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竹竹併 文章列表
#
竹竹併
約 7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林智堅做不到的交給我!」高虹安新竹首場造勢大會 喊話續推竹竹併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今(15)日舉辦首場造勢大會,她表示,若當選市長,她會積極持續大新竹合併的各種事項;她也說,雖然她的對手操控媒體、網路,但她堅信人心是不可以被操控的。
羅立邦
2022-10-16 06:4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畸形的國土規劃歸因於政治考量─以竹竹合併為例
竹竹合併顯而易見的問題在於苗栗將會更為邊緣化,造成地方人才流失、(例如直轄市公務人員職等待遇較一般縣市優渥,因此人才往直轄市外流)、苗栗產業空洞化。以竹科產業園區為例子,地理位置而言,方便統合管理有利於產業發展。而竹竹合併則忽略了苗栗的銅鑼和竹南園區,且人口可能外移往新興直轄市。地方稅收減少,苗栗財政可能更為惡化。
范羽萱
2022-10-04 13: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進嘉觀點:林智堅,可惜了!
被提名後,林智堅遭高虹安批評辭掉新竹市長去選桃園市長是不負責任時,不僅沒有反思或道歉,竟還振振有詞反批黃珊珊利用副市長資源競選台北市長,十足的政客選舉語言,令人看不起。殊不知,即使林智堅批評的對,也不能合理化他「吃碗內挾碗外」的惡劣行徑!
林進嘉
2022-06-30 14:40
新聞
政治
酸蔡政府竹竹併「富了趕快丟開窮縣」 林濁水:這是同一個民進黨嗎?
新竹縣市合併議題仍有後續,前立委林濁水批評,富了趕快丟開窮縣,自己升格以獲國家更多財源挹注,做人可以這樣?
羅立邦
2022-02-20 16:2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竹
鄭宏輝與柯建銘林智堅看板合體 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
2月下旬立院即將開議,「地方制度法修正案」能否在這個會期通關,將會是2022年大新竹合併升格的關鍵。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成立大新竹升格專案辦公室,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也積極奔走,政院顧問鄭宏輝更在今日搶先掛上看版。新竹鐵三角齊出動,全力支持2022年大新竹合併升格。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2-02-19 02:46
新聞
政治
質疑竹竹併為選舉炒短線 陳水扁酸:乾脆設十都加特別行政區才公平
府院黨之前一度要力推竹竹併,曾公開反對的前總統陳水扁在今(15)日晚間播出的《鏡電視》專訪中重批,「台灣的國土規畫是這樣弄的嗎?是在炒短線,為了選舉嗎?」
顏振凱
2022-02-16 05:54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竹竹併恐趕不上大選!民進黨轉推彰化升格勸進王美花 意外惹怒林智堅
針對竹竹合併議題,民進黨立院黨團擬讓地制法修正草案在臨時會時出委員會,待下會期初處理,惟據了解,黨內也傳出,是否未來僅處理已提出申請的彰化縣升格,以利勸進經濟部長王美花,黨內甚至傳出讓新竹市長林智堅轉選新竹縣,林智堅方面對此強烈反彈,認為如僅處理彰化,又叫選竹縣,根本是糟蹋、陷害。
顏振凱
2022-01-16 16:5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推竹竹併撇下苗栗 林濁水批天地不容:國家被自私的人拎著走
蔡政府力推新竹縣市合併,一旁的苗栗縣地位尷尬,引起各界關心。對此,前立委林濁水直言,現在主張合併同時踢掉苗栗,「人不自私天殊地滅,國家被自私的人拎著走,天地不容。」
羅立邦
2022-01-16 06:16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焦點人物面對面》大新竹升格錢從哪裡來?林智堅搬法條:不會搶走六都的錢
《財政收支劃分法》20年未修,多年來直轄市、非直轄市分搶統籌分配款大餅,擁有竹科的大新竹市一旦升格,恐成「吸金王」,強勢排擠其他富都、窮縣財源,但林智堅引用法條強調,大新竹升格財源由中央撥補,絕無排擠到其他縣市政府財源。(林智堅專訪2之2)
唐筱恬
2022-01-12 17:1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焦點人物面對面》不讓新竹「像乞丐一樣去要錢」 林智堅棄選也要拚升格
堪稱政壇跳級生的全台最年輕市長林智堅,眼見《地方制度法》修法引發朝野大戰,選擇棄選大新竹市長,不在政治浪尖上硬碰硬。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周五將舉行公聽會,林智堅對升格仍不死心,剩餘任期的300多天,他要如何在大新竹升格案再度出擊,也關乎他下一步又要再度跳級到哪裡。(林智堅專訪2之1)
唐筱恬
2022-01-12 17:00
新聞
政治
林智堅點名5立委「怕煮熟鴨子飛了」反竹竹併 高虹安嗆:新竹縣市對他來說是兩隻肥鴨?
竹竹併議題持續延燒,新竹市長林智堅5日接受廣播訪問時,指立委林為洲、林思銘、鄭正鈐、邱顯智、高虹安其實都想選市長,是因為擔心「煮熟的鴨子飛了」,才反對竹竹併。對此高虹安質疑,難道新竹縣市對於林市長來說是2隻肥肥的鴨子嗎?很遺憾聽到新竹市的大家長,竟用如此權謀算計的話語,來形容自己的城市。
羅立邦
2022-01-08 05:3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推大新竹合併,被朱立倫打趴
近期大新竹合併紛擾,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被動退選」,在朱立倫展現領導魄力與縣市首長、立法委員、地方議會議長大陣仗召開記者會後,凸顯原案忽視升格所牽涉的國土均衡發展、地方財政分配等重大議題。蔡英文、柯建銘受到民意大幅壓力不得不緊急收手,這是朱立倫所領導的戰功。
晨耕
2022-01-06 13:30
新聞
政治
柯建銘批藍不懂議事規則 國民黨反擊:擋酒駕修法、替林智堅護航
立院5日展開臨時會議程,除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外,民進黨也力推攸關竹竹合併升格的《地方制度法》(簡稱《地制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更批評,《地制法》無法在臨時會表決、國民黨連議事程序都不懂。對此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凌濤則反擊,《地制法》已交付委員會審查,在送出委員會前,臨時會都無法進行二讀表決,國民黨也從未主張要在臨時會表決,「柯導演」不知道哪裡夢到的劇本,是不是急於替新竹市長林智堅護航,而讓自己亂了套?
晏明強
2022-01-06 04:0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肥了中央,瘦了地方!財劃法不修,竹竹併升格搶走的是六都的錢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持續延燒,不但讓躺在立法院23年未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受到各界重視,也讓立法怠惰背後所衍生的財政失衡現象又再次曝光。
唐筱恬
2022-01-05 17:10
新聞
政治
曝林智堅棄選大新竹市長主因 林光華:應該是蔡英文的意思
民進黨近來力推竹竹併,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更是宣布棄選合併後的大新竹市長,引發各界關注。對此,民進黨前新竹縣縣長林光華召開記者會透露,林智堅會不選大新竹市長,是因為莽撞要合併的行為已經影響1月9日的台中市立委補選及中正萬華立委罷免案,更直言林智堅「沒有這個智慧」突然宣布退選,應該是總統蔡英文的意思。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1-02 16: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專欄
許詠翔觀點:從竹竹併看台灣真是區域發展劫貧濟富的邪惡國家?
竹竹併引發了國土規畫的討論,怎麼樣讓狹小台灣的空間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當然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不過談到國土規畫,總是很理所當然地會被加上一個「縮小城鄉差距」的目標。這就跟談到經濟計畫必定有「縮小貧富差距」這個目標一樣理所當然。
許詠翔
2022-01-02 14:2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5縣市公投逆襲得不到關愛眼神 綠營基層反彈中央只顧「媽寶」林智堅
民進黨完勝4大公投後沒多久,近期整個輿論議題被竹竹併、林智堅是否參選大新竹市長帶走。一位政府高層說,大家都在吵竹竹併,爭議「北部三傑」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新竹市長林智堅,3人所執政的縣市,公投4個同意票皆高過不同意,是否影響其政治前途?亦或是關注2024年總統大選由誰接班,以及中二補選與萬華罷免狀況。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次公投其實有5個民進黨原本不被看好的縣市意外地顯示「還有生命跡象」。但這幾個縣市爹爹不疼、姥姥不愛,據指出,基層「幹翻了」。
楊舒媚
2022-01-01 16:5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竹竹併好嗎2》大新竹升格急什麼?林智堅棄選也解決不了的4大爭點
爭吵了3個月的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讓新竹市長林智堅放手一搏,以不參選大新竹市長宣示決心。然而,從產業趨勢、市民生活與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竹竹併真的能發揮1+1>2的效果嗎?抑或只是朝野政黨拓展政治版圖的說詞?(竹竹併好嗎系列2之2)
李佳穎
2021-12-31 17:1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從電影臨演到政治明星 林智堅下一步前進中央政府?
為了力推竹竹併,執政黨是內外交迫,而即將屆滿的民進黨新竹市長林智堅也因此成為全國焦點人物。林智堅2000年進入政壇,從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助理幹起,很少人知道,政治圈內公認的「型男」林智堅,其實年輕時試圖走演藝圈,還和今日的綜藝天王吳宗憲一起演過電影,雖沒當成影視明星,但也成政治明星,憑的不只是外型,而是紮實的口碑政績。
顏振凱
2021-12-31 16:30
新聞
政治
彰化僅人口達標就想升格?王惠美自豪3大優勢:民代不分黨籍都支持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近日掀起熱議,彰化縣日前也提出升格計畫書送內政部審查,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30日表示,彰化縣已滿足人口條件,但還須兼具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對此,彰化縣長王惠美強調,彰化古蹟不輸給台南,且全國近8成風電都在彰化外海,升格還能與台中成為中部發展的雙引擎。
鍾秉哲
2021-12-30 21:19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