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網路言論 文章列表
#
網路言論
約 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網絡噴發」不是解決問題萬用公式
中等程度的學生上頂大,部分國立或老牌私校幾無門檻,生源不足致使學校什麼學生都得收、只要會呼吸就能錄取,現在學生、家長是老大。
江政昌
2024-05-17 05:30
新聞
政治
數位中介法惹議急踩剎車 NCC認錯:會深切檢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推動《數位中介服務法》,引發輿論大反彈,在總統蔡英文指示「歸零思考」之後,NCC副主委翁柏宗今(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針對社會各界對該法相關批評,NCC將會一一盤點,釐清相關爭議,由於爭議釐清需要一點時間,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掛牌運作後,NCC將邀集數發部一起討論,藉此凝聚最大社會共識,《數位中介服務法》立法推動,將不會有時間表。
林上祚
2022-08-25 00:07
國際
科技
「這是全球網路言論自由攻防的關鍵戰役!」推特控告這個國家的政府濫權審查言論
印度莫迪政府打壓網路言論自由不遺餘力,過去多次以危害國家安全利益等理由,要求推特下架特定推文及帳號,導致雙方衝突頻傳。本月5日,推特表示不願再受新德里的脅迫,決定向法院提出訴訟,認為當局有濫權之嫌。《華盛頓郵報》指出,這項訴訟不僅加劇了推特與新德里當局之間的對抗,更是全球網路言論自由攻防戰的關鍵戰役。
陳艾伶
2022-07-13 02:00
新聞
政治
NCC《數位中介服務法》納管5平台 洪孟楷嗆:政府限縮網路言論自由
為打擊網路假消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9日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市占超過百分之十列為「指定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包括臉書、Youtube、Dcard都將納管,違規最高開罰千萬。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在臉書發文表示,「政府擺明插手限縮網路言論自由,這種民主退步duck不必!」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7-01 06:30
新聞
政治
北市議員要求追溯近4年公務員網路言論 朱學恒批荒謬:根本是思想審查
台北市政府官員於上班時間於PTT發文引起爭議,台北市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日前針對此事進行專案報告,「宅神」朱學恒在節目「POP搶先爆」指出,當天委員會決議要追溯近4年來,台北市政府轄下所有機關人員於上班時間發表與公務無關之網路發言。他直言,「這已經不是秋後算帳,是天天都算帳」,一個由民意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怎麼會無知到這種程度?
蔡佩珈
2022-06-16 00:07
國際
科技
馬斯克有意鬆綁推特言論,人權人士:恐助長亞洲和中東暴力事件
美國科技業富豪馬斯克買下社群媒體巨擘推特(Twitter),引發亞洲和中東的人權運動人士發出警告。他們一直以來指控,在這兩個地區,社群媒體平台助長煽動暴力。
中央社
2022-05-01 03: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吳統雄、彭百顯觀點:網路言論自由應共同成長而非對抗
去年言論自由日,我們在《風傳媒》發表〈唐鳳、全彩、臉書與網路言論自由〉一文,呼籲臉書與人民團體對話,解決網路言論自由被網路平台限制的疑問。經過一年持續的連絡與觀察,我們發現:
吳統雄
2022-04-07 13:50
新聞
政治
如何杜絕網軍操弄風向?學者曝3個害怕:每個人都該是事實查核中心
網軍操弄網上意見、影響民主政治甚劇,是否有可能式微?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26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舉出網軍的「3個害怕」或公民的「3個堅持」,是有可能讓網軍式微的。她指出,包含公民社會、社群平台,以及政府之間都有可以著力的地方,以避免網軍帶風向或塑造出失真的民意。
潘維庭
2022-03-27 16:30
新聞
政治
「政府花錢養網軍將成民主病毒」 學者曝隱憂:恐導致壟斷的言論市場
即便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政府沒有養網軍」,但先前副總統賴清德在民進黨內總統初選時則指「請總統蔡英文要求她的網軍停止對我的攻擊」,讓外界關注公部門與網軍問題嚴重性。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26日在一場論壇上形容,政府若出錢養網軍會成為「民主病毒」,因為它顛覆了人民和政府的關係,「本來應該聽人民聲音作決策,結果拿人民的錢去罵老百姓,就是出錢帶風向控制政府的主人。」
潘維庭
2022-03-27 1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政府帶頭說謊,有啥資格立法管制網路言論
有一句俗話叫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依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政府欲立「數位通訊傳播法」,極可能賦予政府要求網路平台(ex.臉書)下架「不實內容」的權力。如此膽大而讓人不安的計畫,正符合「司馬昭之心」所代表的意義。
李重光
2021-10-07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劉怡君觀點:台灣的後真相政治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所屬之國家安全研究所日前分析台灣輿情,指出PTT八卦板以「煽動情緒的敘事模式正逐漸占據跟疫情有關的討論,使八卦板作為疫情資訊交流平台的功能逐漸癱瘓」。
劉怡君
2021-07-21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彭百顯觀點:唐鳳、全彩、臉書與網路言論自由
去年言論自由日,我們呼籲「政府、新聞查核機構、臉書」與人民團體就網路言論問題公開溝通對談,由於唐鳳政委負責政府資訊網路事務的一半,促成了在4月13日舉辦「當言言遇到加加:唐鳳與全彩對話」直播活動,「全彩」是臉書的公共事務論壇,壇友包括多樣化人民團體,在會中達成3項重要認識與共識:
吳統雄
2021-04-07 07:00
新聞
國際
藝文
AI
「網路私刑的恐懼氣氛,讓年輕作家們自我審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這是一種危險狀態
著名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爵士(SirKazuoIshiguro)稱,年輕作者可能會擔心自己會被「吐槽」或「被抵制」而自我審查。
BBC News 中文
2021-03-02 11:10
新聞
國際
反猶太暴力事件增加!臉書更新政策:一律下架「否認、扭曲猶太大屠殺」內容
社群網站臉書的內容政策12日出現重大變更,首次禁止「否認、扭曲猶太大屠殺」的相關內容。臉書期許新的言論限制會讓用戶能在平台上搜尋到可信的資訊,但也強調更新系統和人員訓練需要花一點時間。
劉俞妗
2020-10-13 21: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被稱為「總加速師」?什麼是「入關學」? 一篇看懂中國「鍵盤政治家」網路流行語
「加速行為,支持!」八月初的一個周末晚上,當孫凱不急不慢地凖備就寢,入睡前還是拿起了手機,瀏覽起微博上的一些新聞,他在一條講述香港警方拘捕多名民主派人士的新聞下留言道。
BBC News 中文
2020-08-19 09:00
新聞
政治
國民黨粉專貼文藏性別、族群歧視 林飛帆籲節制「韓國瑜式」網路言論操作
國民黨數位行銷科技長簡勤祐近日成立「靠北蘇睏」粉絲團,不料該粉專今(7)日晚間竟貼出以女性身體圖像的網路圖卡批評蔡政府紓困政策,隨後又發布族群歧視的貼文,雖然這兩則文章均已刪除,卻仍舊引發外界批評。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在臉書發文狠酸,幸好這樣的數位科技長只有一位不是數位。
黃信維
2020-05-07 22:49
新聞
國際
兩岸
史上最嚴封號潮:摀住嘴就能解決問題嗎?中國新規加強控制網路言論 「今後網上只剩好消息」
2月29日至1日,短短兩天,中國眾多網民開設的微博或微信公眾號被封,其中大部分被封的公眾號與言論有關。2月29日,近日最受關注的一批帳號被封,另有無數活躍網民的帳號1日起,無法登錄。自3月1日起,中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提出嚴控網路信息的法規。
自由亞洲電台
2020-03-03 1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武漢肺炎風暴》「習禁評」封城不忘封口 「中國最敢言的知識分子」許章潤失聯,〈憤怒的人民已不再恐懼〉恐成絕響
「回瞰身後,戊戌以來,在下因言獲罪,降級停職,留校察看,行止困限。此番作文,預感必有新罰降身,抑或竟為筆者此生最後一文,亦未可知。」
鍾巧庭
2020-02-16 17:00
新聞
國際
德國控管仇恨言論,極權國家為何競相模仿?《外交政策》:以「法」之名箝制異議,全球民主恐競相沉淪
如何防止假新聞與網路極端言論擴散,是當今全球政府的頭痛難題,德國2017年推出《社群網路管制法》以減少仇恨言論,《外交政策》最新研究卻指出,這部法律竟然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其它獨裁國家紛紛藉口模仿德國,達到箝制反對聲音的目的!
王穎芝
2019-11-07 15:00
新聞
國際
雪莉自縊身亡事件效應 7成南韓民眾支持網路實名制
南韓歌手兼演員的雪莉(Sulli,本名崔真理)日前在其寓所自殺身亡,南韓輿論近日出現重啟網路評論實名制的呼聲。《韓聯社》等韓媒指出,南韓社會早在十多年前就有類似聲浪,但最後都不了了之,究竟這次是否會因為雪莉事件而進一步重啟相關法律或辦法,備受矚目。
詹如玉
2019-10-17 15: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