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警語 文章列表
#
警語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阻斷兩岸交流?公務人員赴陸登記平台加這句警語 提醒國人遭莫名入罪風險
銓敘部日前配合陸委會發函全國各政府機關,要公務員填寫具結未領有中國身分證、定居證、居住證,後台北市政府日前爆出議會民政委員會3月率團去上海做市政交流,回台後公務員卻遭到調查局衝進市政府問話,引發全面阻斷兩岸交流的批評;《風傳媒》接獲爆料,人事總處14日再次發文,要求在公務人員不論公務或是私人旅遊赴陸登記時,非經人事總處系統者,必須提醒警告文字,「國人赴陸遭非法逮捕、留置或盤查的案件有增加的趨勢;加以中共又發布懲獨22條意見並鼓勵舉報等相關作為,更加劇國人赴陸遭莫名入罪之人身安全風險」。
戴祺修
2025-04-17 16:33
新聞
國際
商業
不只喝完不許開車上路!美醫學機構建議修改酒類警語,新增「罹癌風險」提醒貪杯客
未來美國販售的酒精飲料外包裝上,除了「禁止酒後開車」的標語外,還有可能新增一項看似更嚴重的警語,提醒喜愛乾一杯的民眾,飲酒存在一定程度的癌症風險警語。現任美國公共衛生署長(U.S.surgeongeneral)維韋克‧默西(VivekH.Murthy)日前公開建議國會,應該對酒類產品的健康警告標籤進行更新,加入「癌症風險警告」的新標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建議,是因為美國每一年、酒精飲料會導致10萬例癌症病例,以及2萬例死亡相關事件。
李靖棠
2025-01-04 14:56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事實查核幫倒忙?最新研究:加上假訊息警語,川粉反而更相信謊言
為阻止假訊息傳播,社群平台多年來一直試圖建立有效的標示系統,提醒用戶當心具誤導性或未經證實的虛假內容,然而《衛報》20日報導,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對談論與美國大選相關的假訊息貼文加上警語,不只不會改變川普支持者的想法,甚至可能會讓他們更相信這些謊言。
李岱青
2024-09-28 10:0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推AI聊天系統竟自認「作法獨裁」?凌濤籲民眾慎入:有詐騙警語
藍綠為了國會改革五法,積極展開地方宣講以及空戰論述,民進黨就推出社群軟體聊天機器人「ChatDPP」宣傳「反濫權,護民主」。對此,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今(14)日在臉書呼籲民眾小心進入,「民進黨可能詐騙你」,因為一進入聊天介面,封面竟寫著「請留意聊天室中潛在的詐騙行為」。
戴祺修
2024-06-14 15:09
新聞
政治
國內
虎豹潭溪水暴漲釀6死家屬提國賠 法院認新北市府未設警語判賠265萬
新北市雙溪區虎豹潭溪水暴漲釀6死,其中鐘姓死者家屬訴請新北市政府國家賠償。基隆地方法院認為,市府未在溪岸設警語,管理疏失,應賠新台幣265萬餘元,可上訴。
中央社
2024-05-26 16:55
風生活
國內
怕客人口紅沾衣服!NET試衣間「1警語」超妙 萬人狂讚:說話的藝術
在台灣,一般實體服飾店都會提供試穿服務,不過衣服若不慎被顧客弄髒會很難清潔,尤其沾染到口紅會非常難處理。針對這個問題,台灣本土服飾品牌NET在試衣間貼上一則警語,提醒顧客要小心口紅,避免唇印弄髒他們的衣服,警語內容令網友大讚「說話的藝術」,也有網友笑說「成人世界與社會禮節都需要把話反著說」。
王若桐
2024-04-28 16:55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顧爾德專欄:「李匪怡」留給台灣的驚世警語
去年10月香港報人李怡在台北過世,享年86,至今剛滿一年。本名李秉堯的李怡,出生廣東,年幼即移民香港。李怡成長於左派家庭,父親是親共文藝人士,年少時中共的宣傳品《大眾哲學》以及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更堅定了他的左傾思想。青年李怡在左派的文化圈工作,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雜誌,還是屬於左派陣營,資金也是來自左翼。當時台灣官方定位《七十年代》為「匪刊」,稱李怡為「李匪怡」。
顧爾德
2023-10-09 06:10
新聞
國際
每支香菸都要印!加拿大創全球先例:吸菸者一定要看到健康警語
加拿大5月31日宣布,將要求業者把「菸草煙霧會傷害兒童」、「香菸會導致白血病」和「每一口都有毒」等健康警語直接印在每支香菸上,創全球先例。
中央社
2023-06-01 12:53
風生活
國內
教育
大學科系選錯,就離撿角不遠?他籲系所介紹都應加「警語」,網搖頭:1種人念什麼都失敗
大學的科系很多,讓學生能選擇適合的、發揮所長,不過一名網友表示,要是不小心選錯系,可能就離撿角不遠,認為高中畢業生涉世未深,學校應該在科系介紹時加上警語,包含未來出路、薪資範圍以及可能遇到的環境等等,「不然被騙進去以後又過的不爽不是怨嘆一輩子?」文章一出,掀起討論,就有人直言「需要被動別人給提醒的,念什麼都是鳥」。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5-08 19:49
新聞
政治
「摧毀國家只要允許學生作弊!」于美人轉名校警語:人民死於政客手中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陷入論文抄襲爭議,知名主持人于美人於臉書發文分享南非普勒多利亞大學的警語,「要摧毀一個國家不需要原子彈,只要允許學生作弊。」
賴彥伶
2022-07-12 01:49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政府為網路假訊息加註警語惹議 NCC提2準則:不是所有訊息都能加註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上周三正式公告後,引發外界「數位東廠」的批評,國民黨立委也批評該法「開民主倒車」,針對該法賦予政府機關就網路假訊息,聲請「緊急處分令」,在取得處分令以前,得要求網路平台就該訊息「加註警語」,NCC副主委翁柏宗今(6)日在記者會上強調,並不是所有網路訊息,都允許政府機關「加註警語」,政府機關得主張加註警語之訊息,係指違反《農產品市場交易法》等違反法律強制規定,且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不是所有網路訊息,政府機關都可以主張加註警示。
林上祚
2022-07-07 03:06
新聞
政治
唾液快篩「2歲以下禁用」警語消失 洪孟楷批衛福部:放生國內嬰兒
福又達代理的福吉美唾液快篩在台灣上市,國民黨立委洪孟楷12日表示,除了衛福部護航上市的疑雲不斷外,今天上市的中文仿單裡,居然把澳洲規定的「嚴禁2歲以下使用(donotuseonanyoneunder2yearsofage.)」給拿掉。洪孟楷批評,那麼重要的警語不見,就是誤導家長以為可以使用,衛福部審查難道直接放生國內嬰兒不把關了?
潘維庭
2022-05-12 22:26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單驥觀點:季辛吉對阿富汗失敗後的警語對台海時局之影響
季辛吉(HenryKissinger)在2021年8月25日《經濟學人》(TheEconomist)雜誌中,評論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曾說道:「美國撕裂了自己,因為它搞不清自己可以實現什麼目標,也無法在美國政治進程中將這些目標持續結合起來。軍事目標過於絕對和難以實現,政治目標過於抽象和難以捉摸。」。
單驥
2021-10-08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嚴震生觀點:台灣人有如包裹警語─易碎,小心輕放
十多年前,台灣出現了「草莓族」或「草莓世代」(strawberrygeneration)的說法,當時指的是七、八年級生抗壓性低,一碰就會軟掉、爛掉。我在教書和指導論文時也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不能講一點重話,否則自信心(self-esteem)就會嚴重受損,他們很像許多包裹的警語:易碎,小心輕放(fragile,handlewithcare)。抗壓性低的草莓,必須受到層層的保護;自信心不足的人,則得靠別人的肯定,來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
嚴震生
2021-09-01 06:50
新聞
國際
藝文
迪士尼經典卡通小飛象、小飛俠、森林王子都要添加種族警語!兒童世界原來並不單純
如果你喜歡看迪士尼經典卡通,你可能會發現迪士尼在多部經典卡通裏加上了有關種族主義的內容警示文字。
BBC News 中文
2020-10-17 12:10
風生活
含蘆薈食品要加警語!食藥署:孕婦、孩童…這5類人不建議食用
提到蘆薈,除了能作為植栽觀賞、曬後鎮靜皮膚的材料外,口感Q彈、有嚼勁的蘆薈更經常被作為冰品、飲品的明星配料。但衛福部食藥署今(7)日表示,考量國際間有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蘆薈葉中富含)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具有安全上之疑慮,故為維護國人健康及食用安全,於109年10月7日重新預告訂定「食品原料蘆薈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重新規範蘆薈的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且此草預定自111年1月1日起生效。
華人健康網
2020-10-07 15:41
風生活
職場
一進公司先看email,竟是基層員工無法翻身的關鍵!這19句警語道出升職加薪的關鍵
近期在閱讀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開始更加思考現階段自己對於工作所抱持的心態為何。前幾天不經意地與朋友聊天,也覺得自己過去在職場上很容易讓自己很緊繃,就是那種工作永遠做不完還會自我安慰說,工作太多事件好事啊!傻傻地以為這樣就是所謂的「有用的人」。
方格子 Vocus
2020-07-01 18:50
財經
聯準會主席發警語 美股道瓊連3黑再跌516點
美股本週急轉直下,道瓊指數今天(13)再跌516點,3天來失血逾1000點。聯準會主席鮑爾警告受疫情重創的經濟恐長期不振,部分投資人憂心美股近期漲過頭,沖淡市場樂觀氣氛。
中央社
2020-05-14 07:52
風生活
健康
減重新寵遭管!孕婦孩童食用恐傷身,食藥署規管新制今上路:綠咖啡須強制標示警語
近年綠咖啡已成減肥產品新寵,為防民眾攝取過多咖啡因危害健康,今天起相關產品須標示警語,提醒未滿12歲兒童、孕婦、消化不良與重大疾病者不宜食用,違者可重罰300萬元。
中央社
2019-07-25 15:56
風生活
健康
為何加州咖啡要加「致癌警語」,哈佛卻說「能降罹癌風險」?其實攝取量才是解答...
美國洛杉磯法官近日裁定,各大咖啡業者必須在加州販賣的咖啡產品貼上致癌警語。但每天喝一杯咖啡值得我們害怕嗎?其實部分科學家和現有研究證據都指出,咖啡可降低罹癌風險。
中央社
2018-04-03 08:00
1
2