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葉宗洸 文章列表
#
葉宗洸
約 5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台灣真的不缺電?學者批政府「空口說白話」:有電廠沒機組,電從哪來?
核三廠2號機的40年運轉執照將於5月17日到期,依法將停止運轉,意味著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對此,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表示,若去看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會發現,一直到2032年,確定新建地點的機組數量,其實跟除役機組的裝置容量差不多。
陳明遠
2025-05-02 22:01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曾拋「緊急時刻重啟核電」 清大教授怒轟:不可能快速啟動發電
原先傳台電4月起將電費漲價,今(28)日政策大轉彎,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決議電價不調整。清大教授葉宗洸日前赴立院開會時指出,台灣的缺電危機不僅影響民生品質,還會導致台灣在高科技市場趨向弱勢,他更批評執政黨逃避核廢料問題,「核廢不是沒有辦法處理,是你政府要不要處理,就算電廠不延役,一樣有核廢必須處理」。
傅乙珮
2025-03-29 08:50
新聞
政治
電價漲幅恐達6%?台電4000億虧損怎補 學者:核二核三續轉1年就賺「這麼多」
台電虧損超過4000億元,電價審議委員會近來召開多場工作小組會議,除電價調整可能性高外,超過30年沒動的水費也傳漲聲響起。針對台電虧損問題,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今(19)日在立法院公聽會中指出,若核二、核三的4部機組持續運轉,台電1年就可賺超過600億元。
李瑋萱
2025-03-19 13:06
新聞
政治
財經
供電吃緊「公家機關禁開冷氣」?學者曝「已入警戒範圍」:這情況準備要限電了
夏日高溫推升用電量,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在網路節目《阿宅反抗軍》表示,台灣在這2周一直處於「供電警戒」,加上9月100多部發電機組輪流歲修,若是有任何1部機組非計畫性跳機,就準備要限電了。而他也觀察到,有些公家機關開始禁止開冷氣。
林湘淇
2024-09-18 09:30
新聞
政治
核四是廢墟又黑又狹小?學者曝視察結果「大反轉」:6年內重啟絕無問題
核能議題備受討論,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賴士葆9日率團前往視察核四廠。一同受邀參訪的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核四廠的重要組件與設備都還在,也有進行維護,因此重新測試、更新後,是可以重啟的。至於台電表示重啟需要7年,葉宗洸則說,工程耗時花5年還算合理,但核安會的審查也可以同時進行,若像台電說的審核得花2年太寬鬆,絕對能在6年內完成。
林湘淇
2024-09-18 09:10
新聞
國內
為延役留後路?台電遲未送核二廠除役環評 學者曝原因:怕這人反悔
核二廠除役計畫已在2020年、2022年通過核安會及環評大會審查,但台電以土地範圍仍須釐清為由,遲遲未將環評資料送交核安會,因此仍未獲得除役許可。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可能是因民進黨政府反核的態度不夠明確,或是已經決定不除役,台電才會沒有提出申請。不過他認為,民進黨依舊會實現2025非核家園,但能持續多久,就會成為可以討論的議題。
林湘淇
2024-09-18 08:50
新聞
政治
國內
抽蓄水力發電用越多虧越大?學者曝台電成本漲近1倍:光2023就賠60億元
為供給夜尖峰用電,並發展儲能市場,台電高壓以上用戶增訂「表後儲能」時間電價,尖峰時段每度逾新台幣10元,預計在年底前上路。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跟隨民進黨政府的能源政策,儲能變得非常昂貴,台電利用太陽能進行儲能,光是2023年就虧損了60億元。
林湘淇
2024-09-18 08:20
新聞
國內
斷言月底電價恐再調漲!學者曝台電虧損最大缺口:政府撥補千億也難平
今年4月已經全面調漲電價,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水電費更是高達98億4493萬元,其中水費調幅向來較低,因此增加的22.5%被認為是電費支出。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隨著核電廠陸續停機,民進黨政府期盼以再生能源取代,儘管看似補足了核能缺口,但再生能源成本高於核能,就算政府撥補1000億,月底還是很可能再次面臨電價調漲。
林湘淇
2024-09-18 08: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曝火力發電入夜後占95% 學者喊「核綠同行」:否則台灣恐無法跟日韓競爭
核三廠1號機7月27日停機進入除役階段,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缺電不僅阻礙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隨著核能占比減少,晚間的火力發電已達95%,未來台灣出口至國際的商品將被課碳稅,一旦碳足跡高於其他國家,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將無法生存,可見當前的能源政策完全錯誤。
林湘淇
2024-08-14 09:10
新聞
政治
國內
缺電困境政府沒說實話?學者曝2危機:備轉容量根本不到5%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日前召開首次會議,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坦言,未來幾年供電會很吃緊。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台灣缺電困境比政府提出的報告更嚴峻,日後會更常有限電、分區停電、降壓供電等情形,至於經濟部長郭智輝曾言明要求台電自負盈虧,則是要台電漲電價。
林湘淇
2024-08-14 09: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宗洸觀點:經長須務實,不應誇大四接必要性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受訪時指出,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完全沒有替代方案,一定要推動。協和電廠原有4部燃油機組,1、2號已於數年前除役,3、4號機則預計今年底除役。為因應北部用電需求,台電規畫於原址興建裝置容量達130萬瓩的大型燃氣機組,而新1號機商轉時間訂為2030年。
葉宗洸
2024-08-12 06:30
新聞
國內
財經
軍演險「斷氣」還敢重用?學者揭政府能源轉型錯誤押寶:核能是唯一選擇
關於「2025年實現淨零碳排放」議題,前總統府資政、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日前表態,若要實現台灣淨零碳排目標,他會贊成「核能發電廠延役」。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也表示,儘管台電一直在規劃新的燃氣電廠,但天然氣供應不足也是困境,加上台灣缺電迫在眉睫,核能是唯一選擇。
林湘淇
2024-06-06 09:20
新聞
政治
童子賢籲剷平核一、核四引入新型核電廠 學者指「這件事」沒必要:4+1才夠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核一、核四廠剷平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未來核能發電占比可達30%。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僅靠核二、核三廠,就算引進OL3,核能佔比也不可能達到3成;他認為,應讓4個核電廠同時發電,再搭配OL3,才有望達標並降低電價。
林湘淇
2024-05-17 09:18
新聞
國內
桃園為何一直停電?專家戳破台電話術:明顯已無法供應北部用電
桃園市近期頻傳停電事故,12日晚間又因饋線跳脫,造成桃園市大園、中壢區1667戶停電。對此,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饋線跳脫的主因為「供電不足」,使特定區域系統負載過高,導致停電頻傳,明顯可見台電已無法供應北部用電。
林湘淇
2024-05-15 22:41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宗洸觀點:核電延役可抑低電價,行政院別視而不見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於立法院接受總質詢,針對立委提及的核二、核三延役議題,再度強調「核電雖然便宜,但未來核廢料處理及核電廠除役後的處理經費成本高昂;且核電廠若要延役也應有法律依據,按照安全規定仍要有二到五年時間才能繼續發電。」
葉宗洸
2024-03-01 06:40
VIP
政治
國內
財經
堅持「非核」比凍漲更虧?學者揭台電不說的秘密:去年靠核能賺300億
台電16日公布政府補貼500億的情況下,去年仍虧損1985億,電費是否調漲需等到3月電價費率審議會才會決定,希望今年能繼續爭取政府補貼。對此,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根本治標不治本,應該要漲工業用電,使用者付費;此外,他點出今年已經預估恐虧損1850億,政府卻還主張無核家園,「去年核能還幫台電賺了300億元!」
許詠晴
2024-02-19 09: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宗洸觀點:巧婦無米可炊的供電困境
針對媒體日前關於「去年經濟不佳,用電量降,所以不缺電」的報導,負責電力供給的臺電立即回應,「去年用電量為史上第3高,且較2016年成長約1成,但電力備轉容量率與2016年的1.64%相比,已可維持在6%至10%的穩健情況。」。臺電如此的聲明根本是問A答B,用電量是否確實因經濟狀況不佳而下降完全未提,僅強調史上第3高用電量的情境下未出現缺電,係因電力備轉容量率得以穩定維持的說法,難以取信於民。
葉宗洸
2024-01-11 05:50
新聞
政治
轟經濟部「限溫令」形同限制用電自由 學者:若非嚴重缺電何須至此?
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蔡政府力推能源轉型政策,讓「缺電」議題成為朝野攻防焦點。對於經濟部針對餐飲業祭出「限溫令」,清大元科中心主任葉宗洸在網路節目《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中指出,如今台電每年虧損,因為國際市場上燃料價格一直下不來,而正如網友所說,如果不是已經缺電到火燒股了,何需考量到這種地步?
葉語禾
2023-04-29 16:00
新聞
政治
「發電重點都押在天然氣非常不智!」清大教授分析台灣能源發展困境
台灣能源政策走向引發各界關注,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於節目《民間特偵組》中指出,台灣要把發電的重點都押在天然氣非常不智,現在台灣不僅面臨低碳電力的需求,還要面對碳費課徵,這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
羅立邦
2023-01-30 16:20
新聞
國內
台積電缺電「自建小型核電廠」是解方?學者曝:NASA規劃送到月球用
中國解放軍近期頻在台灣周圍海空域進行實彈軍演,台灣高度仰賴進口的能源問題也引發討論,台灣是否應繼續使用核電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對此,清華大學原子科學中心主任葉宗洸於YouTube頻道《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直播中表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仍看不出來要如何達成,用補充電力來代替基載電力根本有問題,並拋出使用小型核電廠、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可能性。
鍾秉哲
2022-08-19 17:5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