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蘇冷戰 文章列表
#
美蘇冷戰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啟動冷戰2.0模式!習近平憂中國遭孤立 川普當選就研究美蘇冷戰策略
美媒《華爾街日報》報導,據熟悉中共高層官員人士表示,2024年11月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不久,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就緊急要求幕僚分析美蘇冷戰時期的對抗,因為他擔心,隨著川普準備與中方攤牌,中國可能會像冷戰時期的蘇聯般被孤立。儘管目前看似被孤立的是川普,但中國也未能占上風。
兩岸中心
2025-03-08 19:57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川普如何打贏美中新冷戰?歷史學家要他以雷根為師,台灣恐再成談判籌碼
當今的世界秩序,大致上是以美中對抗為軸心鋪陳開來,雖然俄羅斯、伊朗、北韓依舊造成區域威脅,但後面三個國家都沒能讓華府以舉國之力相抗,甚至還不斷嘗試與其和解(比方北韓問題的六方會談、處理伊朗核問題的P5+1、甚至是打算與普京見面的川普),只有中國讓二十一世紀的時局再次回到了新冷戰。當本世紀推進了四分之一,這場美中新冷戰還會持續多久呢?
李忠謙
2025-01-14 06: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紀念台灣自救宣言,賴總統的醉翁之意
賴清德總統9月12日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致詞時強調這項運動還未停止,「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這段說法引來北京方面強烈的反彈,國台辦痛批賴「鼓吹『台灣人民自救』,暴露謀『獨』險惡用心。」兩岸統獨政治對立再掀波瀾。
張鈞凱
2024-09-16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科技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中國崛起實力「後來居上」 關中: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
世界格局走向中美大國博弈已是不爭的事實,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11日在台北發表主題演講,特地提醒台灣不能對世界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假裝沒有看到。近日出版新書《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的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接受《風傳媒》專訪,強調美國就像一個黑社會老大,不甘心要他退位,從而虛張聲勢;台海要是發生衝突,「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台灣」。
張鈞凱
2024-09-14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美中關係恐再起波折,北京為川普重返白宮預做準備
去年,龐畢歐(MikePompeo)的回憶錄《寸步不讓》(NeverGiveanInch)在中國高層內部流傳,其中一段話特別激怒了習近平。這位前總統川普(DonaldTrump)任內的國務卿在書中寫道,美國應該「給予台灣正式外交承認」。
Lingling Wei
2024-05-02 10:30
新聞
政治
中國發射衛星國家級警報大響 柯文哲:兩岸應像美蘇冷戰建立熱線
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剩下4天,今(9)日下午國家級警報大響,簡訊內容稱「中國在今下午3時4分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對此,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下午結束台南車隊掃街行程受訪表示,當下因為在掃街不清楚情況,事後有人跟他說,他認為應該要檢討SOP,並舉例冷戰時期美蘇有熱線,台灣和中國大陸也應該要建立熱線。
蔡宜彣
2024-01-09 17:41
國際
歷史
「下星期不可能發生危機,因為我的行事曆已經滿了」在美中競爭之際,季辛吉迎來百歲誕辰
美國傑出的外交家和地緣政治家亨利·季辛吉(HenryKissinger)將在5月27日迎來他的百歲誕辰。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裡,季辛吉一直是國際政壇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對打開中國大門、緩和美蘇關係、結束越戰等作出了卓越的歷史性貢獻,並因此而在當代國際政治舞台上垂名。
美國之音
2023-05-23 23:17
新聞
國際
兩岸
「間諜氣球」惹禍,習近平事先是否知情?遭封殺中共黨校記者:他可能不知道
「氣球事件」在美掀起的輿論風暴,相信一定超出此事剛曝出時北京的預估。這當然跟美國內的反中政治氣氛特別是共和民主兩黨的鬥爭有關。但就大眾而言,中國的高空氣球不管「誤入」還是「侵入」美領空,對他們產生的心理衝擊類似於1957年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的史普尼克時刻,或者日本在1944—1945年間向美國投放的氣球炸彈。
鄧聿文
2023-02-09 21:5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中國「新冷戰」不同於冷戰!挪威前外交官建議這5部分加強護欄
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掀起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當時就被認為是加速「新冷戰」步伐,而挪威國防研究所中國專家榮英格撰文指出,美國和中國的「新冷戰」與美國和前蘇聯的冷戰有所不同,而台灣會是為美中雙極體系不穩定因素之一。
簡恒宇
2022-12-31 15:00
國際
歷史
他和平終結冷戰,卻無法阻止國家解體: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病逝,享耆壽91歲
俄羅斯新聞社引述醫院官員的話報導,在未流血情況下結束冷戰,但未能阻止蘇聯瓦解的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MikhailGorbachev),今晚在久病之後病逝,享耆壽91歲。戈巴契夫將葬在莫斯科墓園,與1999年去世的妻子萊莎(Raisa)比鄰。
中央社
2022-08-31 16:13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該如何面對中俄挑戰?專家解析:抱持「大國競爭」思維,恐讓華府面臨這三大困境
隨著美中競爭白熱化、俄烏戰爭持續延燒,二戰前至冷戰期間主導全球事務發展的「大國競爭」框架,在偃旗息鼓20年後,再次重返國際舞台,成為形塑當代地緣政治的重要概念。不過,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資深政策分析師韋恩近日卻指出,國家競爭雖是國際社會的特徵之一,但美國不須將其發展為外交政策的藍圖,因為這將影響華府的外交決策自主性。
陳艾伶
2022-07-28 02:00
評論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俄國發起戰爭,為何美國卻須負大半責任?
烏克蘭戰事已經進入第3周,台灣新聞一面倒指責俄羅斯發起這場戰爭,但筆者認為,雖俄國發起這次烏克蘭戰爭,但美國卻應負大半責任,為何呢?其一為美國帶領北約五輪東擴,俄國安全的合理關切不被重視;其二美國利用互聯網霸權扭曲烏俄訊息,讓戰事惡化。美國應即刻迷途知返,與其他國家推動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世界安全,因為地球村才是我們共同的家。
阿寶JH Wei
2022-03-11 14: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名家專欄
閻紀宇看世界》烏克蘭危機開啟「美俄新冷戰」,普京試圖翻轉歷史走向、改造歐洲安全架構
近年來「新冷戰」(NewColdWar)成為國際關係、地緣政治顯學。然而去年底至今急遽升高的烏克蘭危機顯示,今後吾人討論「新冷戰」的時候,可能要先做區分:「美中新冷戰」抑或「美俄新冷戰」?
閻紀宇
2022-02-21 04:14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專欄:尼克森登陸50周年─改變兩岸關係的轉捩點
2022年2月21日到2月28日,是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M.Nixon)訪問北京50周年的紀念日。回顧美國現任總統出訪外國的歷史,很少有單獨在一個國家停留7天以上的紀錄,所以這7天也被稱為「改變世界的1周」。不過筆者認為,尼克森這一周真正改變的其實是海峽兩岸之間的關係,因為在這一個禮拜結束之後,美國實質上承認了世界上有2個中國存在。
許劍虹
2022-02-20 15: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李忠謙專欄:人類毀滅的惡夢死灰復燃?圍繞台灣而起的核武軍備競賽
在美蘇冷戰時期,「核武軍備競賽」(Nucleararmsrace)曾是這個世界的最終惡夢。因為核武「相互保證毀滅」(MutualAssuredDestruction)的特性,除非率先動用核武的一方能夠完全毀滅對方的所有核武戰力,否則一旦動用核武,勢必引來「核報復」。但美國與蘇聯除了都有「二次攻擊」的能力(如戰略轟炸機與彈道飛彈核潛艦),加上雙方各自超過3萬枚的核彈頭數量,更意味著「核報復的必然性」,甚至美蘇都有「保證毀滅全人類」的恐怖能力。
李忠謙
2021-11-22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新冷戰》拜登政府否認「美中進入冷戰」 政治學家奈伊:用冷戰類比反而低估真正挑戰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11日表示,美中兩國在印太地區雖然存在激烈競爭,但是這種競爭並不一定意味著變成一場「新冷戰」。拜登總統此前也表示,不尋求「新冷戰」。美國一些美中關係學者認為,不應把美中關係簡單類比為「冷戰」,但也有學者認為,雖然美中之間的競爭並非美蘇之間的那種「冷戰」(ColdWar),但兩國確實已經進入「新冷戰」(NewColdWar)。
美國之音
2021-11-12 10:4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新新聞
專欄
李忠謙專欄》南海深處的沉默艦隊:美軍海狼級潛艦海底事故的二三事
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在其二十世紀末的作品《沉默的艦隊》中,描繪了自衛隊海將補(相當於少將)海江田四郎指揮日美秘密建造的核動力潛艦「海蝙蝠號」(SeaBat,後改稱「大和號」,「大和」也是其所成立的微型戰鬥國家的國名)叛變,一路與美蘇最尖端潛艦相互纏鬥,並且企圖達成全球「無核化」理想(最後當然功敗垂成)的虛構故事。
李忠謙
2021-10-11 14:1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為何美國人對飛碟、外星人這麼感興趣?揭UFO熱潮不為人知的起源真相,竟然與這國家有關
談到UFO,大家必定聯想外星文明,但70年前美國人所聯想到的,反而是蘇聯具體的軍事威脅,就連軍方都不敢視之等閒。這種冷戰恐懼不僅改變公眾對天空的想像,也在過去75年間,推使美國政府部門持續調查UFO目擊報告。
*CUP
2021-07-06 17: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鄧聿文觀點:美中新冷戰是美蘇冷戰的1.5版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日前推出了全面抗中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StrategicCompetitionAct of 2021),這份長達近300頁的法案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民主共和兩黨在對華政策上走向強化對抗的裡程碑式法案,用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法案的起草人之一孟南德斯的話說,它「讓我們的國家終於可以在權力、政治、外交、經濟、創新、軍事甚至文化等每一個維度上去面對中國的挑戰」,可以把它看作美中新冷戰成形的一個標誌。
德國之聲
2021-04-28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鄧聿文觀點:不是美蘇冷戰翻版的「新冷戰」成形中?
儘管拜登多次表示,美國不會同中國打新冷戰,但3月以來的美中對抗表明,雙方除了直接對抗外,也在加緊建立各自陣營,類似冷戰時期世界兩大陣營的局面或正出現。
德國之聲
2021-04-08 05: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