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體系著重念書升學,卻鮮少認真教導學子「如何獲得幸福」。美國耶魯大學近期一門心理學課程被搶爆,吸引1200個學生前來選修,接近大學部人數的4分之1。開這堂課的老師認為,這堂課會這麼搶手,是因為學生一直被逼著不斷念書只顧升學,生活因此被迫捨棄了幸福。開課老師為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桑托斯(LaurieSantos),專門教導學生如何讓生活更快樂且更令人滿意。至於為什麼這門課會如此熱門,桑托斯接受訪問時表示,「學生們想要改變,想要讓自己更快樂、更幸福,也想改變校園的文化」、「有高達4分之1的學生修課,若我們看到學生的好習慣,像是更懂得感恩、減少拖延、多與人聯繫,我們實際上正在散播改變學校文化的種子。」幾年前,哈佛大學也有這樣的幸福課,可見美國一流學府的學生,也一直被逼著不斷念書只顧升學,生活因此被迫捨棄了幸福,只是不知那些修了幸福課的學生,最後是否獲得幸福?其實追求生活的幸福與快樂,不在校內,而在校外。新北市五股鄉觀音山揹水人隊長蘇進雄先生,27年前爬觀音山,到達硬漢嶺時,水喝完了,口渴難耐,此時陌生山友適時遞給他一杯水喝,有如荒漠甘泉,讓他感恩在心,從此下定決心,每星期天早上6點自費買水揹水上山,倒入硬漢嶺上的觀音亭儲水塔,讓上山時口渴的山友免費享用,27年如一日,落實「飲水思源」的美德,也感動許多山友自動加入揹水行列。蘇先生很謙遜的說,知恩、感恩與報恩的心,就是台灣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