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禁語 文章列表
#
禁語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陳培哲等75學者聲明遭刪改 許甫:「戒嚴」太刺耳成禁語?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連署提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指總統賴清德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中國、以戴紅帽子方式打壓不同意見,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對立,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為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危害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然而,《中央社》引述院士聲明時,將「戒嚴」2字刪去,對此,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質疑,難道戒嚴已成了「正在做不能說」的禁語?
李孟恩
2025-03-26 23:23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頂大畢業10年仍考不上公務員…知名公眾號「貞觀」報導女子輕生遭封號 中國青年求職困境成禁語!
中國微信知名公眾號「貞觀」於8月發布一篇文章,指出一名33歲頂尖大學畢業女性因就業困難而在陝西租屋處結束生命,而今日,該帳號卻因違反中國網路相關法規,所有內容被移除,帳號停用,引發民眾討論。
黃卓霖
2024-09-06 12:58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反送中」運動四週年:禁書、禁語、自我審查與香港人被「再教育」
2019年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引發席捲全港的「反送中」抗議浪潮,該運動被官方定性為「顏色革命」,遭到鐵腕鎮壓。2020年北京繞過香港立法會通過《香港國安法》,標誌著香港「二次回歸」。BBC中文採訪教育、傳媒、公務員等多個界別的前線人員,他們都稱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指官方正從文化上改造香港。
BBC News 中文
2023-06-09 21:30
風生活
因「4字禁語」遭小粉紅攻擊!張學友:無法理解,希望中國能以理服人
香港歌手張學友日前受央視新聞訪問時提及「香港加油」等字眼,遭中國網友攻擊。分析指出,中港之間的仇恨沒有降低,動輒得咎就會被大量出征,這是北京對港的一種霸凌。
中央社
2022-07-04 23:08
風生活
香港人雨中痛別《蘋果日報》!呂秋遠嘆它死於難解習題,喊話「無任何獨裁政權能永遠存在」
今(24)日,就是香港蘋果日報發行的最後一天。蘋果日報不是死於裸體、屍體,卻是死於難解的習題。中國共產黨把黎智英與蘋果日報視為眼中釘,當國家安全法通過以後,就是香港死亡之日。黎智英倘若不碰政治,他可以是富豪、可以是紅頂商人,他甚至可以在台灣、美國,繼續他的美好人生。當然,蘋果日報只要不碰政治,報社的金流更不會被凍結、沒收,乃至於現在收刊的情況,更不會發生。
呂秋遠
2021-06-24 16:34
風生活
職場
不想在老闆心裡黑掉,一定要避開這7句地雷禁語!講出來就太白目啦!
「三思而後言」絕對是明哲保身的妙計,尤其在職場上,脫口而出不得體的話,傳進老闆耳裡,恐怕會重傷你的職場發展。
經理人
2017-11-17 15:37
新聞
國際
兩岸
微博禁語又增加了!中國封鎖悼念劉曉波 「海葬」也被禁止使用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因癌症病逝後被迅速火化海葬。中國至今持續在社群網站封鎖劉曉波相關討論,當天曾封鎖具悼念意義的蠟燭符號與詞彙,目前「海葬」一詞則在微博遭到禁用。
中央社
2017-07-17 19:40
新聞
政治
推公投!林義雄展開16天行動,除了禁食禁語還要禁這件事
推動修正《公投法》,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領導的「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今起在開始,在民進黨中央前,展開16天的接力禁食行動,過程中將禁食、禁語、禁滑手機,藉以呼籲國會能在520前三讀通過《公投法》。林義雄本人也將在5月11日,《公投法》立院協商冷凍期滿當天,加入禁食24小時行列。
顏振凱
2017-04-26 11:22
新聞
國際
「謊言媒體、民族叛徒、國族變相!」德國右翼分子使用納粹禁語 觸動全國敏感神經
面對國內高漲的反移民情結,德國聯邦國會議員庫德拉(BettinaKudla)不僅未與所屬基民盟(CDU)口徑一致、力挺正為處理難民問題而忙得焦頭爛額的黨主席梅克爾(AngelaMerkel),反而在日前公開推文訴說自己的反移民恐懼。更糟糕的是,她在推文中還使用了在納粹時代常見的「國族變相(Umvolkung)」一詞,打破了德國二戰結束以來致力於轉型正義工作的禁忌,引發國內一片譁然。
林璟昕
2016-12-11 08:30
風生活
教育
日本
去日本學攝影》在課堂上討論照片,「喜歡」是禁語?
回顧我截至目前為止的攝影學習生活,永遠在跟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灰塵與小數點以下的數字們,做近乎偏執的搏鬥,因為很多你以為別人不會看見的地方,最後都會顯現在成果上。這是攝影學校教我的第二堂課,魔鬼與天使,都藏在細節裡。
想想論壇
2016-08-11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