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耕地 文章列表
#
耕地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農業新質生產力!「2025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推動18億畝耕地紅線 學者:與「城鄉一體化」發展政策矛盾
備受外界關注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在2月23日對外發佈,首個一號文件還是聚焦三農問題,其中文件強調「推進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另外,文件中還有一個趨勢強調「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幹部到農村占地建房。」明確「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和整治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工作的治理。
田暢
2025-02-24 20:17
新聞
政治
農場開放光電遭質疑破壞山林美景 退輔會澄清:不含可耕地或高山土地
退輔會19日公布修正「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農場管理經營辦法」第3條條文,將所轄農場經營事項,新增「太陽能及生質能相關事項」,遭外界質疑破壞山林美景。對此,退輔會今(28)日表示,執行區位不含可農耕使用或位於高山地區土地,絕無太陽能板入侵農地或破壞自然景觀之情形。
羅立邦
2024-07-28 14:32
地方新聞
職場
花蓮
北分署花蓮就業中心攜手多元培力單位 培育特定對象新職能 深耕地方創生
勞動部發展署北分署攜手花蓮多元培力單位,致力於推動中高齡者、二度就業婦女、原住民等特定對象的職能培育,透過「盤點社區量能」、「評估文化產業特性」、「人員技能再造」、「建立友善職場環境」及「注入諮詢輔導資源」等輔導措施,幫助學習跨領域技能,不但穩定勝任多元上工人員的職務,也協助多元培力單位開啟地方創生之路。
陳逸群
2024-02-11 10:10
地方新聞
花蓮
北分署深耕地方創生 勞動部肯定成效 公私協力促就業
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以下簡稱多元培力計畫)今(113)年共核定154個民間團體提出的方案計畫,提供588個就業機會。在新年度計畫執行之始,勞動部政務次長許傳盛今(3)日到訪位於花蓮轄區的多元培力計畫執行單位「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附設花蓮縣私立善牧中心」、「花蓮縣洄瀾灣文化協會」及「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他肯定單位多年來深耕地方、活化社區發展,進用中高齡者、二度就業婦女等特定對象,創造在地就業成效,並鼓勵在新的一年,公私攜手為促進失業者在地就業共同努力。
陳逸群
2024-01-03 16:55
品味生活
富邦愛心志工日前進新北貢寮雞母嶺 修復亞洲特有水梯田農耕地景 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富邦金控14日於新北貢寮雞母嶺舉辦「2023富邦愛心志工日」活動,60位富邦同仁前往貢寮雞母嶺,在專業志工與當地農民的引導下,從認識水梯田的運作模式與環境關係開始,了解水梯田生態系統的優點,再以傳統人工方式修復與維護水梯田,維持水梯田營造出的溼地生態系統,守護農村自然樣貌,維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唐可欣
2023-10-16 17:06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有耕地租金開徵 地政局提醒期限內繳納避免受罰
台中市有耕地放租,租金繳納期限到今年3月15日,其中對於租耕地佃租實物折徵代金標準,在去年的中部4縣市出租耕地佃租實物折徵代金標準聯席會議,共同研商各實物折徵代金標準,其中只有甘藷的實物折徵代金有微幅調整,其他像是稻穀、相思樹及鮮魚等農漁產都還是維持不變,臺中市政府地政局提醒承租農民,在期限內繳納。
王秀禾
2023-02-05 02:46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農地756坪禁令,子孫想繼承嘆變廢地!代書一招破解,一生一次套現機會現曙光
農地變廢地?子孫只要掌握好時機,就能變成現金,《農業發展條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的同時,也將每宗耕地的最小分割面積由5公頃降為0.25公頃、約756坪。資深地政士提及,「最小分割面積限制」使得農地不易移轉,而都市退休族想當快樂農夫,也受限面積可觀與價格驚人而作罷。
好房網
2021-11-14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在非洲》毀壞耕地、損害水源、塵土漫天 幾內亞為中國提供鋁礦,人民生計卻飽受威脅
人權觀察(HRW)4日發佈報告並表示,幾內亞鋁土礦開採業快速增長,已對成千上萬幾內亞人民的生計造成威脅。採礦行為毀壞祖傳耕地,損害水源,並使附近房屋和樹木遭塵土覆蓋。
人權觀察
2018-10-05 08: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悲慘的「共有小地主」?重探共有耕地和地主的組成與博弈:對徐世榮台灣農村土改論述的批判總綱(3)
「根據我的研究,共有出租耕地所有權人的土地面積,大都為一甲以下,也就是說,長期以來台灣土地所有權人擁有的土地面積都很小。」─徐世榮,2016,74。
廖彥豪
2018-01-11 05:20
新聞
政治
時代力量下月黨慶 黃國昌:唯有深耕地方,才有可能取得執政權
力拚明年縣市議員選舉,時代力量今(6)舉行「看見理想,全力改變」記者會,公布黨慶暨募款餐會資訊。黨主席、立委黃國昌強調,2018年選舉對於時代力量格外關鍵,唯有深耕地方,才有可能創造改變,也才有可能取得執政權,時力將繼續實踐創黨理念,推動希望達成的改變。
林銘翰
2017-12-06 16:47
風影音
國際
財經
石油帶給奈及利亞的美麗與哀愁:新生兒死亡率倍增、耕地漁場空氣都被污染
奈及利亞是全球第12大產油國,石油也是奈國最重要的出口物資,攸關全國的經濟命脈,也讓奈及利亞成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不過奈及利亞人民高達七成從事農漁業,對他們來說,這些外國石油企業設立的管線漏油問題,卻是亮麗經濟數字背後最沉痛的傷害。最近科學家更指出,這些污染會使新生兒死亡率大幅升高,若母親在懷孕前居住在油汙染地區,她產下的嬰兒死亡率會是其他地區出生嬰兒的2倍。
劉俞妗
2017-11-07 15:10
評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三成耕地被占用,如何保障台灣的糧食安全?
2015年農委會公布台灣農耕地有80萬公頃,但農試所最近完成的「農地資源盤查」卻發現,真正用於生產的耕地只剩57萬公頃,三成耕地被占用,並衍生出農地污染問題。這份報告不只曝露農地危機,而且過去以耕地面積所計算的種植面積、產量、糧食自給率也變得不可信。所謂農地保護已淪為空談。
朱淑娟
2017-10-03 06:30
風生活
風歷史
多數人絕不知道的台北城過去:纏鬥長達200年,張、劉兩家人最激烈的耕地搶水對決!
台灣有一句俗語叫作「開埤造圳,人人有份」,典故是以18世紀拓墾時期的台灣為舞台,各地大舉展開水田化運動,業戶墾民出錢出力興築大水圳,讓原本只能種一些地瓜、豆子、陸稻的「看天田」,灌溉升級成產量倍增的水田,以養活更多人口,拓展更多聚落,所以被稱為「台灣農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玉山社
2017-08-30 14:03
地方新聞
南投
竹山秀林大坑排水漫流危及耕地民宅 縣長允改善
記者蘇彩娥/南投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3-09 09:50
地方新聞
新竹
環保教育深耕地方 法寶寺號召千人進行淨灘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06-13 19:20
新聞
兩岸
中國規劃「資源型城市」 避免底特律後塵
中國政府為了避免以單一資源發展的城市出現「礦竭城衰」的問題,3日國務院發表《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將262個城市列入「資源型城市」,並加以分類、規劃,國家發改委特別提出德國的魯爾區與美國的底特律,希望不要步上其發展失衡的後塵。
潘維庭
2013-12-04 11:00
新聞
兩岸
中國糧食拉警報 寄望渤海糧倉
中國為了提升糧食自給率,把腦筋動到鹽鹼地上。科學家在渤海灣的河南省南皮縣穆三撥村,進行環渤海地區的大規模鹽鹼地改良計畫「渤海糧倉」,希望透過農業科技創新,突破糧食增產瓶頸。據科學研究人員估算,到2020年,環渤海地區有增產百億斤(約50億公斤)糧食的潛力。
潘維庭
2013-11-06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