#
石木欽
約 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許宗力虧欠的豈止全國法官
司法院包括正副院長許宗力、蔡烱燉在內的七位大法官任期屆滿,因為康芮颱風,司法院提前為之舉行歡送會,許宗力會中對法官過勞問題六度表達遺憾,直陳「虧欠全國法官」;他虧欠的豈止法官們。
主筆室
2024-10-31 07:20
新聞
政治
財產申報不實!前立委、前院長、新警察局長都在列 蘇震清重罰沒入876萬
監察院今天公布最新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罰鍰處分案件確定名單,包括前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前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台北市警察局長李西河、台灣高等法院前院長石木欽等人,都在處分名單之列。
中央社
2024-06-18 16:0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雷聲大雨點小的法官監督
近年來「妨害司法公正罪」及「不法餽贈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提起,最近的一次是在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接受中央社的專訪,提及諸慶恩、翁茂鍾案,認為應制定「妨害司法公正罪」,法界亦不乏呼籲盡速制訂不法餽贈罪,以規範類似翁茂鍾的餽贈行為。
蔡岡霖
2023-07-31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初論「諸慶恩再審案」─檢方濫訴、造成冤案?
檢方起訴被告,二審判被告有罪,事隔二十年,高檢署兀然改稱:「冤案、法院誤判零容忍。」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無論「昨是今非、昨非今是」,是非本應分明,這是定論。一場《諸慶恩聲請再審案》道盡檢方高層作秀成癖,但看高檢署錯亂狂轟法院誤判,卻忘了「迴力鏢」正對著自家檢察官?本文應可讓國人看清邢泰釗之作秀本領,進而戳穿「邢泰釗們」的真面目。(註:原稿近二萬字,容後次序發表)
楊岡儒
2022-12-11 14:40
新聞
政治
不當接觸翁茂鍾18次 前法官顏南全因這點獲判免議及不受懲戒
前法官顏南全擔任富商翁茂鍾相關案件承審法官,卻與翁茂鍾不當接觸,並收受襯衫、營養品等,監察院彈劾後移送懲戒法院審理。懲戒法院今天判決免議及不受懲戒。可上訴。
中央社
2022-12-09 23:18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石木欽的退養金
石木欽,監察院與司法院雙認證的不法法官,9月2日二審定讞被撤職停用。但這位貪婪的法官卻可能繼續爽領每月超過18萬元的退養金,持續吸食民脂民膏。
顧爾德
2022-09-03 14:50
新聞
政治
石木欽與翁茂鍾不當接觸案 懲戒法院二審重判撤職、停止任用1年定讞
監察院彈劾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與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鍾不當接觸案,監察院與石木欽不滿懲戒法院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懲戒法院二審法院審理8個月後,今(2)日下午判決出現翻轉,二審法院認為時效連貫,所以廢棄原判決;相對於一審判決的罰俸1年,二審法院重判石木欽撤職並停止任用1年,此案不得上訴,自此判決定讞。
林益民
2022-09-02 23:42
新聞
政治
石木欽涉與富商不當飲宴又買股 懲戒法院今判罰月俸1年
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被控與富商翁茂鍾不當接觸,遭監察院彈劾並移送懲戒法院職務法庭審理。懲戒法院今(24)日判決石木欽罰款最後月俸給總額1年。可上訴。
中央社
2021-12-24 10:29
風生活
財經
品味生活
從石木欽懲戒案看公平審理 司法正義是否得以伸張
曾任日本札幌高等法院院長亦是早稻田大學法學教授橫川敏雄在其所著的《公正的審判》一書中指出:「法院乃是正義的殿堂,亦是民主主義最後城堡,在英美法之國家裡,裁判之目的在於正義之實現!」然而,在台灣,司法正義仍是一條漫漫長路,除了司法制度的改革外,司法人員的操守更是不容忽略的一環。
洪月禾
2021-07-26 16:07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石木欽案前後之司法風雲及其背後問題剖析
去年司法界有2件判決引起社會極大爭議,就是109年4月的嘉義殺警案一審法官以被告精神障礙導致辨識及控制能力完全喪失,判處被告「無罪」。另一案例為同年8月桃園弒母案二審法官推翻一審無期徒刑判決,也是以同樣理由判處被告「無罪」。以患有思覺失調症判處殺人犯減刑之案例並不少見,但判處無罪者幾乎絕無僅有,而竟然在去年連續發生2件。這究竟是偶然或者有其事件之緣由呢?
約博
2021-05-10 05:30
新聞
政治
翁茂鍾「百官行述」筆記曝光 諸慶恩鬱卒而終不知影武者操縱司法布局
台灣高等法院19日上午針對高檢署為諸慶恩涉偽造文書聲請再審案開庭,檢察官陳佳秀首度在法庭公開重建當時怡華公司執行副總翁茂鍾與石木欽、羅榮乾及秦台生等人,於1999、2000年間數度在餐廳碰頭吃飯並「布局」偵辦諸慶恩偽造文書的內幕,庭訊於近午完畢,法院將在評議後近期裁定是否准予再審。
林益民
2021-04-19 16:5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正視法官倫理規範,重建司法信心
爾來,一份如「百官行述」的筆記本,赤裸裸地揭露一位富商如何建立司法界的人脈,甚且疑有利用法律制度迫害他人之嫌,更有多名司法人員涉嫌與之不當交往,嚴重損害司法信賴。不禁讓人懷疑司法人員都這麼黑嗎?司法還可以信任嗎?
蔡岡霖
2021-04-12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期貨
觀點投書:期貨公會制度殺人,可惡更甚石木欽案「銀行員之死」
期貨公會於「期貨商交易及風險管控機制專案」,創設「風險指標」,於媒體上宣稱「所謂的風險指標,就是當交易人帳戶內的權益數(含所有部位綜合損益)低於約定金額時,交易人可能會面臨無法承擔「逐日結算」風險」。
張至善
2021-03-15 13: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監察院請補司法漏網,摘奸伏惡為民護法
媒體報導有司法檢警調爆出與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鍾不當往來,遭監察院彈劾,監院並要求司法院、行政院(法務部、警政署)就翁27本筆記記載的涉入人士進一步調查或懲處,司法院、法務部於1月18日公布移送懲戒名單,沒想到司法院、法務部不查相關司法官與翁間涉入案情程度,查的竟是曾和翁吃幾次飯、收幾件襯衫、拿幾次補品,社會一片「獵巫」聲浪,令原本調查該案的監委傻眼。
王思問
2021-02-05 05:3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政經解密
石木欽案的「股票族」展現翁茂鍾檢警調深厚人脈
佳和集團董座翁茂鍾的二十七本筆記本,除了記錄他和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之間的利益共生關係,也牽扯到一票法官、檢察官、調查官和警察。各界的焦點始終集中在誰收了禮物、誰接受飲宴,但法界認為,其實最該徹查的是:至今案情仍隱晦不明的那一串「股票族」。
侯柏青
2021-01-31 17: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最高法院寧捨特赦而屈就造法,忘了石木欽案的恥辱?
此次美國總統大選因川普連任未遂,騷亂升級到國會大廈被美國川普支持者暴力闖入,造成至少4名示威者以遭執法人員槍擊等手段死亡。地球上「最民主」的國會遭到暴民襲擊,決策者選擇用阻卻暴力的強制合法手段進行鎮壓,結果得到多數官民認同並譴責示威者的行徑。
沈迺訓
2021-01-28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高市警局長劉柏良被拔真的名譽受損嗎?
2021年度開始,國內高階警官大風吹,其中高雄市警察局長劉柏良才上任半年,便改由刑事局長接任而引爆的不平分波鬧上媒體版面,主要不平之鳴就是捲入法官石木欽的貪腐案中,遭富商翁茂鐘筆記中註明,在1998年10月6日餐飲後,聽其告知怡安科技可以投資,便用本人之名匯入10萬元買股,但卻被認為股份是饋贈,讓劉柏良高呼:名譽受損不能接受,並說程序不完備。
張勳慶
2021-01-25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挺捷重要,還是還石木欽案諸家子女公道重要?
石木欽案讓台灣僅剩的司法尊嚴威信喪盡。「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不再新鮮,原來整個司法體系上到最高法院、下到檢、調、警系統,竟是一鉅商可花錢擺平進而操控,甚至讓當事人稚子枉背5億冤債,「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諺語血淋淋的在國人眼前上演。
沈迺訓
2021-01-24 06: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石木欽案逾百「翁友友」未曝光,接受宴請5次以上才算貪?
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與富商友人翁茂鍾不當往來,全寫在翁茂鍾精心保存的二十七本筆記本裡。
侯柏青
2021-01-22 09: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蔡英文的司法改革VS.翁茂鍾的死亡筆記本
最近幾件事,都和司法相關,引起的震動不小,但是否為全民關注却極難偵測,畢竟司法個案,除了當事人,與大眾權益未盡相關,不過,若是小大事疊著撞著奔沓而至,構成的整體印象,可能就是再難抹去的印記。
夏珍
2021-01-22 06: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