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學教育 文章列表
#
美學教育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將空間美學和設計思維融入教學 中美館邀近百名教師種子參與建築美學教育計畫
台中市立美術館13日攜手喜習建築教育,辦理「打開美術館-建築教育計畫」師培工作坊,邀請近百名教師參與,以「綠美圖」建築設計概念為基礎,發展建築教育入校課程,期望教師將空間美學和設計思維融入日後教學,啟發學生們的創意思考能力。
王秀禾
2024-11-14 16:11
品味生活
阿瘦基金會攜手茱利亞音樂藝術 為偏鄉美學教育播種
為推動偏鄉美學教育,「阿瘦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茱利亞音樂藝術」攜手合作,於台北市音樂展演空間舉辦《Hope~奏出偏鄉新樂章》公益音樂會,這場音樂盛事匯聚茱利亞音樂藝術的多才多藝學員,跨足各年齡層及領域,獻上一場融合藝術與愛心的視聽饗宴。門票收入將全數投入「美麗山田—偏鄉學童美學播種計畫」,透過音樂的魅力為偏鄉學校播種美學的種子。
唐可欣
2024-01-09 09:52
地方新聞
新北
落實藝術資源均霑城鄉 新北公共藝術推廣美學教育深入校園
112年新北市公共藝術推廣計畫「幻獸尋蹤新北奇幻地景」已於七月開跑,本次推廣計畫將民眾在地的集體記憶轉化為「幻獸」,活動以探索各地幻獸及地景為主軸,引領學員以輕鬆有趣的觀點認識公共藝術,並藉此加深民眾對鄉土及各地公共藝術作品的情感連結。
李梅瑛
2023-09-10 18:3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雲門舞集50週年《薪傳》重現經典 新世代舞者以嶄新肢體突圍
1978年,雲門舞集《薪傳》首演,以「柴船渡烏水,唐山過臺灣」的拚鬥精神,向拓墾臺灣的先民們致敬。2023年雲門創立50週年,創辦人林懷民帶領第八代雲門舞者,5月5日(五)至5月7日(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演出3場,重現經典,演出2個月前票券已售罄。
王秀禾
2023-05-05 00:05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府與中科大合推美學教育 「捏」塑傳達對母親的愛
台中市政府今年與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合辦「提升美感教育品質城鄉藝術饗宴—大手攜小手實施計畫」,依創作材質類型設計「金、木、水、火、土」五大課程,28日邀請「東川文化創藝有限公司」至烏日區溪尾國小,帶領師生們以「土」為主題,進行捏麵人創作活動,讓學生體驗親手捏塑的樂趣,期盼激發學生對藝術和創作的熱情,了解傳統技藝文化之美。
王秀禾
2023-04-29 00:41
地方新聞
台中
當藝術碰上科技 大元國小為「大里杙」老街賦予新美學
為引導學生以「美感」解決問題,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參與教育部109學年度「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六年級學生在老師帶領下進行「大里老街文化空間改造-都市創生設計」課程,透過發想空間改造、都市創生,將舊有文化資產轉化,創造文化與古蹟的當代價值。活動影片歡迎上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3xwiiXDi8 )觀賞。
王秀禾
2021-04-15 17:21
風生活
教育
新課綱強調「素養教育」引起家長們恐慌!傳統的補習教育,能應付素養的挑戰嗎?
108課綱開跑,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教育,瞬間引起家長的恐慌,深怕漏了一拍,又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了!在學校、家長與學生,三方的焦慮狀態下,到底素養教育要如何建立起來呢?傳統的花大錢「補習教育」,足以應付緊接而來的素養挑戰嗎?
想想論壇
2019-07-27 07:30
風生活
教育
日本
日本小孩太幸福,連幼稚園都超有設計感!這3家亮眼空間,就是最棒的美學教育啊!
你對幼稚園生活是否還有印象?或許不記得了吧!對讀幼稚園的學齡前孩子來說,對建築與空間,往往可能還沒有太多的清楚認知,然而,你可曾想過,對於一個像海綿般,用力汲取身邊所有養分與感知的孩子來說,或許幼稚園階段,正是美學觀念形成的重要起始。
MOT TIMES明日誌
2017-12-29 10: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柯文哲指「美學教育不能等」網友吐槽:你的頭髮...很沒有說服力
一群年輕人透過「改造教科書」提升孩子們的美感體驗,台北市市長柯文哲5日透過臉書表示「孩子的美感教育不能等」,不過照片中柯文哲的髮型似乎沒有整理,被網友吐槽「市長你的頭髮........很沒有說服力喔」。
陳煜
2017-04-05 15:18
風生活
「反正觀眾一樣會買單!」台灣不斷有低能展覽出現的原因,我們該檢討的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概是從不知道哪個政府開始發展〝文創〞開始吧,台灣開始多了大大小小的展覽,這些展覽多半都是所謂的特展,我這邊講得特展的意思就是很貴,很貴的意思可能都是200-400不等的價格,但一般若是有關心展覽的人都幾乎在乎的是那幾間博物館或是美術館的展覽,門票都是30-50元,就算是故宮也只要150元的門票費用,有時候我會想到底那些特展的價值在哪裡?
子迂的蠹酸齋
2016-08-12 11:24
風生活
專欄
【莊翰銘專欄】高工時薪水又低,養活自己都很困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藝術?
當大家欣賞藝術品時,可能有一種這樣的感覺:「我不明白這藝術品的意義,也不懂如何欣賞,對它毫無感覺。」如果大家花了一個下午,去到博物館欣賞藝術品時,產生了這樣的感覺,豈不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更甚者,有些人說:「我沒有藝術細胞,我與藝術絕緣。」他們的生活便與藝術隔絕。歸根究底,是我們為何需要藝術?藝術若只能給我們愉悅的感覺,而當愉悅感消失後,對生活又有何意義?這個問題,我想由現代人的煩惱說起。
莊翰銘
2016-06-13 15:31
風生活
旅遊
日本
台灣人穿和服「歹看」? 美學教育就在體驗之間
知名作家兼政論家楊照日前在臉書上貼了一篇感嘆文,提到他這陣子去京都的經驗不太美好,原因之一就出在許多台灣人想穿著和服體驗文化卻缺乏美學教育,成為賞花畫面中最糟的破壞,引起熱議。我同意楊照老師在文中提到的一些關於日本的花見傳統之美學講究,也感慨於景點中為了防堵、提醒觀光客設下的柵欄成為景色中的突兀存在,但對觀光客的文化體驗以如此嚴苛的標準看待,倒覺得有些矯枉過正。
想想論壇
2016-05-03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