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紅衛兵 文章列表
#
紅衛兵
約 4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人物》經歷中國文革批鬥的台灣將軍!孫立方哭聲改變一家「黑五類」命運
近年兩岸關係緊張,在這氛圍下,中國出生的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孫立方少將,於2025年5月1日接任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晉任中將。鮮為人知的是,孫立方的母親張至雲(本名朱蓮華)是一位具有深厚藝術造詣與堅定信念的國劇名伶,其人生歷程跨越中國與台灣,充滿戲劇性與時代印記。孫立方創下政戰官科接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主任「大總管」的先例,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在這波人事異動上,引發議論。
張曜麟
2025-05-13 08:2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已成紅衛兵滿街找被告」 吳子嘉嘆檢調失控:互相飆車比抓人
檢調持續偵辦罷免幽靈連署案,近日陸續搜索多處國民黨地方黨部,外傳明(9)日更可能擴大行動,進一步搜索中央黨部。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表示,現在的政府完全全面失控,更直言,總統賴清德「已經成為紅衛兵」,開始到處在滿街抓人。
傅乙珮
2025-05-08 21:15
新聞
政治
國內
小粉紅滲透華碩工會?陸配員工控執行長支持台獨 馮賢賢:敵人要把台灣搞爛
國內PC品牌大廠華碩近日被周刊揭露,一位錢姓中國籍配偶員工,1年多前加入華碩工會,開始對公司事務指指點點,甚至不滿特定綠媒報導華碩,指控執行長許先越支持台獨勢力媒體,圖謀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對此,前公視總經理馮賢賢直言,現在敵人已大量滲透台灣社會,無所不用其極要從裡面把台灣搞爛。
李孟恩
2025-03-12 22:11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經濟
國際熱議》「小粉紅」已經變成暴力紅衛兵!北京刻意營造的「仇恨教育」,會成為經濟復甦的大阻礙?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國內官方媒體和課堂上宣揚愛國主義,推動民族主義狂熱情緒,這種情緒在某些場合已經失控。最近四個月內,中國接連發生的三起針對日本人和美國人的持刀襲擊事件,暴露出這場運動的陰暗面,許多人稱之為「仇恨教育」。
金牛幫幫忙
2024-10-08 1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曾為毛澤東戴袖章,中國「紅衛兵」代表人物宋彬彬去世,終年 77 歲
在中國,宋彬彬曾是文化大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參與煽動對教師致命迫害的「紅衛兵」,毛澤東曾賦予她另外一個名字「要武」。
Liyan Qi
2024-10-08 12: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歸鄉─錯愛這個國家,還肯回來嗎?夏偉小說《故鄉》選摘(3)
在一列載滿打鼾乘客的中國火車上想著巴哈與孔子,似乎荒謬得不合時宜,因為那些乘客從來沒聽過這位德國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在過去十年間不斷辱罵孔子的人文主義。然而巴哈和孔子是小李父親的神,他是他父親的兒子,現在他要回家見他父親,他父親即使遭受毛澤東革命的攻擊,仍然尊敬著巴哈與孔子,並試圖為周遭的混亂帶來一些秩序。巴哈與孔子這兩人,一位編纂了調和與複調樂曲的規則,另一個編纂了人際關係的規則,兩者都在尋找某種崇高的一致性或「大同」,並為一切帶來「和諧」,或許他父親喜歡這兩個不同之人的作品一點也不奇怪。
夏偉
2024-08-22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夏偉小說《故鄉 》選摘(1)
天色已經變暗許久,可是李同書仍然沒有回家。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一九六六年夏天凝聚出驚人的氣勢,因此李同書很少在天黑前回家。他十四歲的兒子李文德經常獨自坐在他們室如懸磬的家中,他們家位於名為柳園的庭園建築,這裡曾有雅緻的花園和門廳。李家就在柳園的一個房間,房裡除了兩張床、一張木製的小圓桌、一個衣櫃,還有一座附有玻璃門以防北京乾燥塵土弄髒書籍和樂譜的木製大書櫃外,最醒目的,是一台直立式的史坦威鋼琴。
夏偉
2024-08-20 05:10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中國首富遭小粉紅出征:「農夫山泉」瓶蓋像太陽旗、兒子有美國護照,中國商場已「紅衛兵」化?
中國飲用水大廠「農夫山泉」創始人、也是中國首富的钟睒睒,最近成為中國網路小粉紅的攻擊對象,指責他不夠愛國、兒子持有美國護照,連農夫山泉水瓶上的紅色瓶蓋,都被認為是像日本的太陽國旗,暗示農夫山泉與中國歷史上的敵人勾結。
金牛幫幫忙
2024-03-26 14:13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科技
《三體》:「無法拍攝」的科幻小說,被拍成了Netflix影集
由《權力的遊戲》製片人監製,「網飛」(Netflix)新劇集《三體》(3BodyProblem)改編自一部中國同名暢銷科幻小說。儘管中國歷來對這類小說進行審查,但這部小說依然在中國大受歡迎。
BBC News 中文
2024-03-22 14:38
新聞
政治
綠營猛攻高虹安 劉寶傑怒批「文革再現」:塔綠班跟紅衛兵一模一樣!
選戰倒數,綠營猛打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學經歷等議題。節目主持人劉寶傑對此直言,沒想到台灣「文革再現」,這些塔綠班的底子,跟紅衛兵一模一樣。
羅立邦
2022-10-09 01:17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他一手設計五星旗,卻慘遭紅衛兵抄家批鬥!中國國旗之父的淒涼人生,令人不勝唏噓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香港有公共屋邨一度在各樓層掛滿「五星紅旗」,畫面震撼,相信令一眾愛國愛港人士為之感動。提到五星紅旗,大家又知不知道其設計者的故事?該旗由浙江瑞安一位普通市民曾聯松於1949年設計,然而曾聯松與「義勇軍進行曲」作詞人田漢一樣,在文革期間慘遭抄家批鬥,還失去了五星紅旗的設計樣稿。
*CUP
2022-07-01 22:49
政治
苗博雅「公開處刑」北市公務員 吳子嘉批:跟文革紅衛兵沒兩樣
台北市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日前針對「PTT發文事件調查」進行專案報告,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要求交通局運輸資訊科林姓科長公開唸出在PTT上的留言,引發爭議。《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14日在節目「關鍵時刻」中直言,苗博雅此舉如同文革紅衛兵,台灣社會無法接這種低級、下流的事。
蔡佩珈
2022-06-16 06:05
地方新聞
新北
何博文臉書遭灌爆挨批如紅衛兵問政 侯友宜:40年老警察捍衛國家忠誠度 不容受辱!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27)日出席市議會第二天總質詢,遭民進黨團議員輪番要求他針對共機擾台事件表態,議員何博文質疑侯不願對共機擾台發出譴責,侯也發怒表示自己經歷槍戰幾十場,願意用生命守護台灣人民,還嗆何「做過嗎?」。何博文當天晚上在個人臉書發文強調「就是問侯友宜市長,對共機擾台,是否給多譴責?」,此文引發許多網友超過數百則留言、多數市民批評與市政何干,為侯市長叫屈。
李梅瑛
2021-10-28 14:51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1970年代的香港─左派自成另類的圈子
我坐在出境大堂的椅子上,想到自己過去為中共政權辯解,而現在當困境臨到自己身上,我無法為不僅不合理、而且是荒謬已極的倒行逆施作任何辯解。我以前做的事,是不是錯了?
李怡
2021-10-10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彭明輝專文:文革,有什麼好懷念的?
二戰期間被納粹殘殺的猶太人約400萬到700萬人,史達林集中營(古拉格)迫害過的人可能有2000萬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50萬到170萬人。但是蘇揚教授估計,文革期間慘死的人有150萬到300萬人,被迫害的人至少3600萬人;而《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引述的最新研究說死亡人數50萬到800萬人,被迫害者數千萬人。
彭明輝
2021-07-04 06:2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盛慕真專文:結合「個人崇拜」和「群眾路線」毛澤東創造一人專政
對毛澤東這樣一個非常人物,中外學者的褒貶不一是無可置疑的。他們的唯一共同點就是尋求一個合理解釋:為什麼毛澤東能夠緊緊掌控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和人口最多的國家,直至他與世長辭?著名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D.Spence)認為毛澤東的出身平凡,受的教育也不系統,其才華和智力並不出眾;然而他的永不停滯的精力和「不顧一切的自信」則是他成功的祕訣,使他成為世界上最權威的統治者。
盛慕真
2021-07-03 05:5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馮客專文:毛澤東冷眼旁觀整個國家陷入混亂
劉少奇全力投入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他說這是一個很尖銳的階級鬥爭,對我們黨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他想要證明自己是堅定不移的革命分子,也有資格擔任毛澤東的接班人,行事作風甚至比毛澤東本人還要偏左。到了1963年底,劉少奇把自己的妻子王光美派到農村去領導一個工作組,矢言「把權力從階級敵人手上奪回來」。她的調查結論是所有幹部,「不論大小」都有問題,一個都不能信任。
馮客
2021-07-02 05:5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這次連香港建制派都看不下去了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劉利群因前年擔任食環署長期間要尊重一下必要的法律程式,沒有及時清理「連儂牆」,被官宣左媒攻擊,甚至指她丈夫、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是「黃絲」,以此指責她不符「愛國者」標準。
龔理
2021-03-09 05:3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漢寶德專文:中國人善於破壞古物,紅衛兵只是時代的名稱而已
不久前,我在朋友的店裡看到他新近自歐洲買回來的宋代木雕菩薩,這一座盤腳而坐的菩薩,法相慈祥而莊嚴,姿態優美,真是古代藝術的佳作。這使我想起過去在西方博物館裡所見的宋代木雕了。中國古物被外人弄走,擺在博物館當鎮館寶,說起古代木刻菩薩像來,不免令人傷心。記得多年前初到美國,在東部旅行,逛博物館,常看到略大於人體的木雕菩薩,色彩斑駁而古雅,姿態優美動人,面相莊嚴而祥和,予人深刻印象。有一座博物館,好像是佛利爾吧,進門的大廳就有數座,布置得宜,令人心生美不勝收之感。
漢寶德
2020-11-29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在瘋狂當中,我沒有忘記去記錄它」 2萬張底片藏了二十年,還原歷史黑暗面 「文革第一人」李振盛病逝
在文革時期拍下10萬張照片,將當局不容見光的2萬張「黑暗面」底片埋藏在家中地板下20年,被譽為「全面紀錄文革歷史第一人」的中國攝影記者李振盛,日前傳出因腦溢血病逝於美國紐約寓所,享壽79歲。
鍾巧庭
2020-06-23 12: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