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衛生署 文章列表
#
衛生署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南投
職安再升級 投縣府與營造業中區職安促進會締結安全夥伴
南投縣長許淑華今(19)日上午在縣長會客室接見營造業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會長簡逢佑等人,共同簽署安全夥伴締結計畫,許縣長期許,透過營造業源頭管理等5大積極作為,將工程與工安相互結合,提升本縣營造業安全衛生自主管理水準,並強化從業人員的防災意識,進一步降低職業災害發生率。當天,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副主任林志展、臺中市勞動檢查處處長邱怡川及......
王秀禾
2025-05-19 17:46
風生活
健康
下班經濟學
諾羅病毒與腸胃炎差別在哪?衛生署曝1關鍵差異!
諾羅病毒與腸胃炎差在哪?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不只非常不舒服,還很容易傳染給別人。吃到受污染的食物、物品或吸入飛沫都可能被傳染。目前沒有特效藥,預防是最好的防護措施,包括良好衛生習慣、確保飲食安全,並使用適當的消毒方式。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諾羅病毒的症狀、多久康復、傳染途徑、感染力持續多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2-14 12:02
新聞
國際
商業
不只喝完不許開車上路!美醫學機構建議修改酒類警語,新增「罹癌風險」提醒貪杯客
未來美國販售的酒精飲料外包裝上,除了「禁止酒後開車」的標語外,還有可能新增一項看似更嚴重的警語,提醒喜愛乾一杯的民眾,飲酒存在一定程度的癌症風險警語。現任美國公共衛生署長(U.S.surgeongeneral)維韋克‧默西(VivekH.Murthy)日前公開建議國會,應該對酒類產品的健康警告標籤進行更新,加入「癌症風險警告」的新標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建議,是因為美國每一年、酒精飲料會導致10萬例癌症病例,以及2萬例死亡相關事件。
李靖棠
2025-01-04 14:56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梁賡義專文:任務導向研究─當國家有難之時
健康有關的危難時,我們有義務暫時停止當下的工作,全力協助政府處理危機。
梁賡義
2024-06-14 05:40
風生活
國際
健康
明年恐爆發新疫情,咳嗽數月停不了!「肺炎黴漿菌」是什麼?症狀預防10大QA一次解答
咳嗽咳不停,小心感染「肺炎黴漿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日前指出,肺炎黴漿菌正在全球大規模爆發,這種病原體的出現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的罕見病例增加,但目前尚未清楚是否會造成大規模的感染浪潮。疫情來勢洶洶,肺炎黴漿菌感染原因是什麼?大人兒童有什麼症狀?肺炎黴漿菌會自己好嗎?如何預防?疾管署10大QA一次解答。
馬紹慈
2023-11-28 12:17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為何揪不出巴西「壞蛋」、「混蛋」 農政部門10年前就存在政策、稽查漏洞
為了應付缺蛋問題,農業部的前身農委會啟動專案從外國進口蛋,不料先是因進口商問題被質疑是「弊蛋」,接著還因可能是「壞蛋」引發諸多食安問題,最後更被爆出進口蛋和國產蛋混著賣的「混蛋」問題。
詹姆斯
2023-09-21 09:1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不是脫下烏紗帽才敢譙 楊志良當署長就曾開地圖炮罵「立委跟監委都很爛」
8月28日台灣幾乎都被郭台銘參選總統的新聞淹沒,然而這股郭董參選新聞潮,卻沒將27日楊志良的「家暴說」──楊志良說「台灣有家暴是因為沒辦法修理蔡英文」淹沒,新聞繼續延燒到28日,由於楊志良是在幫郭台銘站台的場合講出這些話的,讓意氣風發要宣布參選總統的郭董都不得不出面回應。而楊志良第一時間還拒絕為自己的話道歉,讓新聞又多延燒半天。
李彥謀
2023-08-30 09:10
風生活
健康
諾羅病毒潛伏期只有短短1天!醫師揭5大關鍵症狀,只要1人中標全家都會中
農曆春節將至,民眾遇上聚餐場合,千萬別以為用酒精消毒就萬無一失!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截至16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3萬9728人次,高於2022及2021年同期,且在過去一個月內就通報了64起腹瀉群聚,病原多以諾羅病毒為主。對此,兒科醫師陳映庄指出,諾羅病毒現在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且傳染力極強「一人中全家中」,大家認為的酒精消毒並無法殺死諾羅病毒,醫師也給出有效的預防方法。
蘇淳閔
2023-01-17 23:17
新聞
政治
再批陳其邁欺世盜名 藍議員:衛生署規定未完成服務不得領回醫師證書
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被爆,用公費讀醫學院卻未至偏鄉服義務,18日陳其邁辯說已歸還學費,衛福部、教育部也稱,陳其邁有返還公費,不影響醫師資格。國民黨1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陳其邁,從醫是假、從政是真,所謂醫師市長根本是欺世盜名,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質疑,「還錢不代表就解除了服務義務」。
晏明強
2022-10-20 01:45
新聞
國內
調查
累!全台370衛生所近7成人不夠 高雄1公衛護士平均服務近5萬人最血汗
21世紀國人平均壽命突破八旬大關,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事實上,台灣人越來越長壽的最大功臣並非先進的醫療技術,而是鄉鎮市衛生所建構起來的公衛體系。雖現今台灣三步一診所五步一醫院,但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偏鄉離島,衛生所仍須肩負民眾家庭醫師與急重症救治責任;都會區衛生所雖多逐漸轉型,卻是癌症篩檢、自殺防治、精神病人關懷訪視等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據點。
黃天如
2021-02-12 21:17
新聞
國內
調查
人力不足、地處偏遠!24醫涉賄弊案曾重創形象 部立醫院營運難題何解?
部立醫院前身為署立醫院,署立醫院前身為省立醫院,更甚者,不少省立醫院還是日治時代就存在的百年醫院,部立醫院屹立台灣與守護國人健康的歷史有多悠久,由此可見。走過一世紀,部立醫院的存在就跟此次衛福部立桃園醫院(部桃)在防疫最前線扮演的角色一樣,時而帶來震撼,時而帶給國人極大的感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身為公立醫院中的公立醫院,部立醫院從人事、設備到營運,一直背負著許多難解的習題。
黃天如
2021-02-01 08:50
風生活
前衛生署長質疑為何紐籍機師染疫被開除、醫師染疫不用?陳時中說話了!
醫護染疫爭議延燒,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紐籍機師染疫被開除,為何醫師染疫不用被開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兩者無法相提並論,呼籲公眾人物發言應更有同理心。
中央社
2021-01-14 10:04
新聞
政治
國內
楊志良稱要開除染疫醫 北市醫師工會:難以想像這是前衛生署長的發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宣布國內出現首起院內感染事件,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批評,假如他是院長,第一時間就是把醫師給開除掉。對此,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13)日批評,楊志良的一番話簡直泯滅良知、昧於事實,以為當老闆就是當皇帝的認知,宛如刺進醫療人員胸口的利刃。
盧逸峰
2021-01-13 14:20
新聞
國內
調查
流感疫苗貴的好、不良反應是心理作用?專家解惑:換取保護力的必要風險
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年年有,且在國內歷年累計通報的2116件案例中,經審核與疫苗接種相關或無法完全排除相關者達984件,比例接近一半,其中還有43人死亡,代價慘烈。然而,接種疫苗雖有風險,但仍是近200年來,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回顧中古世紀,人類曾因當時被統稱為「黑死病」的各種傳染病襲擊,數度瀕臨滅絕的命運,顯見疫苗的重要性。
黃天如
2020-11-02 08:50
新聞
國內
普篩會壓垮醫療體系?2前衛生署長嗆陳時中:難道別國都傻瓜做心酸?
彰化篩檢風波未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22日強調,如此將使偽陰性案例在社區活動,更可能造成萬名偽陽性案例,虛擲8億壓垮醫療體系,因此絕不走普篩這條路。對此2位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與葉金川皆表示質疑,「難道日本、韓國、泰國、德國與中國都是傻瓜?都在做心酸嗎?」
陳煜
2020-08-23 10:38
新聞
國際
兩岸
「和其他確診病患同房7天,已對我造成生命威脅」港府被控新冠檢測誤判,醫界懷疑是「假陽性」個案
英國空服員H先生對BBC中文表示,懷疑香港衛生部門「錯誤地」把他視為新冠肺炎病人。他今年7月中從英國飛往香港,在香港國際機場入境時被收集深喉唾液樣本,首次結果呈「陽性」後,被香港衛生署視為「確診患者」,送院治理,與另外幾名確診患者放在同一病房。他其後經過六次不同類型的測試,結果均是「陰性」,他住院七天後,被視作康復患者出院。
BBC News 中文
2020-08-17 19:10
新聞
國內
調查
月加班破41小時!衛教、訪個案、應付「公婆」 護士「補休」如夢一場
衛生所業務範圍廣、工作繁忙,早年推行家庭計劃是各衛生所主要任務之一,還沒結婚的公衛護士任憑臉紅心跳,仍須挨家挨戶向小夫妻宣導示範保險套的正確用法。時至今日,不論家有需要照護的老人,或是必須長期規律服藥的結核病人,都少不了衛生所人員的介入協助,甚至提供每日送藥到手的貼身服務,若缺乏視病猶親的使命感,是做不到的。
黃天如
2020-07-01 08:20
評論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米果專欄:陳建仁障礙
棒球場上,對於難以突破的紀錄,通常會冠上締造紀錄的球員姓名,稱之為某某障礙。譬如中華職棒在1994年由俊國熊洋投威爾(WillFlynt)創下單季200K紀錄,因此有威爾障礙的說法。這個高懸了10年的三振紀錄,到了2004年,才由當時誠泰Cobras王牌投手林英傑打破,一舉將單季三振紀錄推向203K。不過這個林英傑障礙,在06年由誠泰隊友林恩宇的單季209K打破,成為新的三振障礙。
米果
2020-05-25 05:40
新聞
國內
調查
「普篩」成喚醒經濟活動捷徑?指揮中心按兵不動,專家透露觀察期限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席捲全球,台灣相較多數國家疫情控制得宜,已逾半個多月未再新增本土案例。而為使已被打趴多時的經濟活動盡快恢復,期待國內展開更大規模「普篩」,甚至可透過抗體檢驗,讓曾感染而有病毒抗體民眾放心出門消費、振興經濟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究竟普篩是不是拯救經濟的萬靈丹?又除了快篩試劑準確率普遍有待提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持續堅持「按兵不動」的考量是什麼呢?
黃天如
2020-05-04 09:10
新聞
政治
蔡英文、陳建仁臉書談和平封院17周年 暗諷韓國瑜應配合中央防疫
和平醫院封院屆滿17周年,總統蔡英文今(24)日對此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17年前,台北市和平醫院宣布封院的日子,盼大家永遠記住當年在第一線守護病患的醫護人員,所付出的努力。蔡英文也在文中特別強調,當年的封院是「缺乏配套措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人民一起合作,我們才能攜手對抗疫情」。
黃信維
2020-04-24 16:5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