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立法權 文章列表
#
立法權
約 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大法官的末路狂花
對於大法官受理憲法訴訟法釋憲案,真是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既然都召開說明會了,豈有不受理的道理,從113憲判9號後以後,大法官這一路就像電影陌路狂花裡的兩位女主角,無畏的衝向浩瀚無際的政治風暴中。立法院好不容易端出國會改革法案,大家引頸期盼多年的改革契機,結果菜還沒上就被大法官吹涼了,所謂權力分立制衡,形同虛設,院會受質詢之官員只負政治責任,憲法判決有如對行政權黃袍加身,從此,國會質詢就如同蘇格拉底的街頭宣講,再怎麼有道理,都只剩下剪成短影音衝流量的價值而已。
李法獅
2025-05-22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李念祖專文:立法權的來源與民主顛覆的危險因子
立法權從哪裡來?
李念祖
2024-11-21 05:50
新聞
政治
國會改革覆議案7大理由曝光 媒體人稱這點最感冒:明目張膽干預立法權
行政院今(6)日正式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提出覆議,並提出7大理由,認為全部條文窒礙難行。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臉書發文表示,他對第一點「沒有實質討論,違反民主原則」很感冒,直言如此的陳述,是行政權明目張膽干預立法權。
駱肇樑
2024-06-06 22:0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夠了!傅總召
不知道是否因為與民眾黨聯手後,國會改革五法輾壓民進黨順利完成三讀,讓國民黨立法院總召傅崐萁過度激情脫序演出,但請傅總召了解,多數民眾支持的是國會改革,是避免過去行政院部分部會濫權,但絕對不是放任藍白立委藉改革之名恣意妄為。
馮國豪
2024-05-31 05:40
評論
政治
專欄
楊照專文:反國會改革,民進黨激情動員師出無名
很簡單的邏輯:民進黨現在是執政黨,握有行政權,但會一直這樣都不變嗎?國民黨、民眾黨現在在國會席次超過民進黨,但會一直都這樣不變嗎?台灣早就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政黨輪替,台灣國會的多數黨也已經幾番風水輪流轉了,這正是我們最應感到驕傲,也是台灣被評為「完全民主政體」的根本理由──我們的民主保證不會有萬年執政黨,不會有萬年國會多數黨。
楊照
2024-05-20 06:50
新聞
政治
肯定法務部辯護死刑合憲 翁曉玲嗆大法官「憲法認知錯亂」:別越俎代庖取代立法權
憲法法庭23日開庭對死刑是否違憲展開言詞辯論,主張死刑合憲的法務部與聲請釋憲的死囚律師,總計激辯長達5小時。對此,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今(24)日於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質詢時,先是數度肯定法務部在憲法法庭中的表現,但也呼籲大法官應尊重個人職務、職權及作為司法釋憲機關的分際,並節制權力,不要「越俎代庖」企圖取代立法權、逾越權力分立原則。
鍾秉哲
2024-04-24 13:38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慶元觀點:立法院應設特別委員會慎重審核大法官人選
近來,有鑑於四位大法官任期即將屆滿,蔡總統業已核定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副總統擔任召集人,由於蔡總統先前任命大法官頗有「用人唯綠」之考量,這次任命案之行使又將使十五位大法官全部均由蔡英文總統任命,不禁引發各界疑慮。
葉慶元
2023-03-15 13:5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全面執政立院形同虛設?獨派大老批綠委自我矮化「有嘴卻無牙」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日前被立委質詢時回答「1碗蚵仔麵線20元」引發外界對官員備詢的態度,以及立委在質詢時提問的內容一片罵聲。對此,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談及此事時表示,台灣的立委在雙首長的體制下幾乎已經是「聊勝於無」,能做的事只剩下監督政府,立法的走向基本上都攬在行政單位的手裡,就像現在的民進黨立委只能跟著總統蔡英文的號令做事,突顯蔡政府不能自我約束行政權的情形。
郭怜妤
2021-10-10 08:30
新聞
政治
「綠喊台獨是裝腔作勢」 韓國瑜嗆蔡英文:掌握行政、立法權,現在不台獨更待何時?
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兩岸「你儂我儂」新論述引起討論,對此,韓國瑜今(13)日表示,這是一個比喻,大家不用聯想太多,認為「觀念上的先驅者,本來就時常遭批判」,而針對總統蔡英文喊話不要再講九二共識,韓國瑜則開砲:「現在不台獨更待何時?」
吳秉蕙
2019-02-13 20:37
風影音
國際
崩壞的三權分立》黨意凌駕民意、議事規則阻礙……美國行政權凌駕立法權,國會地位江河日下
美國建國200多年來,國會在三權分立的憲法架構中,掌控制定法律、制衡總統和對外宣戰的重要權力。然而自2008年以來,兩黨鬥爭導致黨意凌駕國會議員的自由意志,聯邦參議院及眾議院中,黨團幹部利用議事規則阻擋議員對法案提出修正,讓新進議員無法對熱門議案提出修正,眾議院委員會討論法案的次數10年來銳減近一半,本應制衡行政權的國會力量逐漸削弱,幾乎成為白宮的橡皮圖章。
魏嘉瑀
2018-11-07 11:00
新聞
國內
「同性婚不是普世人權」兩大法官提不同意見書:釋憲僭越立法權
大法官會議24日做出第748號解釋,就民法不允許同性二人婚姻,有違憲法保障婚姻自由與平等權的意旨,但大法官吳陳鐶提出不同意見書,強調憲法保障之婚姻自由限於一夫一妻,要變更婚姻制度的定義,涉及社會文化價值觀之變動,應該由立法院或由全民公投的民主程序決定,對大法官做出違憲結論,他認為是「邏輯謬誤,無法認同」,而釋憲也降低持不同意見者繼續對話與彼此進一步了解及包容之可能性,他感到「至為遺憾」。
風傳媒報導
2017-05-24 22:1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社會期待」不是蔡英文總統侵犯立法權的好理由
蔡英文雖然講話習慣繞來繞去,但聽久了眾人還是多少能探出她的意圖,比如新國會議長選舉,28日蔡英文發表意見時就強調「民進黨需符合社會期待」,而不再提先前強調的「黨團自主」,這讓人不禁疑慮:蔡英文是否將採取「黑箱」作為,把她的個人意志透過不公開手段向黨團施壓,要黨團符合蔡英文願意背書的那一種「社會期待」,選出一位「對」的院長?而後事態發展果然成真,柯建銘「自願」退讓大位給蘇嘉全,甚至還上演「鼓掌通過」此等國民黨式的宮廷戲碼,引來網友譏諷。
陳信安
2016-02-01 06:08
新聞
政治
立法權衝擊兩岸關係?北京關切監督條例進展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院卡關超過90天,包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兩岸已簽署及談判中協議皆因此延宕。1周前,北京涉台智庫針對監督條例對兩岸關係影響舉行研討會,與會學者關注焦點集中在條例對兩岸的定位,能否維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大陸地區及台灣地區」定位精神,而非採納民間版本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仇佩芬
2014-07-12 15:35
新聞
政治
轉型 蔡英文:兩岸問題2012年敗選部分因素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6日上午表示,對外談判時,尤其是中國這樣對象,怎樣變成有效談判,要看國內是否有充分溝通,如總統在談判時,沒人知道在幹嘛,回來又說涉及國際信用問題,要整批接受,這是剝奪立法權,她也認為,兩岸問題是她2012競選失敗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全部的因素。
顏振凱
2014-05-06 13:17
評論
專家評析:立法權豈能被棄於兩岸決策大門外
馬英九大幅改變兩岸關係,雖有歷史之功;但他至今仍未建立憲政程序的兩岸事務決策機制,卻有虧於憲政職守。
王健壯
2014-01-14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