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聯邦眾議院 文章列表
#
聯邦眾議院
約 16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川普回歸白宮還不夠?奪回參院、眾院勝利在望,共和黨恐強勢邁向「全面執政」
11月5日的美國大選不只選總統,這一天的投票還要選參眾議員、11位州長、以及許多城市的市長、市議員。除了川普與賀錦麗的勝負,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對未來總統的施政更是影響深遠。不過從目前的開票結果來看,共和黨已確定贏得參院過半、川普可望回歸白宮、眾院的開票結果共和黨目前非常樂觀。如果一切順利,川普可能在「全面執政」的優勢下展開「川普2.0」任期。
國際中心
2024-11-06 15:06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269 vs 269!選舉人票平手怎麼辦,誰有權力決定賀錦麗或川普誰當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正式登場,來自全國的普選票,將決定兩大黨候選人,究竟是川普(DonaldTrump)還是賀錦麗(KamalaHarris)能入主白宮。但與其他民主國家稍有不同,美國在選制上還多了一層選舉人團(ElectoralCollege),主要由參眾議院成員組成,一共有538票,只要獲得270票或以上者就算勝利。但由於選舉人團總數為偶數,倘若出現269比269平手局面時,那這個新總統的產生,究竟該由誰來決定?
李靖棠
2024-11-05 21:38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美國眾議員訪台》外委會主席麥考爾:台灣需海上戰力阻登陸 台灣連線主席巴爾:別質疑美國維持現狀決心
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27日表示,清楚中國和美國若跨越紅線會有災難性後果,因此美國在外交上必須非常謹慎,別跨過紅線,但依據《台灣關係法》盡可能提供更多防衛,並可合作訓練台灣人。他也說,適合台灣的是海上戰力。
簡恒宇
2024-05-27 16:05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訪台向中國傳遞這些訊號 預計討論軍事融資、軍售議題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率領跨黨派訪團26日抵達台灣,將訪問至30日。他向隨行美國媒體強調,此行向中國共產黨傳遞美國與台灣人民同陣線,且努力維持台海現狀的訊號。《鎮民大會》提到,麥考爾訪團會討論數十億美元對台軍援的運用及彌補軍售交貨延遲的方法。
簡恒宇
2024-05-27 07: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回顧2022年訪台爭議,美國眾院前議長裴洛西:我是「應邀訪問」,無關支持台獨或改變「一個中國」
2022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團訪問台灣,行前美國內部看法分歧,中國之後進行環台軍演報復,而她近期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時是應台灣邀請到訪,不讓其被忽視,並非改變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及《台灣關係法》,並稱台灣1月的大選結果顯示,其人民支持現狀。
簡恒宇
2024-03-19 16: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見駐美代表俞大㵢 外交部:彰顯國會跨黨派堅定挺台
距離我國總統暨國會大選倒數不到1周,我國新任駐美代表俞大㵢9日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見面。強生在會談前強調,台灣防衛對美國至關重要,而美國想嚇阻中國共產黨及任何軍事挑釁行為。我國外交部10日表示,這次會面再次彰顯美國國會跨黨派堅定挺台氛圍及國會領袖對台灣的強勁支持。
簡恒宇
2024-01-10 11:58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競爭》針對中國的法案倍增 學者示警:美國國會做得太超過恐加劇局勢
為了因應與中國的競爭,對中國強硬已成為美國國會跨黨派共識。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屈維斯和前研究員米勒直言,儘管至今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對抑制中國有所進展,但仍具做得太過火的風險,而聯邦參議院跨黨派訪團到中國,凸顯部分關鍵國會議員想以不同方式來穩定美中關係。
簡恒宇
2023-11-16 18:00
新聞
國際
認識美國眾院新議長強生:稱中國為美國頭號威脅 「最大優勢是還沒被討厭」
美國聯邦眾議院終於在25日選出新任議長,結束22天沒有議長的亂象。路易斯安納州聯邦眾議員強生以220票當選議長,擊敗獲得209票的民主黨人傑佛瑞斯(HakeemJeffries)。對於強生當選新任眾院議長,我國外交部26日表達誠摯祝賀,期盼未來與強生領導的眾院密切合作,持續深化台美友好關係。
蔡娪嫣
2023-10-26 13:16
新聞
國際
美國眾議院議長選舉》第三輪投票未過關 共和黨內反對票不減反增
前美國總統川普盟友、共和黨籍眾議員喬登20日第3輪眾院議長投票再度失利,且黨內反對勢力不降反升,人數由22增至25。但喬登稍早強調不會放棄,會繼續選下去。
中央社
2023-10-21 13:00
新聞
國際
美國史上首例!他為這事成功罷免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共和黨極右派要找川普來接任
經歷15輪投票才登上議長大位的美國加州聯邦眾議員麥卡錫,3日遭共和黨極右派同僚聯手民主黨罷免,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被罷免的聯邦眾議院議長,而他也宣布不會再角逐議長位置。德州聯邦眾議員內爾斯則表明,將提名前總統川普當眾院議長。不過正準備參選總統的川普曾說,自己對眾院議長位置沒興趣。
簡恒宇
2023-10-04 11:00
國際
兩岸
國內
美中競爭委員會主席低調訪台》夏季前來台辦聽證會?外交部這樣回應
美國《華盛頓郵報》22日揭露,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和中共戰略競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訪問台灣,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23日證實此事,並稱蓋拉格有與我國正副總統蔡英文、賴清德會面,但對於該委員會有意到台灣舉辦聽證會,僅稱我國一向歡迎美國國會議員來訪。
簡恒宇
2023-02-23 22:08
國際
曾說要以議長身分來台灣!傳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春季訪台
2022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當時眾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表態力挺,還說自己在期中選舉後當上議長,也要以議長身分訪台。美國網媒《潘趣酒碗新聞》23日引述消息指出,美國國防部正為當上議長的麥卡錫出訪做準備,而拜登政府推測他可能春季訪台。
簡恒宇
2023-01-24 06:07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禁止美國政府出售戰備石油給中國!」美聯邦眾議院壓倒性通過,參院恐怕會被民主黨擋下
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將禁止美國出售戰備石油給中國,並有113位民主黨眾議員加入支持共和黨的行列。
德國之聲
2023-01-13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冷戰》美國聯邦眾議院壓倒性通過決議,成立「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將正式成立一個委員會,以制定全面策略來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即將成為這個委員會主席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加拉格爾(MikeGallagher)對美國之音透露,目前委員會還在積極籌備,預計第一場聽證會將最快於2月初或2月中召開。
美國之音
2023-01-12 19:11
新聞
國際
兩岸
兩大政黨有共識!美國聯邦眾議院新議長將推進對北京強硬立法措施
美國國會眾議院戲劇性的新議長選舉已經結束,新一屆國會也隨之正式宣誓就職。以微弱多數領導眾議院的共和黨人未來兩年在推進各項立法議程時預計將遇到民主黨人的強有力挑戰。不過對共和黨人來說,計劃針對中國採取的一些強硬立法措施很可能成為能贏得民主黨人支持的為數不多的亮點。
美國之音
2023-01-10 04:00
新聞
國際
美國近代最漫長的政治「難產」!歷經5天15輪投票,聯邦眾議院新任議長終於出爐
歷經5天15輪投票,美國新一屆(第118屆)聯邦眾議員當選人終於選出共和黨籍的加州聯邦眾議員麥卡錫為新任眾議院議長。這個職位是美國總統第二順位繼承人(僅次於副總統),而且掌控眾議院議程與重要人事,堪稱位高權重。不過麥卡錫在爭取大位過程中,一再對黨內極右派讓步,加上兩大黨嚴重對立、共和黨內嚴重分裂,他未來恐怕會是美國近代最「弱勢」的眾議院議長。
國際中心
2023-01-07 21:38
國際
共和黨內鬨!歷經11輪投票,美國聯邦眾議院就是選不出議長
美國眾議院選舉議長11輪投票都沒有得出結果,多名極右翼共和黨議員堅定反對既定議長候選人麥卡錫。而這也成為自1859年以來,拖延時間最長的議長選舉。
德國之聲
2023-01-06 20:00
國際
歷史
百年未見的尷尬時刻!投了6輪票美眾院議長依舊難產,麥卡錫為何就是選不上?
美國政府的行政機關過去常因為國會否決預算而停擺,這次換立法機構面臨百年一遇的停擺危機。第118屆美國國會3日開議,優先要務就是選出議長。但時隔4年奪回聯邦眾議院多數席次的共和黨卻大搞內鬨,角逐議長大位的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因黨內部分極右派阻撓,連續6輪投票都未能跨過當選門檻218票。
蔡娪嫣
2023-01-06 01:10
國際
美國新國會》百年來首次眾議院議長難產 參議院迎接首位女署理議長
第118屆美國國會3日開議,優先要務就是選出議長,其中聯邦參議院迎來首位女性署理議長,由72歲、聯邦參議員資歷近30年的莫瑞出任。聯邦眾議院部分,角逐議長大位的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因面臨黨內部分極右派阻撓,連續3輪投票都未能取得當選門檻218票,下次投票預計4日中午進行。
簡恒宇
2023-01-04 21:00
新聞
國際
美國史上首位女性眾院議長即將卸任!《華郵》回顧裴洛西20年的傑出領導風範
民主黨於去年11月期中選舉失去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後,美國史上首位女性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宣布不再尋求連任,並將於本周結束20年眾議院民主黨領袖生涯。《華盛頓郵報》2日整理裴洛西近期接受媒體訪問的精華內容,帶讀者一起回顧這位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眾院議長的領導風範。
陳艾伶
2023-01-04 04:0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