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簡恒宇 文章列表
#
簡恒宇
約 4,24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專訪芬蘭代表》跑步跑到帛琉馬拉松全馬冠軍 4科技項目值得雙邊合作
正當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尋求半導體公司前往設廠,北歐國家芬蘭採取不同策略,芬蘭駐台代表羅瑞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芬蘭和台灣可在量子計算科技、網路安全、電信通訊與乾淨科技領域合作。另外,擁有跑步習慣的他自行報名首屆帛琉馬拉松,更贏得男子組全馬冠軍。
簡恒宇
2024-08-02 09: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專訪阿曼代表》首次來台灣最感激這件事 盼提升教育、商務合作強化關係
「教育和商務是強化關係的2大要素」,阿曼王國台北商務辦事處處長木罕莫德‧阿巴拉米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強調,促進阿曼和台灣的大專院校合作,對提升雙邊關係極具潛力,並稱阿曼具戰略位置、社會安定,且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出口商品可免關稅,這些都是吸引台灣公司前去投資的誘因。
簡恒宇
2024-08-01 09:00
新聞
國際
國內
「促進原住民族關係是印太戰略重要目標」 加拿大原民議員首次來台有這感覺
不同於台灣,加拿大原住民族國會議員不限由原住民選民選出,而加拿大參議員法萊恩強調,加拿大近年來聚焦和解,教育民眾認知投票重要性很重要。亞伯達省唯一原住民族眾議員戴雷克提到,原住民族在經濟面能做的包括藝術創作,且現正團結確保真實的原住民族創作,以及受到尊嚴對待的公平市場。
簡恒宇
2024-07-21 11:00
新聞
國際
立陶宛外交部宣布收編「部貓」 法國外交部「捕鼠官」準備迎接巴黎奧運
英國除了首相府有「捕鼠官」,外交部原本也有名叫「帕默斯頓」的「捕鼠官」,但已於2020年「退休」,而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和外交部19日在X平台宣布,收編1隻小貓「蘭格」為「部貓」,英國大使館隨後分享貼文,歡迎立陶宛跟上英國傳統「任命」其「捕鼠官」。
簡恒宇
2024-07-20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分裂半世紀的島國》希臘裔尋求與北賽普勒斯統一 若成功會改變對台態度嗎?
1974年,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境內的希臘部隊發動政變,企圖讓賽普勒斯和希臘合併,促使土耳其同年7月20日出兵保護賽普勒斯土耳其裔,賽普勒斯南北分裂至今50年。《南華早報》1月指出,身為歐盟成員國的賽普勒斯則因北賽普勒斯問題,成為歐盟對台政策難有進一步討論的因素之一。
簡恒宇
2024-07-18 19:24
新聞
國際
巴黎奧運》蒙古、海地隊服令人驚豔 中國隊服被批沒美感還性別歧視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6日在法國巴黎登場,這場四年一次的體壇盛會,除了看運動賽事,開幕式上的各國隊服形同時尚競賽,其中採用傳統長袍形式的蒙古隊服,以及融合知名畫家作品的海地隊服,都在社群贏得讚賞。另外,美國隊服選擇藍色牛仔褲;中國隊服則被批評有性別歧視。
簡恒宇
2024-07-17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歐洲國家紛紛承認巴勒斯坦 芬蘭以色列團體主席:為何不承認台灣?
對於擁有資源優勢的以色列強力轟炸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部分國家選擇給予巴勒斯坦外交承認,具體表達對「兩國方案」的支持,並藉此施壓以色列。不過芬蘭-以色列協會聯合會主席胡維拉撰文直言,西方陣營應承認台灣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簡恒宇
2024-07-16 19:3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2024美國總統大選》尼克森後最年輕副總統候選人 川普搭檔范斯對台灣立場為何?
美國共和黨全國大會15日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登場,前總統川普宣布與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搭檔,正式被提名為正副總統候選人。《治國方略》專欄作家拉瑞森表示,范斯和川普一樣在部分外交政策上持鷹派觀點,且反對援助烏克蘭,因為優先要務是集中資源來圍堵中國。
簡恒宇
2024-07-16 14:30
新聞
國際
國內
哥大論壇》修憲後形成「超級總統」 蘇起建議台灣民主做這2件事
「或許我們(的民主)應暫停和重置」,我國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13日參加首屆「哥倫比亞論壇」直言,由於1997年修憲後,總統任命人事不用閣揆副署,也不用經國會批准,形同「超級總統」,「可是我們自稱民主」,所以應先暫停,重新思考、反映自身,重置民主。
簡恒宇
2024-07-13 21:0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哥大論壇》「不認為中國準備好犯台」 美國漢學家黎安友:但這情況就會動武
針對美國和中國競爭及台灣潛在衝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13日在「哥倫比亞論壇」直言,不認為中國已準備好攻打台灣,也無法在不摧毀台灣晶片產業情況下贏得戰爭。該校人類學教授孔邁隆則說,當美國愈強力挺台,中國就更會孤立台灣,所以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要團結。
簡恒宇
2024-07-13 19: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哥大論壇》AIT副處長柯傑民表明美國3目標 期待台灣在AI領域有這表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與台灣哥大校友會13日聯合舉行首屆「哥倫比亞論壇」,與會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副處長柯傑民致詞強調,支持台灣防衛、供應鏈、對外連結是基於美台人民交流的目標,並稱有興趣看到台灣在華語、中華文化世界發展人工智慧系統的角色,「我想台灣會帶來獨特價值觀」。
簡恒宇
2024-07-13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4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稱賀錦麗支持度些微領先川普 學者解析她對中國外交政策立場
美國總統拜登高齡及健康狀康引起換人競選聲浪,副總統賀錦麗被視為替代人選之一,而11日發布的民調顯示,若是賀錦麗競選總統,些微領先共和黨對手、前總統川普。電子報《中國話題》指出,賀錦麗在副總統任內遵循拜登的外交路線,曾表明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強力支持台灣。
簡恒宇
2024-07-13 11:00
新聞
國際
幕後》曾遊說共和黨政綱提到台灣?POLITICO揭駐美代表處「擔心這件事」
美國共和黨8日發布新版政綱,但隻字未提台灣,是44年來首次出現此情形。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11日引述消息稱,台灣駐美外交人員曾密切接觸,想要共和黨政綱提及台灣,而他們現在擔心國內在野陣營政治人物會指責「代表處某人」。我國駐美代表處強調,不認同此未經證實的說法。
簡恒宇
2024-07-12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捷克大眾對台灣的支持每年上升」 EVC主任楊雅嚳:仍有許多人對台無感可能是這原因
捷克調查機構「觀察研究協會」旨在觀察及評估塑造捷克社會的趨勢、態度和心境,而9日發布捷克大眾對各國好感度的調查報告,其中約2/5受訪者對台灣有好感。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嚳10日在X平台表示,捷克人對台灣好感度逐漸增加,這次更是對中國好感度的2倍。
簡恒宇
2024-07-11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習近平唯一信任的軍官是她!解放軍大整肅,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成焦點
出身陸軍的中國前2任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接連因違紀審查下台,繼位的現任防長董軍則是海軍上將。曾任《日本經濟新聞》中國分社長的中澤克二撰文指出,前述2位前防長都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挑選,但傳言董軍是習近平太太彭麗媛推薦,顯示習近平正在靠她控制解放軍。
簡恒宇
2024-07-11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教廷若外交轉向會有重大後果!印度學者:將鞏固中國立場的合法性
我國邦交國教廷(梵蒂岡)和中國2018年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內容至今沒有對外公布,預計2024年底會續簽第3次。印度學者米希拉和沙爾瑪共同撰文表示,儘管中國在這期間仍有違反協定的行為,但雙方展現長遠看待關係的寬容與決心,若教廷外交轉向,將帶來全球影響。
簡恒宇
2024-07-10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美國共和黨新政綱沒提台灣》外交部:聚焦內政 方恩格推測川普團隊會有很多「抗中保台」人士
美國共和黨將於15至18日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照例在會前發布政綱,而8日公布的版本隻字未提台灣,對此國際趨勢專家方恩格告訴《風傳媒》,這次政綱沒有單獨提到任何美國盟邦,但在強化聯盟的承諾部分稱會支持「印太地區強健、主權且獨立國家」,這可能包含台灣,意味把台灣視為獨立國家。
簡恒宇
2024-07-10 13:30
新聞
國際
法國巴黎奧運將登場》衝浪賽事在大溪地舉行 裁判塔竟成一大問題
四年一度的體壇盛會「奧林匹亞運動會」將於26日在法國巴黎揭幕,不過衝浪項目會在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島舉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日表示,大溪地西南邊海岸的浪在衝浪圈享譽盛名,在此進行賽事很合理,只是原有的裁判塔未符合奧運安全標準,而建造新裁判塔在當地引起爭議。
簡恒宇
2024-07-09 20:00
新聞
國際
突訪俄羅斯已經讓歐盟跳腳 匈牙利總統奧爾班去中國前參加這活動又惹議
匈牙利1日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其總統奧爾班隨即出訪烏克蘭、俄羅斯和中國,其中訪問俄羅斯引發歐盟內部不滿,不過奧爾班在到中國前,先到亞塞拜然參加突厥國家會議,而與歐盟成員國賽普勒斯有分裂問題的北賽普勒斯是該組織觀察員,歐盟再次澄清,奧爾班的行為僅代表匈牙利。
簡恒宇
2024-07-09 15: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全球防務繁重,美軍航艦分身乏術!太平洋地區出現空窗期,學者籲歐洲承擔安全責任
隨著參與軍演的美國航空母艦「老羅斯福號」要前去中東地區替代「艾森豪號」執行任務,加上「雷根號」則結束駐防日本,《新聞周刊》4日直言,在「華盛頓號」抵達日本駐防之前,美國這段期間在西太平洋沒有航艦能支援危機或應對突發事件。
簡恒宇
2024-07-07 0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