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文章列表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富裕國家的成年人越來越笨!OECD:20%只有小學程度的算數和閱讀能力
如果你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笨,那你可能是對的。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月初公布的數據,大約五分之一的成年人(16-65歲)在數學和閱讀的表現幾乎只有小學生的水準。儘管現代成年人普遍的教育程度比十年前更高,但在日常生活的算數和閱讀理解能力卻大幅下降。
李岱青
2024-12-30 18:0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AI
謝錦芳專欄: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錯嗎?
台積電在晶圓製造的頂尖實力,成為台灣的驕傲。提起台灣在晶圓製造的優勢,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直言,「台灣的優勢就是人才,有非常敬業的工程師,即使半夜也接電話。文化差異是台灣領先的關鍵之一。」然而,西方世界裡,年輕人認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更重要的價值,有錯嗎?
謝錦芳
2024-05-12 06: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出事了!照護殺人、自殺發生頻率反彈、長照收支面臨死亡交叉
這是一對家住新北市樹林區的母子,因為82歲的母親年邁,加上曾經中風、慢性病纏身,平日全由55歲的兒子一人獨力照顧。日子看似如常,這個家庭既非政府列管的高關懷家庭,也從來沒有對外求助的相關報案記錄。但這一天,鄰居卻聞到劇烈的屍臭味,經報案由警方破門入內查看,老母親陳屍一樓臥室,兒子則於三樓臥室上吊,母子兩人皆已死亡多時,遺體甚至已開始腐爛。
黃天如
2023-06-05 09:10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銀行業混亂,經濟成長下滑!《經濟學人》深入剖析全球經濟崩潰的可能
最近銀行業混亂,美國矽谷銀行3月上旬倒閉,瑞士信貸(CreditSuisse)本月中股價崩跌,日前被瑞士銀行集團收購,外界憂心這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崩潰。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最近銀行業的動盪不太可能將世界經濟推向崩潰邊緣。
廖綉玉
2023-03-31 04:00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西方就業奇蹟令人費解!勞動市場未見疲軟 《經濟學人》:可能是壞消息
自2021年以來,政府間國際組織「經合組織」38個成員國的GDP成長放緩至幾近停滯,商業信心低於長期平均,但勞動市場沒有太多疲軟跡象。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5日指出,這對經濟活力來說可能是壞消息。
廖綉玉
2023-03-07 17: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生的少、死的多 台灣兒童醫療拉警報,亟需哪些強心針?
新冠肺炎已造成國內至少35名兒童死亡,很多人感嘆疫情爆出台灣兒童重症醫療破洞。其實受到少子化、城鄉差距、醫療給付等問題影響,早在新冠肺炎爆發前,國內兒童醫療品質就已亮起紅燈。然就在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拋出「10年後國內重症兒童可能需要出國才能獲得救治」警訊的同時,兒科專科醫師招收率卻再創近6年新低,突顯台灣兒童醫療需要強心針救贖的迫切性。
黃天如
2022-10-12 17:0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新冠陰影中,《經濟學人》選出今年經濟表現優等生,這個國家大手筆投資台灣風電!
全世界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中又過了一年,2019年底啟動的疫苗大規模生產與接種計畫,一度為抗疫戰爭帶來和平曙光,但好景不常,Delta變種病毒異軍突起,Omicron變種病毒接棒肆虐,許多國家再度淪陷,經濟再遭重創,全球供應鏈遲遲無法恢復正常,通貨膨脹風暴來襲。
閻紀宇
2021-12-29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說好的拯救地球呢?最新研究:中國2019溫室氣體排放,超越已開發國家總和!
紐約獨立研究公司榮鼎集團6日發布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統計,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生產國,排放量已達到該國1990年水平的三倍之多,也首度超越美國等世界上所有已開發國家的總和。
蔡娪嫣
2021-05-07 13:37
評論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商業
蔡宏政專欄:全球化疫情不會終結經濟全球化
疫情升溫導致全球性封鎖人員往來,許多人開始討論全球化是否面臨終結。這個複雜問題需要仔細爬梳。這次封鎖主要是從人員流動管制開始,進而影響到全球分工下供應鏈的斷裂,進而衍生失業與需求不足的系統性經濟危機。如果將全球化定義為「跨越民族國家邊界管制的商品、資本、人員與資訊流動」,那麼可以說這次疫情造成全球化的倒退、甚至是終結。
新新聞
2020-05-03 06:5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新新聞》中國隱瞞疫情,華為會遭英國報復?
三月二十五日,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Associates)創辦人、美國傳奇投資人達里歐(RayDalio),以「變動中的世界秩序」(TheChangingWorldOrder)為題於專業網路平台領英(Linkedin)發文,引起投資界廣泛的討論與震撼。
林哲良
2020-03-31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武漢肺炎疫情若未在Q2獲得控制,恐引發金融危機!OECD:世界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威脅
在新冠病毒疫情加劇和油價下跌的雙重打擊下,美國股市3月9日開盤後重挫7%以上,觸發熔斷機制,導致暫停交易15分鐘。這是美國股市歷史上第二次觸發該機制,上一次啟動熔斷機制還是在1997年。除美股之外,歐洲和亞太地區各大股市也都紛紛大跌。有經濟學家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增速將歸零,未來走勢將取決於疫情能否在入夏前得到控制。
美國之音
2020-03-11 14:00
新聞
國際
財經
OECD出面斡旋 美國暫不課徵法國香檳關稅
自巴黎對國際網路巨擘徵稅以來,華盛頓一直威脅對法國香檳酒和奶酪等商品加征關稅。現在出現緩和跡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出面干預,亦是一大原因。
德國之聲
2020-01-22 09:00
新聞
國際
中美貿易戰衝擊,OECD看衰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恐跌至金融危機後最低水準!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19日調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並警告由於貿易緊張加劇侵蝕全球成長展望,世界經濟成長速度預料將跌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準。
中央社
2019-09-20 08:10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一年工作超過2000小時,南韓上班族月花4千塊布置辦公桌紓壓
去年,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對39國的工時統計,韓國排名第三,每年人均工作2,005小時,以一天工作8小時計算,相等「加班」85小時。留在辦工室的時間愈來愈長,難免會感到日子一成不變,但上班文化又無法輕易改變。韓國上班族於是絞盡腦汁,尋思如何苦中作樂。
*CUP
2019-08-30 16:30
新聞
國內
調查
各國高壓工作排行大不同!台灣最「緊繃」的燒腦行業是這個……
只要敬業,各行各業都不簡單,每個工作也都有其難處與壓力。不過調查顯示,各國還是有其特殊「pro」級的高壓行業,例如國內高壓行業排行榜中的常客就包括:金融會計、科技資訊、大眾傳播與公關廣告、醫護與生技等;就連平均薪資相對偏低的運輸與物流倉儲業人員,為了按時送達貨物,必須無畏風雨,還得分分秒秒與時間賽跑,才能在追求零負評的服務業中生存。
黃天如
2019-06-07 09:20
新聞
國內
調查
台灣癌症發生率擠進全球前十名,發生率最高的這種癌症患者越來越年輕
另類台灣之「災」!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全球癌症發生率排行,我國癌症發生率每十萬人口296.7,在全球45國中排名第10,堂堂擠進前十大。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乳癌長期一枝獨秀占據我十大好發癌症排行榜之首,平均每十萬名女性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達72.99,近年光是1年新診斷出來的女性乳癌病例,就超過1萬2000多例。
黃天如
2019-05-23 09:00
新聞
國內
調查
韓國歐巴胃癌發生率全球居冠,專家點出愛吃這類食物恐是禍首
同樣為「癌」所困,礙於飲食、生活習慣迥異,歐美及亞洲國家好發癌症的種類,也有很大的不同。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統計,台灣癌症發生率擠進全球十大,在亞洲更僅次於南韓,排名第2。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南韓還是全球胃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而多數專家認為,這與該國人民偏好食用大量醃漬、重鹹的食物有直接的關係。
黃天如
2019-05-23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全球貿易量的3.3%都是假貨!OECD、歐盟最新調查:山寨仿冒品最大源頭是中國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歐盟智慧財產權局3月18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年中,假冒和盜版商品貿易量穩步上升,達到了全球貿易總量的3.3%。
美國之音
2019-03-19 15:46
新聞
國內
調查
盤點各縣市生育利多!難救少子化 扶養比惡化嚴重
「生1個小孩給個幾萬元,根本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政策』,殊不知年輕夫妻愁的不是生不起,而是養不起啊!」年近不惑娶妻成家,卻遲遲不敢生子的大明說。話雖如此,近年各縣市相繼祭出獎勵金鼓勵生育,金額多寡卻大相逕庭;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生育率居冠的連江縣,正是獎勵金給的最阿莎力的縣市呢!
黃天如
2019-01-28 08:20
新聞
國內
調查
女性西醫師僅佔19.4%,在先進國家中吊車尾!台灣醫界性別失衡,問題出在哪?
雖說人各有志,但能考上醫學系的年輕學子無疑都是人中龍鳳,更何況是能通過接下來7到10年磨練,取得醫學系學位者。據統計,近年國內醫學系畢業生女性比例均逾3成,2016學年度更達到36.6%;惟對照國內實際在第一線執業的西醫師性別比例,女醫師人數雖呈逐年穩定成長,但至今比例僅19.4%,不僅與醫學系畢業生比例存在偌大落差,更在先進國家中敬陪末座。
黃天如
2018-11-21 08: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