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經濟學者 文章列表
#
經濟學者
約 3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美債避險變風險!經濟學者嘆「幸好壽險業沒做這操作」:否則全部斷頭
美國總統川普認為強勢美元削弱美國產品競爭力,多次強調要美元貶值,而從他祭出對等關稅以來,美元指數也大幅下跌,對此,東吳大學講座教授朱雲鵬在網路節目《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上表示,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本來就打算,將匯率當作除了關稅之外,另一個「讓美國再度偉大」的招數。
陳明遠
2025-05-13 08:50
新聞
政治
財經
美元前景疲弱?川普拚製造業回流大打關稅戰 經濟學者提一觀察指標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上任後推動「美國製造」(MadeinAmerica)政策,大打關稅貿易戰,這也引發市場擔憂美元前景仍顯疲弱。對此,經濟學家吳嘉隆今(14)日在節目《鈔錢部署》中表示,美國正積極讓製造業恢復生機,至於美元未來的走勢,則可觀察「美德利差」。
傅乙珮
2025-03-15 08: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人民幣高機率趨貶?川普就任在即 經濟學者:亞洲央行今年挑戰大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重返白宮,除了關稅政策,市場也關注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受到美中貿易戰打擊,人民幣趨貶機率大,亞幣可能跟進走貶,但又會遇到美國緊盯匯率操縱的難題,今年亞洲各國央行挑戰大。
中央社
2025-01-18 20:12
VIP
國際
財經
重磅專訪
經濟
川普經濟學》「減稅」衝擊 學者揭川普取消債務上限背後關鍵:做這些事非常需要錢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達123%,預計未來10年國家財政赤字每年將佔GDP逾6%。美國準財政部長貝森特到底要如何消減財政支出、減少美國債務規模,不僅準總統川普,包括全球美債持有國、投資人都殷切期盼這位索羅斯門徒能夠達標。
王秋燕
2025-01-15 09:00
VIP
國際
財經
重磅專訪
經濟
川普經濟學》川普高喊取消債務上限 學者曝嚴重後果:全球對美國政府失去信心
川普1月20日將正式宣誓成為美國總統,他要屢行「美國再次偉大」(MakeAmericaGreatAgain,MAGA)的選舉承諾前,得先面臨國家債務規模高達36.2兆美元的大問題。在共和黨全面執政的天時地利條件下,川普已大舉倡議廢除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到底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王秋燕
2025-01-15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林毅夫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經濟學獎!」香港學者:中國發展打破今年得主的「西方迷思」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14日傍晚公布,由美國學者艾塞默魯(DaronAcemoglu)、強生(SimonJohnson),以及英國學者羅賓森(JamesA.Robinson)獲得殊榮,表彰他們研究社會制度的包容或掠奪性,如何影響國家間的繁榮差距,以及影響經濟發展的貢獻。不過,香港經濟學家雷鼎鳴有不同看法,他批評3人的理論對中國發展視而不見,「林毅夫、蔡昉和李周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經濟學獎」。
兩岸中心
2024-10-28 18:51
評論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學者入公門,一拳打在棉花上:《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選摘
三年前(2021年),吳聰敏、陳旭昇、李怡庭,與學生陳虹宇合作出版《致富的特權》,內容談的是臺灣的貨幣政策,出版後獲得社會廣大的迴響。三年後,吳聰敏、陳旭昇、李怡庭加上陳南光四位學者攜手「再談」;本文選自吳聰明與陳旭昇對談學者在貨幣政策中扮演的角色。
春山出版
2024-10-21 05:10
新聞
國際
財經
大谷翔平經濟學:MLB最強「二刀流」創造多少經濟效益?日本學者估算:865億日圓
MLB道奇隊球星大谷翔平19日開創「50轟50盜俱樂部」後,美國職棒大聯盟隨即推出一系列紀念商品,比方說要價37.99美元的大谷翔平「50-50」T恤。《洛杉磯時報》說,大谷雖然跟道奇簽下7億美元的10年大約,由於延遲給付條款,道奇本季其實只付了200萬美元,大谷的經濟效益可說相當驚人。大谷翔平的經濟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據關西大學經濟學教授宮本勝浩估算,竟有865億日幣(約合新台幣192億)!
李忠謙
2024-09-20 17:33
新聞
政治
經濟
川普若當選是最大黑天鵝?經濟學者曝2關鍵因素:大家應學巴菲特
全球股市上周重創,聯準會卻遲遲未宣布何時降息。對此,東吳大學講座教授朱雲鵬表示,接下來公布的7月份通貨膨脹數字,以及降息那次會議前所出現的通貨膨脹數字,對聯準會降息的決定有很重要的影響。
呂品萱
2024-08-13 09: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聯準會被威脅降息?經濟學者揭華爾街「二度出招」:股市崩盤主因
全球股市上周重挫,外界是美國經濟衰退壓力、日本央行升息、失業率增加等原因所致。對此,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認為,「華爾街叫板聯準會」才是造成這次全球股市大跌的主軸,由於聯準會遲未宣布降息,債券投資者一直未能獲利,因此華爾街2次出招,以經濟衰退作為理由,威脅聯準會降息。
許詠晴
2024-08-11 08:50
風生活
財經
理財
職場
心理
汽車
計程車司機開整天車反而不賺錢!專家從運將每天作息分析,為何提早收工反而賺更多
編按:計程車司機出門載客,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如果判斷錯誤,即使開一整天車仍然沒有只開某幾個小時賺錢。美國行為科學家柯林.卡梅爾(ColinCamerer)曾觀察,計程車司機普遍不擅長判斷何時該收工、何時該繼續開車,而錯誤的判斷會讓他們損失8%~15%的收入。
采實文化
2024-08-07 17:30
新聞
國內
財經
日圓還有甜甜價?經濟學者指2因素「繼續放貶」:要看日本擺脫通膨的決心
日本央行宣布,將在7月底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未來是否明確減少公債購買量。對此,經濟學家馬凱表示,不論是日本政府決定減少購債量,或美國聯準會9月宣布降息,兩因素都會使日幣貶值得到支撐,但也要考量貶值利弊;若日本政府決定要擺脫通膨,以日圓貶值的方式提升物價水準,是可忍受的代價。
許詠晴
2024-07-28 08:4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產能過剩」是個假議題!?德國經濟學者:不該用「產能過剩」粉飾自己缺乏競爭力
《法蘭克福匯報》29日刊登法蘭克福大學經濟學家霍斯特·勒歇爾(HorstLöchel)的評論〈蕭爾茨是對的〉(Scholzhatrecht)。勒歇爾支持蕭爾茨與保護主義保持距離的作法,德國汽車業應當正面接受中國電動車的挑戰、而非高築貿易壁壘,因為美國抱怨的「產能過剩」只是假議題。勒歇爾說,德國出口商品總值在GDP的佔比遠超過中國,但德國有「產能過剩」問題嗎?無論拿「產能過剩」或者「國家補貼」當成加稅理由都很怪,因為歐美國家也會進行補貼與追求出口。
國際中心
2024-05-30 1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中國經濟還有救嗎?史丹佛經濟學者:中國貧困已是現在進行式
獨立記者袁莉創建的《不明白播客》採訪了史丹佛大學政治經濟學者許成鋼教授,討論「中國經濟還有救嗎?」許成鋼教授認為,中國的經濟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是中國的制度造成的。中國的法庭是黨執行命令的工具,全部土地和整個銀行體系都是國有制。這些問題就導致了中國的經濟實際上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就已經非常穩定的逐年成長速度下降。
德國之聲
2024-02-19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中國經濟逆風,習近平去上海有用嗎?經濟學者:北京根本抓錯問題重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訪問上海,這是他自2020年以來他第一次前往上海,引起了人們對他的政策議程的關注,尤其是金融、科技和福利方面。
美國之音
2023-12-01 15:3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經濟
經濟學理論失效?通膨降溫失業率卻未上升,學者:就業市場不是判斷通膨的好指標
過去兩年,美國CPI年增率遠遠超過2%目標,甚至一度漲到9.1%。為了打擊通膨,聯準會一共升息了21碼,將聯邦利率區間拉到5.25%至5.5%。雖然聯準會成功讓通膨降溫,但美國失業率卻未明顯增加,這不符合經濟學的菲利浦曲線(PhillipsCurve)。
金牛幫幫忙
2023-09-14 12:0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失業率創53年新低,其實是市場「重病」症狀?經濟學者告訴你,為何沒人失業是壞事
近期市場充滿詭譎氣氛與不確定性。在3月7日的聽證會上,聯準會主席鮑爾認為美國經濟比預期還要好,可能會促使聯準會加大升息力道,以抑制消費與借貸,達到壓制通膨的效果。鮑爾還說,終點利率可能會再調高。此話一出,市場隨即預期,聯準會可能會在3月升息2碼。
郭家宏
2023-03-22 15:20
新聞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科技
美中科技戰誰是贏家?MIT經濟學者示警:美科技巨擘和共產黨在做類似的事
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美、中科技戰延燒,美國會持續保持領先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重量級學者艾塞默魯(DaronAcemoglu)指出,美中科技競賽前景令人憂心,「科技在中國是由共產黨主導,用來監控人民;在美國則是由科技巨擘主導,這些科技公司也用科技來監控民眾,這不是好的發展方向。美國應該用科技來賦權人民,促進民主社會的發展。」
謝錦芳
2022-10-15 1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自己做不出來用搶的!中國經濟學者:若遭遇「毀滅式制裁」,應收復台灣、搶回「本屬中國」的台積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近日在一場論壇上談到新冷戰情勢,並且極力推崇曾擔任美國國務卿與白宮國安顧問的季辛吉看法,即「中美若能緩和敵對關係,對整體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性」。但陳文玲認為,美國自總統以下均有「精神分裂」,對中國採取「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手法。因此西方若像制裁俄羅斯一樣制裁中國,「我們一定要收復台灣,一定要把台積電這本來屬於中國的企業搶到中國手裡」、不能「讓台積電在美國建立六個廠的轉移目標全部實現」。
國際中心
2022-06-08 00:00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勞動經濟學、分析因果關係,3位學者共享殊榮
2021年諾貝爾獎壓軸的經濟學獎,台灣時間11日下午揭曉,由加拿大學者卡德、美國學者安格里斯特、荷蘭學者因本斯共享殊榮。卡德得獎理由是「對於勞動經濟學的實證貢獻」,安格里斯特與因本斯則是「對於因果關係分析的方法學貢獻」。
閻紀宇
2021-10-11 18:1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